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互联网的历史性

2019年3月5日  来源:胡泳 作者: 提供人:ciye39......

7.互联网的历史性

“深度研究”还有一个层面,即历史深度。有了历史深度,可以更好地把握现象的复杂性。历史深度又可分两方面探讨。一是历史性(historicity),二是历史叙事(history)。对互联网自身历史的研究,属于历史叙事。历史性则指历史对于社会现实的构建作用,包括对理论和概念的建构。

关于传播学研究中的历史性的重要性,学界多有论述。例如,李金铨(2017)教授在《开放时代》2017年第三期的一篇“传播研究的时空脉络”中,就对历史视野的重要性有独到而深刻的论述。文章写道:“社会科学及传播研究旨在揭开人与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要能见树又见林,分析的角度和结论跟随重要的条件而变化,故必须捕捉时间(历史)与空间(全球)如何影响事物的‘常与变’及其变化的‘同与异’。”(页215)

我在这里借用历史社会学的观点,强调说明历史性对于互联网研究的重要性。艾布拉姆斯在《历史社会学》中提出,历史社会学的任务,是要弄懂“人的能动性这个谜”,并且通过对“社会结构化的过程”的分析来阐释人的能动性(Abrams,1982)。他又说:“能动性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这样一种阐述人的经验的方法,这种方法同时地、对等地承认,历史与社会的创造,来源于永不停息的、有目的的个体行动,而个体行动不论如何有其目的性,又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p.xiii)他说的问题,是个体与社会、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的老问题。重要的是,认识这个关系的方法,不是将两者分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历史过程中纠缠在一起的两个方面。不管分析的是阶级还是革命,是个人英雄还是罪犯,对历史社会学来说,它们都“不是存在的状态而是变化中的过程”(Abrams, 1982)。

艾布拉姆斯以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思的著作《文明的进程》为例,说明个体与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如何被重新形构(figuration)。人的日常举止的文明的过程,既是个体行为演变的过程,也是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训形成的过程。“文明个人的诞生,就是分层社会的诞生。分层社会的诞生,就是文明个人的诞生。社会学分析的对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舞蹈,千变万化的舞蹈形态不是舞动中的演员还能是什么。”(Elias, 1939/2000)由此可见,在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中,人是核心,社会、结构、制度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不可分割。

互联网研究具有历史性,包括相关的理论与概念也同样具有历史性。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学者威廉姆斯的名作《关键词》,正是因其对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做了历史性分析,揭示出词语背后的社会情感结构。在当代互联网研究中,新概念频频出现,如果在使用时没有充分的辨析,不考察概念的历史性,则容易导致概念混乱不清,甚至是混淆视听的情况。胡泳与陈秋心(2017)对“舆论”和“舆情”两个概念的研究,正是以对历史性的分析,而为互联网研究如何批判地分析概念,提供了范例。他们写到:“舆论”与“舆情”两词当下在中国被广泛混用,其实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实意义。源於西方的“舆论”一词自近代传入中国,內涵几经演绎,逐渐背离其本初义,成为执政党的治理工具,而“舆情”则是这种中国式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控制性变种。”(页33)。胡泳和陈秋心认为,舆情的出现,是社会监测与控制的需要。

相比中国的互联网研究,国际传播学对互联网和数字文化关键词的关注,有更长的历史。2008年,《软件研究:词语集》(Software Studies: A Lexicon)出版,对与软件相关的关键词做过研究(Fuller,2008)。2016年出版的《数字关键词:信息社会与文化关键词》(Digital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一书(Peters,2016),秉承威廉姆斯对关键词的分析方法,由25位作者对各自选择的一个关键词做了历史性的分析,是互联网和数码文化研究者对本领域的关键概念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颇有精彩的章节。

例如,Nicholas John (2016) 对于英文“分享”(sharing)一词的分析,就是通过对该词的历史溯源,来揭示它不断变化的意义。他说“分享”是当代网络社会的关键词,不仅因为“分享”来源于数码和网络文化的核心——计算机语言(如“文件分享”),也因为“分享”作为当代网络和手机文化的核心观念,常常被赋予深刻的社会涵义——“分享”意味着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John, 2016)他对1999到2010年间44个社交网站上对“分享”一词的分析,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分享”一词的意义,不断有所变化。总体趋势是,早期的“分享”意思更为具体,但逐渐地“分享”的意思变得越来越宽。

如2000左右,社交网站上说到分享,一般会提到具体分享的东西是什么——社交网站可以邀请用户分享照片或分享链接,诸如此类。等到2007年,社交网站开始敦促用户分享“模糊的东西”,比如分享“你的人生,”“你的世界,”分享“真正的你”。什么是“真正的你”?这是很模糊的东西。当要你分享的东西偏模糊的时候,网上分享的行为就更为宽泛。再稍往后,连模糊的东西都没有了,很多社交网站在自我描述里,就直接说“在这个网站你可以跟你的朋友分享”,甚至只说,“请分享”(John, 2016),具体要分享什么,好像已经不言自明。换句话说,到2010年左右,“分享”几乎已经成为社交网站的代名词,要办社交网站,必然要竖起分享的大旗。对“分享”一词意义变化的分析,揭示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观的变化如何通过一个词语的变化而表现出来。

分享 / 历史叙事 / 舆论 / 舆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