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习得性无助、控制和抑郁

2018年11月1日  来源:选择的悖论 作者:巴里·施瓦茨 提供人:78049657@@......

习得性无助、控制和抑郁

我们在前文讨论过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他们训练动物跳过障碍物躲避脚下的电击,大多数动物很快就能学会怎么做,但有一组动物,因为遭遇过无法躲避的电击,所以怎么也学不会。事实上,它们甚至不愿尝试去躲避,只是被动地等着被电击,从不尝试翻越障碍。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这些动物遭受了怎么也躲不过的电击后,形成了“无论做什么也改变不了”的想法。一旦习得了这种无助感,就算换到一个新的、实际上是可以控制的情景下,无助感还是会持续下去。

随着对习得性无助研究的深入,塞利格曼发现这些无助的动物和抑郁症患者有许多共同点,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被动性尤其相似。抑郁症患者有时会对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这等琐事犹豫不决。塞利格曼推测,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在生活中经历过巨大的控制感缺失,从而习得了这种无助感,并一直持续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塞利格曼的这个假设,拥有控制感对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三十多年前,一项以3个月大的婴儿为被试的实验揭示了拥有控制感的重要性。一组有控制权的婴儿,脸朝上枕着枕头躺在婴儿床上,床的上方倒挂着一把半透明的伞,里面用弹簧吊着一些动物小玩具。婴儿是看不见这些玩具的,但如果他们转一下头,伞后面的一盏灯就会亮起来,使得婴儿可以看到这些“会跳舞”的玩具,然后灯又会灭掉。当婴儿偶然转过头来,把灯弄亮从而看到那些小玩具,他们就表现出很有兴趣、愉快和兴奋。很快他们就学会了通过转头来看到玩具,并且乐此不疲。

只要有控制权的婴儿把灯打开,另一组婴儿床上的灯也会亮起来,相当于捡了便宜。所以,两组婴儿看到玩具的次数是一样多的。刚开始,捡便宜组的婴儿也会为看到玩具而兴奋,但兴趣很快就减退了。因为他们逐渐适应了。

基于两组婴儿的不同反应,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使婴儿乐此不疲的不是动物玩具本身,而是他们控制这些玩具亮起来的能力。婴儿冲着玩具不断叫嚷微笑,因为他们知道是自己使得这一切发生。“我干的,很厉害吧?只要我想,就能再来一次哦!”另一组婴儿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看到一样的玩具,没有体验到这种控制带来的愉悦,因此很快就会觉得无聊。

刚出生的婴儿几乎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控制力。他们没有办法走过去拿到想要的东西,也没有办法离开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他们控制不好自己的手,无论抓东西还是操控东西都不容易。而且,他们没办法控制别人对自己做任何事,随时会被戳、被捏、被抱起放下。他们的世界就是各种事情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发生,任由他人摆布。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当有那么一丁点儿东西可以控制时,他们会如此的活跃和兴奋。

另一项以老人为被试的研究同样奇妙地显示出控制感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选择小实验

疗养院里的一组老人被告知要对自己负责,照顾好自己;另一组老人则被告知凡事都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全权由他们负责。第一组老人每天都要决定一些简单的事情,还有一盆植物要照顾;而第二组老人什么都不用自己决定,植物也有专人来照顾。结果发现,和没有控制权的老人相比,拥有控制权的老人表现得更活跃、更精神,身体也更健康。更神奇的是,有控制权的老人平均能多活几年。可见,从摇篮到坟墓,拥有控制感始终是贯穿一生的大事。

归因方式

塞利格曼基于习得性无助的抑郁理论并不是滴水不漏的,因为并非每一个经受过严重控制感缺失的人都会罹患抑郁。因此,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在1978年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修订后的理论认为,在习得性无助发展成抑郁之前,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心理活动。当人们体验到挫折或者控制感缺失时,会问自己:“为什么他要跟我分手?”“为什么我得不到这份工作?”“为什么我签不到那份合同?”“为什么会挂科?”换言之,人们会试图弄明白失败的原因。

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想要表明的是,不同的人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根据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这种倾向可以分为3个维度:笼统的与具体的、长期的与短暂的、个人的与普遍的。

假设你申请了一份市场营销工作,但没有成功。下面是几种可能的分析:

■ 笼统的:我的简历不够好,面试时又很紧张,看来什么工作都不会要我了。

■ 具体的:我对产品了解得不够多,需要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才能面试成功。

■ 长期的:我不是那种活力十足、喜欢掌控局面的人。这份工作不适合我。

■ 短暂的:我感冒刚好,昨晚又没睡好,没达到最佳状态。

■ 个人的:这份工作几乎到手了,我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 普遍的:他们也许已经内定好人选了,招聘不过是做戏而已,没有人能拿到这份工作。

如果用具体、短暂、普遍的方式解释得不到这份工作的原因,你预期下次的面试会怎么样?假设你找到了比较熟悉的领域,面试前一晚睡得好一点,精力更充沛也更机警,并且招聘是公开公正的,那么,你肯定会非常顺利。换言之,这次找工作的失败经历,对下一次找工作没有什么影响。

而如果你采用了笼统的、长期的和个人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失败,觉得自己的简历毫无亮点,面试时舌头打结,而且自己性格被动,并相信这份工作只是为某个适合的人而设,但那人不是你,那么你对未来的预期一定一片暗淡。你不但得不到这份工作,其他工作也别指望了。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用笼统的、长期的以及个人的方式解释失败时,挫折或控制感缺乏所引发的无助才会导致抑郁,人们才有理由相信失败会接踵而来。如果命中注定要失败,那么再试一次的意义何在呢?

迄今为止,对这一理论的验证已经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人们解释失败时表现出来的倾向确实是不同的。乐观者会用长期的、笼统的和个人的方式解释成功,而用短暂的、具体的和普遍的方式解释失败。悲观者恰恰相反。乐观者会说:“我的得分是A,她给的是C。”悲观者则会说:“我的得分是C,他给的是A。”因此悲观者更可能有抑郁倾向。如果在普通人身上发现这种倾向,就能预测谁在失败的时候比较容易抑郁。

心理发现

采用长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一直持续下去,采用短期归因的人则不会;采用笼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将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具体归因的人则不会;采用个人归因的人会打击自己的自尊,采用普遍归因的人则不会。

我并不是说,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怪罪于他人是获得成功与美好生活的秘方。不管心理成本多高,准确解释因果关系总会让你受益匪浅,因为准确的解释可以为下次取得更好的结果提供机会。不过我认为很多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过度的自责会带来不好的心理后果。我们会看到,和没什么可以选择相比,在太多选择的世界里我们更容易因为结果不如意而责怪自己。

选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