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灵魂的氧气

2021年10月2日  来源:驱动力 作者:[美]丹尼尔·平克 提供人:zhaotou97......

灵魂的氧气

在研究对象身上,“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警告信号正在闪烁。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成年人中大约有3%的人患有此疾病。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以下6个症状中若出现了任何3个,就表明可能有严重的问题。

● 焦躁不安或神经紧张或心烦意乱;

● 容易疲惫;

●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脑子一片空白;

● 易怒;

● 肌肉紧张;

● 睡眠障碍。

驱动力3.0所需的深层投入感并非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它是必需品,我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它是我们灵魂的氧气。

这些人几乎都可以当作教科书中的案例。其中一个人以前一直是悠然自得地过日子,现在他感到“紧张、充满敌意、易怒、暴燥”;另外一个人报告称自己“更容易生气和不安”,而且“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人自我描述的时候胡乱写道:“睡眠很差,无精打采,更紧张,更有戒备心。”一些人担心他们现在神经崩溃,其中有一个人思维混乱如泥沼,以致不小心撞到墙上撞破了眼镜。

他们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或者弄张抗焦虑的处方吗?不!现在应该让心流回到他们的生活中。

I型实验

20世纪70年代初期,希斯赞特米哈伊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报告他们在生活中做的所有“非工具性”(noninstru-mental)的事情,也就是不是出于义务或者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是因为喜欢而做的小事情。然后,他给出以下说明:

“现在开始(预定日期的早晨),从你醒来到晚上9:00,我们希望你和往常一样,做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不过不要做任何‘游戏性’或‘非工具性’的事情。”

换言之,研究人员是让被试者擦掉自己生活中的心流。有些人喜欢工作的某些方面,但现在他们必须避免可能带来快乐的场合。喜欢做大量运动的人必须保持一动不动;有个女人喜欢洗碗,因为洗碗会让她有事可做,而且洗碗的时候她可以尽情幻想而不会受到谴责,但是现在她只能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能洗碗。

结果几乎是立即就表现出来了。在第一天晚上,被试者就“注意到他们的行为变迟钝了”。他们开始抱怨头疼。大多数人称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一些想法在脑子里四处游荡”。一些人感到困乏,而另一些人因为太激动而无法入睡。希斯赞特米哈伊写道:“剥夺心流仅仅两天以后,总体情绪就恶化到了严重的程度,以致延长实验的持续时间变得不合时宜。”

两天,仅仅是没有心流的48小时就把人们推向如此境地,这与严重的精神失调如此相似,即让人害怕又让人疑惑。实验证明,驱动力3.0所需的深层次投入感并非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而是一种必需品,我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它是我们灵魂的氧气。

通过提供更多金凤花任务,通过寻找方法释放出汤姆索亚效应的积极面,公司能够让业绩大幅提升,同时也为员工的生活锦上添花。

希斯赞特米哈伊的另外一个发现更让人惊讶:较之休闲娱乐,人们在工作中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工作通常具备自成目标体验结构:清晰的目标、即时的反馈以及与能力相匹配的挑战。当它具备这些结构的时候,我们不仅会更享受工作,而且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正因如此,一些公司居然允许工作环境剥夺很多人的这种体验,就显得有些奇怪了。通过提供更多金凤花任务,通过寻找方法释放出汤姆索亚效应的积极面,公司能够让业绩大幅提升,同时也为员工的生活锦上添花。

30多年前,希斯赞特米哈伊就已经捕捉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他写道:“没有理由相信人们只享受无关大局的‘游戏’,而对于生活中严肃的事情就像背负沉重的十字架一样。一旦意识到工作和游戏之间的界限是人为划出的,我们就能大局在握,开始考虑如何让生活更舒适这项困难的任务。”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指导,想知道如何正确地做到这些,如何让专精成为生活规范,那么我们最好的榜样也许不在会议室里,也不在办公室里。

吃午饭时,希斯赞特米哈伊与我谈到了孩子。小孩子的生活充满了自成目标体验。他们会从一个心流瞬间转到另一个心流瞬间,快乐的感觉推动着他们,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凡事皆有可能,他们的努力中带有西点军校新生的献身精神。在对专精的无尽追求中,他们用身体和智慧去探索,从环境中汲取反馈。之后,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节点,他们不再这么做了。发生了什么呢?

希斯赞特米哈伊解释说:“你开始感到惭愧,因为你做的事情太孩子气了。”

没有理由相信人们只享受无关大局的“游戏”,一旦意识到工作和游戏之间的界限是人为划出的,我们就能大局在握,开始考虑如何让生活更舒适这项困难的任务。

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啊!也许不成熟的是你和我,还有职责加身的其他成年人。这又回到了希斯赞特米哈伊在火车上的体验,疑惑大人怎会错得如此离谱。我们所处的环境也许没有当时那般悲惨,但是我们的所见仍如当时那般危急。希斯赞特米哈伊说,孩子们把一切交给了自己的心理机制,利用自然法则的必然性找到了心流。我们,也应该如此。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