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古代几种主要的谋略思想:士人智谋

2019年5月10日  来源:文城观点 作者: 提供人:guliang19......

士人智谋

是仅次于帝王权谋的重要的谋略理论。古代士人以学习知识和传播文化为主要职责,他们是文化思想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士人是一种身份,有时也指一种群体,甚至也是一种内心的文化知识修养。士人有时也扮演着别的身份,比如,在朝为官的士人虽有官员的身份,但在学识上、修养上和价值观上,却仍有很明显的士人气质和很强的文化价值追求,官职只是他们的外在职务,而骨子里,他们依然有着士人的性格和理想;还有,在野的士人,他们或在民间讲学,或游历于山水,或隐居于山林,或潜身于寺庙(比如有些士人只读经不信佛)等等,他们亦有士人的精神境界。在专制体制下,皇权至上制约着文化体制,古代士人往往与政治很难隔断开来,他们在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伦理方面讲仁义,教育方面传道解经。当然,也有一些士人富有变革甚至反叛精神,他们与所处的朝代格格不入,传播新理念,变革旧文化,倡导新理想,但从长远看,他们仍是政治的参与者;还有一些士人,执意远离政治,不求名利,追求超脱逍遥的境界,隐居于山林深处不问政事,不屑于权力,不涉经世杂务。但是,即便是躲开政治和世务,也是一种对政治的态度,是以逆反心理来对待政治,是对当时朝廷和统治体制的怼着的或不满的态度。士人很难彻底独立于政治。

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几种主要的谋略思想(上)

张良画像

在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两汉,士人的主要活动有相当的是集中于智谋方面,先秦诸子各种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诸子学争鸣的精英人士,各种思想学说的杰出代表们,都努力在研究和探讨治国理政的道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执着地奔走各方,劝说君王采取他们的治国谋略。比如,纵横家们游说四方,纵横捭阖,出将入相,苏秦游说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联盟,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任“从约长”(比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权力大,有兵权),有权有势,显赫一时;张仪则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他被秦王封为武信君,掌秦国相印,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纵横家在战国时是很吃香的,他们因为纵横谋略使君王们对他们很重视,因为纵横谋略可以使国家强盛起来。

再如,春秋时,诸子学中的一些杰出学者,也都是努力争取为君王出谋划策的机会,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等是如此,墨家的代表人物也多是如此,就连孔子,在办民间学堂之前,也有过一段时间周游列国的时光,他向君王们推介其“克己复礼”理论和仁政学说,只不过,当时的君王们更喜欢法家、纵横家和兵家们,他们对儒家学说不感兴趣,孔子只好去办民间学堂搞教育了。

除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外,有水平的其他士人也多是努力在争取谋国佐政,少数有机会挤上宰相、中书职位的士人,利用智谋辅助君王治国,并结合其政治理论追求推行政治主张,而一般文臣,或进谏上言,或为谋士佐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等,士人们很多是积极在为政而持“谋”的。

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几种主要的谋略思想(上)

姜子牙画像

古代士人以智谋政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中,较早如姜子牙,被周武王称为“尚父”,管仲被齐恒公称为“仲父”,范增被项羽称为“亚父”。汉初,张良成为刘邦的高级谋臣,刘邦曾评价张良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三国时,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于南阳呈献给刘备关于蜀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策划书——《隆中对》,诸葛亮从那时起,便结束躬耕隐居生活,成了刘备的军师,南征北战,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明清时期,地方官署主管官吏聘请无官职的佐理人员(作幕、佐治或佐幕),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这佐理人员便称为“师爷”,比如,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据《明史》记载:“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到了晚晴,出现了陶澍、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四位著名大臣设立的幕府,被称为“晚晴四大幕府”,而晚清幕府中的幕僚即是由古代士人谋士演变而来的,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士人智谋的服务方式也不断发展变化,晚晴幕府不仅成了晚晴人才的汇聚之地,而且还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变化,而后来,随着中国历史从晚晴进入了近代,幕僚也成了智囊人员或顾问。

士人智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帝王、公侯,或是朝中官员好,甚至是地方督抚等,都把士人智谋视为是谋略支持的重要资源,都把有谋略的士子看成是出谋划策的重要人才,无论称为尚父、仲父、亚父,或称为谋臣、军师、师爷、幕僚等等,皆起着十分重要的智力辅佐功能。墨子说:“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墨子·尚贤》)这就是说出了士人智者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聪明的帝王们都知晓士人智谋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寻找谋士和聘请谋士,让谋士们为他们的统治出谋划策。比如,早在商周时期,君王就知道聘请谋士的重要性,当时流传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为了请到姜尚,周文王主动“上钩”。春秋战国时,列国君王皆在抢夺智谋人才,有智谋的士人是很受尊重的。苏秦、张仪曾在多国任过高官,这即是表明有智谋的士人很有人才竞争优势。后来,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故事,也是在表明君王求贤若渴的态度。汉武帝时期,有“举贤良方正”的人才制度,是在选拔有学识、识智谋的学子;明清很重视科举考试,是重在选拔贤智人才等。

从另一方面看,士人也以各种方式争取能辅政为谋,努力争取为君王出谋划策的机会,比如孔子曾周游六国,希望能得到君王重用,以推行其仁政和仁义;纵横家四处游说,成功说服君王,争取权力,争取权利,争取官位,千方百计挤上高官位置,极力推行其纵横方略;汉时设五经博士,学子们都争先恐后往太学里挤,力争通过太学门槛,往高处晋升,有的士人后来果真当上了帝师。历史上,还有一些士人,通过为皇家注经修史,或通过以诗文铭志来靠近高官权贵,努力另辟捷径,想能成为权臣或高官的谋士。在官本位文化体制下,古代大多数士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找为君王、公侯、高官、权贵等出谋划策的机会,士人以其智谋换取权利,也博取功绩和名声。

《六韬?龙韬?王翼》曾论述了谋士的谋事职责,论述得很有道理:“主图案危,虑未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这即是说,谋士职责,乃谋国之案,消国之危,除国之患,评将之德才,严明对兵之赏罚,授人才以官职,决断疑难问题,裁判处事之正错。

从具体方面看,士人用智以谋事,可分不同层次,或者说,可分为由近到远的不同谋划方式:首先是为自己谋,只有先保存自己,并让自己有生存的优势,之后才能谋别的事。其次,是为别人谋,如果只“谋己”而不“谋人”,不为别人考虑,不为别人出谋划策,那么,这样的士人就只是一个自我自私的人,那么,他的智谋也就没有真正的用处,成不了谋士。再次,是谋政治、军事大事。政治是国家的根体制和建立体制的活动,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谋士必须能为其辅佐的主人谋划政坛的竞争策略,谋划兵家的攻伐妙策等。还有,是为国而谋。就是说,谋士要对国之资源、体制、军力、人才和与他国关系等进行全面谋划,提出强国和御敌的战略性计划。最后,为天下谋,亦即“谋天下”,高境界的谋士,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关注天下苍生的沉浮,筹划的是大利于天下的大策略,这才是大智谋。著名的“横渠四句”,即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说的就是大智谋的诉求。

谋略 / 权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