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Ⅶ 艺人异于常人

2020年5月26日  来源: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提供人:yiju29......

艺人者,异于常人也。

艺人是舆论场特殊的存在,也是最大的舆论发源地。讨论舆论主体,离不开艺人。

本书很多章节都涉及艺人的舆论案例,如明星的绯闻、负面舆论危机等,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如何认识与理解艺人这一特殊的舆论主体。

下面用一系列的提问来讨论艺人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舆论现象。

● 问题一:为什么艺人总是在时间问题上出状况?

迟到、闪退、缺席……艺人总在时间问题上出状况,其根本的原因是:时间是艺人最大的财富,也是演艺圈最大的政治。

全国两会艺人代表的缺席屡屡被曝光。一方面,艺人到没到场,最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是因为艺人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缺席的概率会更大。艺人是以身体为业的,身体不仅是工作的对象、工具,还是他工作的产品。以身体为业的职业有特殊性,那就是他的履职必须要求他本人到场。开两会期间,政府官员可以委托下属临时主持工作,班组长也可以请工友替班,但如果成龙去开两会了,他的剧组就只能停下来等他,找梁朝伟替换也不行。

艺人这个职业出售的就是时间,一年365天,卖不出366天,即便是发布会、签售会,也无法找经纪人或者别的艺人代班。催艺人候场等待,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活。很多剧组人员觉得艺人特别不通情达理,大家都可以就地吃饭,为什么大牌艺人非得安排休息室?人们不理解,艺人的工作是要用身体呈现的,其强度非常人所能想象。照顾好他的身体,就是照顾好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因此,不仅大牌艺人,所有的艺人都应该好好安排休息,特别是遇到年龄小的演员,更需要特别留意。摄像累了还能打打哈欠,但艺人不行,他的哈欠会被录进去。如果有剧情要求,即便是演员最累最困的时候,他也要表现出神采奕奕。

哪怕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未必理解艺人的工作特殊性。不少人认为,如果团队集中,应该是连主持人、艺人在内的所有演职人员,都要统一集中时间到场。这是技术主义领先的思想,要人等机器,而不是机器等人。他们忽略了主持人、艺人是以身体为业,他们不是机器,按下一个键,他们可以随时输出同样的功能。一个人休息不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不要说表演。大家将心比心,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艺人对休息那么看重。艺人需要把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样他才能灵感爆发、灵魂附体。真正有经验的导演和制作人懂得,让艺人休息好就是在投资。

艺人的身份是按时间计价的。一场戏、一个演出,艺人的报价都要还原它占用了自己多少时间。相应地,艺人的身份地位也是按时间来衡量的。谁单位时间内的报酬越高,谁的身份地位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在录制现场常常出现“谁等谁”的冲突,归根结底是时间的比价。是导演等演员,还是演员等导演,是这个演员等那个演员,还是那个演员等这个演员,表面上是比谁大牌,背后则是时间含金量的较量。谁的时间更值钱,谁就拥有了让别人等的借口、习惯与规则。当身价压倒了辈分、次序、能力、人品,相互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对艺人的时间问题,不能简单地从道德人品来评判,还要从艺人经济与艺人政治来理解。

● 问题二:为什么艺人对酒店这么敏感?

和艺人打交道最麻烦的,一是价钱与时间,二是协调酒店。

谁住单间,谁住套房,又是一个身份政治问题。没有经验的人,把同等身价的明星,一个安排套房,一个没安排,那就等着风波烦扰;而有经验的人会搞定最大牌的那个,剩下的则依流平进,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但有时候并不是身价问题,面对同等规格的酒店,有的艺人就是不乐意,非某个品牌的酒店不行。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艺人特殊的工作性质,很多艺人由于生活不规律,神经衰弱,不容易睡好。一个习惯了的酒店,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另一方面是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艺人在酒店的时间可能比在自己家的时间还多得多,他们常常会把对家的需求迁移到对酒店的需求上来,不像常人偶尔住酒店,忍一忍就算了。

新闻报道与评论常常对某些艺人在摄录现场要求有专门的休息区或房车颇有微词。其实,这并不是耍大牌,艺人应该休息好。一些有议价能力的艺人提出这样的需求并不过分,他们没有侵占公共利益,只是增加了投资人的成本,所以,公共舆论也无须进行谴责。相反,一些剧组欺负一些老艺人朴实,没有提供应该有的条件,这才不厚道!

● 问题三:为什么艺人爱耍大牌?

很多人认为艺人爱耍大牌,除了个人修养之外,还有几个原因容易被大家忽视。

第一,供需矛盾。明星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粉丝,而他本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定无法满足每个粉丝对他的需求。粉丝希望共享甚至独享明星时间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明星既要表示对粉丝的重视,又要确保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这里的切换就要有水平,必须学会拒绝的艺术。艺人以身体为业。艺人的麻烦就在于,如果他很红,身体就容易吃不消,不想病倒,就会冒耍大牌的风险。如果他不红,就会面临门可罗雀的境况。

第二,身份错位。明星如果搞不懂弱传播,在工作人员的口碑中就是差评。我在厦门卫视做总监时,签了台湾艺人陈亚兰(当时厦门卫视最大牌的艺人),发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夸她,连负责接送的司机也说她好话。原来,她每一次来厦门卫视录制,都会给接送的司机一个伴手礼。有一年台庆,她给厦门卫视所有员工一人一份小礼物,虽然礼轻,但是情意重!

第三,认知误差。媒体认为,没有媒体的曝光助力,哪有明星的辉煌;而明星认为,如果没有明星的作品,媒体哪有收视率与发行量。但明星与媒体的博弈,最后的输家一定是明星,不要瞧不起那些年轻的娱记,因为他们背后代表的是普罗大众。

归根结底,明星耍大牌,一定是在弱传播上出了问题。

● 问题四:为什么艺人容易与拜金主义挂上钩?

艺人的产品、工具都离不开身体,身体就是他的生产资料,艺人的优势来源于这一特殊性,艺人的弱势也来源于此。

人们看不惯明星艺人的高调,穿名牌、戴名表,结一个婚也要大张旗鼓,但人们不知道,艺人的身体就是他的产品。建筑师装饰他的建筑物,商人包装他的产品,艺人也是同样,他需要包装、曝光他的身体,因为这就是他的产品。如果他的产品吸引力不足,他就会被大众淘汰。

或许有人说,也有艺术家走朴实路线的啊!这当然,就像市场里既有卖散装土鸡蛋,也有卖精装燕窝礼盒,这些都符合市场的需求。

大多明星艺人走的就是高端的商业路线,自然需要一身名牌。

明星群体支撑了奢侈品产业,这是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奢侈品的代言人都是明星,但其购买的主要群体却不是明星,而是别人。除非取消世界所有的奢侈品产业,否则,就没有理由否定明星的一身名牌。欧美一直用明星战略推销它们的产品。如今韩国、日本也用明星战略,把它们的产品打入中国,打入世界。中国同样需要打造自己的国际级明星,把中国的高端产品打入世界。

明星穿名牌,不等于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金钱至上。不能从反拜金主义走进反名牌这样的误区。

当然,明星也不能无底线地炫富,否则,就会走到目的的反面:只剩下奢侈,没有品了。

● 问题五:为什么艺人容易爱上身边的人?

艺人爱上自己身边人的概率特别大,除了导演、制作人、出品人外,还有经纪人、摄影师、化妆师、健身教练……

根本原因就是艺人认不得多少人。

艺人高居金字塔尖,周围就没什么人。

明星必须与常人保持距离。如果人们天天在厕所看得见刘德华,谁会崇拜他呢?

明星也没有正常的生活,在外面吃个饭,逛个街,如果没有伪装好,不是被狗仔队盯上,就是被围观。

除了身边的人,围着明星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有求于他们的人,如疯狂的粉丝,疯狂就意味着不是常人;一种是打他们主意的人,如不怀好意的商人。

艺人的生活圈,不仅小,而且特别没有安全感。

明星的工作,注定聚少离多,没有多少家庭味。明星更加敏感,更加脆弱,更加自我,可以爱的人,必须是理解与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的人。

除了身边的人,艺人还有多少机会与幸运,可以爱上圈子之外的好人?

● 问题六:艺人可以当“意见领袖”吗?

艺人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备受诟病的除了经常缺席之外,另一个就是当花瓶。因为术业有专攻,艺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事务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代表(比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相比,确实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艺人在参政议政方面没有作为。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社会的“意见领袖”,但“意见领袖”也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侧重影响力,有的富有号召力,而有的只具有注意力。艺人的意见也许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他们对社会的分析也无法洞若观火,但是艺人在引发注意力方面,却有独到之处。他们出现在哪里,镁光灯就聚集在哪里。艺人最可能挥霍也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注意力资源。同财富分配的倒金字塔一样,世界上最多数人的注意力,总是被最少数人占有和控制,很多粉丝记不住自己奶奶的生日,却对明星的血型、星座如数家珍。

如果镁光灯照亮的是艺人本身,无论是德艺双馨,还是绯闻缠身,艺人提供的只是新闻与娱乐素材;但如果艺人能够把镁光灯的聚光点成功地转移到公共事务上,那么,艺人就能成为公共舆论的“意见领袖”。他不再是仅被照亮的对象,而是成为光源本身。

舆论学之父李普曼把报刊(媒介)比作探照灯:“它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艺人一旦参政议政,他就把自己从“镁光灯的模特儿”变成为“探照灯的打灯人”。

有时候,艺人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的探照灯。2018年暑期,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不仅获得了30多亿的票房,而且得到总理的批示。其艺术、商业、社会的成功归结于一点,就是用探照灯照亮了一个黑暗——高价抗癌药,电影本身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着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应该把什么样的东西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这是艺人超越艺人的关键所在。艺人参与公共生活,最简单也最难得的就是做减法,把艺人的“艺”字减掉,回到“人”这一个基本点。从人出发,感觉有人冷,有人热,有人哭,有人笑,看到有好多孩子没有鞋子穿,知道在寒风中的小贩需要一个安全的摊位,明白有好多人几十辈子也挣不到你一天的出场费,让自己移步底层,照亮那些监管的死角、媒体的盲区。有些问题,普通人需要采取极端行为才能引发关注,就让艺人的光照亮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世界吧!

从人出发,关注那些也许司空见惯,也许无可奈何但必须改变的生存环境,关注地下水、呼吸的空气和餐桌上的大米,由此关注天空和大地。这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只要你把目光投向那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会有专业的人士跟进。

评价一位艺人是不是一位称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是看他提出多少有洞察力的观点、可执行的政策,而是看他照亮了哪些黑暗。

有时他眼角的一点泪光,就可以把整个世界照亮。

雨果告诉我们,一位作家和伟大作家的区别,就在于他把什么样的黑暗照亮给世界。艺人和伟大艺人的区别,也在这里。

弱传播 / 艺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