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黄巢起义与唐朝覆亡

2020年6月15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黄巢起义与唐朝覆亡。

乾符元年(874年)年末,贩卖私盐的王仙芝聚众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起义,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随即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几万人,连续攻占今河南、山东多个州县,黄河流域为之震动。

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兵败被杀,黄巢成为义军首领,自称“黄王”,号“冲天大将军”。乾符五年(878年),黄巢率义军避开唐军主力,从浙江开山路七百里,挺进福建。乾符六年(879年),循福建向西,一举夺取南方重镇广州。十月,义军出师北上。广明元年(880年)七月打过长江,占领洛阳,逼近潼关,十二月,唐僖宗逃往四川,黄巢大军进入长安,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义军宣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大杀唐宗室与官吏,剥夺富家财产。

黄巢在进兵北上途中,为了减少行军阻力,就发布文告,说:义军的目的是两京,希望沿路诸藩镇自守疆域,不要与义军为敌。这样,分化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把打击的锋芒指向了唐王朝最高统治者。

敦煌P.2700《秦妇吟》残卷

晚唐诗人韦庄所写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的诗句,生动描写了黄巢大军攻入长安之后镇压唐代官僚的场景。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经过农民军的打击,唐朝的公卿大臣、名门显贵死亡、逃散殆尽,他们的土地、资财也被没收。然而,在进入长安之后,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军首领却满足于眼前的胜利,没有乘胜追击,给唐王朝留下了喘息之机。

很快,唐朝又调集沙陀首领李克用率四万精骑赴关中参战,诸道援军对长安形成了包围态势,长安城中的粮食供应与兵员补充都成为严重问题,形势开始对义军不利。到中和二年(882年)九月,黄巢部下大将朱温(后改名朱全忠)投降唐朝,农民军元气大伤。一系列战斗之后,义军被迫撤出长安,又转战河南、山东一年多,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在泰山东南狼虎谷被杀,起义失败。

黄巢起义持续十年,其成功在于利用藩镇矛盾,流动作战,失败在于没有建立牢固的根据地,攻占长安后又不能及时追歼逃亡的唐僖宗残部。这次大起义削弱了各级官吏和贵族豪强势力,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统治。黄巢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突出特点是首次通过义军领袖称号曲折提出“平均”要求,反映起义目标由主要针对国家转向针对社会。

黄巢败后,各地藩镇割据加剧,相互之间攻伐不断,而宦官和朝官则各结藩镇为援,借助外力来打击政治对手。至此,唐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局势的能力,几乎成为藩镇任意摆布的傀儡,只能在诸强藩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昭宗时,强藩有宣武(治今河南开封)朱全忠、河东李克用、凤翔(治今陕西宝鸡北)李茂贞等。南衙朝官主要依靠朱全忠,北司宦官先后倚仗李克用、李茂贞。到昭宗末年,朱全忠已成最强藩镇。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引兵入长安,杀尽朝中宦官,并命各地藩镇诛杀当处监军宦官,整个宦官集团被一网打尽,中晚唐以来形成的宦官专权局面被彻底破除。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昭宗及百官迁往洛阳,八月,杀昭宗,立其子哀帝李柷。次年杀宰相裴枢等大臣三十余人于白马驿,并投尸于黄河,南衙遂与北司同归于尽。

哀帝李柷即位玉册

朱全忠在其后与李克用的争霸战争中,赢得河朔三镇支持,基本上稳定了北方的形势,最终于天祐四年(907年)迫哀帝让位,自立为“梁”,唐朝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后期藩镇、朋党、宦官三大祸患中,终究还是藩镇割据为害最烈,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唐德宗 / 唐宪宗 / 李德裕 / 宦官 / 黄巢起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