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除了知识,我们还需要传授些什么——合作

2019年1月9日  来源:此念 作者: 提供人:abls97......

合作

上述的三个特质(希望、坚韧、自律)都是基于自身的“个人品格特质”。人是「社会性动物」,也就是说,不论是否意识到,我们都和他人共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之中,我们的思维时时刻刻都受到周边他人的影响。前面提到过的在逆境中茁壮成长的儿童和青少年们,除了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特质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迅速地寻找和获得社会支持。这种支持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种对于支持的寻求,把对抗挫折和困难的任务从自己的“单打独斗”变成了一项“团队工作”,大大的扩充了帮助寻求者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而寻求支持需要的是一种「人际能力」,其中包括了很多社会性的技巧,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情商14」——识别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包括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一种与他人相连接,创造共赢关系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寻求支持和合作也是通常学校中较少教授的内容。我们的学生面临大量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晋级的任务,因而多数情形下的“正式任务”是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然后回家独自学习或者接受家长、家庭教师的辅导。而团队合作中最需要的“同侪有效沟通”能力则没有多少机会得到锻炼。对于学生们而言,同同学之间与其说是伙伴关系,不如说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各种排名和淘汰机制的考试和比赛更加深化了这种印象。同时,偶发的集体活动(例如,运动会、郊游、各种竞技比赛,等等)并没有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团队体验。而我们在社会上和工作中竭力培养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个最佳的体验时期就没有机会得到练习。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生存压力导致「分享」和「合作」的艰难;而不合作会进一步导致资源共享难以实现,严重的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培育这些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就更加重要。此外,对于经历人生重大消极事件能够较快复原的个体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恢复力」较强的个体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地寻求并且获得了他人的支持帮助(尤其是情感的支持)15。

除了知识,我们还需要传授些什么?(二)

关于团队合作和建设的企业书籍、培训,乃至拓展训练有很多。我们要在这里强调的是如何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建立起共享、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方式,并且能用儿童和青少年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体验。首先是「加深理解、去除偏见」:良好的合作首先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偏见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因为我们总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情景了解的远多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因而在同样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对自己和对他人会出现巨大的「归因偏差」。举例而言,同样是通过熟人在医院插队,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生病,我们可能是这样解释:“这次情况实在紧急,并且医院人太多了,必须要这样做。我其实还是一个坚守原则的「好人」,这次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发现另外一个陌生人也在插队,我们的反应往往是:“现在世风日下,已没有道德和公平存在,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模式规则,这些人真没有素质。”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解释,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外归因」:是情势所迫而非人格特质;而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内归因」:是人格特质而和情况无关。这种偏见的最主要原因并非人有“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偏执,而是因为对自己的情景了解远远多于对于对方身处情景的了解。因而,增加对于他人的了解会大大消除偏见。让学生们组织成为小组并且详细介绍自己的情况、偏好、特长,并且聆听他人的自我介绍,会大大增加群组的凝聚力和减少偏见。让学生们相互交换「感激日记」或者相互介绍对方的优缺点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是要通过实践来让孩子们理解「正和游戏」的合作带来的成就远远超过单打独斗或者相互竞争。在这个方面,群组的体育或者学习活动非常高效。在风靡全球的《哈佛幸福课》16中,本-沙哈尔教授也在「沟通与冲突的解决」一课中指出了让冲突双方合作的方法:给他们以共同的任务,必须合作才能完成。在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开始废除种隔离制度进行白人和非裔美国人同校上课的开始阶段,出现了很多冲突并且导致了暴力。学校管理者们发现“简单地消除物理上的障碍让人们同处一间教室之内上课”并不能解决问题,学生们还是按照各自的种组成小群体,自发地进行“种族隔离”。一个教师想出来的“平淡无奇”的方法却解决了这个矛盾:他把不同种的学生混杂在了一起,组成了“学习小组”;然后把一本书拆分成了几个部分,要求几个小组完成第一个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报告。这个任务只能通过合作完成,因为每个小组只有那本书的一部分。这个项目迫使各个小组为了得到学分不得不开始合作。共同的任务不仅让他们开始进行合作,也在合作过程中开始对他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实际的体验,大大消除了偏见。因而,将教学内容进行拆分,并且要求学生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合作完成任务是训练团队的有效方式。

第三个需要培养的要点是增加学生们「情绪认知、推己及人」的能力。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之中,即使是未经过训练的成年人也常常会犯这个错误:以为自己的偏好就是他人的喜爱,以为自己的逻辑就是他人的逻辑,甚至以为自己的情绪看法就是他人的情绪看法。空泛地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没有多少效果。因而,从小让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大量的同龄人接触来开始体验“个人有自己的角度、偏好、和需求,我需要询问、观察,和聆听才能够理解,自己的猜测往往是错误的”,对于成人后的人际关系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思维开放性」这个品格优势的来源。让小群体的成员相互猜测,然后询问对比各自的偏好和需求,可以锻炼这种能力。对于他人情绪、需求的觉察能力不仅仅是团队合作的基础,情商的基本要素,也是未来「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总结17

希望和乐观为每个人带来信心;坚韧和毅力让每个人能够在挫折和打击中昂首前进;自律和习惯让每个人能够有效地克制冲动,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行动;合作和团队精神能让人充分地获得他人的支持。这四个可以经过培育“习得”的特质,是每个人建立自己成功而幸福人生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传授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也就是说给予物质支撑不如教授技能对人的帮助更大。然而,“授人以渔不若授人以德”——这些特质能力的培养,才能让人明白在何种情境下应该更合理的运用哪些技能来带个我们自己和他人最丰厚的回报。

在积极心理学对于品格优势和美德的分类之中,上述的几个特质只是积极心理学中所提出的六大美德(智慧、勇气、公正、节制、仁爱、超越)中包含的24个品格优势中的几个。之所以在「心理专栏」开篇之际把它们拿出来讨论,就是因为这几个特质对于当今社会环境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业和生活最为息息相关。在后续的专栏讨论中,我们不仅仅关注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对于美德和品格优势的培育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更是我们的重点之一。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减少或者解决,而是每个人生活的欣欣向荣,和社会的繁荣昌盛。


注释


1 所谓“轴心时代”指的是公元前 600 年-200 年之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欧洲的古希腊文明兴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的各个文明之中都出现了最伟大的智慧和精神导师: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古希腊的格拉底、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他们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是人类智慧的巅峰,至今没有被超越。

2 积极心理学中对于品格优势和美德的研究非常深入,包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检索、各种品格的测、评估和培育方法。本文中所选择的,是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 在中文中,希望(Hope)这个词有时候被和愿望(Wish)互换地使用。多数情形下,这种混淆无伤大雅:“我希望自己是一只鸟,可以在天空飞翔!”。但是在本文的讨论中,「希望」和「愿望」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因而不会被混用。

4 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遇到的相当比例的贫困生并不努力。一部分学生一旦获得帮助,就产生依赖心理。但是他们并没有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就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拿到了扶贫款就会去吃去喝,而不是投入生产,然后盼着下一次的扶贫款什么时候发下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生活的长期逆境让他们的希望和坚韧不足,遂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得过且过,做什么都没有用。所以我发现教授他们希望和坚韧反而更加重要。而小部分并不这样被动,而是总在努力,总能够充分利用自己能够得到的资源,并且总能积极寻求帮助来最大化自己提升的人们,都具有这个特质——“希望”。

5 和本文中任何其他特质相一致地,「希望」不是一个“具有”或者“不具有”的特质,而是程度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人都具有(或者潜在地具有)希望的能力,只是程度大小有很大差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个孩子和我们自己更大程度上具有希望的能力。也可以说,让每个人在“无助——希望”这个连续体上,想着希望的方向移动。

6 参见《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的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C.R. 斯奈德,沙恩.洛佩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年 10 月第一版)

7 「归因风格问卷」,可以参考《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马丁-塞利格曼[著],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8月第一版)其中有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两套问卷。和成人/儿童的「抑郁状态问卷」。也可以通过和本期刊作者联系获得免费的电子版本。

8 「儿童希望量表」中有6个项目:1 –我认为我做得很不错;2- 我能想出很多方法来应对生活中对我非常重要的事情;3- 我和同龄的孩子们做的一样棒;4- 当遇到困境,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解决;5- 我认为我过去做过的事情对我的未来很有帮助;6- 就算别人放弃,我也知道自己可以找大结决问题的方法。每个项目采用从 1(从不)- 6(总是)的6点计分。(更多讨论可以参考:《儿童希望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赵必华,孙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9 实际上,一部分心理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把这种在重大打击或者严酷环境中能够恢复并且保持正常功能并且茁壮成长的个体、群体或者系统的表现命名为「恢复力」(亦称「抗挫力」或者「韧性」。研究认为具备较强抗挫力的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坚韧和毅力、获取社会支持的技巧和能力、乐观态度、情绪控制和理解他人能力。其中,坚持不懈勤勉努力的能力占据了首要地位。

10 例如,可以借用「自我控制量表」中的问题:1-是否懒惰;2-是否善于控制诱惑;3-是否轻易气馁;4-是否能够面对长期目标有效地工作;5-是否会被自己的感受左右;6-是否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律能力(反向);7-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做很多事情;8-是否具有拖延的习惯(反向)。

11 社会心理学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认为,人做事的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如果外在动机增强(比如为了得到奖品、奖金),就会减弱内在动机(比如自我提升,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例如,用金钱、玩具、游戏时间来奖励考试成绩或者学习进展,会让孩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得奖品,而不是学习本身带来的能力增长和乐趣。会进而把学习当作手段,而非目的,低学习兴趣。


10 例如,可以借用「自我控制量表」中的问题:1-是否懒惰;2-是否善于控制诱惑;3-是否轻易气馁;4-是否能够面对长期目标有效地工作;5-是否会被自己的感受左右;6-是否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律能力(反向);7-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做很多事情;8-是否具有拖延的习惯(反向)。

11 社会心理学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认为,人做事的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如果外在动机增强(比如为了得到奖品、奖金),就会弱内在动机(比如自我提升,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例如,用金钱、玩具、游戏时间来奖励考试成绩或者学习进展,会让孩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获得奖品,而不是学习本身带来的能力增长和乐趣。会进而把学习当作手段,而非目的,低学习兴趣。

12 在积极心理学对于人类的「品格优势和美德」的研究中归纳了六个“普适美德”并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测:智慧和知识、勇气、人道、公正、节制,和超越。超过百万份的测试样本的统计表明,当今社会中普遍具备程度最低的特质是就是“节制”的美德,尤其是其中的自我调节-自律。

13 关于良好习惯的建立,请参考《习惯的力量》(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一版)

14 关于「情商」的书籍非常多,建议参考丹尼尔-卡尼曼(最早提出情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所著的「情商系列」丛书。一共有四本,均有中文版出售。

15 一个和笔者合作的儿童公益机构推出了为城市农民工子弟学生给予辅导和支持的“长腿叔叔信箱”,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和消极情绪予以支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个可以借鉴的方式。

16 《哈佛幸福课》可以在网易的公开课网站上免费获得,并且配有中文字幕。

17 对于这些特质的构成和培养方式,当代的心理学实践,尤其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实践,都有着非常深入的讨论和方法。鉴于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有限,远远不能够逐一详细进行论述。本专栏希望读者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反馈,大家一起深入持续地探讨这些方法和经验。

教育 / 知识 / 希望 / 坚韧 / 自律 / 合作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