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9章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2018年11月1日  来源:选择的悖论 作者:巴里·施瓦茨 提供人:78049657@@......

我敢肯定,手被车门夹到绝对是件坏事,而两人彼此相爱无疑是好事一桩。但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只能通过跟别的因素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好坏。

当我们判断自己是否喜欢一餐饭、一次假期或者一堂课时,免不了要自问:“拿它跟什么比呢?”为了决定未来干些什么,与其问自己“这是好还是坏?”还不如问“这有多好或多坏?”很少有餐厅的菜真的难吃到让我们难以下咽摔门而去的地步。当我们跟朋友说某家餐厅不好,他们也明白我们是在与某个标准进行比较,而这家餐厅的水平在这个标准以下。可见,比较是唯一有意义的标准。

现代生活中,许多人们原本能够体验到的满足感都悄然流失,部分原因也许是,可用来跟我们的体验相比较的事实在太多了。再一次,我们看到过量选择导致了人们的不满。

希望、预期、已有的体验以及他人的体验

当人们评价某种体验时,会进行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比较:

■ 跟希望得到的体验相比;

■ 跟预期中的体验相比;

■ 跟近期的体验相比;

■ 跟他人的体验相比。

上述比较使得体验具有相对性,要么变得更坏,要么变得更好。如果某位女士要外出吃一顿大餐,而她刚刚读到一篇关于这家餐厅的好评,那么她的希望和预期就会很高;如果她近来在别的餐厅吃过一餐很好的,那么以过去的体验定下的标准也会很高;又或是她在晚餐前听到伙伴向她详细描述不久前的一次美妙用餐体验,这也会使她的比较标准很高。考虑到这些,这家餐厅的厨师想要作出使得这位女士的“快乐温度”再高几度的美味佳肴,真是难上加难。

相反,如果这位女士是因为太饿所以随便走进一家第一眼看到的餐厅,这家餐厅看上去中规中矩,菜色不多,而前一天她又恰好吃了一顿很难吃的饭,又或是她朋友刚跟她描述了一次糟糕的用餐经历,那么要满足她的胃口应该不会太困难。

同一家餐厅,同样的菜色,在第一个比较情景中得到差评,而在第二个比较情景中却可以得到好评。总的来说,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评价与其说是基于饭菜本身的质量,不如说是基于我们自己走进餐厅时的想法。

同样,在考试中取得B+可能让你的快乐值落到享乐原点的任何一边,取决于你是希望得到B还是A?你预期自己能得到B还是A?你平时得B还是A多一点?你同学得了多少分?

社会科学家亚历克斯·迈克洛斯(AlexMichalos)在讨论体验的质量时表示,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对3个差异的评价:“已有的和想要的之间的差异,自己有的和别人有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之间的差异。”米哈洛斯发现,满足感并不能用客观经验的差异来表述,而应该用对上述3个差异的感知来衡量。我还要补充第4个:现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

随着物质生活和社会状况的不断改善,我们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当我们使用过了高质量的物品后,便开始为“鉴赏力的诅咒”所困扰,不再满足于过去完全可以接受的低质量物品,享乐原点不断提升,预期和渴望也节节攀升。

在某些方面,标准的升高是进步的表现。只有当人们的需求增加时,市场的供应才会加大。客观地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社会成员对好东西的标准越来越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才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心理发现

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四点:已有的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已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自己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差异。

主观上则另当别论。如果你的享乐评价标准是通过将体验的客观质量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来确立的,那么只有当体验质量的涨幅跟得上预期的升高,你才会对这个体验感到满意。上一章我讨论到的“享乐跑步机”和“满足感跑步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收入翻了一番(美国)或是翻了5倍(日本)之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同步上升。如果现实和预期能够同步,人们就可以生活得更好,但不会感到自己生活得更好。

享乐原点

在第3章,我探讨了一个帮助人们理解主观体验评价的重要框架,就是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评价跟标准有关,一个体验要是比之前的更好,就是积极的体验,要是比之前更差,就是消极的。要明白我们对体验的评价机制,就有必要先弄明白我们是怎样设置享乐原点的。

在第3章,我强调过语言是怎样影响体验的框定从而影响原点的设定。如果一个加油站的标语写着“现金支付大特价”,就是把原点设为刷信用卡的价格,如果标语写成“刷卡加收附加费”,则是把付现金的价格设为原点。虽然两家加油站的收费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人们却不乐意另交附加费,而对折扣感到高兴。

但是语言的表述方式并不是唯一影响原点设定的因素,预期也是其中一个。“我对这顿饭(或者考试成绩、酒、假期、工作、浪漫关系)的预期怎么样?”人们经常这样问自己。事后他们又会问“事实上有多好?”如果实际体验跟预期的一样好,人们会感到满意,但不会因此而非常高兴。真正的兴高采烈只有在体验高于预期时才会出现,体验不达预期则让人不开心。过去的体验也会影响原点的设定,某种程度上说这跟适应有关。我们常常自问:“这次有上次那么好吗?”如果一样好,我们会再次感到满意,但也同样不会非常高兴。

选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