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说话=沟通?心理学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沟通

2019年5月27日  来源:社会行为心理学 作者: 提供人:rengya66......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在职场上,沟通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我们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几乎每天都在和其他人进行交往,我们彼此交换信息,建立联系。因此,沟通可以说是我们人际关系里最重要的环节。

?也许,你们觉得沟通就是说说话,聊聊天而已,事实真的是这样简单吗。今天,小编就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聊聊什么是沟通,也让大家了解沟通的过程,最后我们也要学习如何提高我们的沟通技能,更有效地传递信息,进而能建立更加高效的人际关系。

沟通的基本过程,我们是如何进行沟通

要想了解我们是如何进行沟通的,首先就要看看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沟通是指双向的交流,即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里会涉及到信息的发送方和信息的接收方。

?(1)信息编码

首先,信息的发送方会将自己想表达的想法组织为语句、手势、动作等符号来与接收方沟通。这个过程称为编码过程。影响这个环节的因素有:发送方对于语句的选择,以及个人的语言能力。

语句选择的越恰当,语言组织能力越强,那么编码过程就越容易,沟通效果自然也越好。

(2)通过沟通媒介传递信息

口头语言可以说是我们最常用到的沟通媒介,但在其他场合,我们还得利用其他沟通媒介,例如,当我们不是面对面沟通时,我们沟通的媒介有:电话、纸张、电子邮件、短信等。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沟通媒介促进沟通的有效性。

多数工作和工作之外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递的。

(3)对信息进行解码

当发送方将信息通过沟通媒介传递到接收方这边时,接收者要对信息进行解释并且赋予它意义。这个过程称为解码,是沟通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理解信息的一个过程。虽然说沟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沟通障碍,但大多数是出现在这个阶段。因为人们经常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动机解释信息。

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接收者对传达给他的信息的言语理解程度,另外,其词汇量的大小,文化差异也会造成对语句的理解。

解码过程最终导致的行动是,接收者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反应,做出处理。如果接收者以发送者想要的方式行动,或做出发送者想要的反应,那么,沟通就是成功的。

以上就是沟通的基本过程,三个环节。

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即我们平时的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方式。

言语沟通内容包括:声调、语速、语气、说话习惯、口头禅、说话的话题等,从心理学角度,我们都可以从这些方面大概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

一般来说,说话声音大,喋喋不休的人性格比较外向,语速也比较快,也比较注重人际关系;而说话声音特别小的,一般是比较内向的,喜欢压抑自己想法的。声音高亢的一般比较敏感固执,不轻易认输;声调温和平稳的则比较温柔,随和,好相处,同时富有同情心。

语速较快的,往往热情外向,精明,偏向张扬的个性;语速较慢的,大多老实温顺,内向性格。

至于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细分说来几万字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微表情心理学,都会有详细的解析。

说话可以说是我们情绪的外显,我们的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言语沟通表现出来,让人感悟到。

人际沟通在我们人际关系建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沟通的两个维度

根据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几位教授的观点,人际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加以界定:支配-从属,冷漠-温和。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处于支配或从属地位。当处于支配地位时,人们会试图掌控沟通的进程。当处于从属地位时,人们会尽量避免控制感,或者说更愿意优先考虑别人的期待和需要。

判断一个人是更喜欢处于支配地位还是从属地位,可以通过他的言谈和书写的方式。或者他所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做出判断。支配取向的人通常说话更大声或更有激情;在书写时措辞铿锵,或者使用快速有力的手势。从属型的人在说话时更平静和谨慎,通常以一种谦虚的语调沟通。

在一般的工作情景里,人们通常期望那些拥有更高正式位阶的人可以主宰谈话的整个过程。然而,在一个氛围民主而且不是特别强调规矩的公司里,那些权威性很高的员工反而会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更低的支配欲。

另外一个维度:冷漠-温和也会影响沟通的过程,因为我们传递的态度也会让我们收到同样的态度反馈。冷漠、不近人情以及负面的信息会唤起别人与之类似的反应。反之,温暖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也会唤起别人与之对应的反应。

控制欲强且态度冷漠的沟通会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信息的发送者想要控制或限制这段人际关系的进行,甚至是要断绝这段关系。而表现出从属行为且态度温和的沟通会向别人传达出他想要维持或建立这段关系的信号,并愿意服从。

那么,“支配-从属”“冷漠-温和”这两个维度是怎么样影响人际沟通的方方面面的呢?

其实,“支配-冷漠”的人,会对他的沟通对象保持一种不近人情的关系,而“温和-从属”的人则会和他的沟通对象保持一种支持型的关系。支配-温和的的状态会建立充满人情味的关系,而从属-冷漠的状态则会建立接受型的关系。

说完了言语沟通,现在我们来说说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

国际肢体语言专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研究发现,一条信息的传达,只有7%是靠语言,38%是靠声音,55%是靠身体语言。后来的研究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结论,估计人类平均每天实际使用语言的时间大约是10-11分钟,平均每句话只用2.5秒1钟。也就是说,人们每天面对面交谈的时间不到交流时间的35%,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身体语言交流的。

?而据美国科学家提供的数据显示,一般人一天传递的非语言信息(绝大多数是身体信息)是语言信息的5倍多。

因此,了解非言语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沟通都是语言和身体语言相结合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单独用身体语言沟通的。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凭借自己的各种体态来把各种剧情内容生动地传达给观众的。

非言语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以各种方式利用自己的身体、音调或周边环境来传递信息。因为我们说话时变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态,举手投足的动作,经常同所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说话人的修养水平。

我们同一个人见面,虽然尚未开口,但交际活动已经开始了,双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在传递着信息。

下面,小编将描述几种类型的非言语沟通,这些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态度和感受。

1、环境或情景设定

一般来说,你选择在哪里传递信息反映了你对信息的看重程度。其他重要的环境线索包括:房间颜色、温度、照明,以及家具的摆放。

?比如,如果你的邻居邀约你一起共度晚餐,便于和你沟通事情,那么所讨论的话题显然要比你们在超市偶遇时谈论的话题重要些。

2、身体距离

在和他人沟通时,身体距离可以反映一些事情。一般,如果一个人对你有积极的态度,他的身体会离你相对近一点;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将胳膊搭在别人肩上,是表达兴趣和友好的一种明显的非言语信号。

当然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还要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但,在绝大多少数情况下,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保持多远的距离才是合适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人际关系中的距离。

(1)亲密距离:覆盖了大约45厘米范围内的实际身体接触。这一距离涵盖你的亲密朋友、爱人或与你情感深厚的人。在工作中,人们可能会在亲密距离范围内低声传达某些私密信息。?

(2)私人距离:覆盖了45-122厘米的范围。一般人们会在这一区域内进行友好的谈话和谈论。?

(3)社交距离:覆盖122-366厘米的范围。我们通常与陌生人保持这样的距离。?

(4)公共距离:覆盖366厘米以外的距离,直到听不到为止。一般在大会或教室里台上与台下都是这个范围的距离。?

人们有时候会调整个人空间以便对环境进行支配。当你进入比理应保持的距离更靠近的范围时,很多人会感到不舒服,,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个人空间的一种侵犯,或者说是对领地权的侵犯。

3、身体姿势

?你的身体姿势会传递出某种信息。身体倾向一个人表示感兴趣,后侧则相反;椅着椅背、环抱手臂通常被看作一种传达负面态度的姿势,让人感觉不好相处;张开双臂或双腿意味着喜欢或在意。一般来说,人们在与不喜欢的人说话时会表现出封闭的姿势。

4、手势

手势也是一种常见的身体语言。而且表达的信息也比较具体。

?一般,一个人频繁晃动手臂,通常表明这个人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流;如果很少使用手势,则表明对所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不喜欢。

5、面部表情和眼神

头部、面孔和眼睛同时使用能够最清楚地表明你对别人的态度。众所周知,与别人保持目光接触会促进人际交流。为了保持目光接触,你需要时不时地晃动自己的头部。避免与他人打照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或者缺乏自信的表现。

?面孔也经常被用作判断人们感受的主要信息来源。我们能够从别人的脸判断某人当下的情绪,快乐、悲伤、愤怒等情绪的可以通过面孔表达出来。表情是人类情绪的外显。

6、个人仪表

在与他人沟通时,你的外部形象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面试时,很多求职者精心打扮自己,就是认同外部形象这种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人们会对那些穿着讲究且富有吸引力的人给予更多尊重、优先权。?

其他的非言语沟通还包括书面沟通、社交网络沟通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由于篇幅有限,小编也不讲太多了。今天关于沟通心理学的就讲解这么多,如果大家喜欢,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关注小编。

下篇文章,小编会为大家讲解沟通中我们有哪些常见的障碍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尽请期待。

说话 / 沟通 / 信息编码 / 信息传递 / 信息解码 / 非言语沟通 / 情景设定 / 身体姿势 / 手势 / 表情 / 眼神 / 个人仪表 / 亲密距离 / 私人距离 / 社交距离 / 公共距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rengya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