• 精选
  • 会员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

2019年5月27日  来源:社会行为心理学 作者: 提供人:rengya66......

原标题: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最甜美的是爱情,最苦涩的也是爱情。

——菲·贝利

爱情,是两个人的相识,相遇,相知到相爱,是两颗跳动的心的碰撞。在概率学上,我们一生会遇见无数人,据说两个人相爱的概率只有0.000049,这也表示了,遇见一个合适的人是多么不容易。爱情,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最美丽的故事和最动人的传说都是与爱情有关的。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自古以来,描述爱情的诗句数不胜数:《白头吟》中一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道出了作者卓文君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的《卜算子》让我们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绘了热恋中的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然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谓道出对情感的真挚,痴情;而现代张爱玲关于爱情的描述也总是那么令人动容,其散文《爱》中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流传至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爱情有时也令人变得卑微,张爱玲曾在胡兰成送她的照片后面写了一句话:见了他,她爱的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孤傲冷清的才女也躲不过爱情的吸引。

总体来说,什么是爱情呢?

文学上说,爱情就像一场修行,有些人一两场就修成了正果,而有些人却屡战屡败,愤世嫉俗;生物学上说,喜欢一个人时,和ta在一起,能让我们的大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最基本的一种爱情物质称“phenylethylamine”(苯基乙胺),简称PEA),此时爱情就产生了;心理学上说,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从心理学角度谈谈那些关于爱情的理论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爱情态度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鲁宾(Zick Rubin)曾在1970年代给出一个关于爱的定义。他指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深层次的情感维系,不仅包含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而且还包括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的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鲁宾在对大学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爱的三大主题,即依恋、(2关心和信任及自我展露。

Rubin是第一个通过客观的心理量表来测量爱的研究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每个量表包括13项。在他初期的研究中,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只是中等程度的相关(女性r=0.39,男性r=0.60)。 Rubin认为爱包括以下三个特征:接纳,依赖(affiliative and dependent need);提供帮助(predisposition to help);排他、吸收(Exclusiveness and absorption)。喜欢也包括三个成分:赞许的评价(Favorable evaluation);尊敬(Respect);相似的感觉(Perception of similarity)。 他对爱的二分法的观点对以后爱情分类的研究有很大影响。

爱情的六种形态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爱情三角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教授(Sternberg,1988)提出了爱情三元论,这也是目前最为大家所熟悉的理论,他指出一份稳定的爱情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激情、承诺、亲密。

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具备三个要素也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

另外还有,社会学家约翰-艾伦-李(Lee,1988)、心里学家亨德里克等人(Hendrick&Hendrick,1993,2003)也提出了爱情的三种基本形式——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nds),以及友谊之爱(storge)——它们就像三原色一样,组成不同种类的次级爱情形势(secondary love styles)。

成人的爱情依恋理论

该理论将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过程。即与伴侣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就如婴儿在年幼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情感联结的过程一般。

四种成人依恋类型

(1)安全型:自己值得爱,别人也值得爱和关注

(2)专注型:自己不值得爱,没有价值,但他人是可接受的。这种个体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表象。

(3)恐惧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类人因为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

(4)冷漠型:对自己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类人会避免与他人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

从心理学上说,一段感情是有哪几个阶段呢?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克里斯多夫·孟(“知见山领袖训练学苑”教学部主任,世界知名知见领袖训练师、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在他的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中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

月晕现象——幻灭——内省——启示

月晕阶段:

亲密关系第一阶段,两个人一开始是相互吸引,然后再一步步碰撞出浪漫的火花

月晕阶段我们在心中描绘出理想伴侣的形象,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都投射在那个特殊的人身上,期待自己的需求会在那个人身上获得满足。但是,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满足你的所有需求,填补你从小以来匮乏的,现实中符合条件的理想伴侣少之又少,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改造,而且坚信只要改变一点点,这个候选人就能被塑造成理想伴侣。从此我们对伴侣就有了期待,越期待越在乎,越在乎越期待,期待越高,问题越多。

亲密关系第二阶段——幻灭。

不管是快乐还是愤怒悲伤,都不是外界给的,它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当月晕阶段过去,两个人更频繁更深入的接触后,各种缺点凸显,优点还在只是看不见,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其实事实是:并不是对方说的话做的事让你不满,而只是他说话做事的方式触碰到你潜在的痛处,让你旧伤复发。

表面上看,我们争吵的原因是伴侣不爱卫生、又没有洗碗、乱花钱......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事情后面联系着我们的旧痛。我们沉睡多年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对方没有实现我们对TA的期待。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和互相指责。双方都在试图控制对方的行为,借以控制自己过去的创伤,双方宁愿由此引发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痛苦要简单得多。

时间长了,感情破裂,会产生痛苦,为了把自己从伤痛中拯救出来,我们必须远离造成痛苦的人和事。于是,两个人渐行渐远。

亲密关系的精神生命是第三阶段——内省阶段开始的。

在内省阶段,我们终于开始了解亲密关系的真谛,爱他就要爱他的全部,你对伴侣付出什么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你终于有机会去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发觉所有亲密关系问题的源头,但是说起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了。

启示阶段:拥抱我所爱,然后就会看见阳光,在启示阶段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启示阶段不是亲密关系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还会重温亲密关系的前几个阶段,但也不必害怕,它只是为了让你在问题出现与解决中更了解自己和对方,也使你们的关系更加圆满。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对伴侣不满,往往是两方面的原因:一、将自己的期待强加在伴侣身上,爱上的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自己在遇到对方之前就幻想出来的人,或者是对方在恋爱初期假装出来的样子;二、没有感受到归属感或者被重视的感觉,简单来说,没有感受到对方的爱,这种感觉一定在成长过程中有迹可循,小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习惯、信念和性格。在对伴侣不满后,我们会有四种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行为、自我放逐。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不少,还有一些这方面的效应,不妨也一起了解一下。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吊桥效应——惊吓引起的心跳加速会让人误以为是爱情

当一个人提心吊胆的走过吊桥的一瞬间,抬头发现了一个异性,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情形,因为吊桥上提心吊胆引起的心跳加速,会被人误以为是看见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

契可尼效应——初恋最难忘原因是?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对一个人一见钟情只需要1/5秒

2010年发表在性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当你看见一个你钟情的人,大脑内产生欣快感的化学反应立刻开始,这个过程只需要1/5秒。而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当一个人感觉爱意时,大脑内有12个区域开始活动。当你看着或者只是想着你爱的那个人,这些区域开始分泌一群神经传导因子,遍布大脑,包括多巴胺,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催产素等等。这些反应跟你接受一小剂可卡因注射的大脑反应一样。爱情真的是毒药啊。

夫妻真的会越长越像

1987年的一个大型研究发现,夫妻相处25年之后,脸会越来越像。他们让110名参与者看新婚夫妇的照片,然后看25年后的照片,判断脸部相似度。这个研究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因素,比如只让看脸,遮住头发身体。结果发现生活了25年后的夫妻脸部的确越来越像。可能的原因是相同的饮食结构,居住环境,性格融合接近,加上长期相处产生的移情效果。

爱情是一种特殊的大脑活动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恋爱中的大脑的检测,发现恋爱中的大脑主要有三部分较为活跃:其一是腹侧背盖区,它是大脑奖励系统的一部分,关乎于欲求,动机,专注与渴望(当可卡因瘾发作时该部分也会变得活跃);其二是大脑中负责计算得失的区域;其三是一种与深度依恋有关的大脑活动。

如何维持爱情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知识,大家有没有收获呢?最后,我们了解了爱情,但是最终还是要学会如何去维持我们的感情,最终和我们爱的人一直坚定的走下去,度过爱情的每个阶段,最后修成正果。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来看看心理学家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更好地维持爱情吧

大卫.斯杜普在他和妻子共同写的书《亲密关系心理学》中,在情商的基础上总结了亲密关系的SMART法则,教大家如何在爱情中变得更聪明(smart)。

Smart由五个首字母的缩写组成。

S(self-awareness)代表情绪的自我意识,第一种技能就是识别情绪。

当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某种情绪的时候,需要把这种情绪描绘出来。最简单的对应解决方案,是把所有表达情绪的词语都写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多地查到它们、熟悉它们,光是这样做都能提高表达情绪的能力。

M(managing)代表情绪的自我管控,第二种技能是控制情绪。

当你学会识别情绪,就可以学习管控强烈的情绪了。

A(Accountability)代表责任心,第三种技能是建立责任心。

R(Reading)代表解读情绪,第四种技能是发展共情力。

不仅要识别对方的情绪,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受。

T(Together)代表共同经历,第五种技能是创建情感舒适区。

因为已经充分了解彼此的情绪,情绪就不会再困扰你们、让人感到恐惧或者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反而可以在自由表达情绪中感到轻松。

最后小编也说说自己的感想。小编觉得,在爱情里,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肯定自己,在爱情里我们首先是平等的,不是一味卑微的讨好,而是一起给予对方更好的,和对方一起共同成长。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一段好的感情不能缺乏情感交流,我们要学会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谈谈心,聊聊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是工作上,生活上,也可以是其他方面,只有沟通才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拉近彼此心里的距离。

平时,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和心爱的ta出去逛一下,看看风景,出去旅游,大自然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释放,让我们变得宁静快乐。

心理学带你了解爱情的本质,告诉你如何维持爱情

信任对方,给彼此留有空间,而不是想尽办法控制ta,切勿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方身上,因为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付出就不平等,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你可以利用这自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充实自己。

互相体谅,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不是一味的“我觉得”,“我想”。

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也不要忘记为对方制造不经意的小惊喜,某个特殊节日,纪念日都可以让彼此感情升温。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若是真的爱ta,想和ta走下去,那么不妨多看看ta的优点吧,谁都有缺点,爱一个人就应该接受ta的全部。

说了那么多,其实,如何维持爱情,关键在于自己对于对方的感情,有了感情,我们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和对方一起往前走,一切的障碍都是可以跨越,只要用心,爱情都可以维持的很好。

最后,祝大家祝福,祝我的读者感情都可以一路长长久久,修成正果。

苯基乙胺 / 爱情 / 激情 / 承诺 / 亲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