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2019年4月8日  来源:健身教练冉苒 作者: 提供人:buju21......

近一年来“生酮饮食”这个概念越来越火,我的公众号后台和知乎私信里,几乎每周都会有人来问关于生酮的问题。然而这个话题争议性太大,我一直没动笔写。

其实过去一年中,我自己尝试过两轮生酮饮食,可以说对生酮有了一些亲身的体会,也发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过程中还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前辈和专业人士,增进了一些认识。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不论在训练还是饮食上,我都对一些“极端”的方式持谨慎态度。因为我的学员和网上的读者都是普通人,不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不是演员模特,大家的需求无非是有个好身体、瘦一点身材好一点,对于大众最普通的需求,执行方式上不必苛刻。所以我更多地倡导“均衡”。而生酮,显然是一个极端的饮食方式。

那为什么我还要去实践呢?

首先当然是好奇心,了解到这个原理、看了很多文献和案例后,自己总控制不住想去试试,看看它在自己身上会呈现什么结果。另外我也确实有责任去“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因为作为一名健康行业从业者,每天实际地带团队、指导学员,不能仅用书本文献里的教条给人建议。一直以来,我所讲过的健身减肥方面的东西,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即使我的经历不能百分百适用于别人,但其中的经验和体会却是很宝贵的,也会给团队和客户带来很多用处。所以我就开启了这个尝试。

分享经历之前,首先要讲清楚生酮这个概念。现在生酮这个概念之所以火,主要是因为减肥,倡导生酮的自媒体也都在着重强调生酮对减肥的效果。所以很多人跑来问我,冉教练,生酮和阿斯特金、哥本哈根、轻断食、断碳这些减肥方法有啥区别?

其实生酮和他们一点关系没有!所有把生酮和后边那些词混在一起的,都是浑水摸鱼的。

生酮,首先是一个生理学概念。而你常听说的各种减肥法,其实更多的是媒体属性的概念,最初就是为了传播或营销而存在,或者只是对某一行为的简单概括。

生酮,是指脂肪转化为酮体,代替葡萄糖为人体供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这里就不细讲了(细讲估计也没人读下去了,我唠十块钱儿三羧酸循环对你来说也没意义)。因为生酮期间人体的能量原料主要是脂肪,所以很多人用它来瘦身减脂。操作办法就是,摄入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大量脂肪,再搭配合适比例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这就是“生酮饮食”。

可是,在实践中,很多人所执行的“生酮饮食法”,并不能真正地生酮。原因有二:

第一,多数生酮饮食实践者,只做到了低碳这一个条件,甚至是直接断碳。然而生酮有两个条件,低碳之外,同时要高脂。脂肪要多高?大约要达到食物总热量的75%!绝大多数“生酮饮食”者,都吃不够这么高比例的脂肪。很有可能蛋白质吃得多,出现了糖异生,供能原料还是葡萄糖,酮根本没升起来。所以,你们的可能是低碳饮食,可能是高蛋白饮食,但不是生酮饮食。

第二,即使你吃了大量脂肪,到了75%这条线,你也可能没进入生酮状态。因为身体内环境的反应是很敏锐的,摄入营养物质的比例稍有区别,就会影响身体反应。况且不同人的代谢状态、相关激素敏感性等等也不一样,个体差异极大。并不是吃够了,就生酮了。生没生酮,必须得实际测量!

我之前文章曾经写过,为了监测血糖和减肥之间的关系,我每天早上要扎一针,测血糖值。而这次生酮,要扎两针,早晚都得扎。

血酮仪比血糖仪贵不少,淘宝大概500左右,赠送试纸消毒棉片等,同时有测血糖的功能。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有了血酮仪就可以开始生酮了吗?当然不是。由于生酮改变了人体一直以来的能量供给过程,对代谢和内分泌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你要在开始前对身体有详细的了解,到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甲功、肝功、肾功、糖化血红蛋白、超C反应蛋白、血常规、激素六项。确定身体健康、器官功能都没有问题之后,才可进行生酮。

做好了上述准备,就可以尝试生酮饮食了。我并没有立即进入生酮餐,而是给了自己三天的准备期,逐渐加大脂肪的摄入。前三天早晨喝防弹咖啡,午餐晚餐逐渐降低碳水的量,提高脂肪摄入。到了第四天,开始了全天生酮餐。

生酮餐大概是这样的,选几张当时比较典型的照片——

鸡蛋、德式香肠、牛油果,这是某一天的早餐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一般午餐我都在韩式烤肉馆解决,专挑猪五花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下面这个是自己在家做的肥羊炒秋葵和洋葱,加上虾仁海带汤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然而,酮并不是那么好生的,开始全天生酮餐之后,我的血酮仍在0.5-0.8左右徘徊,属于微生酮的状态。

注:一般正常饮食下血酮在0.1左右,生酮饮食下,血酮可接受的范围在0.5-8之间,超过10是个警示值,超过20则是酮酸中毒,会有生命危险。对于一型糖尿病或者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这也是上面说的生酮前要做全面身体检查的原因。

大概十天左右,身体开始慢慢适应,我也进一步加大了脂肪的摄入量,血酮值保持在了1.5-3的范围。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酮值,其实数据如何主要取决吃得怎么样。开始时候不适应,吃太多脂肪会觉得腻,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后来放开了,酮值才上去。

某些极端生酮者会保持在3-8的范围,通过断食等方法可实现。我在两次生酮期里都没有尝试断食,血酮最多就到过3,没有再高过。我还是比较保守的。

两次生酮我都持续了40多天,然后缓慢加入碳水,回到正常状态,没有持续进行生酮。这不仅因为自己一直以来的“保守派”作风,也是因为生酮的可操作性较差,饮食要求太过严格,心理就会很焦虑,长期坚持容易崩溃。

另一个原因是,两次我的身体都出现了很明显却又没什么实质影响的异常反应——痒疹。

在生酮最初几天就出现了这个现象,当时血酮好像也就在0.6左右的水平。刚开始的感觉只是皮肤瘙痒,后来就出了红疹子,大概一个月后完全消失。我查了一些资料,这个可能是少见的生酮反应,叫色素痒症,也有人说是酮疹。但是酮疹一般发在躯干,而我是四肢。我也去询问了医生,医生只是说可能是过敏反应。

顶着争议,也聊一聊“生酮饮食”

虽然后来症状消除了,但是我依然对此持谨慎的态度,在没完全弄清楚之前,没有长期生酮。

下面总结一下生酮期间的实际感受——

1.钱包紧张!优质脂肪是最贵的食材了,生酮期的餐食花销会翻倍。

2.精力好,不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原因是血糖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但是,训练的时候就没劲儿了。生酮后的第一次训练,感受极其深刻,训练水平大幅降低!以前做深蹲10*10并不费劲,那天降低了重量,做了一组就没劲儿了……而且并不是低血糖的感觉。

3.两次生酮生理期均没受到影响。我之前断碳加大强度运动,生理期必然出现问题。这个状况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经常提到,因为这对女性来说是很危险的信号。但生酮确实没有影响生理期。

4.减肥效果一般,和正常的“高蛋白+适量低GI/GL碳水+适量优质脂肪”的常规减脂餐搭配相比,减肥效果几乎相同,甚至还不如。作为一名有过长期减肥经验的健身教练,也是一个易胖体质者,对不同方法的减脂速度把握还是很敏感的。生酮前期体重掉得比较快,一周能掉三四公斤,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水分。原因是体内糖原减少,带走糖原储备三倍重量的水分,另外胰岛素降低也会导致肾脏排泄更多的钠离子,带走部分水分。所以很多人初期看体重降低就很兴奋,其实跟脂肪关系不大。三周之后体重趋于平稳,掉秤速度和常规减脂期几乎相同,维度变化甚至还不如常规减脂期。

5.很多人生酮初期会很渴望甜食,但是我并没有出现这个症状,这可能和我日常就很少吃甜食有关。长期来看,血糖保持稳定,对甜食的欲望就会变小。

6.初期排尿增多,这个几乎人人都有,原因就是第4点说过的水分流失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

7.皮肤明显变好,睡眠也明显变好。

8.很多人说的便秘、口臭、掉头发等症状并没有在我身上出现,可能是我酮值一直在3之下,还不够高。

9.生酮饮食和我之前用过的饮食方法都不一样,需要对生理学、营养学非常了解,也需要对自己身体非常了解才能去做。过程中明显感觉营养学知识储备飙升,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说完了自己的生酮经历和亲身体会,下面说说我对“生酮饮食”流行趋势的看法,以及一些我主观上不算成熟的建议——

1.首先,我坚持我一直以来的态度:生酮饮食毫无疑问是一种“极端”的饮食方案,极端意味着操作难度提高、不可控性提高、风险性提高。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训练、饮食等方方面面都不应该追求极端,均衡的才是最合适的。所以我不建议普通大众尝试生酮。

2.也不要把生酮当作洪水猛兽。面对新生事物,非得本着中庸的思想把它批倒批臭,这也是不理性的。其实生酮也不算新生事物了,它对身体带来的益处已经逐渐成为了营养学、生理学界的共识,它确实可以解决很多健康问题,同时学界也一直在提示着它的风险及控制办法,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而且生酮在医学界已经开始进入应用层面,用以治疗癫痫病、糖尿病、激素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疾病,当然涉及到医学,就会有更系统化的方案和精细的控制,不是说让你按照哪个食谱吃饭就可以治病这么简单,这个终究得遵医嘱。

3.如果你是普通人,你非要尝试生酮,那么你必须要在开始之前做细致的身体检查,一些情况下是不能生酮的,比如肾代谢有问题。保证没问题后,初次尝试也不要持续太久,周期结束后也要再次检查。同时生酮期间每天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不仅是记录体重、血糖值血酮值、三餐饮食,更要记录自己身体的微妙感受和细微变化。

4.如果你热爱运动,那么不要尝试生酮,没糖原你真的练不动……尤其是初期没适应酮体供能的时候。人体能量供给系统及供能物质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是不可能被主观意志改变的。

5.如果你仅为减肥,你真的没必要去生酮。从实践角度,摄入适量的低GI/GL碳水和优质脂肪,配合足量蛋白质的搭配,就可以有非常好的代谢效果。只要你没有内分泌疾病,坚持做下去肯定能瘦,可操作性比生酮高很多,又没有风险,何必去尝试极端方法呢?

6.如果你有代谢疾病,希望通过生酮来治疗,那么你首先应该找到靠谱的医生,听他的方案,不要相信网上的传说。

7.不要迷信文献,尤其是不要迷信自媒体文章中堆砌的文献。科学研究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可证伪性”,除了各种已经明确很久的“科学共识”,对于新论题的研究往往是针锋相对的。不要看某个公众号列了一串文献你就觉得他是正确的,因为我完全有可能给你找到一堆和他观点相反的论文,而且是在更权威的期刊上。因为科学研究有着非常严苛的实验环境、有着非常封闭的前提条件。对于科研来讲,前提甚至比结论更重要。而自媒体的传播却可以忽略前提条件,选择有利于他们立场的东西进行传播。所以,不要以为科学研究的结论一定可以在你身上复现。要知道,人体是不能被“控制变量”的,现实生活中人体处处都是变量。

---

我这样说,并不是告诉大家,文献不可信、这个话题没有准确结论。我只是觉得,对生酮饮食批评还是推崇,脱离个体实际情况和需求去讨论,都是无意义的。

所以,当我们面对流行趋势时,要做的是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追逐潮流,更要避免被焦虑驱使。

人们之所以会尝试各种流行的减肥方法,就是因为过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希望更快地改变,其实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这种焦虑,最终损害的也是自己的身体。

想解决身材问题,你首先应该抚平焦虑,回归自身,真正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的眼光。理解新事物的同时,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充分认识自身。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生酮饮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