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情绪和性格

2019年1月29日  来源:洞察人性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部分心理学家表示,个人源自遗传的情绪和性格,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与工作态度。这根本不成立,情绪和性格不是源自遗传,由于过分虚荣、感觉过于敏锐之人会为展现对生活的不满,找到种种理由,因此过分的虚荣与敏感便会作用于这种人的情绪和性格。在向新的目标靠拢时,伸出去的触角一定要先探究一下,再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过分的敏感也是一样。

有一种人时常表现得很高兴,不断突出生活中好的一面,不断为营造快乐的气氛,倾尽所有力量,且始终将人生的基调确立为快乐。这种人会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快乐,其中一部分人像孩子一样快乐,这种快乐通常会包含一些幼稚成分,能够打动人心。面对工作,这种人断然不会逃避,遇到问题时,他们好像在参与一项娱乐活动,又好像在猜谜语,带着孩子做游戏的态度,去寻求解决之道,而最美妙、最打动人心的态度,非这种态度莫属。

另有一种人好像快乐过度,在应该保持庄重的场所也跟孩子一样,总是笑嘻嘻的。在庄重严肃的生活中,绝对不宜采取这种态度,否则可能会在别人心目中树立恶劣的形象。人们往往会因他们这种不认真工作的态度,判断他们不值得信赖,作风散漫,缺乏责任心,遇到真正重大的工作,便不会交由他们负责,可他们的本意多半就是如此。但他们并不是什么优点都没有,他们的快乐跟终日愁云满面的人对比强烈,因此工作时有他们相伴,便能时常感受到巨大的快乐。即相较于满怀哀伤与不满、除了生活中不好的方面什么都看不到的悲观主义者,跟快乐之人维持和睦关系,往往更加简单。

不幸

心理学中有一项最基本的常识,即终有一日,忽略社会生活中毋庸置疑的真理与规律的人,将因此遭受报应。犯下这种错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悲惨遭遇视为不公命运安排的一种不幸,不会从中借鉴失败的教训。他们花费毕生精力,以证实自己的不幸,证实自己得到的一切最后都被不幸掌控,没有一个例外,这便是他们毫无成就的原因。更有甚者,这些不幸之人会产生一种倾向,为自己的不幸感到骄傲,似乎自己命中注定要被一种非同寻常的力量挑中,接受这种不幸的命运。这同样是虚荣引发的结果,这是我们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观察这种人的言行,会发现他们似乎处在一个恶魔的压迫下。他们认为狂风骤雨中的闪电,以及盗贼、灾难,全都会故意挑中他们下手。

上述倾向会表现于在任何活动中都想占据核心地位之人的一切行为与思想中。不管对什么人而言,时常遭遇不幸都会非常被动且孤立,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在部分人看来,一切敌对者都在进攻、报复自己,才是自己处境悲惨的原因所在。从童年时期开始,这种人便怀有一种痛苦的信念,大盗、凶手、鬼魂好像都只会做一件事,就是伤害他。可这种想法在我们眼中,除了证明这种人有很强的虚荣心外,什么作用都没有。

他们的所有言行都将展现出这种态度,这是可以想象的。例如走路时,他们会像有沉重责任压在身上一样,直不起腰来。我们由此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位凯瑞亚迪斯,生生世世都在为希腊神殿及其中圆柱提供支撑。这种人还会以过分沉重、悲观的态度对待所有事物,为何他们没有一样事情是顺遂的,至此便很好解释了。他们在破坏个人生活之余,还对其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这便是他们总是遭遇悲惨的原因。而由于他们认为不幸的经历能有效吸引他人的关注,因此虚荣便是造就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

宗教狂热分子

到了最后,部分极易误会生活或误会其他人的人会成为宗教信徒,借着宗教的名义,将自己之前做的所有事继续下去。一般说来,这种人都满怀不满与悔恨,将自己的痛苦全都说给上帝听,并已养成了习惯。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在他们看来,上帝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无论他们做了什么,神圣的上帝都会为之负责。他们认为,自己能借助一些人为方式,拉近跟上帝的距离,如在祈祷时极度专注,以及此外一些宗教仪式。简而言之,亲爱的上帝不理会其他所有事情,只关注他们的问题和烦恼,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这种宗教信仰明显带有大量不符合正统的理论,这些狂热至极的宗教信徒若遇到从前那种宗教法庭,会被最先处以火刑的概率很大。这种人从来没有任何自救的举措或改良自身处境的方法,一味可怜兮兮地对上帝倾诉自己的苦楚与怨言,好像上帝是他们的伙伴一样。他们认为合作跟自己没有关系,是别人的义务与责任。

为阐释这种虚荣的自我中心膨胀的程度,接下来说一个案例,当事人是个十八岁的女孩。这个努力向上的女孩有强烈的进取心与虚荣心,在她的宗教信仰中,这种进取心得到了清晰的展现。例如无论在何种宗教仪式中,她都表现得非常认真且虔诚。她曾责怪自己违背了戒律,认为有过多不符合正统的成分混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并经常感觉有罪恶的念头出现在自己脑子里。自责耗光了她的时间与精力,所有人都因她这种强烈的自责判断她已精神失常。人们不知道该对终日在角落中下跪自责、受尽煎熬的她做些什么,要批判她也没有任何借口。牧师想消除女孩内心强烈的负罪感,便说她一定能获得救赎,因为她从未犯下真正的罪过。女孩翌日在路上截住牧师,以严厉的口吻告诉他,鉴于他已将她的罪过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今后他便没资格再进入教堂了。这个案例至此已为进取心怎样与宗教信仰掺杂,虚荣心怎样让人以美德与罪行、神圣与堕落、善良与罪恶的评判法官自居,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我们的探讨很明显可以到此为止了。

情绪 / 性格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