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对生活习惯的理解

2020年6月22日  来源:生活的科学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对生活习惯的理解

现在我们应该解释一下明确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方法。另外,我们还要在正常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认识各种特别的和错误的生活方式,说不定我们可以从中受益。不过我们首先要提出,我们在划分各种人的类别时,不应该使用这种研究方式,然后再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就像不能发现同一棵树上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要知道大自然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很难统计出错误本能和刺激的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似的人。因此在说到分类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更加方便才归纳出相似之处,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我们可以提前设定一种简便的分类,比如归纳出某个类别,然后研究这个类别的独特之处,这样我们的判断就会更加准确。不过,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那么我们所使用的划分方式,应该是有助于解释某种特别的、相似的类别的,我们不应该总是使用同样的分类方式。有的人在对待划分和类别的时候非常严谨,一旦某个类型能够容纳某种人的特点,他就绝对不会想到另外一个类型也能够容纳。

为了能够解释得更加清楚,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当我们说到某种类别的人不适应社会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他生活比较孤独,对人生、对社会都没有任何兴趣。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划分人的类别,而且还可能是最重要的方法,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认识每一个个体的时候,有些人的兴趣总是集中在视觉事物上,不管他这些兴趣是怎样有限,而另外一些人的兴趣却集中在口头事物上。所以我们知道,虽然这两种人都能够适应社会,但他们却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很难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使用这种抽象的方法,只是为了在划分类别的时候更加简单,那么这种划分方法可能会导致混乱。

正常人是我们衡量变化形式的标准,所以我们现在要讨论正常人。对于在一个社会中生活的正常人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模式的适应性非常强——暂且不论他的愿望是不是与他所得到的好处相一致——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某些好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时,他有充足的勇气和精力去解决。不过,在有心理疾病的人身上,我们完全不能发现这两种能力。他们不能在心理上调节自我以和每天生活中的任务和工作相适应,也不能够和这个社会相适应。

我可以拿出一个病例作为例子。这是一个男人的例子,他三十岁左右,面对问题时他总是在最后一刻选择逃避。他有一个朋友,不过他总是担心,觉得两人之间的友谊很难长久。对于发展友谊来说,这些因素都是不利的,因为有一方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他必然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能够和他打招呼的人。他不能适应与别人交朋友,也对此不感兴趣。其实他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静默不语,他根本就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我们可以对此做出解释,他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因为他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

另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人。他说话的时候总是脸红,可如果害羞的情绪被克服,他讲话的时候也不错。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他需要的不是别人对他的批评,而是别人的帮助。所以,他的朋友们都不可能喜欢他紧张、畏畏缩缩的样子。他对此也有所感受,所以对说话就更加憎恶了。我们可以肯定,他的生活习惯就是,在与别人接近的时候总是关注自己。

在交往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以外,他还面临职业问题。在这方面,这位病人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工作,所以他没日没夜地学习,把自己弄得非常紧张,而且又很疲惫,最终不得不辞职。

如果将他对待生活中的两种错误的态度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一直都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这说明他的自卑感非常严重,他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而且认为新的环境和别人都是非常不友善的。所以,从他的各种行为看,都让人感觉到似乎他所处的环境对他有敌意。

对于这个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此时已经有充足的材料来刻画。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恐惧的同时,又总是表现焦虑紧张、拘束,另外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进步。让他向前走一步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不然他宁可永远和这些令人厌烦的交往保持距离,或者是干脆在家里待着。

他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婚恋问题,大多数人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所做的思想准备都是不足的。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他也总是表现得很迟疑,他认为自己内心想要结婚或者是谈恋爱,可是又不敢面对自己的未来,因为他的自卑感非常严重,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符合自己的心愿。我们可以用一个转折句来描述他所有的态度和行为:“是的……不过……”他竟然能够同时与两个女孩谈恋爱,不过这种事情对于神经病患者来说是经常存在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女孩还不如一个女孩,很多一夫多妻的喜好都可以通过这个事实来解释。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这种生活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个性心理学的目标就是分析生活的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的某些悲惨事件可能使他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悲惨事件,我们一定要找出来。我们可以发现,他之所以失去了对人的正常兴趣,可能是因为某些东西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痕迹。他认为与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还不如直接撤退为好,因为生活中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他就变得懦弱、谨慎,总是要想个办法逃避。

他可能是第一个孩子,这个问题一定要提出来。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第一个孩子的意义非凡。我们已经提到,这种情况下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而且这种情况保持了很多年。不过现在另外一个受宠爱的人取代了他光荣的地位。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别人得到了更多宠爱,所以很多害怕前行或者是害羞的人,都有这种倾向。可见,我们已经很容易地发现这种病例的问题所在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要问病人一个问题:“你是家中的第一个、第二个还是第三个孩子?”然后我们就会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了。不过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对病人的早期记忆展开盘问,我们在下一章会占用一定的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所说的原型是早期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原型就是这种最早的图像或者是早期的记忆形成的,所以这种方法非常有价值。如果某个人把他自己的早期记忆讲出来,我们就能够发现,人性中的真实部分便包括这些内容。我们现在可以回想一下,所有人都可以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保持着记忆,另外有些不重要的事情也存在于记忆中。

有些心理学派的假设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已经忘记了的事情。不过其实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并不是特别大。一个人可能不知道记忆中的事对他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他的行为和这些记忆之间有什么关系,但他仍然能告诉我们,这些事还在他脑子里记着。可见意识中的一些记忆的含义已经被忘记了,或者是被隐藏起来了。不管我们怎么样强调这种遗忘或者隐藏,都要重视被遗忘的记忆的重要性,所得出的结论其实是一样的。

对早期记忆的描述,哪怕是少量的,其透视度也非常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忆发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些人可能会告诉你,在他小时候,妈妈总是带着他和弟弟去市场。他说到了他和他的弟弟,那我们就应该知道,他的弟弟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另外,如果我们进一步引导他,他可能会想起下面这些事:没多长时间就下雨了,母亲把他抱了起来,可是当母亲看见他的弟弟时,就把他放下,然后去抱弟弟了。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能够发现他的生活习惯——他认为有一个比他更受宠爱的人存在。所以对于他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说话的特点,我们就能够做出解释——他总是在到处观察比他更受欢迎的人到底都有谁。朋友的问题上也是这样的,他总是担心自己的朋友会有其他喜欢的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而且永远都是如此。总是有一些小事能被他用来破坏友谊,因为他的猜疑心太重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找出他的社会兴趣发展是怎样被他经历的悲惨经历阻碍的。他曾经回忆起母亲抱起了他的弟弟。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发现,他已经感觉母亲对弟弟的关注更多了。既然他已经有了这种认识,那么他就要验证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会不停地寻找一些证据。他总是非常焦虑,因为他完全相信自己想得没有错。他总是感到非常困扰,因为他要去努力,而别人却更加受宠。

让他完全孤立是这种多疑的人唯一的出路,所以他要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唯一,让他尽量避免和其他人去竞争。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产生某种幻想:这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整个世界都已经坍塌了,所以不会有人来与他争夺宠爱。他在寻找能够让自己得救的所有可能,不过他所走的道路却是虚假的、没有逻辑的、与常识相违背的。这条路线就是猜疑的道路。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非常狭小,他一直都在想着逃跑,他对别人不感兴趣,也与别人没有联系。其实他只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我们不应该指责他。

习惯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