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2019年6月17日  来源:大地理馆 作者: 提供人:luzhi82......

文字主笔|鬼箭羽

地图制作|苏见羽

内容审校|萧璇玑

互联网江湖上,媒体制造了这样一种「各省比惨大会」,动不动就用「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这类文章来吸引眼球,上榜最多的是河北、江西、广西、青海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下:河北真的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吗?真实的河北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上过学的中国人都接触过语文教科书里的这些文章:

《将相和》《毛遂自荐》《触龙说赵太后后》《荆轲刺秦王》《东郭先生和狼》《赵州桥》《小英雄雨来》《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

我们中的很多人听说或接触过这些影视作品:

《地道战》《鬼子来了》《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啥是佩奇》《大象席地而坐》《打狗棍》《地下交通站》

它们共同的交集是——河北省。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电影《帝国的毁灭》不经意走红的表情包|

注:电影中希特勒扮演者甘茨先生,于2019年2月16日去世

幽幽河北道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省在中国的位置

“河北”名称,正式出自唐代“河北道”。但是,它的代称“燕赵大地”则来自更早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对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燕赵与河北(京津冀)、齐鲁与山东、吴越与江浙、三晋与山西、三秦与陕西、巴蜀与川渝的对应,都是源于当时的古国。

  • 春秋时期,河北是燕赵争雄之地:

北方最强的诸侯国晋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继承,赵国原本都城在高原盆地中的晋阳(太原),后因扩张需要,将都城迁到山前平原的邯郸。赵国鼎盛期疆域,远大于今河北省,但其主要拥有河北中部和南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地区,为燕国所有。燕赵大地,其实是包括京津在内的大河北地区。

  • 汉至隋,河北大地分属幽冀二州:

幽州西南+冀州覆盖今河北地区。汉代到隋代。基本以「州」为大行政区。冀州区域,基本上是赵国在河北境内的疆域。幽州,则是燕国旧地,其西南部代郡的一部分+上谷、渔阳、涿郡、右北平郡,基本上为今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区。这一格局基本上保持到隋代。

  • 唐代,设立河北,构成今河北省的基本版图,也是今河北省名称之源。
  • 宋金时期,河北路继承河北道,后又拆分河北西路、河北东路:

北宋晚期,短暂统治京津冀北部,在京津地区,增设燕山府路。金朝继承北宋原有行政设置,名称略改。

  • 明清,河北是京畿腹地,华夏首省:

明代设立的北直隶省,奠定了今天河北版图的了轮廓。明在原河北路基础上设北直隶省,清代原北直隶省改为直隶省,版图略有变化。

近现代,河北版图变化频繁,但大的格局未变,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从战国时期燕赵腹地到今天的河北区域,虽然面积常有变化,但核心部分比较稳定,那就是太行山与燕山东南那片广袤的平原——华北平原在河北的部分,一般称为河北平原,因主要在海河流域,也称海河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繁衍地,宋代之前的经济文化中心所在,河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没有存在感?它难道是玄幻的存在?

太行渤海间

华夏文明长河中,山西举尧舜禹大旗、陕西戴周秦汉唐冠冕、河南得中原大地称号、山东打孔孟之乡光环。

那么,河北地位如何呢?

晋、秦、豫、鲁的确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活动中心,但任何伟大的文明和国都,都不能由一个区域完成——河北当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相比它的付出和实力,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名气。

北以燕山为屏、西以太行为靠,两道大山与平原棱线,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倒「L」或倒「J」——这也是河北省的主体轮廓。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省地图

实际上这片区域还有自己独特的重要性,它北部是农牧交错前沿,燕山与太行两道屏障,是是历代王朝倚重的天然长城。它南部是中原的重要腹地、组成部分,与河南、山东连城广袤肥沃的华北平原,一直是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最灿烂,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中国农牧交错带与河北省地理位置关系|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侯仁之先生《北平历史地理》中将这片广袤、坦荡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描述为「三角形」:北平城,位于巨大三角形的华北平原的最北端。他用「巨大三角形」来形容华北平原。

中原一词,字面上理解就是中部的原野,如果在现实中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地理单元,那就是华北平原——河北、河南、山东境内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体,其中又以河北地区最为广阔。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地形与主要交通干道地图 制图:大地理馆

人类文明早期,华北平原的安全地带主要在紧邻太行山的西缘一带。

在NASA发布的夜晚灯光地图上,亮度越大,表示城市、人口活动越密集。我们都能清晰地在地图上看到一条最亮的「带」——这个带,就在河北大平原西缘,从北京市一直持续到河北、河南交界地带。

这个亮度带的练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底图:NASA 标注:大地理馆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其英文博士论文中,将这条拥有众多都城的地带称为「古代太行山东麓大道」:

为什么会沿这条线发展起来一条古代大道呢?首先就要归因其自然地理环境……这条大道截断了数以百计从山中流向平原的大小河流……

侯先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北平历史地理》中将平汉铁路北段称为「古代大道的现代版」。这条古道沿着气势雄伟的太行山—燕山山麓发展起来,与山脉平行,起自大平原的中西部——中华文明首先在那里发展起来,直至大平原的北端——中国疆域第一阶段的扩展在那里被阻挡。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太行山东麓交通要道分布图|

资料来源:侯仁之著、邓辉译《北平历史地理》中文版

通过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山东、河南,以及皖北、苏北地区的平原,都在泛滥区域——幸运能够不受灾害侵袭的地方,主要在今河北境内。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我们可以通过历代文化遗存来证明这一点。

学者豆海锋在《太行山东麓地区西周文化分期研究》中统计了太行山东侧西周时期的33处文化遗存进行了编号,从南到北,最北在北京房山、最南在河南辉县;今河北地区占了三分之二

四五千前,今天津一带当然无法形成聚落,因为这里当时还是潮间带。明代天津设城,并非因为宜居,而是因为保卫都城的需要。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才逐渐崛起为一个港口商业城市。

地图中的早期文明遗存分布,依稀可以连成一条狭长的带。这条带的形成,跟前文提到的黄河改道与泛滥威胁有关,黄河河道的限制,逼迫人类尽可能远离洪水,靠近山麓地带;同时,为了交通便利,又要避开山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带,海河各个支流俯冲之下,形成了一个个冲积扇,几乎对应着一个个城镇,它们连起来,一个南北通常的走廊形成了。

张翠莲女士结合谭其骧先生《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一文资料指出:战国以前黄河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因而古人主要生活在东抵太行山麓、西至黄河这一宽约70-120公里的狭长地域。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太行山东麓新时期到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分布|

来源:张翠莲、段宏振《太行山东麓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

海河的每一个较大支流对应一个较大的冲积扇,次级支流对应更小的冲积扇——大自然就这样天然规定了城镇规模和等级。

海河是一个庞大的流域水系:它由五大支流组成,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这五条河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整个海河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就像一把大扇子。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海河流域图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冲积扇鸟瞰

海河水系,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宝扇,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京津冀共同的母亲河。在天津上位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的三四千年里,它的中上游,早已创造了诸多辉煌。海河流域孕育的安阳、邯郸、大同、张家口,以及石家庄周边的灵寿、正定、定州,等都是拥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古城。

河北所在的太行山东麓一线,这不仅是河北走廊,更是国家走廊:

无论是从都城长安、洛阳、开封等北方都城向北开拓,还是从杭州、南京等南方都会向北交流,都必须走这条山前大道。我们还会发现,尽管今天洪水威胁已经解决,但这条大道的重要性仍然重要至极。今天京广铁路就是这条大道的现代版,中国南北主要的重镇,几乎都在这条大道上。

至少从春秋战国始,燕地重镇蓟(北京)与中原古都殷(安阳)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南北畅通的大道。秦灭六国后实行「车同轨」开辟的驰道中,其中一条就连接着今北京与安阳地区。古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公路,现在是京港澳高速的北段,由京石、石安组成;平汉、京广铁路,也穿过这条古老的交通要道。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平原交通走廊与文明遗存地图|

这条大道上,分布着河北、北京地区的都城:商代邢都,战国燕下都、中山都、赵国都城,战国辽宋金元古都北京,曹魏后期至北朝的都城邺城。其中,邯郸南部的邺城有两朝建都,堪称「小六朝古都」。随着北齐灭亡,旧邺城化为废墟,邺城的文化转向漳河南岸的安阳——安阳,正是这条大道的南部结点。

可惜的是,如珍珠般连成串的海河文明带,并没有广泛地传播开来。名气最大的,只有海河流域的集大成者——北京、天津。除去京津之外,这条文明带其他区域也一样举足轻重,却总是有意无意被忽视、低估。

说起文化文物遗存丰富之地,人们首推陕西、河南、山西。其实,这方面河北也是同样的重量级——而且还是在刨除北京这个河北儿子的前提下。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老龙头长城,河北是明长城遗存最壮观的省份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正定开元寺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河北的名气最小。这是为什么呢?

  • 与山西相比:

与河北一山之隔的山西也是文物大省,但名头要响亮许多。山西地形表里山河,高原盆地的地上历史遗存极其丰富,历史辉煌一览无余在阳光之下。河北文明多在冲积平原,水系变迁频繁,战火与天灾,将绚烂华彩洗劫后,文明遗存多掩埋在地层。

  • 与河南相比:

两省都是山地、平原组成,地缘环境近似,均有著名古都。相比之下,河南所出帝都名气更大,这是因为大河北地区的北京,被划出后,导致影响力下降。北京登上历史舞台后,河北主要担任的角色就是服务者、付出者,不过不算北京、天津的话,河北其他区域,没有出过一个强有力的都城。

代表性文物方面,河北有上过历史教科书的赵州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山西之外唯一的唐代木构建筑开元寺钟楼,清代皇家陵墓东陵、西陵也在河北;重大考古发现方面,易县燕下都、邯郸古城、中山国灵寿故城、北齐邺城等遗址发掘等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命运大转弯

战国汉代的河北,「战国七雄」的燕、赵双雄的都城都在河北区域,还有一个二线诸侯国中山国;司马迁的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到了战国到西汉时期,全国有9个经济「都会」,京津冀地区有蓟、邯郸,放到今天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级别。

魏晋北朝的河北,河北境内的邺城充当过战乱中的六个王朝的都城。在长安洛阳在战乱中变成一片狼藉时,河北南部的邺城是乱世中短暂安宁的北方经济中心。邺城地区的古城及相关文物出图,证明了那是一座经济繁华、文化并包的大都会。

曹操诗中的“铜雀台”,就是邺城著名的标志建筑。

隋唐两朝时期,河北没有都城,但经济依旧发达,是重要的经济财税中心,充当了当时的「国家走廊」,既有传统的太行山前陆路大廊道,还有一条新开辟的运河大道。隋唐,在陆路走廊与运河大道之间,河北地区还开出了一条从幽州(北京)-贝州(今清河县)的大道。

河北与古代中国的重大转折,都跟著名的安史之乱有关,而且,河北还是安史之乱策源地:安禄山驻扎的范阳,位于今天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涿州。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四史札记》中写道:

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大变局也。秦中自古为帝王州,周秦西汉递都之……自是混一天下,成大一统。唐因之,至开元天宝而长安之盛极矣。盛极必衰,理固然也。是时地气将自西趋东北,故突生安、史,以兆其端。

大致意思是说:安史之乱前,西北地区主导天下格局;安史之乱后,东北地区主导天下变化。这几乎也意味着:西北主导的时代,北方民族南下走廊在山西;东北主导的时代,北方政权南下通道在河北。

此后的河北地区并非失去了重要性,而是:河北地区的组成部分北京,登上舞台,成为焦点。很多人谈论河北,总是将北京剥离开来,这是曲解。无论地理还是文化,北京跟河北都是一个整体。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京津冀文物联展上的北直隶顺天府地图

中古之前的华北大平原尚未出现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潜力尚大,所以为长安洛阳输血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很富裕。除了经济,那时河北所出人才也是多如繁星。北宋的陪都——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地区都城最后的辉煌,随后,北京(本身也属燕赵文化区域范畴)迎来了君临天下的荣耀: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乱世时,河北就出都城,而且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世时,河北就变成了廊道和枢纽。换句话说,河北一直是服务者、输血者,华北平原宜居时期如此,负重超载时期也是如此。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金代以来,北京进入帝都时代,原来头朝关中、洛阳等输血的河北地区,开始头朝北为金元明清帝都服务。这个时期,河北社会经济已经全面衰落,只是军事、交通地位仍在,但也仅仅是个纯粹的走廊,经济输血能力大不如前。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华北平原地下采空区域分布图|

经济重心在北方时,河北自身强大,即使给都城服务,也不会出现太多的贫富悬殊,相反还能继续富裕;当它自己衰弱时候,再继续输血,这就像是让一个老人或病人,继续干活。于是久而久之,jing>jin>ji的地区悬殊就出来了。

今天河北省尽管GDP排名看起来不错,是主要靠钢铁等高耗能、重污染的工业支撑。当前国家战略中的京津冀协调发展,就是为了全力解决这一问题。

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河北没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河北!

河北 / 存在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