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贝多芬如何在全聋状态下演奏《第九交响曲》

2020年6月23日  来源:时间观 作者:西蒙·加菲尔德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1824年5月7日,星期五,下午6点45分,维也纳市中心的一家剧院冠盖云集,人们都是来聆听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巨作《第九交响曲》的首演的。贝多芬在近乎全聋的状态下创作了它,它的形式史无前例且充满无拘无束的精神,即使是近两个世纪后的鉴赏家,也能从中得到新的启迪。世界分分合合,但这样的音乐永垂不朽。

那时,当然没人能预见这部作品的成就。自1709年落成以来,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歌剧院(Theateram K?rntnertor)经历过海顿、莫扎特和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作品的首演,来这里的观众也都善于品味高级的歌剧。贝多芬上一次在这家剧院表演的作品是修改过的歌剧《费德里奥》(Fidelio),当时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但那已经是整整10年前的事了。创作《第九交响曲》时,贝多芬已经53岁了,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他接受了来自伦敦、柏林和圣彼得堡的宫廷与出版商的许多委托,但往往无法如期交稿。不过,人们一般认为,此时的贝多芬不仅是因为工作而忙得不可开交,也是在为了侄子卡尔的监护权官司而疲于奔命。

此外,因为贝多芬的刚愎自用与牢骚满腹早已远近驰名,所以没有人认为他能创作出更杰出的作品,尤其是大家都已经知道这次的新作又长又繁复——管弦乐队比惯常使用的更庞大,压轴部分有独唱及合唱,而且彩排时间只有不到4天。还有,尽管已经公告此次音乐会的指挥工作将由剧院的专职指挥迈克尔·乌姆劳夫(MichaelUmlauf)负责,并由首席小提琴手伊格纳茨·舒潘齐格(Ignaz Schuppanzigh)辅助,但演出时贝多芬也会全程待在舞台上,他的指挥谱架会放在乌姆劳夫身边,表面上看起来是他在进行指挥。如果用音乐会前一天正式公告的内容来说,那就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本人将会亲自担任总指挥。”这当然会让乐队左右为难:该看哪里?该跟随谁的节奏?当时的钢琴手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SigismondThalberg)说,乌姆劳夫让所有演奏者偶尔看看贝多芬以示尊重,但要完全无视贝多芬的节拍。

演出开始时一切顺利,《第九交响曲》首演之前还有贝多芬的另外两部近作的演奏:一部是《献给剧院序曲》(Die Weihe des Hauses),这是他两年前接受委托,为维也纳另一家音乐厅开幕而创作的;另一部是取自其大作《D大调庄严弥撒》(Missa Solemnis)的3个乐章。

随着他的交响乐新作开始演奏,舞台上的贝多芬变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他披头散发,四处狂乱地挥动着双臂。用当时的小提琴手约瑟夫·伯姆(JosephB?hm)的话来说:“贝多芬忽前忽后来来去去,简直就像个疯子一样。”“才见他站起来,下一刻整个人却又趴倒在地。他手舞足蹈,仿佛是要演奏所有乐器并唱遍所有合唱。”合唱团一位叫海伦妮·格雷布纳(HelèneGrebner)的年轻成员回忆说,当时贝多芬可能有点儿跟不上节奏,虽然他“看似在用目光追随着乐谱,但每一个乐章结束时,他都会一口气翻好几页”。

大概是在第二乐章结束时,女低音卡罗琳·昂格尔(CarolineUnger)不得不使劲拉扯贝多芬的衬衫,以提醒他接受身后经久不息的掌声。如今,观众对他这部杰作的赞赏可以暂时压抑到表演结束才表现出来。但当年可不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出掌声。很显然,仍面向合唱团的贝多芬对身后的掌声一无所知,要不然就是在忙着读慢了的乐谱。但是,这件事究竟是真的还是被精巧地夸张过了,我们也不得而知。(24)

在这场表演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一位近乎全聋的人创作的音乐,怎么可能让所有听众都欣喜若狂呢?贝多芬的秘书安东·辛德勒(AntonSchindler)提到,“这种既疯狂又亲切的掌声是我前所未见的……它受到的欢迎简直空前绝后,观众连续4次爆发出狂烈的掌声”。《维也纳大众音乐报》(Wiener 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的一位评论家认为:“贝多芬永无止境的天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他们听出作曲家的理念了吗?我们听出来了吗?

贝多芬 / 第九交响曲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