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孙子兵法:行军篇

2018年10月12日  来源:孙子兵法 作者:王宏林 提供人:rose5......

行军篇

本篇导读

《行军篇》主要论述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统帅如何部署军队、行军宿营和判断敌情。

本篇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考察了山地、江河、沼泽、平原等不同地形条件下处理军队的方法,并认为占据有利地势是获胜的重要基础。二是要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准确判断这些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敌情。三是统领军队时,教育和惩罚相结合,将帅既要树立权威,又要设法赢得士兵的爱戴。

本篇对地形的论述启发人们要想方设法占据有利地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本篇对观察敌情的方法也论述得相当细致,启发人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要警惕被敌方蒙蔽,更要注意通过细节考察真相。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1,绝山依谷2,视生处高3,战隆无登4,此处山之军也。

1处:部署。相:观察。

2绝:越过。依:依附。

3生处:向阳的地方。

4隆:高处。

译文

孙子说:在部署军队时,要根据地形和敌情做出恰当安排。穿越山谷时,要顺着溪谷行进;驻扎时,要在向阳且视野开阔的高处;在高地作战,不要自下而上仰攻。这就是山地作战的原则。

赏析与点评

山地作战要占领高地,居高临下地展开攻势,而不能相反。启发我们在竞争时要设法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敌台图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1,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2,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3;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1客:指敌人。

2济:渡。

3附:依傍。

译文

横渡江河后,要迅速远离河流;敌军渡江来战,不要在水中迎击,让他渡过一半再去攻击他,才有利。不要依傍河流展开决战。驻扎在江河地带,要选择向阳且视野开阔的高处,不要面迎水流。这就是江河地带的作战原则。

赏析与点评

慎重选择行动时机,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分析现实环境中的消极和积极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绝斥泽1,唯亟去勿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2,而右背高3,前死后生4,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5。

1斥泽:盐碱沼泽地带。

2易:平坦。

3右:右军,泛指右翼部队。背:背靠。

4死:低。生:高。

5黄帝:传说是上古时期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号轩辕氏。四帝:泛指四方部落首领。

译文

通过盐碱和沼泽地带时,不要停留,应快速离开。一旦在这些地方交战,就要靠近水草并且背靠树林。这就是盐碱沼泽地的作战原则。在开阔的平原地带作战,要驻扎在平坦之处,军队右翼背靠高地,主力的前面是低地而背后是高地,这就是在平原的作战原则。以上是利用四种地形条件的军队部署原则,正是黄帝能够战胜四方部族首领的原因。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1,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2,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3,待其定也。

1养生:谓驻扎在物产丰富、便于生活之处。处实:依托高地而驻扎。

2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3涉:徒步渡水。

译文

将帅用兵一般喜欢高处而讨厌低处,推崇向阳干燥而轻视背阴潮湿的地方。军队驻扎之地粮草供应便利,依托高地,坚实可靠,各种疾病不会发作,胜利也就有保证了。在丘陵堤防之处,要把军队部署在向阳之地并使其主要侧翼依托高地。这都是用兵的有利措施,也就是得到了地形的帮助。上游下雨,会冲来水沫,要等到水势平稳之后再渡河。

凡地有绝涧1、天井2、天牢3、天罗4、天陷5、天隙6,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7、潢井8、葭苇9、山林、翳荟者10,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1绝涧: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

2天井:四周为山,中间低洼的地形。

3天牢:指群山环绕、形势险峻、易入难出之地。

4天罗:林木纵横的地形。

5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

6天隙:指两山之间狭窄的谷地。

7险阻:险要阻塞之地。

8潢(huánɡ)井:指低洼积水地带。

9葭(jiā)苇:芦苇。

10翳(yì)荟:草木茂盛,可为障蔽。

译文

行军时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和“天隙”这样的险绝地形,赶快避开,一定不要接近。我军远离而让敌军接近,我军正对而让敌军背对,这是最有利的。行军的路旁如果遇到悬崖绝壁、积水洼地、芦苇丛生、林木繁荣、杂草茂盛的地方,一定要仔细反复地搜索,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埋伏军队或隐藏奸细。

赏析与点评

有些地形有利于获得胜利,有些地形却蕴藏杀机。面临险境时不可逞匹夫之勇,要有躲避风险的意识。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1,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2,覆也3;尘高而锐者4,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5;散而条达者6,樵采也;少而往来者7,营军也。

1易:平坦。

2骇:惊骇。

3覆:伏兵。

4锐:尖,底大顶小。

5徒:步兵。

6条达:断续分散的样子。

7往来:反复,来回。

译文

敌军距离很近却十分镇静,一定是有险可依;距离很远却不停挑战,是想诱使我们进军;舍险而驻扎在平地,一定有这样做的好处;许多树木都在摇动,那是敌军要来的征兆;草丛中多有伪装和障碍,那是敌军故设疑兵;鸟雀受惊飞起,下面一定有伏兵;野兽受惊奔跑,旁边一定有伏兵;尘土笔直高升,这是敌军的战车袭来;尘土低而宽广,这是敌军的步兵赶来;尘土零散又断断续续,只是敌军在砍柴;尘土稀少又反复来回,那是敌军的先头部队在安营扎寨。

赏析与点评

任何现象背后必定蕴含着某种军情,统帅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能力。世间万物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善于通过细心观察而总结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1,陈也2;无约而请和者,谋也3;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4;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5,饥也;汲而先饮者6,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1轻车:战车。

2陈:陈兵欲战。

3谋:阴谋。

4期:期待决战。

5杖:持兵器。

6汲:打水。

译文

敌军使节的言辞相当谦卑,但军队却加紧备战,这是进攻的征兆。敌军使节的言辞相当强硬,行动咄咄逼人,这是退兵的征兆。战车先出战摆在侧翼,这是在排兵布阵。没有订立盟约而来讲和,其中必有阴谋。敌军往来奔走排好阵势,是期待与我军决战。敌军半进半退,是诱使我军进入伏击圈。靠着兵器才能站立,这是饥饿的表现。取水的人自己先喝,这是干渴的表现。有利可图却不进军,这是疲劳的表现。

赏析与点评

很多时候,言辞可以作伪。我们要善于通过对手的表现来判断其真实的意图,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1;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2食肉3,军无悬缻4,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5,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6;来委谢者7,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8,久而不合9,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1重:威望。

2粟马:用粮食喂马。

3另本作“粟马肉食”。——编者注

4缻(fǒu):瓦盆,泛指炊具。

5谆谆(zhūn)翕翕(xī):指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谆谆,絮絮不休的样子。翕翕,失意不满的样子。

6精:精明。

7委谢:带财物来道歉。委,所积财物。

8怒:气势强盛。

9合:交锋,交战。

译文

鸟雀群集敌营,表明那是座空营。敌军夜间惊呼,这是恐惧的表现。敌军纷乱不堪,表明将领缺少威望。敌军的旗帜不停地摇动,表明秩序十分混乱。敌军官吏烦躁易怒,表明士卒十分疲倦。用粮食喂马,宰杀拉车牲畜,把炊具都打破,不再回营舍,表明敌军到了穷途末路,正要拼命。士兵们窃窃私语,将帅说话时低声下气,表明主将不得人心。将领一再犒赏士卒,表明其处境十分窘迫。将领一再责罚士卒,表明已经陷入困境。将领开始十分粗暴,之后又畏惧士卒叛乱,那是愚蠢到极点。派人带着财物来道歉,是想停战休息。敌军向我进攻时气势强盛,长久不展开决战,又不退兵,一定要细察他们的真实意图。

赏析与点评

观察敌情要善于通过微小的细节把握深层的真相。作为领导者,既应具备敏锐的眼光,从常人忽略的细节中洞察事物的真相,又要具有良好的领导素质,方可统率众人。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1,足以并力2、料敌3、取人而已4。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5,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6,齐之以武7,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1武进:恃武冒进。

2并力:合力,协力。

3料敌:估量、判断敌情。

4取人:选择人。

5亲附:亲近拥护。

6合:聚合,团结。原作“令”,据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改。文:仁义恩惠。

7齐:整治,治理。武:严厉刑罚。

译文

兵力并不是越多越好,千万不可恃武冒进,统帅做到集中兵力、正确判断敌情并善于用人,即可取胜。那些考虑很不周密又轻视敌军的人,一定会被俘。在取得下属的拥护之前贸然施行处罚,他们不会心服,这就很难用于战斗。取得下属拥护之后却不按军纪办事,这样的军队也不可用于战斗。因此,既要用仁义恩惠的手段团结全军,也要用严厉刑罚的手段整治他们,这样才能必然取胜。平时用军纪严格要求士兵,士兵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反之,平时不严格要求,士兵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能够很好地执行命令,将士之间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

赏析与点评

严明军纪免不了处罚违法的下属,但前提是首先赢得他们的爱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容易把他们推向敌人一方。优秀的领导者并非一味冷酷无情,而会注重天理、法制和人情的结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