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异议、创造性思维和头脑风暴

2020年6月23日  来源:异议的力量 作者:[美]查兰·奈米斯 提供人:xiezi96......

创造性的定义大多包含解决方案是否具有独创性和适用性等要素。独创性与想法的独特性有关,尽管它有时是由多个想法组合到一起形成的。适用性非常重要,因为并非任何一个疯狂的想法都能被视为具有创造性,只有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才能称为创意。事实证明,共识和异议都可以直接影响独创性,但二者的作用方向相反。我们在第4章看到,共识会激发常规思维,降低独创性。现在,我们将看到异议可以激发思维的独创性。

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普及的古老方法——词语联想法。在研究中,我们把词语联想的独创性看作参与者因接触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多数派或少数派的产物,并将他们与没有这种经历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实验步骤很简单,就是让参与者判断一组蓝色幻灯片的颜色。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参与者没有得到关于其他人如何判断这些幻灯片颜色的反馈。在第二种条件下,他们被告知大多数人(80%)都认为这些幻灯片是绿色的。在第三种条件下,他们被告知少数人(20%)认为这些幻灯片是绿色的。然后,他们接到了词语联想任务,针对“蓝色”和“绿色”这两个词分别联想7个词语。

我们在上一章发现,当参与者面对的是多数派的错误判断(认为蓝色幻灯片是绿色的)时,他们的独创性就会明显低于没有这种经历的情况。他们会坚持使用十分常见的词语联想法,采取的是常规思维方式。但是,当他们面对的是少数派的错误判断(认为蓝色幻灯片是绿色的)时,他们联想到的词语明显更具独特性。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假设我让你针对“蓝色”这个词展开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呢?人们通常会从“天空”这类常规的联想开始,之后的联想则会逐渐变得独特,比如“牛仔裤”“爵士乐”等。如果是针于“绿色”这个词展开联想,他们首先可能会想到“草”之类的词语,之后的联想也会逐渐变得独特,比如“羡慕”“背后”(美元的背面是绿色的)等。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找到大量词语(包括“蓝色”和“绿色”这两个词)联想的资料,因此参与者联想到的词语的独创性是可计算的。我们可以计算出某个词语联想的统计可能性。例如,当我说“蓝色”这个词时,人们很可能会首先想到“天空”,而首先想到“牛仔裤”的可能性则小得多。在这项研究中,那些知道少数派观点的参与者,即使该观点是错误的,也会产生更加独特的联想。他们的词语联想的独创性超过对照组,当然也超过了那些知道多数派观点的参与者。

独创性只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方面,另一个可能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散性,即异议激发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常见的创造性测试衡量的是发散性思维。举个例子,假设我请你列出砖块的一些用途,你给了我4个答案:“修路”“盖房子”“建工厂”和“建户外厕所”。但也许你的答案是:“盖房子”“做门挡”“当投掷物”“当茶托”。这些同样是砖头的4个用途。但是,第一组答案中的4个用途都是单一类型思维的产物:可以用砖头建造的东西。第二组答案中的4个用途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包括将砖头用作投掷物、门挡和茶托。这些用途涉及的类别范围更大,更具发散性,也更具创造性。这其实是一个发散性测试。

异议可以增加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性,这一事实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头脑风暴(一种旨在产生创意的流行技巧)的规则。通常的做法及研究者和咨询顾问的建议是,不要反对或批评别人的创意,也不要与他人争论。

从20世纪50年代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Osborn)开创头脑风暴法直至近几年,该方法都遵循一套规则。人们认为这些规则有利于创意的产生,但总的来说,它们并未经过检验。在头脑风暴法是否有效的问题上,人们争论不休,但很少有人尝试检验这4条规则:(1)创意数量至上;(2)借鉴他人的创意;(3)随心所欲,畅所欲言;(4)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从直觉上说,这些规则大多是合理的,例如,不批评他人的创意。这条规则的理由是,如果自己的创意遭到批评,其提出者就会闭上嘴巴。但是,我们在美国和法国进行的一项研究驳斥了这一规则。

2000年,我们在一项关于这一重要规则的研究中,对批评或争论会减少创意数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事实上,我们认为,如果允许批评他人的创意,反而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创意。我们选择了一种困难的研究方式,在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同时进行这项研究。

研究本身非常简单。参与者被分成若干小组,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两个研究地点——旧金山和巴黎都面临这个问题。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多地提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参与者都需要遵守4条规则,而对照组无须遵循任何规则。两种实验条件只在一个简单的方面有所不同:在一种条件下,参与者被要求不得相互批评(传统规则),而在另一种条件下,他们被告知可以自由辩论,甚至可以相互批评。其他三个规则在两种实验条件下保持不变,而且都是奥斯本最初提出的头脑风暴法规则: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借鉴他人的创意;创意数量至上。

大多数研究人员预测,鼓励争论甚至是批评会导致创意的数量少于其他任何条件。他们也预测,与不设定规则的对照组相比,鼓励争论甚至是批评会导致创意的数量减少。他们还预测,“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这条常用规则产生的创意最多,不但多于控制条件下产生的创意,更多于鼓励争论甚至是批评他人创意的规则条件下产生的创意。但是,我们得出的研究结果却恰恰相反。与控制条件相比,允许争论和批评规则条件下产生的创意大幅增加,而不是减少。当我们建议展开争论和批评时,与告诉参与者“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的情况相比,创意数量呈现增加(而不是减少)的趋势。在美国和法国进行的研究都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关于一些人感兴趣的头脑风暴法,已经有相关的深入研究了。不过,“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这条头脑风暴法的神圣规则现在却受到了质疑。我们的研究成果让许多人感到惊讶,部分原因在于“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这条规则从直觉上看是合理的,而且未经检验。此外,它还与“和谐是群体创造力之源”这个流行观点不谋而合。事实上,研究表明,“不要批评他人的创意”的效果可能比不上允许或鼓励对他人的创意提出批评。现在,大众媒体正在考虑如何利用批评来提高头脑风暴法的价值。

批评不同于异议,但两者都展示了挑战对于创意产生的价值。所以,与其束手束脚,整天想着不要冒犯或批评他人,还不如放开手脚,真正做到集思广益。这样一来,可能就要对他人的创意提出批评意见。但这不是强制人们而是允许人们提出批评意见。我们曾就异议给出了一些建议,关于挑战,我们同样认为,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发起非臆造的挑战是最好的,真实的挑战甚至应该受到欢迎。我们将在第7章看到,真实性是异议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

我们一再发现,异议是有价值的,即使它是错的,即使我们不喜欢持异议者,即使我们不相信他的立场。异议可以打破共识和多数派观点的控制,促使我们更独立地思考。异议还能激发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思维。观点彼此冲突的益处很多,它甚至有助于头脑风暴过程本身。

我认为,异议之所以能开阔思路,部分原因在于它会让我们质疑自己的立场。当我们正在形成而非捍卫或改变立场时,若看到有人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理解现实、思考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变化,我们会切实地寻找和考虑更多的选择。这对群体决策而言尤其有益,在下一部分我们将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1] 丘奇委员会(Church Committee),是1975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弗兰克·丘奇(FrankChurch)主持的一个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目的是调查情报机关非法搜集情报的问题。它是美国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前身。——译者注

异议 / 创造性思维 / 头脑风暴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