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题外话:生活中被愚蠢地认定的因果关系

2020年6月16日  来源: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 作者:【德】冈特.迪克 提供人:shiya45......

题外话:生活中被愚蠢地认定的因果关系

这一节里我想举一些生活中常被理解为“因果关系”,并且导致了错误行为的例子。

记者大脑里的快速反应“如果……则就是……”

《商报》(Handelsblatt)在2009年9月9日刊登了一篇科学与争论系列的文章,标题是“吓退作用”(Abschreckende Wirkung),副标题是“创业课程要引起人们自谋职业的兴趣,但效果可能正相反”(Entrepreneurship-Kurse sollen Lust auf Selbstst鋘digkeit machen.Doch sie bewirken wom鰃lich das Gegenteil)。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大学和其他地方开设创业课程,花费了许多钱,我们要为国家培养众多的年轻企业家。课程耗费的金钱达到数千万欧元,在20几所高校里开设了该课程。一切都很正常,但现在一项研究得出了“耸人听闻的结论”:问卷调查后发现,学生参加课程后,自主创业的兴趣下降了。来自下萨克森州的报告作者们自己也对此结论很惊讶。他们本来想发现的是兴趣上升有多少,根本不是下降。下萨克森州的教育部看到在政府的大笔投入下却出来这样的结果,简直“吓坏了”。《商报》相信这份研究报告的潜力能彻底动摇整个“创业教育”,然后引用了某些专家的建议,把这些课程放到大学毕业之后再学。另外的专家认为这些结论有局限性,因为问卷只调查了课程前后的创业意愿,根本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对此没有任何数据!有的专家认为这样的研究如同资产负债表分析,反正都是吓人的。还有的专家认为,课程内容需要改,这样一切就好了。尤其还有这样的观点,认为问卷的调查时间错了。只有来自伍珀塔尔大学的女教授克丽丝汀·福尔克曼(Christine Volkmann)猜到,大学生听了课程之后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明白自主创业之后的风险了。我现在倒要夸张一点儿地问了:这些立即做出判断的人是不是发疯了?来学这门课程的大学生,部分已经有了做生意的念头,根据我做咨询的经验,至少10%的念头是经过仔细考虑的。肯定有许多想要做企业家的人不清楚金融上的风险,梦想着有投资家会马上爽快地拿着钱来。如果课程办得好,那么但愿许多仅仅幼稚的狂热者会摆正位置,这样的课程阻止了草率的创业,免得让所有合作者承受相当的损失。所有这些反应(除了福尔克曼教授外)都显著表明对事情的无知。但是《商报》文章里用了“吓坏了”以及“彻底动摇”这样的词语,显然阻止了下一任教育部长对此类课程的资助。

上述案例数量太多,完全可以写满一本书。我们设想一下,学校应当向数学、物理、机械制造等这些枯燥专业的学生提供些他们真正需要的课程。否则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学生肯定将明显减少,而目前50%的中途退学率可能会降低,这样可以省下大笔的钱和焦虑。但是不,大学拿出庞大的新生人数来炫耀,因为这样就可以多得到资金。最后大学却又感到“无可奈何”,为什么这么多学生中途退学了?“这不是我们学校的个别现象,到处都这样的。”没错——群体性愚昧!

与客户沟通

如果销售部的员工和客户相互理解,员工就会经常自信地谈一些有用的建议,当然也谈新的购买建议,这样的交流是好的、有建设性的。

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这是谁的错?前面我早就解释过了:“当然”是销售部,还有谁呢?领导通常看了下数据库里“怎么回事”。看后发现,客户不像以前那样愿意和销售部见面了,见面的次数对于销售量是至关重要的,这谁都知道!好了,销售部就被强制要求去和所有客户见面,这样销售额就又升上去了。

这个案例里,X为与客户的接触频率,Y为销售额。有人知道,X和Y成正相关,愚蠢地从数学角度认为必须提升X这样,Y才会随之升高,他们又忘记了其中更深的关系。

明白其中的关系很简单: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出了问题,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必须重新修复关系,这本来很清楚的事,但是领导没有发觉这个问题,或者不愿意关注这个问题。领导就简单地强迫销售部“更多地”与客户们沟通。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客户如果遇到企业硬要跟他们拉关系,而且明显是要试图多卖产品,通常就会生气了。由于某种原因,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感觉关系紧张,这么做就更会激起客户更大的气愤。

简单地认为“若X增大,那么Y就增大”,这种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势必会使自己走入阿克洛夫的怪圈。客户对待越发频繁的电话呼叫就会越少答应见面,企业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经常提供咨询带来新商机

银行在前厅为客户配备了自动柜员机,以前需要银行前台工作人员操作的任务现在可以让客户自己完成了,这样就为银行省了很多钱;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个没有料到的副作用:客户们不再踏进银行大厅了,也就不能再和他们“不经意地”说话了。以前,我们自己去拿对账单时,银行工作人员可以瞄一眼打印出来的纸条后说:“先生,您的活期账户上有许多钱,想不想多拿点儿利息?”现在的银行领导只能看到计算机上的客户名单,有的客户活期账户上有很多钱,可这些客户再也不进银行大厅,只进前厅,怎么办?银行就积极地给客户打电话:“我们想提醒您一下。”“为什么?”“您的账户上有许多钱。”“哦,你查我干什么?”更糟糕的还有:银行领导没有时间自己打电话给客户,因为客户一般白天也在上班,银行只在有限的时间里开门(银行对于这方面的批评始终毫无回应),这段时间里普通人也要上班,没有时间去银行,而银行领导不能也不愿意在下班后继续工作,他处在这么有身份的位置上,也不愿意老是拨打电话,他就把这件事情交给电话中心,让电话中心与客户约个时间。“喂,这里是银行的电话服务中心,我们支行的行长想要找您。”“什么事?”“我也不知道,只让我请您来一趟银行。”

上面这个例子中,银行在外面设置了自动柜员机后与客户的接触就没有了。客户也不自己来接受咨询了。接触频率(X)下降,销售额(Y)也下降。事实是,以前在客户取账户清单时可以“不经意的”说话机会没有了,只能采取“尴尬”的方式,可是这样客户就一点儿也不喜欢了,双方关系就会出现裂痕,变糟。由于银行想要提高销售额(Y),他们就迫使提高客户的接触频率(X),这当然不能解决问题。核心问题是,他们必须改善与客户的关系!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时不时地与对方说说话,而且最好不要推销产品,或者“不经意”地交流。银行必须把多年来已经变得成问题的与客户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无问题”。

这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和金钱,银行在以前多少年里挣了许多钱,因为他们与客户的关系不断得到维护,这种关系现在被毁掉了,因为聘用了频繁更换的短期员工后,与客户的关系疏远了,重新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花费很多钱。他们会尝试这么做吗?不,他们尝试愚蠢简单地通过电话中心约谈的方法,这让许多客户很生气,阿克洛夫怪圈在向下旋转。

产品增多,生意就多

首先说明,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家银行委托做了分析,得到了结果报告。有一项内容看来很有启发。统计表明,接受银行较多品种产品的客户放在银行的钱也就更多。具体是:

·只有一个活期账户的客户,放在银行的钱平均为4000欧元。

·有一个活期和一个定期账户的客户,放在银行的钱平均为8200欧元。

·利用银行三类产品,即活期、定期和证券的客户,放在银行的钱平均达到12300欧元。

我们在银行的会议上看了一下数据。董事长立即发现:“哦,客户们在我们这里几乎每一种产品都投放4000欧元,一种产品4000,两种两个4000,三种就是三个4000欧元。”我想,好啊,我明白了!然后会上的一批经理们认为:“我们以前就这么想的。所以我们一再向客户建议,我们愿意免费为每个客户开设一个定期储蓄账户和一个证券账户,这样,平均每家都在我们这里投放12300欧元,那么我们的增长率就大大提高了。”我生气地问,客户的钱从哪儿来。你们免费给一个客户提供一个账户,他就立即有钱了?“钱肯定自然会来的。”我失望地问:“那么倒过来说是不是客户有了更多的钱,他就会换其他投资形式了?”“我们给客户多提供了账户,客户就有更多钱了?”我无言以对。他们开设了免费的活期账户和定期账户,然后等啊,一直等啊。

沟通是有害的!

在许多会议上会出现争论。部门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废话是免不了的,参会者苦于在白白浪费时间,他们默默在想:“真想现在就回家。”或者想:“办公室里还有那么多事情等我去做。”这种场景我经常遇到,尤其是特别高层的领导还要建议说:“我看这里还要多解释一下,我们聚到一起的机会不多,我们还要多开这样的会,让会议精神更好地消化。我们应当经常在电话会上协调,最好每周晚上。”听到这样的话后,几乎人人内心要崩溃,但是不包括高层管理者,他们赞同。然后会议更多了,越来越多!

这里的逻辑是:多开会可以让事情得到充分的讨论和做出好的决定。人们甚至共同解决了问题,或完成了演讲报告。会议开得越多,完成的任务就越多!

很多人认为X(“更频繁的交流”)与Y(“良好的交流”)为正相关,前面案例中的银行也是这么想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毫无疑问的,朋友间当然愿意经常相遇,不会不愿意彼此见面的。在正常生活中,经常相遇与良好的交流之间是正相关,但是背后又有一种核心变量Z(“有问题的关系”)在起作用。如果关系是有问题的,那么最好还是不要经常相遇!

那个要求加大会议频率的领导是愚蠢的,他想通过提高X(“频繁的交流”)把核心变量Z变成“无问题的关系”。但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必须研究不良交流的原因,其中必有原因的!可他不,认为会议要多开,他这么建议,没有人公然反对。愚蠢的团队无力地接受了前往毁灭泥潭的要求。

也许我上面讽刺得有点儿夸张,但是领导相当于做了这样的事:他涂抹了防晒霜,同时吃着冰激凌,以为这样夏天就到来了。

马斯洛金字塔[1]和无条件获得基本收入 

马斯洛为我们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理论,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不同的等级。

1.人类为了生存而奋斗,必须满足基本需求(食物、住房等)。

2.人类需要得到安全、呵护、家园和可持续的生活保障。

3.人类需要朋友和建立家庭。

4.人类追求尊重、自信、荣誉和敬重。

5.人类追求自我实现。

我们来看追求实现这些层次。当一个人吃和住都有了,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后建立了朋友圈,有了家庭,然后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道理应该是这样的:若一个人的需求想要达到第五层次,这是个良好的计划,首先要实现第一至第四层次。有人唯一的愿望就是从第一层次立即实现第五层次,那么中间的层次呢?一个苦行僧和圣人都要经历全部五个等级吗?显然不是。

不管怎么样,马斯洛金字塔给人指出了一个理性的人生规划,但是这个规划的条件是(并非绝对),每个人要有一个计划,并去实施这个计划;还需要的条件是,所有有了足够食物的人,立即让他们的生活得到安全保障,等等。可是人类没有这么做!例如是不是所有人都受到了足够的教育,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他们有了时间有没有去学习?没有,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达到第五层次的计划!也许“没有问题”的人或“积极进取”的人努力奔向这些层次。也许!“有问题”的人没有朝着这些层次去追求,或者不成功。核心问题又取决于是不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马斯洛在他的金字塔模型中假设人都是“积极进取”的,可这是错的!

不是马斯洛一个人错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不断有人建议“无条件获得基本收入”在德国普及,该建议也得到格茨·沃纳(Herold Werner,非常成功的德国连锁超市老板)的宣传。建议的内容是:满足金字塔中第一层次所需要的收入不必每个人自己去追求,而是由国家或社会提供,他可以马上去追求第二甚至第三层次。

最棘手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无偿满足了第一层次,他会自然向着下一层次直至第五层次努力吗?帮助他达到了第一层次,他自动变成了“积极进取”的、“无问题”的人吗?对于这个疑问,那些“无条件获得基本收入”的倡导者几乎都认为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成为积极进取和“无问题的人”是通过关爱、教育、呵护、奉献、关怀等而实现的。单独向他们提供基本生活费是没有用的。稍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教育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是核心条件,这里虽然花钱有用,但不能像许多人声称的那样保证成功。

我们又看到,上面的例子里有人不看整体上的核心问题,光试图改变一些次要条件。愚蠢地认为因果条件X(“基本生活费收入”)实现了,就必然实现Y(“积极向上的人,成为有学问的人,为追求自我实现而工作,以后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样再为年轻的一代支付基本生活费”),这完全错了。

“谁有了足够的食物,立即就停止工作。”

这句话我在酒吧里多次听到企业领导们说过。他们的基本信念就是,有人只要实现了马斯洛金字塔的第二层次,就不努力工作了,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了。根据这个观点,最好就是让他们永远保持担心,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在企业领导的讲话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事关我们企业的生存,自然也事关每个人的生存。”按照他们的观点,如果给他们无条件提供基本生活费,那么大多数人马上不好好工作了。X(“基本生活费收入”),自然导致Y(“懒散地工作”)。这派人和持反对意见的人从来没有试过把问题真正从整体上理解。

谁工作最好?汤姆·迪马可(Tom DeMarco)和蒂姆·李斯特(Timothy Lister)两位作者在写《人件》(Peopleware)[2]一书里,调查了许多公司里程序员的生产力。在许多公司里分别交给少数几个员工一项任务,要他们解决某项程序中的问题。这项任务需要他们在正常工作以外来完成。工作人员分别记录下在什么时间干这项工作的,耗费多长时间。把结果收集上来后对出错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了什么?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也正如我们经常读到又差别不大的事实:

·最好的程序员比最差的大约快十倍。

·谁的编程速度越快,出错率就越低。

·最好的一半人编程速度比差的快一倍,而且程序中的错误只有他们的一半。

现在高潮来了:人们在想,最好的程序员具备哪些特征?是不是那些薪金最高的就是最好的程序员?不是。那么用特殊语言编程的是不是最好的?不是。是不是和年龄有关?性别呢?编程经验的年限?不是,全都不是。没有可以用来评价的东西!然后还是有人找到了一种情况,而且是很明显的:工作效率和所在的公司有关。你想到过没有?

就有这种一流企业,这里有着出色的“出效率氛围”,这种企业是充满活力的。二流企业就用业绩奖励、提拔或引用新的程序语言来提高编程效率。他们根据臆想出来的因果关系,只从局部考虑“如果采取什么措施,则达到什么效果”来处理问题,缺乏从整体上去理解“卓越”的本质。

给幼儿园教师、程序员、教授和医生支付高薪!

如果只简单地提高薪金,员工并不会干得更好,拿钱来解决问题是无稽之谈。企业必须降低压力,把员工提高到一流水平。当然,许多领域中的员工薪金很低,但是提高了薪金后,并不会自然就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还会是原来的老样子。提高了薪金的结果是,让最好的人才往更高报酬的地方跑。假设不存在薪金的问题,但工作还是老样子,始终没有达到一流。主要问题还是在整体上,不能只从钱的角度去看,要从“卓越”的角度去看。有人认为,如果有了足够的钱,那么整体上的“卓越”就自然形成了。

我看过一个研究报告,一家企业委托从统计学角度研究最好项目的特点。科研人员选了最好的10~20个项目的全部数据。看看是钱的作用还是项目主管的作用。他们找不到规律性。然后再次把所有数据查一遍,所有最成功的项目中哪怕是微小的、不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也一无所获,根本找不出来。只有一个名叫雅娜的女士,在每个项目中都曾经临时参与过。研究人员在数据中找不到这个雅娜是谁,也不知道她干了什么。在项目中看来,她没有明确的角色。研究人员开始寻找这个雅娜。项目主管们都不认识这个人,督察人员也不认识她。有人就去向员工们打听,这时候有人说:“哦,雅娜,她以前经常在这儿。我们问过她是做什么的,她只是笑了笑。她在的时候真美好。你知道吗,我有一次真倒霉,我的程序里出了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找不到,简直是灾难。时间已经到了凌晨2点,我独自坐在那儿,几乎要哭了。这时候突然在我的手边推过来一壶咖啡,那是雅娜。她说要在旁边等我,直到把错误找出来。我听到她在旁边看书时发出来的笑声。我今天已经记不清在那天晚上有没有把错误找了出来,但我当时的心情轻松了,你明白吗?只要雅娜在的时候,一切都好多了。”

在任务项目中,有人谈到了特殊人物具有催化剂的能力。有他们在的时候,一切事情都好办,没有别的原因。他们这种人能影响到全局,使之成为一流。我们设想一下,当一个项目遇到了困难,人们想方设法来挽救这个项目,也挽救自己时,这时候雅娜来了,到处听到了她的笑声。在休息时间里她突然说:“这个项目看来进展得不妙,你们肯定能搞定,对吧?”大家都没有说话,挠着头皮。这一点他们都清楚,可是都压在心里,谁也没有说出来。可是雅娜替他们说了,雅娜一说就打动了大家的内心。换了老板穿着黑色西服到现场来训斥一番则毫无用处。

必须有人把事情带向成功,我经常在讨论中提到上述故事,企业领导们听了以后常常很不自在。“是啊,一个雅娜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拜访客户时问,假如我在的IBM公司将为你每天4000欧元的项目配备上雅娜,你会付钱吗?对方回答:“让她做点儿什么呢?”我说:“什么也不做,就让她在现场。你现在付不付钱?”“这个嘛,我们必须给她的角色定个名称,还要得到批准。形式上她什么也不做,只是待在那儿——不能算偷懒,她具体做什么呢?”企业领导们就是这个态度,他们还没有把整体看明白。他们内心感觉应当聘用雅娜,领导们感觉整体必须有个核心,他们感觉雅娜就是那个核心,但是敏锐的理智让他认为雅娜是懒惰的。

统计数据 / 简单 / 成功之道 / 懒惰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