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的需求的本质

2020年7月16日  来源: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作者: 提供人:yandang18......

人的需求主要反映为一种现象及一种过程,解析这种现象和过程最重要的理论方法是认识它的本质。人的需求成分中许多是被掩饰的、虚拟的、盲目的、表象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或性格上的差别往往掩盖了它的实际内容,给人以错觉和误导,以至于使人产生困惑,进而损害人们真实的、根本的需求。因此,人在社会生活中还需要一种认识需求的能力,这就是思辨、洞察的能力,这种能力亦蕴含于每个人的自我价值之中

有两条基本概念还需要阐明:其一,人的生理需求是维系生命存在而产生的肌体吸纳、循环、调节、生殖等一系列生理自然现象,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映;其二,自我价值需求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或自我为中心,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自我价值的实质就是个人的社会价值,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均不会形成自我价值。

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与后天形成的人的社会属性相结合的产物。

人的生存不仅仅需要五谷食粮,还需要精神食粮;不仅仅需要生活待遇、物质待遇,还需要政治待遇、精神待遇。人能够驾驭自己的动机和意念,尊严与荣誉、成就与自我价值的意识只属于人类,唯有人类会因为需求而创造价值,又把价值和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需求本质的诠释乃是一道千年课题。

需求也可以解释为人持续改善生活品质的向往在特定外界环境下的心理定位,并将这一意念付诸行为的过程。但是,对需求的解读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需求中包含着大量个性的满足、个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以及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东西。生命就是一个欲望走向另一个欲望,而不是从一个满足走向另一个满足。”需求是一个动词,往往表现为带着时代烙印的一种心态和心理趋势而不是直接表现为一种结果。于是可以产生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对自身需求的解读成为了世世代代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的欲望是需求的自然延展。

人的需求是围绕自我产生的,因而需求存在着自私性。人不仅仅有物欲、享乐欲,还有权欲、表现欲;人的基本需求能够不断引发人的潜意识冲动,进而还会生动地演绎出人的竞争欲、冒险欲、占有欲和支配欲。人不仅仅希望主导自己,还希望支配他人并且少受他人支配。直至当今,社会依然允许人的自私性,允许因需求而引发的竞争,也允许人生结果的差异。

人们出于需求而创建了市场、职场、信息场以及包含了更多欲望色彩的官场、情场、名利场,在“场”的发育中形成了交易规则与竞争规则。

需求原本是人类温和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称之天赋人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言“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因为需求乃是人身心成长的动力。但是,需求的力度却是个人难以把握或不情愿把握的,需求的动机只要向上移一步便会形成欲望。当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时,人会产生欲望;当基本需求意识受到外部鼓励或刺激时,人也会产生欲望。欲望虽然都具有针对性,但更是理性较难以操纵的东西,它好像是理智“保姆”身边“淘气的孩子”,经常促使人用行为的“不安分”来打破自己曾经平衡的某些需求,以至于总是造成每一个人自身需求的相对平衡而绝对的不平衡。由于需求具有这种特征,社会便要在维系、容许、甚至宽容个人欲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在利益追逐行为的起点和规则上应当是公平的。现代社会文明突出强调:不能由一部分人来划定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标准,更不能因人的地位、阶层而被限定和剥夺其合理、合法的需求;在公民基本权利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由于地位卑微或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弱者的需求、特殊群体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扶助。

当欲望在正义、理性的引导下成为群体共同行为,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反之,欲望同愚昧、恶习结合,便会引发对道德的践踏和对法律的蔑视;欲望同野蛮、强暴结合,就会让“人类原恶”走出樊笼,以至于成为毁坏社会文明的元凶。

人总是先有需求后有动机,需求是产生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求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同时动机又是控制人的无端需求与无序需求的闸门;人总是先有本能后有意志,而意志是约束本能的第二道闸门。当人越过这两道门槛,真善美或假恶丑就会展示出来。一个高尚的人总能够清晰地界定和把握自己每一层次的需求,并自觉筛选自己的动机和节制自己的天性,在努力实现个人基本需求的同时产生责任的动机、义务的动机和助人的意志、自我改造的意志。

观念是人对需求的自我界定。

所谓人生观,实质上就是人对每一需求层次的态度;所谓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人对于实现需求所必定发生的耗费和代价的评估取向。观念来自于人对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后天逐渐形成的;观念的改变影响到需求定位的改变,人的一生都处于二者的磨合之中。

需求的最佳状态是和谐。

和谐,意味着包容和均衡。需求的和谐状态通常是各个需求层次的相对充实和相对匹配,任何一种需求的满足总是处在相对适合、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总是处在只是更好,没有最好的这样一种心理认同之中,总是处在期望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的心理认可之中。

需求心理有它自身的规律,时常要自我调节,通过调节而明确动机,通过明确动机而把握欲望。欲望过度会导致心理失衡,欲望迷惘会诱发心绪紊乱,无端的欲望更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当可能“因欲生祸”。

人的许多烦恼、报怨、愤怒的深层原因很可能是某一层或某一些需求受阻、受挫;人的热忱与幸福也必定是建立在各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

需求满足的标志是快乐和幸福感。

快乐是人建立在特定客观条件下一种自我满足并将满足表现出来的现象,快乐只存在于一个需求刚刚满足而另一个需求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幸福感则主要是来自于需求的过程,一种从需求的相对比较中产生的持续满足的、稳定的内心感受。因此说,虽然快乐并不等于幸福感,但是幸福感却必定离不开快乐。善于感受生活和善于体验生活是一切快乐和幸福感生成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有作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乐;另一方面,降低欲望的门槛同样能够得到快乐,转移需求的方向也能弥补快乐。人生的许多痛苦往往是错误的或者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的。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体验过程而不是品味结果。当不慎失去了机遇、友爱、脸面、安宁,也不要为失去而万分苦恼。生活之所以艰辛,就是因为每一层需求不但要靠努力才能获得,还要靠努力才能维护;实现高层次的需求难,维护高层次的需求更难;知足者常乐不难,不知足者常乐何其难。?

我们对快乐和幸福感的定义永远是建立在相对条件上的,只有非常快乐和非常幸福,没有无比快乐和无比幸福。其原由,一是人的需求对象、标的物的价值、幸福指数是在变化的。付出较大代价获得稀缺、新颖而又具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或欣赏价值的事物,能使人感受更大的占有快乐,但人越是刻意追求它,它的价值就会变得越高、越难以企及,犹如小猫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二是拥有生命不可缺少但却近乎无限、人人都可以平等享有的东西时个人独有的快乐和幸福感并不存在,因此人们平时感受不到拥有空气、水、土地的快乐和幸福;三是快乐和幸福感是建立在满足包括满意的基础上的,但是同时实现全方位满足又是不可能的。某一方面新的满足彰显另外方面新的不满足,或者总要以舍弃某种满足为代价才能换取另一方面的满足,这种遗憾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

快乐与幸福感绝对是一种可以培育而不能供奉、可以自我感受而无法依靠外界赐予、可以领略而不可以攫取、可以享有而难以贮存的东西,并且只有主观标准而没有客观模式。要不断缔造快乐和幸福感,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

需求的潜在效应是激励。

由于人永远有对需求的依赖和对需求目标的渴望,于是每每为达到一个目的、超越一个标准便成为个人或群体行为唯一的动力。当目的十分明确、制度十分清晰、竞争较为充分时,人的行为会更加积极,这就是需求产生的激励效应。需求与激励既是内因同外因的结合,又是人内心这两种积极意念的结合;每一个人或每群人,即可能是激励的施与方,也可能是激励的接受方。激励常常被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作为一种手段来使用,通常会迅速产生良好的效果。

满足会使原来的激励标准失去作用,甚至带来松懈、惰性和厌倦等负效应,所以马斯洛认为“满足了的因素不再是激励因素”。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第一,满足是新的不满足赖以建立的基础,如同一座大厦底层的作用一样;第二,“满足了的因素”并不是可以丢弃的因素,维持和养护这种满足同样需要新的能力和不断创造外部条件,它必然会形成一种持续的约束效果和潜在的激励效果;第三,“满足因素”在管理中和心理作用上往往会构成人的心理防线或者心态平衡的底线,因而经常产生比“未满足因素”更稳固的效应。这个效应,经济学上叫做“负向激励”,它可以建立在惩罚性约束的平台上;第四,“不满足”是人的正常心态,绝对的、无条件的满足是不存在的。因而,“满足”可能使人的欲望在纵向释放的同时转为横向释放;第五,相对满足会使人产生骄傲、自豪和成就的心境,这种心境是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不可或缺的。

马斯洛 / 需求层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