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新浪的诞生

2018年12月2日  来源:刺猬公社 作者: 提供人:5887533@qq.c......

新浪的诞生

1997年4月,一个拥有电子通讯学识和新闻专业主义背景的30岁年轻人闯入互联网历史长河。他叫陈彤,热爱足球,和利方在线体育沙龙创始人吃了一顿饭后,只身前往做起了体育版版主。

10月31日,中国男足在主场辽宁大连金州对阵卡塔尔队,该场胜负基本决定中国队是否能获得进军法国世界杯的资格,结果,中国落败,球迷伤心欲绝。

11月1日凌晨,一篇名为《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出现在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版块,48小时之内被阅读两万多次。这个数字放在今天看起来不足挂齿,但如果做一个估值类比,它的数据价值不低于两百万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

这篇帖子让陈彤掌管的体育沙龙一举成名,借着这阵风,率先在门户网站开辟了新闻频道;也让互联网第一次侵袭到了传统媒体的领地,《南方周末》全文刊登了这篇帖子,介绍了这个体育沙龙。

1998年,在法国世界杯期间,利方在线首创24小时滚动报道模式,平均每天访问次数超过200万次,创下了当年世界杯赛因特网站中文站点访问最高纪录。

陈彤做这件事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巩固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的江湖地位,另一个是让传统媒体深刻认识到利方在线作为新媒体的存在,并对传统媒体释放尽可能大的影响。

再往后的日子里,他率领的新浪网内容部门,改写中国新闻史,开启中国互联网新闻的黄金年代。陈彤这两个字被印在了中国新闻史的教科书上,人送江湖名号“中国互联网新闻教父”。

新浪弱冠

这一年,搜狐网也崭露头角。门户网站打破了地域和时间对公众获取资讯的限制,开启了中国人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的新时代,在互联网高速公路上狂奔的精英们,即将带来一个崇尚自由和提倡平等的扁平化世界。

1998年8月,31岁的王志东第三次来到北美大陆,在美国第一次见到了北美最大的中文网站——华渊生活资讯网,他备受震撼。

华渊生活资讯网由斯坦福大学的三名学生在1995年创办,该网站的日点击数一度突破25万,学校网络瘫痪。王志东见到这个网站时,它的日页面访问量突破100万人次,注册用户19万人。当时,由有中国台湾血统的姜丰年执掌这个首屈一指的华人网络帝国。

这个时候,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又上场了。

王志东从美国返回北京后,姜丰年在同年9月紧跟也到北京,约王志东在一家饭店里见面。双方的共同目标是做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

姜丰年很直接,他希望华渊与四通利方进行合作,但具体的合作方式没想好。不过,姜丰年萌生了“联合”的想法。

第二天,姜丰年又见了严援朝和公司CFO马克。他立马南下香港,与时任华登集团副总裁茅道临见面。因为华登集团同时担任着四通利方和华渊资讯的融资公司,而不久前,茅道临领着王志东在美国见了20多家软件公司、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如果能让他介入这次合作,成功概率要大更多。

茅道临听了姜丰年的想法,他很愿意促成此事。

这件事进展得非常快。同年12月,双方就签订了协议,设立新网站,取名Sina,总部设立在美国,北京业务是一个分支,中国台湾也设有网站。

这个名字说来还挺有意思。华渊的英文名叫SINA,网站域名为sinanet.com,sina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ino,翻译过来是“中国的、中国人的”的意思,常用作“sino-american”,翻译做“中美关系”。

网站取Sina后的新浪网,最开始翻译叫“赛诺王”,姜丰年觉得没意思,后来王志东谐音取名为“新浪”,由此定下大名。

新浪上市,王志东出局

33岁的曹国伟很纠结,有两家大公司都给他抛来橄榄枝,不知道跳槽去哪一家公司才好。

曹国伟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上海电视台做了一年记者,便去美国求学。刚开始读新闻学专业,但为了职业发展,转学去了财会专业。

加入新浪前,他在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司担任资深经理,参与过多个科技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工作,在公司上市流程方面,熟谙各种资本运作套路。

曹国伟在世界投资领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包括茅道临。1999年,曹国伟已经在硅谷待了六年,他想换一份工作。

王志东正想要找一个人参与到新浪的财务工作中,合力把新浪送上纳斯达克交易市场,获得美国金融市场的金钱支持。

曹国伟把换工作的想法告诉了时任新浪首席运营长的茅道临,茅道临建议他到新浪试试。曹国伟考虑了几天,没有拒绝。

曹国伟回国时,中文互联网世界已经开始风起云涌,一场崭新的互联网革命呼之欲出。同为一个时代的四大门户,网易在1997年正式成立,南方有志青年丁磊怀着极大的热情做搜索,做邮件,做门户,一路开疆拓土。而海归高材生张朝阳,带着MIT(麻省理工)的见识和资金,在创办了爱特信公司之后,又在98年推出了搜狐。创立日后腾讯帝国的马化腾,在1999年推出了第一代QQ,垒起了第一道地基。

曹国伟回来的不算早,但是他回来的时机正好。

那时,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已经开始蔓延,对年轻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之前的高速发展更像是改变社会的原始冲动,是追逐时代趋势背景下的埋头狂奔。清晰的商业模式没有确立,原始上市融资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同时,上市也可以让公司获得更高的知名度,获利成本会变低。

但是,第一批寻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遭遇法规壁垒,无法在美国上市。

1993年,中国颁布的一项电信法规,成了他们的绊脚石。法规规定,禁止外国投资者介入电信运营和电信增值服务。当时信息产业部也有政策性指导意见称,外商不能提供网络信息服务(ICP),但可以提供技术服务。新浪属于信息产业部的政策性指导意见中,外国投资者不能介入国内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行列。

以财务副总裁身份初来新浪的曹国伟,直接参与到了新浪上市进程中,他带着对华尔街的理解和人脉,在新浪主导设计了VIE模式,让新浪成功上市。

可能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套模式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影响,几乎中国所有的知名互联网公司都以此为模板,去资本主义的地盘寻求到了资金支持。没有这个创举,中国的互联网恐怕要黯然失色得多。

这套模式让新浪高层看到了曹国伟的才能,也为日后王志东的出局埋下了伏笔。

VIE模式的本质是凭借签订协议控制公司。为了同时满足法律规定和境外上市的要求,王志东把原来做技术、内容、广告的四通利方一分为三。

在北京成立了一家由他自己持股的内资公司——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其为主体申请ICP牌照,获得在国内进行业务运营的权利。

又注册一家合资企业新浪互动公司,专门用来做广告,为新浪网提供广告代理服务,负责新浪网上的广告业务。让原本就做技术的四通利方放下其他业务,专门给新浪网提供技术支持,收取高昂费用。

他们的关系就成了:新浪网做内容挣流量,新浪互动把广告放在新浪网上,广告收入归新浪互动;新浪网的其他收入,以技术费用的名义转给四通利方。

最后,用各种协议,让境外离岸控股公司把境内的北京新浪公司控制起来,新浪互动和四通利方实际参与到在美国上市的征途中。

这一做法使新浪率先解决了上市的合法性问题。

王志东为了说服国家信息产业部,经常出入信息产业部大门,向上级解释新浪的上市结构图、现金流、法人代表、业务……等方方面面。

折腾了好几个月,最终,新浪在2000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上市,打开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走向世界的大门。这件事令王志东十分得意。

新浪弱冠

这是王式新浪时代最辉煌的时刻,也即将为王式新浪时代最灰色的时刻拉开了序幕。

新浪上市后不久,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在一年里跌到最低1114.11点。新浪刚上市时一路高歌猛进,最高曾达54.5美元;但随后,股价一路跌至2美元。

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网易、搜狐都在寻找办法自救,而作为新浪CEO的王志东却无所作为,加上过去33年中并未有过国际商业经验,股东们开始躁动起来,认为他无能,持有少量股份的他很快被董事会踢出局,震惊全国。

这一消息传到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新浪股价却持续六日猛涨。

从此,新浪再无创始人,但这并不影响新浪成为巨头的可能。日后曹国伟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说,一个公司发展不单是由机制、创始人决定的,更是由它选择的模式决定的。模式非常好,进入的时机非常对,机制和人差一点,公司照样可以很成功。

新浪 / 微博 / 王志东 / 曹国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