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贫困文化

2020年7月9日  来源:财富的起源 作者:埃里克-拜因霍克 提供人:kangtao76......

贫困文化

在一篇题为《苹果不会落在离苹果树很远的地方》(The Apple Does Not Fall Far From the Tree)的文章中,一个五人研究小组对父母与子女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55研究小组将这些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比如完成学业、去教堂、参加学校俱乐部;“不良行为”,比如吸毒、15岁前发生性行为、斗殴、破坏财产、休学等。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一些会产生经济后果的个性特征,比如自负、抑郁和羞怯。研究人员发现,正如他们的论文标题所暗示的那样,父母与孩子在这些行为和个性特征上有显著的关联性。完成学业、去教堂做礼拜以及参加俱乐部的人的孩子很可能是正人君子,而爱打架斗殴者或吸毒者的孩子很可能会有不良行为。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此有太多影响。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从参与、监督、儿童自主性培养、情感陪伴和认知刺激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后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如预期的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似乎是父母自身的行为表现,而不是教育技巧本身,父母的那句格言“照我说的做,不要照我做的做”似乎并不起作用。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任何父母都不会觉得奇怪),从而反过来对孩子未来的收入产生巨大影响。毫无疑问,父母的一些行为是有遗传基础的,比如物质成瘾行为、抑郁症等疾病都有基因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关双胞胎的研究显示,从整体来看,基因因素在预测未来收入方面只起到了一小部分作用。遗传行为的其他来源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因此结论就是传承的文化会对个人经济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56

这个结论并不足为奇。如果文化行为的微观准则在组织机构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人们期望它们在个人经济收益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合理的。文化主要传承自父母、对应时期的社会网络以及当地社区这一观察结果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机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缺乏社会流动性的原因。如果高收入阶层的准则是鼓励个体表现、合作和创新,那么这些准则就会被传承给子女。子女就会运用这些准则去获取经济上的成功,然后再把准则传承给他们的子女。同样,低收入阶层的人可能会陷入文化准则的泥潭,几代人会一直保持着反社会、反经济的行为。20世纪60年代,相当知名的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把“贫困文化”认定为美国经济中持续存在下层阶级的主要原因。

我们还可以对这个逻辑进行拓展,用来论证反社会文化准则会导致经济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变得薄弱。57因此,来自文化失调的环境中的个体也较少受益于他们的朋友、邻居和同事。58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合作活动,很少进行知识交流,也很少有机会共同承担风险。愿意为年轻人投资的榜样和导师也很少。在这样的文化中,仅有的那点社会资本可能存在于相对消极的团体中,比如帮派之间和毒贩交易网络中。相反,那些来自亲社会文化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体验。他们会极大地受益于拥有高社会资本的经济网络的帮助。在这样的网络中,榜样会对年轻人进行投资,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为彼此寻找工作,成功的时候大家一起庆祝,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分担。

公共政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