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镜像神经元,10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2021年9月24日  来源: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作者:[美]马修·利伯曼 提供人:zhaotou97......

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专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神经生理学。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实验室里专注于以下这个问题:当猴子(恒河猴)完成一个动作时,它的(单个)神经元会如何做出反应——某个神经元会不会被激活,或者说,会不会“放电”。他们发现,猴子把一个物品抓在手中时,运动前区皮层中的某些神经元会选择性地做出反应;当猴子把某个东西扔进嘴里时,另一些神经元会做出反应。他们还发现,一些神经元会在猴子看到一个它能够抓握的物体时做出反应,即使当时猴子并没有抓着它也是如此;而其他神经元在猴子看到这些物体时并不会做出反应,除非这只猴子对这个物体采取了某种动作。换句话说,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它们在完成某个动作时,与这个动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是由不同的神经元“负责”的,哪怕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概莫能外。

在进行其中一项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在许多人看来,这个意外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是如何成为一种社会动物的”这一问题的答案。贾科莫·里佐拉蒂的发现是,一些神经元不仅在猴子自己做某个动作时会放电,而且在它看到别人做出同一动作时也会放电。这就是说,当猴子自己手中抓着一颗花生时与猴子看到某个科学家手里抓着一颗花生时,某些神经元的反应是相同的。在猴子单独看到花生(而没有看到针对这颗花生采取的动作)时,这些神经元并不会做出反应;而且,当猴子们看到实验人员做出了捡花生的假动作(那儿根本没有花生)时,这些神经元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些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它们之所以令人惊喜,是因为神经科学家曾经把大脑分成了多个不同的区域,并认为不同的脑区分别负责感知、思考以及动作。但就这些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而言,感知和动作却是发生在同一些神经元“身上”的。自己捡起一颗花生与看到别人捡起一颗花生时,这些神经元做出了相同的反应。虽然一些心理学家以前就曾提到这种知觉—运动重叠现象,但是大多数科学家还是觉得非常意外。人们一直认为对动作做出反应的神经元并不会参与到感知过程中来,但是里佐拉蒂的研究却表明,这些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或许会!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科学事件。学者们对镜像神经元的兴趣迅速高涨了起来,许多人都试图从镜像神经元入手,尝试解决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最困难的问题。为了支持和倡导这种思路,著名神经学家拉马钱德兰(V.S.Ramachandran)热情洋溢地写道,镜像神经元是“这10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他还认为,“镜像神经元对于心理学的意义,相当于DNA对于生物学的意义: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镜像神经元有助于解释许多迄今仍然保持着神秘色彩且普通的实验方法又无法企及的心智能力”。事实上,正如他所预料的,自从镜像神经元被发现之后,心理学家已经认定,我们的语言能力、模仿能力、心智解读以及同情共感等诸多能力都离不开镜像神经元的贡献;甚至认为人类社会的制度、文化都与它相关。这实在让人激动不已——一个神经元就能够用来解释人性中的所有这些奇迹。

人们对许多科学上令人兴奋的新发现的认识过程都要经历一个黑格尔式的“辩证过程”,这类似于华尔兹三步舞曲:首先,人们希望这个新发现可以用来解释所有无法解释的现象(第一阶段:正题),随之而来的是对上述信念的动摇,认为大多数现象都无法用这个发现来解释(第二阶段:反题),最后才最终认清了现实——这个发现在某些方面或许很有用,但在另一些方面则可能没有什么用(第三阶段:合题)。在今天,对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可能仍介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的某个位置。在某些情况下,一些人仍然认为镜像神经元可以解释一切,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直言不讳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批评。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大体上倾向于第二个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也热情地期待着第三阶段的到来。归根结底,我认为在以下两个方面,镜像神经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镜像神经元在我们模仿他人的能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二,镜像神经元对于心智解读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我认为,在这个方面,镜像神经元扮演的是幕后英雄的角色,这与通常的看法不同。

镜像神经元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