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皇帝掌控兵权的主要方式

2019年5月10日  来源:文城观点 作者: 提供人:buju21......

第三,皇帝掌控兵权的主要方式

(一)在用人策略上,皇帝严格选任自己的亲信来担任军队的领导人,辅佐皇帝掌兵权。皇帝选任来指挥军队的将帅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其一,要成为统帅必须绝对忠于皇帝,忠诚是将帅的第一品德。皇帝绝不容许辅佐他带兵的将帅有丝毫的不忠之心;其二,要成为统帅必须有能力带兵并能得到下属将领的信任,将领听凭于统帅,而士兵听凭于将领,如果得不到将领、士兵的信任,就没有办法带兵;其三,要成为统帅必不能对皇帝构成威胁,将帅即便是表现得非常忠诚,但如果在军中的威胁过高,对军队的掌控力太强,也不会是皇帝所喜欢的,历史上有不少开国皇帝杀军功老臣的事件,这其实就是皇帝在为他的继位者清理军中元老,生怕继位者制约不了将帅,掌控不了兵权。比如,刘邦、吕后杀了臧荼、韩信、彭越、英布,旨在保证刘家天子政权稳定;朱元璋杀害的功臣武将更多,如害死了徐达,杀了蓝玉、冯胜、傅友德、周德兴、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郑遇春、黄斌、陆聚、叶升、廖永忠、朱亮祖、王弼、胡美等,可以说,和他一道征战立国的,没有病死的,几乎都被他杀了,只剩下耿炳文和郭英,为了确保朱家天下安全,朱元璋凶恶无比。

(二)在军队的组成和管理的结构上,皇帝经常设置互相制衡、制约的机制,比如,汉朝的京师兵分为南军和北军,北军由中尉统领,南军则由卫尉统领。再如,隋朝设十二卫府,平时主要担任京城宿卫和驻守其他军事要地,战时受命征伐,府兵与禁兵及其他军队相互钳制,这有利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又如,宋朝将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负责调发全国军队,掌握发兵权;“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别统全国禁兵和厢兵,掌管兵权;而率(帅)臣在平时统领同驻一地的各司军队,战时则担任都部署、招讨使等,率兵出征,掌握指挥权,三方分权管理,互相牵制。此外,明朝在全国要地设立卫所,控扼要害,采用世袭制;同时,设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卫所军籍;设兵部负责征讨、镇戍、训练等事务,战时,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清朝的军队分八旗,后来有绿营,再后来又有勇营等,八旗也是互相制约的;兵部主管全国军事的领导机关,而最高决策的是非正式政府机构的军机处,也是将兵权分开。总之,在军队的组成和管理上,将兵种和管理权分开,互相制衡,便于皇帝掌控,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宋朝枢密院、三衙、率臣将兵权分离为三,互相制衡,确保将帅不能造反;明朝十六卫府与兵部分掌军队,也是防备将帅独揽兵权。其实,早期设兵符指挥军队,皇帝和将帅各持一半,两兵符合一起方能调动军队,后来皇帝掌控常备军,战事征召府兵,将帅平时没有兵权的,而战时临时任命的将领才有统兵权,这也是对军队进行分权管理。历朝的皇帝都是如此,分权治兵,生怕并架空。

(三)在战时的兵力布置上,也经常将大部队分开,变成多路军。通常,军队出征,是没有办法一支大部队一起出击进行决战的,而常常是分前锋、中军、左路军、右路军、后路军等,这一方面可以让各军形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而在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是要防备整支部队在中军统帅的带领下造反或叛变,因为如果是对敌,全军都会听从中军统帅的指挥,而如果是造反或叛变,中军统帅未必能命令全军,统帅往往直接掌控的是中军,如果逆旨行事,其他各路军未必会听从指挥。出征时的这种军队兵力上的分散布置,也是皇权防备兵权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四)在对军队的监管上,皇帝为了掌控军队,经常设监管的官员,秦代对军队的监管是临时的,没有固定,到了汉代,对军队的监管便逐渐制度化,不但对征战的军队派监军,而且平时也在部队安插监军;隋朝设御史监军,有专职官员监察军队;唐代不但有御史监军还有宦官充任监军,并且还设立了监军事院作为专门的监军机构;明代对军队的监管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峰,有专职官员和专门的宦官两个监军系统并行监管,双管齐下;清代雍正朝之后,有“密折”制,军队中有监管的耳目,像特务一样监管着军队。总之,皇权对兵权的监督机制越来越严密,越来越制度化,对兵权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

(五)在惩罚方式上,皇帝对于谋反和反叛的军帅历来是判重罪的,将帅领兵出征,如果谋反而触犯了法律,是犯诛九族的大罪的,而带兵在外的将帅是没有办法带着家眷的,将领、士兵更是没有办法带家眷,所以,因为怕重罚,怕被诛九族,整支队伍都会反对谋反,这也是皇帝掌控兵权的一个重要手段。

(六)在后勤补给方面,皇帝对兵权也有控制办法,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离不开后勤的支援,甚至可以说打仗所比拼的便是后勤的支援,为什么粮草被烧了,战争便失败了?这是因为,军队没有粮草,兵、马就会饿死,还怎么能打仗呢?官渡之战等典型战例,就是因为粮草被烧掉而最终大败的。古代在战争时,负责后勤补给的官员一般都不是指挥部队的将帅,而是朝廷另外指派的官员,管理粮草支援的官员不受领兵将帅指挥,当将帅领兵与敌拼杀时,后勤补给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但是,如果将帅领兵谋反,朝廷会立即断了粮草供给,如此一来,谋反的队伍将必败无疑。所以,后勤支援也是皇帝掌控兵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军作战,粮草是生命线,生命线被捏住了,自然是反不了的。

皇帝统治权术的第一要义就是牢牢掌控兵权,兵权决定政权,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千方百计掌控好兵权,驾驭好将帅,让大将军们竭力为皇帝服务,让兵权全力支持皇权,巩固专制皇权。为了牢固掌控兵权,皇帝是不择手段的,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胤禛等,都是费尽心机掌控兵权的典型的专制帝王。历史上,皇帝手中的兵符常常是血淋淋的,因为她是用将军们的血染红的。

中国古代皇权与兵权之间的博弈关系(上)

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

本文比较长,分上下篇,下篇分析“兵权在什么状况下会威胁皇权”和“皇权与兵权关系紧密的利与弊”两个重要问题,欢迎朋友们继续参与交流。

皇权 / 兵权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