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如何读书才是最有效的 | 读书三要素

2019年9月16日  来源:小务虚 作者: 提供人:guaishi68......

我一直相信知识的力量,因此,大学毕业后10年来,我从来没停止过学习,其间因为生活压力,断断续续,时快时慢,时有状态时没状态,每当在生活中碰壁时,我第一时间就是回到书本上,就这样,前前后后读了不少书,近2年来,我越来越感觉有些不对劲,我读了很多书,读到很多大道理时,也很认同,也觉得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也尝试在生活里面去践行,但似乎收效甚微。

近一年多来,在接触到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后,我开始只专注在他的理论上,并且全面阅读补充材料来理解他的理论,可以说,近一年多来我手头上就只有这本书,因为他实在是太难读了,我不得不不断的阅读其他补充资料来理解他的理论,就这样一年多过去了,这本书读了还不到一半,但也正是这种精读,这种不断的读到疑问时停下来想一想,停下来查找补充资料的精读,使得我近一年的收获比过去几年的总和还多。

这就是精读的力量,好好精读一本大师之作,胜读十年书,这是毫不夸张的!

慢,但却是最有效的。

我是听了王老师分享关于他是怎样读书的方法后,才开始如此去读书的,今天我也尝试分享下,如何读书才能避免走弯路。

首先,建立两个常识:

1.万物一系演化。

从奇点-料子-原子-分子-细胞-机体-有机体-生命-人类-社会,万物就是这样一路分化下来的,我们叫不断的结构化。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一个演化的思维。

老子说人要怎么做时,他首先要问天道是怎样做的,也就是要追究背后的规律是怎样的。

所以我们讨论要如何书时,我们首先要追究读书的道是什么。

2.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决定性,奠基性和稳定性。

要把一个问题搞清楚,必须拉大尺度,追究到发源点,追究到那个起关键性作用的本质,也就是读书是被什么东西给规定着的。

我们读书使用的是理性,也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就必须追究理性的运作规律是怎样的,他是被什么规定着的。而要搞清楚理性逻辑,我们又必须追究在理性下面的情绪。

这里我们把理性逻辑简称为系统二,把理性逻辑以下的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意识通称为系统一。

3.关于系统一【意识与情绪】

我们的系统二,是我们人类晚期出现的,人类文明化以前是不调动系统二,我们在文明化以前在丛林中进化了数百万年,就是进化这个系统一的意识部分,也就是我们的情绪部分。也就是这个系统一是在数百万年的基因遗传,基因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共同打磨,被压缩成一个惯性反应模块,也就是我们的本能意识,因此他显得极为成熟,极为稳定,极为高效,调动也极为方便。

上面第2点说,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决定性,奠基性和稳定性,这就是系统一的主要特点,它就是这个最基础的东西,也就是情绪是我们人最基本的东西,因此系统一是我们人的第一基础,他是起着决定性和奠基性作用的。

4.关于系统二【理性逻辑】

系统二是从系统一中增长出来的,系统一有至少200万年以上的自然选择的打磨,而系统二自人类文明化开始,只有5000年,而5000年的基因进化基因变异太有限,因此系统二相对系统一来说,他只是那么一点点,他只是系统一里面最高层冒的一点点尖端,文明化以前,我们凭借系统一在丛林中跟所有动物搏斗数百万年,常常沦为其他动物的食物。直到系统二出现,人类才站上食物链的顶端,称霸整个地球,这就是系统二的力量。

我们今天讲读书,目的就是要调动系统二,因此,我们要搞清楚,系统二是如何调动的,他的规定性在哪?

人类文明化以前的数百万年间,人类是不读书的,我们只有系统一,所以系统一是不会读书的,而且系统一是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形成的,所以系统一进化的环境,就是应急用的,也就是主要应对丛林中随时可能冲出来的老虎的,所以系统一的主要特征就是随时保持警惕以应对丛林中任何风吹草动,这也是为什么,系统一容易紧张,容易暴怒暴躁,系统一的这些特征,有不利于读书的。

因此,只要涉及到系统一,往往反而阻碍读书。

比如,当我们是为了某个其他的目的而读书时,往往就读不进书,为什么,因为这个目的才是我们的重点,而目的性的东西一定就是系统一的产物,前面说了,系统一驱动一切东西时,面对的情景是丛林中紧急情况,所以他一定会让人紧张,让人不能淡定

任何贪欲调动的都是系统一动物般的意识,在欲望调动下,我们就会越像一头真正的动物,虽然实质上我们确实是一头动物,这个欲望越大,系统一越笼罩着我们。

系统一是决定性的,系统一如果取得全面主导权,那么系统二一定是不见踪影的。

如何读书才是最有效的 | 读书三要素

没有系统二,读书不成立。

5.如何才能有效调动系统二

正如前文提到,系统一是决定性的,奠基性的,他是一切的基础

系统一平稳并且没有主导我们人体时,系统二才稍微有机会出来一下,但系统一最大的特征,就是容易暴怒容易不平稳,因为他进化时面对的是丛林中的危险,这使得他今天是阻碍我们冷静的,是阻碍我们读书的。

所以读书的第一大前提,就是让系统一平静下来。

但让系统一平静下来,却是一大难事,我们对抗的,是几百万年自然进化所形成的本能,这不是我们人轻易能战胜的,所谓老子的修身,所谓佛教的修身,修的就是这个东西,是要用一生去面对的。这是第一大难度,请读者注意,任何语言无法描述这一难度

因此,让我们的系统一时刻保持平静,是有效调动系统二的前提。

6.系统一一旦乖顺下来,系统二就有机会出来的。

接着第二个难题就来了,系统二只有5000年时间进化,5000年的基因变异极少,5000年的基因训练微乎其微,也就是系统二具有先天不足因素,因此系统二,需要大量的后天训练。

他不但需要大量的后天训练,他的调动也显得极其困难,他还随时准备退位,系统一就像是他的衣食父母,他一点违抗衣食父母的念头都不敢有。

这就是系统二的难度,也是读书的难度。

我们大多数人以为自己在读书,能读书,我们可能读书的时候,可以调动系统二,但只要书本一合上,系统一立即掌控我们,我们从书本上得来的东西,一旦进入生活,在系统一面前,立即不堪一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很多理论,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理论作用我们系统二,生活才是我们的系统一,在系统一面前,系统二不不堪一击;在面前,理性只是一个乖巧的婢女。

我们要深刻的理解系统一与系统二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只有如此,才能很好的主宰他们 ,而不至于被他们所主宰,特别是,我们生而为人,被系统一主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讲完系统一与系统二,我们现在来进入主题

7.为什么要读经典?【第一要素】

读书读文章,要读经典,为什么?

好书,好文章 ,就如我上面讲的,是人类精密逻辑展开的结果,精密逻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大多数的文章,是功利的是急用的,是系统一主导下仓促输出的经验之谈,要知道世界是变动的,人类文明化过程就是信息增量过程,经验是一转眼就失效的,所以一定要读有思想功力的书,一定要读有深度挖掘力的好文章。

这个道理很简单,越底层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如人类使用力,使用了几万年,直到牛顿完成力学体系的证明,才开启工业时代,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性,这就是系统二的力量。

读经典,就是要读系统二的产物,系统一的产物是经验性的,是动物般的,是不具备思想力量的,是随时被颠覆的,只有系统二的深度产物,如老子的道,如佛教的空,如那些第一性原理的东西,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所以王老师说:你读什么书就等于跟什么人对话,而且,读书的过程始终就是对话的过程。所以,你对书籍的选择应该是与你思想量级相当或者你所希望企及的思想量级的书。

读书一定要读经典,所谓的经典,不是自命的经典,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能够在人类历史和文明长河中起思想奠基作用的书籍

当你读的书时,你要明白,你就是在和两千年前的大师对话。现代人在越来越汹涌的信息洪流中逐步失了读书的习惯,就等于失去了和最伟大的人对话的机会。

越是急用的,越是浅层,越是经验之谈,就越没有智慧

所有急用的,都直接就是系统一的产物,有思想挖掘力的书或者文章 ,一定是系统二的精密逻辑深度展开的结果,而系统二要能稳定展开,一定是不能急用的,一定是不能功利的。

我们往往看大海表面的浪花,就说那是大海,而实质大海以下有一万米之深,是系统一所不能触达的,只有运用系统二的精密逻辑,不断的往深挖,挖到那个逻辑基点,然后从那个逻辑基点构建整个理论,才是经典,才是系统二深度延伸的产物。

只有系统二,能延伸到大海一万米以下,所以读书,一定要读经典

8.为什么要精读?【第二要素】

我们现在社会崇尚科学,我们强掉科学就是生产力,所以我们全社会都在学习科学知识,然后迫切的想拿到社会里面去用。我们现在社会整个主流文化,依旧在强掉”学以致用“。

一旦我们学习读书的目的是想要去用,就一定又落入系统一的主宰,越想用,就越急,越被系统一主宰,我们说,系统一是屏蔽式的,越急屏蔽得越利害。

当我们是出于某个目的某个欲望去学习时,运用的一定就只是系统一,系统二的精密逻辑此时极难调动,这个目的与欲望越强大,我们越着急,系统二越难发挥。

我们要清楚,是西方少数思想家变态调动他们的系统二的精密逻辑,不断进行底层的追问与思索,才奠定了现代工商业文明的思想基础的,这种极为纯粹的不断的往底层的追问,是不能有任何系统一的干扰的,是不能有任何欲望的,是无用的,是极为纯粹的,是要让思想慢慢全面流淌的。

大家问下自己,你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学习状态?只是坐在那里,让精密逻辑不断的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反问,为什么作者是这么说的,合理性在哪,不合理性在哪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与之匹配的,有哪些是可以反证的,这些例子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种不断的往底层追问的状态就是精读

极少数的人,才能进入精读的状态!

也仅有精读,读到不同见解,读到不懂的,然后试图全面把他搞懂,这是极耗时间的,我经常会读到一些深刻的话,就停下来,全面去思索,找各种例子去理解它,论证他,往往一停,就是几小时,这种读书极慢,但却是最有效的

这就是精读,王老师在描述精读时说,经典的书,一小时能读过去一页,就算很快了。经典的书,是要用思想去流淌的,去深挖的,仅仅满足阅读快感,是无效学习。

经典的书,之所以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往往是最深层的本质探索,这就是阅读这类书籍的难度,我们往往看问题,大多数是停留在表层,正如我们看到大海的浪花,就以为是大海的全部,殊知大海往下还有1万米以上。

请记住深挖的意义,请记住深挖的难度。

这个世界的深度远超过我们想象,这个世界往下有多深,哲学家们永远不会说自己已经看见底了,他们甚至会说,所谓哲学,就是在云里雾里探究世界,就是把自己导入云里雾里的哲学,就是永远都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这群最有学问的大师都如此的谦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有知。

9.唯无用才能读好书【第三要素】

反观我自己多年的学习历程,就是这样的教训,近几年事业不理想,我一直在拼命的学习,试图给失败寻找一些答案,如看很多创业教程,很多的创业书,名人传记,视频教程等等,由于是极度焦虑的与功利的学习,结果几年下来,收获甚小,看了一堆东西,结果什么都没有。

接触到王东岳老师的整个体系后后,特别是他讲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后,也就是近1年多来,我才开始慢慢进入状态,只精读少数1-2本书,甚至不断重复的读王老师的书,往往晚上的时候,就只是坐在那里,让思维不断地自由地流动,没有任何目的的围绕一个问题不断的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去深挖。

这也是为什么,王老师一直强掉无用之学,说无用之学才是真正的大学问,越无用,往往意味着它是越底层的那个第一性原则,这就好比计算机底层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代码,对我们常人来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我们所有的有用的应用程序,都是建立在这个对我们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操作系统上的。

这就是无用的重要性。

王老师说,西方的哲思,也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点,对工商业文明起奠基性的哲思,要比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还要无用得多,还要深藏得多。而我们今天,话说是在全面学习西方,但我们会发现,我们拿着我们实用文化来学习西方,反而出现一种变态,我们出于实用的目的只学习到了西方的皮毛,只学到西方浅层的应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绝大多数的底层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西方人手里的原因。

10.我们的急用文化,是不利于深挖的

我们是得反思我们的实用文化的,越急用,越没法纯粹的调动精密逻辑,越没法纵深追问,越没法探究到那个底层的道,这就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有的“用”都直接就是系统一的产物,一旦我们想“用”,就一定被系统一所“用”。

越想“用”,越被“用”。

如何读书才是最有效的 | 读书三要素

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目标极为明确,为了考试,为了去用,这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都停留在最表面的学习,甚至用系统一的动物意识在学习,这种在系统一主导下的学习,一定是浅显的,实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或者说大陆人在当今世界的深度思想的贡献是极为有限的,我们的功利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本能性的缺乏深究功力,我们的急用的”学以致用“文化,也导致我们国人停留在系统一主导下的浅层状态

这是我们今天很多问题的所在。

11.总结:

1.系统一是所有事情的基本前提,尽管我们竭力想开发我们的系统二,但前提却是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系统一,稳定的情绪,所以保持对系统一的重视,是焕发系统二的第一前提。

2.所以读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系统一的,然后调动系统二,深度追究,一直往大海1万米以下挖,挖到那个第一性原理,然后统括一切。

3.这样的读书,一定是最慢的,但却是最有效的。

4.最后,一定要读有深度挖掘力的思想巨著。

小务虚:坚信笔大于剑,仅无用才能用,专注无用之学,推广无用文化,试图追究终极,欢迎交流

读书 / 意识 / 情绪 / 理性 / 经典 / 精读 / 深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guaishi6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