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某个品类的发展,应该欢迎其他品牌加入
市场领导品牌要容忍竞争者,更要欢迎它们,这样才能互生共存。
贪婪是正确判断的最大障碍。在某一品类中占有优势的品牌,为了不放过任何一小块市场份额,经常会设法扩大它的吸引力。
“如果我们从事啤酒和葡萄酒的行业,”麦当劳的CEO曾经说过,“我们最终会100%地拥有食品服务市场。”
这是不可能的。扩张定律论证了相反的事实。当你扩张你的品牌时,你就削弱了它。当麦当劳试图用招牌汉堡(Arch Deluxe)涉足成年人市场时,看看发生了什么,它的市场份额下降了,而且最终它被迫放弃了这个产品。
伙伴定律是怎么得出来的。领先品牌不仅仅要能容忍竞争者,还应该欢迎它们。对可口可乐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有了百事可乐(讽刺的是,最后可口可乐公司因为百事可乐在名称也用了“可乐”这个词,而与百事可乐公司对簿公堂。对于可口可乐而言,幸运的是它败诉了。从那以后,这个新品类得到了快速增长)。
选择刺激了需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使顾客对可乐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上升了。
记住,即使不存在竞争,顾客也拥有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啤酒、水、酒类饮料或橙汁来代替可乐。在一个品类中,竞争增加了噪声级别,并能促进销量的增长。
竞争同时也会拓宽这个品类,使得品牌可以聚焦于某一点。如果可口可乐吸引年纪大的顾客而百事可乐吸引年轻人,那么两个品牌就可以缩小目标(而且富有力量),同时拓宽这个市场。
顾客们对竞争有反应,是因为选择被看作一项重要的利益。如果没有选择,顾客就会怀疑。也许这种产品有缺点?也许价格太高了?谁会去购买一个没有其他品牌可形成对比的品牌呢?
你会发现一个大型、发展中的、爆发的市场中总是有几个主要品牌。以办公用品超市为例,这个市场上有3个品牌在激烈竞争:欧迪办公(Office Depot)、Office Max和史泰博(Staples)。
这种竞争的影响很大,独立发展的办公文具商店数量锐减,从过去10年间的将近10000家下降到现在的3000家。
与欢迎竞争相反,有一些公司常常会感到威胁,因为它们认为将来的市场份额会建立在少数几个品牌的优势上。大多数公司甚至不希望存在竞争,它们想要一种不平等的优势,只倾向于它们自己这一方的有利优势。所以,它们认为应该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将之驱逐出去。
然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它们成了品牌打造法则的牺牲品。扩张、产品线延伸和其他扩宽品牌吸引力的战略最终会削弱品牌。
市场份额并不建立在什么优势上,而是建立在品牌在人们心智中的力量之上。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品牌并不一定是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但必须是一个高质量的名字。
当然顾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品牌,更多的口味,更多的种类,在品类上更多的混淆,以及更低的人均消费量。
对于每一个品类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有两个主要品牌。例如,在可乐市场上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胶片市场上的柯达和富士,在视频游戏市场上的任天堂和Play Station,在电池市场上的金霸王(Duracell)和劲量(Energizer)。
当存在太多选择时,消费就会受挫。以葡萄酒为例,仅在加利福尼亚就有超过1000家葡萄酒酿造厂和5000多个葡萄酒品牌。《葡萄酒鉴赏家》(Wine Spectator)杂志公布的葡萄酒年度排名结果中大约列出了24000种各不相同的葡萄酒(如果每天喝一瓶,那么至少要用超过65年的时间才能喝遍每种酒。最终你可能因为年纪太大而记不住哪种葡萄酒是你最喜欢的)。
有这么多的选择,你也许会认为美国人饮用了大量的葡萄酒。但是我们不这样认为。在美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仅为法国的1/10,意大利的1/9,即使一个普通德国人也比一个美国人要多饮3.5倍的葡萄酒。
由于有如此多的小型葡萄园,如此多的不同种类,以及许多对口感有独特品位的葡萄酒鉴赏家,葡萄酒行业似乎还需要增加一些品牌。“这就是葡萄酒行业发展的方向,”行业专家指出,“葡萄酒需要更多的品牌、更多的收获酿造期和更多的种类。”“每一亩地都有它自己的品牌”似乎就要成为一句箴言。
这也许是葡萄酒行业的规则,但并不是打造品牌的法则。有一天,总会有某家公司能像绝对伏特加和杰克丹尼分别在伏特加和威士忌领域中所做的一样:建立一个强大的全球性品牌。
你会发现伙伴定律在零售领域里也同样发挥着作用。一家商店可能会经营不下去,几家商店在一起则会生意兴隆。与延伸到城市的每个地区不同,二手车经销商们沿着“汽车行”形成一个群体。一个经销商遇到生存危机的地方,好几个经销商聚集起来却会蓬勃发展,这就是伙伴定律的威力。
在任何一个大城市里,你都可以看到伙伴定律被运用。类似的商业组织倾向于聚集在邻近的区域。例如在纽约市,你会发现服装市场在第7大街,金融区在华尔街,钻石市场在第47大街,广告公司在麦迪逊大街,剧院在百老汇,特色餐厅在西57大街,艺术画廊在SoHo区。
把相似的行业聚集到一起都是很有意义的:第一,由于不仅仅有一家商店出售一类商品,一群相似的商店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到这个区域。第二,顾客们可以很容易地在一些商店之间对比购物。如果没有了比较,顾客们感到一些公司可能会占他们的便宜,甚至会侵犯他们的利益(航空公司在这方面具有声誉)。第三,有竞争近在身旁,会促使公司彼此关注对方。公司总想明白它们行业的趋向。
好莱坞星球(Planet Hollywood)为它的餐厅在城市中找到一个最佳位置,就是在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硬石咖啡(Hard Rock Cafe)对面的街道。对主题餐厅感兴趣的人们已经被硬石咖啡店吸引到这个区域,而他们也很容易被吸引穿过大街到好莱坞星球餐厅用餐。类似地,对一家汉堡王特许店来说,最好的位置就是在麦当劳的街对面。
以密苏里州的布莱森(Branson)为例,它宣称自己是“世界音乐秀之都”。在一个人口只有3706人的小镇上,一家音乐剧院很难维持下去,有40家一同经营就会繁荣。这都是伙伴定律的力量。
你的品牌应该欢迎良性竞争,它常常会把更多的顾客引入这一品类。
要记住,没有一个品牌会永远拥有整个市场(当然,除非它是一个政府支持的垄断行业)。
事实上,一个具有支配能力的品牌要达到多少市场份额呢?我们的调查表明,50%大约就是上限了。
联邦快递在国内隔夜达的包裹快递市场上占有45%的份额,可口可乐占据了国内50%的可乐市场。如果市场份额超过了50%,你就应该考虑推出多重品牌,并不仅仅是产品线延伸,而是分开的独立的品牌(见第15章兄弟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