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针砭时弊,上《论时政疏》

2020年6月17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针砭时弊,上《论时政疏》。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但凡显赫的大人物,出生时总会伴随着一些祥瑞传说,张居正也不例外。张居正出生前夕,他的曾祖父张诚梦见月亮落在一个大水瓮中,清光四溢,一只白龟逐渐浮现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因此,张居正出生后,取名为张白圭,也就是白龟的谐音。从小张居正就有“神童”之誉,十六岁参加湖广乡试,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参加会试,成绩排在第一百六十名,殿试后取为二甲第九十名进士。张居正的科举名次并不靠前,然而在随后的庶吉士考选中,张居正通过考选,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年后,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庶吉士散馆,张居正授官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没有实质性行政事务,职清务简,地位却很高。据彭时《可斋杂记》说,明朝人将翰林院的官员称为“玉堂仙”;进士的前三名状元、榜眼与探花,因为直接授翰林修撰或翰林编修,所以被称作“天生仙”;而二甲进士通过考选庶吉士再留在翰林院为官,则被称作“半路修行仙”。张居正便是这样一个“半路修行仙”。自明朝中期起,“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意味着将来可能有机会入阁,正如《明史?选举志》中所说,“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身处翰林院清闲之地,张居正却能时刻留心政务。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十五岁的翰林院编修张居正,向皇帝上了一道《论时政疏》。在奏疏中,张居正指出当时政治有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亏等五种“臃肿痿痹”之病,以及君臣上下交流不畅的“血气壅淤”之病。这是张居正在嘉靖年间仅有的一道奏疏。他看到当时政治的症结,并且很敏锐地指出了当时政治的弊病,但却很谨慎地没有将矛头指向皇帝或者严嵩。这说明,张居正不但有很强的政治能力,而且是一个政治天才。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内阁混斗之中,张居正始终是一个旁观者,非但没有受牵连或排挤,反而跟此前的几任首辅大学士,无论是严嵩、徐阶,还是高拱,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明穆宗朱载垕像

从科举及第到成为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走过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中,除了一度休假三年外,张居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翰林院度过的。在四十岁那一年,张居正迎来了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七月,张居正充任裕王朱载垕的讲官。嘉靖皇帝晚年不立太子,裕王从顺序上来说将继承皇位,做裕王府的讲官,意味着能够接近将来的皇帝。两年后,嘉靖帝死了,裕王朱载垕继位,改年号为隆庆。隆庆皇帝重用自己的藩邸旧臣。于是,昔日的裕王府讲官张居正,在隆庆元年(1567年)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值内阁,随后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开始进入政治的核心层。

隆庆二年(1568年)八月,四十四岁的张居正向皇帝上了一道《陈六事疏》。这六件事分别指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这次的奏疏,不仅仅指出了政治的弊病,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药方。这时候,高拱已经被徐阶排挤走了,徐阶本人也在那一年的七月致仕了。内阁中除了张居正外,还有李春芳和陈以勤,都是忠厚长者,能力上也很欠缺。张居正对于接任的首辅大学士李春芳压根就瞧不起。据说,徐阶致仕之后,李春芳也萌生了归退的想法,曾经在内阁中说:“徐公尚不任调停,我何以胜之,旦夕惟有归耳。”张居正在旁,冷冷地说:“如此,庶几成一名。”《陈六事疏》在隆庆二年八月徐阶归退、李春芳接任首辅的时候出台,表明张居正此时应该已经感觉到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机会临近了。然而,好事多磨,非但李春芳没有立即隐退,次年高拱还复出了。张居正要实现生平的抱负,还需要跨越横亘在自己身前的高拱,所以,张居正还是不得不隐忍。

隆庆朝后期,张居正配合高拱共同辅助隆庆皇帝,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给明蒙双方带来和平的俺答封贡,便是两人极力共同促成的。明代著名的史学家王世贞说,张居正和高拱之间的私人关系也很密切,“两人懽相得,不啻兄弟”。当然,随着两人在阁日久,渐渐也生出了不少嫌隙。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逝世,遗命高拱、张居正、高仪等辅佐十岁的太子朱翊钧。高拱因为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素来有矛盾,便约张居正共同驱逐冯保。张居正假意答应,暗中却早已与冯保结盟。高拱性格急迫,不能藏忍,曾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话。这话经冯保之口传到了皇太后及小皇帝的耳朵里,高拱的政治命运便急转直下。

《帝鉴图说》。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

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早朝,太监捧出一道圣旨,却不是高拱所设想的驱逐冯保的诏旨。太监开头一句称:“张老先生接旨!”这一句已不对劲了。按理说,应该是由首辅大学士高拱接旨才对。紧接着,太监宣读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一刹那间,高拱已是面如死灰,汗下如雨,浑身瘫软,伏地不能起。第二天,高拱便坐着一辆骡车离开京城。由于高府仆婢四处逃逸,高拱的身上也没多少钱,只能到一些小店里吃饭。张居正假惺惺地向皇帝请求,赐高拱乘驿传回乡,得到批准。高拱到了良乡之后,才得到张居正为他请来的驿传勘合,坐着政府的驿传回家了。这一场大变故,把老实人高仪吓怕了,惊得呕血三日而亡。至此,三位内阁顾命大臣只剩下张居正一人。此后,张居正通过与冯保的权力联盟,大权独揽,牢固控制政权十年之久。

张居正尽管采取了不光明的手段赶走了高拱,但他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高拱的路线,继承了嘉靖末年和隆庆年间的改革潮流。明朝嘉靖末年,政治矛盾突出、南北外患频仍、财政赤字严重,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生存。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如海瑞、高拱、庞尚鹏等人,开始采取改革措施来挽救其危亡,在吏治、边防、财政等方面,都有所改革。嘉靖、隆庆年间的改革,实际上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的先声。所不同的是,张居正由于得到了皇帝、太后以及宦官冯保的支持,又完全掌握了中枢大权,其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力度也就更大了。

万历皇帝 / 朱翊钧 / 张居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