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会在途中受挫

2020年6月28日  来源: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 作者:坪田信贵 提供人:huangtang13......

为什么会在途中受挫?

“坚持写日记的人”能成功?

如果有“很麻烦”的情绪,那么“必须去做”这种想法就是它的天敌。

在“必须做”的基础上,我想给大家参考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界的代表选手——日记。

我认为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人更容易成功。

写日记就是记录每天的生活。

人的记忆是非常容易被篡改的。

但是,一个人如果去记录生活,就能修正记忆中的误差。日记如果用在学习上,可以帮自己发现不足之处,对个人成长而言非常有益。

但即使每天都写日记,很多人还是会遭受挫折。

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挫折的契机吧。

比如“出差时忘了带日记本”“不喜欢空出一页什么都不写,我放弃了”等等,这些情况常常发生。

能坚持写日记的人,就算手边没有日记本也没关系。

因为他们会写在宾馆准备的便签纸上,会写在餐厅的餐巾纸上,等等,回家之后,他们将其贴在日记本上就好了。

而不能坚持写日记的人是把写日记看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麻烦:“必须用这支笔写”“每晚睡觉前必须写”等等。

不能这样想。用什么写都行,早上写也行。

“必须写有趣的事”,这也是很多人常有的想法。

他们因“今天没什么可写的”而烦恼,在这个过程中,写日记就变成了一种麻烦。

我们每天活着,经常感觉今天好像没什么值得记录的事。

我们将这种日子视为“没什么特别的一天”“和昨天一样”就好。

将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就好。

就算是一句话的记述,也是非常珍贵的数据。

五年后再回头读的话,你就会有一些发现,比如“这段时间我过得很平稳啊,我都忘记了”“每年5月份的时候,我都有些无聊啊”等等。

不要附加一些很困难的条件,不要受限于质和量。仅仅写下来就好了。

这就是能够坚持下去的诀窍,就是能给往后的自己带来益处的诀窍。

学习也同样如此。

“必须坐在桌子前”“必须用这个笔记本”,你这样想的话,当条件不满足时,你就会停止行动。

在厕所里也可以学习,没有笔记本就用宣传单的背面代替。

总之,记下一些和学习相关的东西,然后每天这样坚持,你就不会有放弃的想法了。

“等有时间……”是挫折的源头

你会在“7分钟后出门”的情况下开始学习吗?不会的,对吧。

那么要有多少时间,你才会开始学习呢?

我向250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然后计算出了平均值。

结果发现,大家基本上需要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才会开始学习。

但我下面要说的才是关键:你就算刻意去等,也等不到这两个小时。

在公司工作的人自不必说,就算是自由职业者和家庭主妇/主夫,挤出两小时也非常困难。一日三餐、家务、打扮、洗澡、购物……就算将这些工作的间隙加起来,也很难保证有2小时的时间。

所以,放弃寻求“集中的时间”吧。

请转化为“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可以学习”模式。

也就是“活用碎片时间”。

能够长时间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10分钟、20分钟的碎片时间也能用来学习。

能达成高目标的人都在这么做。

我的妹妹是整形外科医生,医生的工作不仅在“进入医学部之前”要努力,在成为医生之后也必须每天拼命学习。

我的妹妹去上厕所,几分钟后我也去了。不例外地,女厕所门口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

在那里排队的妹妹,还拿着一本小书在学习。那本书她经常带在包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

像这样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拿出学习的态势,是非常重要的。拍下课本上需要记住的内容,存在相册里,把复印的小纸片叠好,放在口袋里,在等电车的时候,在排队的时候,你就能拿出来看了。

当然,碎片时间毕竟很散碎,所以,你需要提前将学习内容分割开来。

这也是有好处的。

一个人如果中断了正在做的事,就会担心那件事是否能继续进行吧?在谈话的时候,如果对方刚开口就被打断,听话的人就会好奇他想要说什么,所以会没法静下心来继续做没做完的工作吧?

对“中断”后的事情更有注意力——这个在心理学上被叫作“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主人公在遭遇重大危机后会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电视剧中常会使用这样的手法。

在此基础上,不能说“在适合中断的地方继续学习”就是聪明的方法。在集中学习的时间内,故意“留下一点点内容”才是正确的方式。这样做的话,第二天就会有“必须继续”的心情。

学习方法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