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1章 大家都不想学习

2020年6月28日  来源: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 作者:坪田信贵 提供人:huangtang13......

——对于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拿出干劲?

你真的想学习吗?

九成日本人非常讨厌学习

在最开始,我们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想学习吗?

回答“不想”也没关系。就像序言里提到的,虽然我站在补习老师的立场上教你们学习,但以前的我非常讨厌学习。

这本书就是建立在我的经验上,为讨厌学习的你而写的。

而回答“想”的人真的没有勉强自己吗?想要学习,不得不学习。

但是——完全无法坚持下去,没有干劲,自然也不会出成果。

正因为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才会被教授学习法的书吸引吧?

实际上,日本人基本上都很讨厌学习。

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最多不过一成。剩下的九成,大概都是“虽然不想学,但不得不学”,所以变成了“不想学,所以不学”的现状。

这绝不是那些人的性格和能力造成的。

元凶,其实是日本的教育制度。

我认为,日本这个国家,是一个“制造”讨厌学习者的国家。

日本的教育极端地一概而论化,这明显欠缺合理性。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由无数“吃力的事情”组成的制度。

比如,“汉字的背诵”。

让我们不断地重复写同一个汉字就是如此。暑假作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恐怕没有人喜欢这种纯机械的作业吧?我也非常讨厌。

新学习的汉字,有的孩子写一遍就能记住,有的孩子即使写十遍也记不住。擅长记汉字的孩子,只记得不断写同一个汉字的无聊感,而不擅长的孩子,留在心中的只有痛苦的记忆。

无视个体的差异,只采用同一种方法,最后所有的孩子记住的,只有压迫感。

顺便说一下,对于教师来说,检查汉字作业也是一项无聊的工作。

孩子们所写的仅仅是罗列的汉字。老师检查的也只是他们有没有写够被要求的次数,是否写得工整,等等。这样的工作是不会有趣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业呢?

这种教育制度的确立者的目的,可能有以下两点。

其中一点自不用说,是汉字写法的习得。

另外一点,是利用数量使他们养成学习习惯。

但其实,不管哪一点都很失败。

因为,孩子们是“不情愿”被要求做这些作业的。

我们不否认数量与记忆和习惯之间存在联系。

但是,在不断重复的痛苦中,孩子们是很难真正记住知识的。他们不断加深“真是讨厌啊”这种心情,结果记得的仅仅只有“对学习的抗拒”。

对“长时间学习很了不起”的误解

“本就应该忍受的,不是吗?学习本来就是痛苦的吧?”“不能忍耐的话,不就是自己不行吗?”

上述这些想法,就是错误的根源。

是谁决定学习是痛苦的呢?

做补习班老师,常常会遇到“学习=苦行”这种想法。

例如,很多父母都会找我咨询,说:“老师,我家的孩子没有耐力,一天学不到两个小时……”

其实父母感叹的是,孩子如果不能长时间坐在桌子前,就是“对苦差事缺乏忍耐力”。

不能持续学习两个小时的孩子就是不行的,能学习五个小时的孩子就是了不起的。

但是,真的如此吗?

我们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了不起吗?没有这回事。

如果做一项工作用时过长、过于花费精力,最终超过了规定时间才完成的话,我们就会失去他人的信赖。

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是如此。如果早上花三个小时打扮,上班就会迟到。做家务也一样,如果每顿饭做三个小时,家人就会抱怨。

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达成目标的时间越短就越了不起”的铁律。

然而,我们的学习被认为用时越长越了不起。

为什么学习会被这种思维支配呢?

这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手段目的化”的现象。

学习,本来就是为了得到某种成果的手段。

然而,为什么“学习”这件事本身被目的化,它的价值却被赋予“长时间学习”这件事?

同时这又是一种“遗失了学习目的的状态”。

你想过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吗?

手段目的化

如果是学生,就会说“为了考上哪里哪里的大学”吧?这同样也是手段。你想从“进哪里哪里的大学”中得到什么吧?

如果是年轻的社会人士,会更加茫然吧?

在学习中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有一个明确想法。

学习方法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