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十三章:战略预备队

2019年5月23日  来源:战争论 作者:克劳塞维茨 提供人:chengpan27......

预备队有两种不同的用途:第一是延长和恢复战斗,第二是应付意外情况。第一个用途以逐次使用兵力能取得利益为前提,因而在战略范围内不可能出现。把一个部队调到即将失守的地点去,这显然属于第二个用途的范畴,因为在这里不得不进行的抵抗,是没有充分预见到的。如果一个部队仅仅为了延长战斗而被留下来,被配置在火力范围以外,但仍然受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指挥和调遣,那么它就是战术预备队,而不是战略预备队。

但是,在战略范围,也可能需要准备一定的兵力以防意外,因此,也可能需要有战略预备队,不过只是在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条件下才是这样。在战术范围,人们多半是通过观察来了解敌人的措施,任何一个小树林和起伏的地褶都可以把敌人的措施隐蔽起来,因此人们必须一直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以便可以随时加强薄弱的环节,针对敌人的情况调整我方的兵力部署。战略行动同战术行动是有直接联系的,在战略范围也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战略上,有些部署也只有根据观察,根据每日每时获得的情报,根据战斗产生的实际效果才能予以确定。因此,根据情况的不确实程度保留一定兵力以备以后使用,也是战略指挥上的一个基本要求。在防御中,特别是在江河、山地这一类地形的防御中,会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战略活动离开战术活动越远,这种不确实性就越小,当战略活动接近政治领域时,这种不确实性就几乎完全不存在了。

敌人把纵队派往什么地方去进行会战,这只能通过观察去了解,敌人将在什么地方渡河,这可以从他事前暴露的某些准备措施中来了解。至于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侵入我国,通常还在一枪未发以前,所有的报纸就已透露了。措施的规模越大,就越难做到出敌不意。时间是如此之长,空间是如此之大,产生行动的各种情况又是如此明显而很少发生变化,以致人们或者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它,或者可以确切地推断出来。另一方面,措施越涉及到全局,预备队(如果有的话)在战略范围内的作用也就越小。

部分战斗的结局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在整体战斗的结局中才能看到所有部分战斗的价值。但是,即使是整体战斗的结局,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这取决于被击败的敌军在其全部兵力中占多大的比重和有多大的重要性。一个军的失利可以用一个军团的胜利来弥补,一个军团在会战中的失利,不仅可以由一个更大的军团的胜利来抵消,而且还可以转败为胜(例如1813年在库耳姆的两天会战【20】)。但是,被击败的那一部分敌军越重要,胜利(整体战斗的胜利)就越重要,敌人挽回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第三方面:如果说在战术上兵力的逐次使用总是使决定性行动延迟到整个行动的末尾,那么在战略上同时使用兵力的法则却几乎总是使主力决战(不一定是最后决战)在大规模行动开始时就进行。这样,我们根据这三点结论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战略预备队的用途越广泛,战略预备队的必要性就越小,就越没有用处,带来的危险就越大。

在主力决战中全部兵力必须都使用进去,把现有军队组成的任何预备队留在主力决战以后使用都是荒谬的。在战术上预备队是应付敌人意外的调兵的手段,是战斗失利时挽救无法预见的后果的手段,在战略上,至少在大规模的决战中,应该放弃这种手段。在战略上,某一处的失利通常只能通过别处取得的胜利来挽救,在少数情况下可以把别处的兵力调来挽救败局,但是决不应该也不允许有预先保留兵力准备应付失利的思想。

建立一支不参加主力决战的战略预备队的思想是错误的。有人认为这是战略上智谋和谨慎的精华,有人则把它连同任何预备队(因而也连同战术预备队)一概否定掉。这种混乱思想也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想看一看这方面突出的例子,那么可以回忆一下1806年的事件。那时普鲁士曾经把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2万人的预备队留在马尔克,结果这支预备队未能及时赶到扎勒河,另外还把2.5万人留在东普鲁士和南普鲁士,作为预备队以备【21】以后使用。

战争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