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我是80后

2019年2月1日  来源:伟大是熬出来的 作者:冯仑 提供人:salepalo8......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谈宏观趋势,喜欢操心大事,80后就是这样在大家的关怀下不断被讨论的。现在的80后压力很大:职场的勾心斗角、生活的一地鸡毛、房价的居高不下、理想与现实的影影绰绰……这些都在考验着他们的承受力。但如果80后把这些事看作是这代人独有的烦恼,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不止80后,每一代人,从20后到70后都得面对,即使是90后也将面临这些压力。

但是我不赞同用简单的概念来评论某某后。每一个时代的生存环境不同,在思考模式、语言系统、性格上都会有痕迹,这个痕迹没有好和坏之分,不能说这一代人好那一代人不好。我在刚开始读书工作的时候,在单位里是最小的,我18岁读大学,24岁硕士毕业,26岁当讲师,那个时候很小,很多人看不起我们,所有今天80后被指责的东西我们那时候也都经受过,现在变成我们来评论你们。

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18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我是站在80后这边的,因为我有过同样的经历。每个时代的痕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痕迹没有对错。比如说能吃苦可以算是优点吗?为什么这个时代非要吃苦呢?我们能不能不吃苦就可以创造伟大的奇迹呢?被迫上山下乡,被迫干那些劳而无功的事,辛苦一辈子不创造GDP,互相人斗人死这么多人,受这么多苦干什么?这不能简单说能吃苦变成优点,你的制度成本太高了,能算是优点吗?只能说明你环境不好,如果环境好,不吃苦,把这些精力拿来创新、创业干更好的事情,就变成这一代的优点了。

我把80后称为独唱团。

第一,独是指独立的个性。这个方面非常重要,独立性的个性对于旧体制是批判性的进步。旧体制有大我没有小我,现在有小我,淡化大我,有了个性的进步,前提是个人利益被固定下来了。过去为什么有大我没有小我?利益上大家是绝对平均的,所以你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利益,当然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也不可能有独立的专业,独立的判断,什么都不能独立。所以独唱团首先是独,80后的人很独立,也有独立的机会,这个机会在中国近200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80后的幸运。因为你独立才能创业,你才能住中国,住美国,想睡觉就睡觉,想上班就上班,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唱,就是表达,这是80后包括后面还有90后最大的特点。90后有很多的豪言壮语,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叫做“不要代表,只要表达”。我们这代就比较孙子,被代表习惯了,只要代表不敢表达,今天的80后90后就是要表达。如果说人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你们敢于表达这是创造的开始。一个人能不能创造了,其实就是表达不表达,你永远不表达的人一点创造力也没有,能创造的人会表达。所以第二个特点是独立基础上的自我表达。表达的形式非常多样,你可以画个漫画,做动漫也可以,发短信也可以,跳街舞都可以,去酒吧喝酒喝醉也是表达。以前我们就是写信表达,偷偷写个信给组织,写个思想汇报就是这点表达,所以就是当惯了孙子从来不知道自己怎么表达。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领导错了不觉得错了,因为他不表达。表达有两种,一种是赞赏,一种是批评,批判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赞扬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力,这两个东西都很重要,有表达,社会才会进步,我们老不表达,只会做孙子,不愿意表达,老让别人代表我们,这样的话就纵容了一些错误,社会进步就被延迟了。

第三,80后还是个团,虽然各自独立表达,但是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是进取的,是健康的。所以每个人独唱,但是合到一起是个团体,这叫中国一代人都在进步。举一个例子,马云也说,觉得现在社会最好的是80后、90后、00后这样一种独唱团的精神能不断传承下去,中国社会再建立很好的法制,保护这样一种独立言论、独立创业的精神,中国改革的终极目标正像温家宝前几天讲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

最近有一个事,今年高考考到国际名校的小孩们在北京开了个论坛,这些都是90后。他们让我找马云,然后讨论的就是这个团的问题,就是整体的价值观和怎么样推动中国发展得更好。这个提议很好,一点不比他们的父辈差,我们这一圈人说的全是不着调的事。实践证明了,前30年说了很多的宏观理想、宏观的东西,都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这些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理想千万不要有,越少越好。我们要的是切实地在法治基础上推动公民独立创业、独立表达的整体性的进步。现在这个小事在90后身上都有的,创业成功的80后也很多,他们每一个成功的个体都反映了80后的整体精神状态,中国才可爱,中国才有更好的未来,世界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

独、唱、团,这三个字组成的词很好,既是80后群体的总称,也是80后优势所在,这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唱自己的歌,让别人说去吧

有人说80后太独了,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唱的表达方式太过于自我,太过于张扬。我觉得不用担心,只要是在法律范围内容许的,就可以接受。你要用道德来讲没法讨论,道德是永远正确的废话。所以只要不犯法,在法律范围内,他强调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利益,无可厚非。比如说跟人打官司,为了十块钱敢花一百块钱打官司,我感觉挺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放弃,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按照法律给你的权利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政府才能知道公民利益的边界在哪里,才知道公权力的范围在哪里;如果都放弃了,政府就随便摧残你,那么公权力没有边界了。只有私权力边界越来越清晰,我们才能定位公权力的边界,所以只要不犯法,你怎么都不能叫自私,这叫捍卫公民的权利。

唱这个事就更热闹了,只要言论自由不违法,大家都应该欢迎他们表达,每一个人都出来表达,这个社会才能化解很多原来认为很重要的事。过去我们都不表达,突然一件事出来了就是大事,古人一直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把言论防得像防大水和泥石流一样,不进行疏导,可能某一天一下子就爆发了。现在出现一个现象,天天都这样说,说得热闹,最后以至于好像谁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这就好比大家都不说的时候,一个人出一点声,所有眼神都看着他;大家都在说的时候,谁都不会理睬你,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很丰富,很轻松,因为大家都在说。所以言论的自由表达只要他不违法,实际上是化解了社会很多小的矛盾的,而且给大的危机提供一个预警,这对社会很好。

我们以前不可能容忍凤姐,这样一个“研究社会科学知识”的人研究的居然是《知音》。要在过去的话,首先说是神经病,得收拾了,现在说挺好玩,大家拿她娱乐,一开心最后我们一笑,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知道确实有这么认真的女子,这么执著地找对象,还不通过《非诚勿扰》,只是用这么低成本的方法,她表达出来有什么不好。现在有各种“哥”,各种“门”,我都记不过来了。实际上现在没有以前乱,现在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饿死人,70年以前大家按一个方法来说都很好,饿死好多人,你说是好还是不好?现在我们在网上甚至调侃一些领导人,但领导人也没有下台,他还是我们尊敬的领导人。改革开放以后,每一个人都落架了,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精英,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权威,也不存在所谓绝对的明星,谁都可以一夜之间脸掉地上。

所以,只要跟大家平等沟通,跟大家做善意的互动,大家都各自表达,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共识,建立起这个新的游戏规则新的社会次序,我觉得社会就更加健康。以前大家习惯的社会架构是,上面一个伟大人物说一句话,邓小平说一句话,毛主席说一句话,往下说的十句话都在重复这一句,以前我们中国最多时候政工干部有几百万人,都在重复最上面那一句话,这样一直下来,领袖就是这么给扛着的,现在都散了而已。

现在有博客、微博,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都是通讯社,每个人都是受众。这样一个表达的环境,构筑了我们未来社会一个基本的人际关系的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这样大家就扯平了,我可能说得不是最对的,我今天聊天你可能爱听可能不爱听,但我有我表达的权利,你们觉得愉快就可以,如果不愉快的话,你们可以不听不看,或者在网上找到其他人再表达。

对于我们来说,特别是中国现在年龄偏大的,自以为成功、自以为很火的人一定要打消导师心态、精英心态和领导心态,都要回归到正常的公民的平等人的心态,这样才有意思,你也不生气。否则你觉得我多伟大的人,我为社会着想,你们怎么都不理解我?凭什么都理解你?你又没付广告费。

所以唱,首先唱法要各式各样,同时不违法,法律是底线,现在大家要有一个法律概念,你如果诽谤,我就起诉你,这就够了法律的界限。如果不是诽谤,就是聊聊天、调侃、语言调戏,舒服一下,大家开心一下,没必要较真。

沟通时要给足人面子

唱是一种表达方式,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的,除了唱,80后还得学会另一种表达方式——沟通。80后的独立个性使得自我意识更强,更加关注自我,甚至有自我崇拜,结果他们在跟其他年龄层的领导沟通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两个朋友之间如果谁有缺点的话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但给领导说的时候则要顾虑领导的面子,是否让他下不了台。

这种顾虑在人际沟通间普遍存在,沟通的时候要保持顺畅,需要双方都有一定的宽容,这是人之共识,而这种宽容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的。

第一个前提是价值观一致或基于某一方面有共同认知。沟通双方一致的价值观可以让交流变得宽容,比如两个人都信同一个宗教,以基督教为例,沟通就很宽容,因为在上帝那里都是一家人。同时,如果双方在某一方面如性格、文化、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地域背景上差不多,也比较容易好沟通。

第二个前提就是掌握沟通的技巧,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沟通。在中国讲究人情面子,给面子的表达和不给面子的沟通,效果大相径庭。什么叫面子?面子是一定要有第三个人存在才有的,两个人之间不存在太大的面子,人越多才要给他面子。研究得再深入些,面子里还有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西方的翻译来佐证一下,西方人翻译这个面子的意义就是:你的行为使我倍感荣幸,你做的一件事,让我有被尊敬、被吹捧的感觉,这就是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要让他有这种感觉。比如说你在人前或背后表扬他,他就有这种感觉,反之,如果你当众批评他,他就感觉面子掉在地上了,颜面无存,心里当然不舒服,其他的话自然也听不进去了。

还有一种技巧就是在沟通时给他一定利益。有时候面子的事就可以拆一点,少要一点,他要点实惠,那就给他点甜头,摸清了他的心理需求才能让沟通更顺利。

这些技巧都很实用,也同样适用于前面提到的指出领导缺点这类较棘手的问题上。其实这也是许多公司中层经常面对的一种状况,他们是组织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他领导一个战斗团队,这是直接面对执行的,这非常重要;同时,对领导指示的理解与沟通也不容忽视,一旦有不解之处且不能及时与领导沟通,就会扭曲上级的意思,这样布置下去的话,那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很多公司在中层出问题即是如此。

任何人都有沟通的需要,而沟通的顺畅与否,则取决于你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否及时根据他的心理需求找到合适的沟通方法。

脱了衣服才是爷们

80后陆续进入工作领域后,发现大大小小的所谓领导都是年富力壮的60后、70后,如果等他们退休,到时自己也老得差不多了,对于整个一代人来说,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逾越的,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我在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上面的领导基本上都是30后、40后,我们那时候叫做50后,被认为一点戏都没有,他们也是指责我们没有理想,也不能吃苦,又不懂马列主义,又不懂毛泽东思想,什么都不行。当然每个人个性不一样,但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年轻,耗得起。这种自信是我在澡堂里找到的。那时候洗大澡堂,一到大澡堂,我发现我的肌肉比他们好,就找到自信了。后来想起一句话来,我们脱了衣服才是爷们,你们岁数大了脱了衣服没法看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工作,这个跟年龄并不完全绝对,70后跟80后或者跟90后,都是要在职场工作当中找到具体的人生方向,好好努力,至于你是几零后不重要。过去有一句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滩上。现在我遇到很多40后、50后都在感叹自己已经摔在沙滩上,我跟他们说,很简单,你有办法不被摔到沙滩上,你要转变做后浪呀,你把价值观、心态、做事方法调到90后去。你不转,那就只能被后浪推到沙滩上。

我现在正在往后浪转,不转我就摔到沙滩上了,只有转到后浪,我的未来才有前途,所以人不能甘于在前浪,最后摔在沙滩上。70后如果在前面原地呆着,很快就会被摔到沙滩上了,那时候他们就叫弱势群体。因此,不能笼统拿一代一代说事。所谓的“某某后”有时候只是一些媒体或者学者没事干,硬是把这事分开说的。

具体到一个人来说,无论在哪里工作,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奋斗,按照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脚步,不要落后就可以了,你在同代人向左向右看就可以了,你只要比他们走得快一点,到最后你年富力强的时候,你会有你的价值,而且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历史不会隔过任何一代人

我有一个大哥讲过一句话,“历史不会隔过任何一代人”。什么意思?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使命,无论这代人年轻的时候怎么受摧残,怎么被别人看不起,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掌握话语权。因此,不管面对60后还是70后,不管他们多么地年富力强,80后都应该坚信:我很牛叉。

不错,每一代人都很牛叉,只是没到时间,等到80后四五十岁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你们的了,你们就牛叉了。你现在刚入社会,上边的人没有走呢,你想牛叉你也牛叉不了啊。所以你就被人说,那你就听着,等到将来你能说别人的时候,你又可以骂前面的又可以骂后面的,那个时候你就牛叉了,不过同时也意味着你已步入到中老年时代。每个时代老年人虚弱的表现就是压制年轻人,当一个成熟社会开始把年轻人作为主流和主体的时候,这个社会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如果这个社会都是老年人在哀叹、叹息、看不起或批评年轻人的时候,这个社会基本上是没有希望的。

我曾经写了一本书叫《理想丰满》,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一个人物是90后的小孩,这个小孩了不起,我跟他讨论很多问题。作为未来的竞争者,我们必须看未来,看未来首先是从90后、00后身上看未来,我们得知道我们的客户未来是什么样,这很重要,以后可能到他们都语音计算了,我们知道客户是什么样,他们怎么生活,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什么东西,所以从我们的工作必须关注未来的主流客户。而今天的80后都不小了,都30了,有的也接近30了,90后都出来混了,都20了,这两代人都不小了。所以我觉得80后、90后甚至是世纪婴儿,是最重要的,是中国未来开放社会的一个支持,一个支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