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小测试:理解意味着什么

2020年7月12日  来源:如何学习: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佳效果和更好成绩 作者:[美]亚当·罗宾 提供人:pigu61......

为什么理解如此重要

你可能好奇,既然通常来说,考试中你只需要重复老师讲的或者教科书里出现的内容,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大费周章去理解一个科目呢?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心去回答那十二个赛博学习问题呢?

● 第一,尽管在学校里,你可以靠死记硬背一些毫无意义的信息来蒙混过关,但如果你不理解某个材料的话,要记住相应内容是很困难的。

● 第二,如果你试着去理解,而不是单纯地记忆,你不会觉得无趣,你的学习经历会更令人满意,也会带来更多回报。

● 第三,如果你积极主动地去理解一个科目,而不是宁愿无知的抵制心态,你的自我感觉会比较好。

● 第四,理解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虽然在学校里蒙混过关很容易,但是在你毕业进入现实世界之后,这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一个简单的测试

思考以下观点:

● 阳光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

● 秘鲁出口铜。

● 克劳德·莫奈是印象派画家。

● 美国内战是宪法危机的结果。

单单知道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写出这些信息,与真正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区分是否理解某些内容的话,你很可能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相应内容。你是否有过如下经历:你以为你理解了某个内容,但在一次作文考试中,你却痛苦地发现其实你并没有搞懂。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就会明白我说的是怎么回事了。

知道不理解某个内容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非常重要,这样你就可以主动地去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个简单的小测试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如果你理解了你至少能够:

● 用你自己的话对这个概念下定义;

● 自己举几个例子;

● 解释这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正如你所知道的,这几个导读问题不过是最表面的理解,理解的过程其实是没有止境的。

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你记住或获取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你拥有辨别你掌握了多少知识的能力。

——阿纳托尔·法朗士

理解并不会自己发生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好理解,是你赋予了世界结构和意义。如果不是你塑造信息、关联信息,那么知识和信息其实并不存在。你需要去创造信息,而不是搜寻信息;同样地,你也需要自己去构建理解力,而不是被动等待。

简单的阅读和听讲并不能够让你真正理解某个内容。学习不是一个会自动发生的过程,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接触,那些复杂的信息及观点并不会魔法般地“进入你的大脑”。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提问和回答问题。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开始在那些你已知的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了。要构建理解,你必须通过塑造、组织相应信息,让相应信息变成你创造的信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的几个观点之一:秘鲁出口铜。你开始针对这个观点中的每一个术语系统地进行提问题,这也是你学习过程的开始(秘鲁、出口和铜):

● 秘鲁铜的出口量有多少?

● 有没有其他出口铜的国家?

● 哪些国家进口铜?

● 秘鲁还出口别的吗?

等等,然后你便开始回答以上和其他的问题,整理在提问回答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与你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每一个新的观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并在其他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你理解了某一个观点的同时,你对其他观点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思考。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没有人能够帮你完成这件事

大部分学生觉得上学很难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从来都不去考虑自己的具体职责。如果我让他们表述一下他们在学校应该干些什么,他们很可能这么说:听老师讲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学生不知道尖子生原则二:仅仅听老师讲课,并完成他们布置的作业,永远都是不够的。

老师们不能往你的脑袋里灌知识,而且他们肯定也不能帮你构建理解。当你变成一名尖子生之后,你会对你的“职责”有不同的理解。教你的不是老师,而是你自己。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就这么坐着,等着老师来教你,如果你没学会的话,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了,是吗?

不是的!

是你的问题,不管教育的结果是好是坏,接受相应结果的人是你,不是你的老师。如果你想学习的话,你才是那个必须完成主要部分的人,不是你的老师。

我反对学校将那些今后生活中会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应该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特定知识的获取。如果一个人掌握了所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和工作,他肯定能够找到属于他的方法,而且,在应对进步和变化的时候,他的表现肯定要比那些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优秀得多。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你最好习惯的一件事:学习是一个克服困惑的过程

在某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课程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告诉观众席里的一位科学家,如果你作为一名观众并没有对其做的展示有任何不解的话,那只能证明自己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想,这也可以用来描述学习任何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如果你的大脑不是被新的内容搅得晕晕乎乎的话,你就根本没有掌握关键信息。

感到困惑是学习过程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但同时,这也是令人沮丧和灰心甚至是恐惧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丝毫害怕的感觉,那说明你并没有拼尽全力。

我所说的“害怕”,并不是恐慌,但很多学生到最后多少都会有一点恐慌。开始阅读后不久,他们开始感到困惑。但他们不知道这是走向理解的第一步,他们感到不安,随后这种不安渐渐地演变成为全面的恐慌,在绝望中,他们决定,如果不能理解所读内容,那就干脆把相应内容背下来。但试着去背诵不理解的内容的做法,又会影响你对后面内容的理解。

所以,不要因为你不理解一个新主题而恐慌。事实上,如果你觉得读一遍材料就能完全理解的话,其实是打断了自己的学习过程,要记得,你一共有十二个赛博学习问题要回答。相信我,你学习一个科目的速度,与你最终对相应科目能够有多深的理解,完全没有多大关系。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尖子生们的学习速度往往要比其他同学慢,但是他们很快就能跟上,而且在课程的后半段飞速超越。

学习需要时间

学习一个科目其实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去理解主要的观点、定义和课程或教科书的走向。然后,你会通过问问题,来发现这些新的知识和观点与你已知的知识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你的理解。慢慢地,你能自己组织整理这些观点,并将其填入一个你能理解的组织框架中。

可能曾经有人这样跟你说:你要“通过读才会懂”。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不可能按照这个建议去做的。你根本就不可能一边阅读,一边还能理解复杂的教科书。在你开始理解之前,你就必须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去处理相应的材料。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好像攻占堡垒一样。为了推倒横在你与相应科目之前的城墙,你必须发起好几次进攻。这个过程不会很顺利,对于某个主题,你可能连续几周都处在一个非常困惑的阶段,然后突然某一天豁然开朗,所有内容像拼图一样都拼在了一起,然后你会感叹:“现在我懂了!”对一个主题的理解,可能依赖于其他几个相关主题的理解,只有当你理解了所有的相关主题之后,你才会理解那个一直以来让你备感困惑的主题。

有些人理解事物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他们反而没学到任何东西。

——亚历山大·蒲柏

尖子生 / 学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