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家庭

2020年6月22日  来源:生活的科学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zhangshaoping8......

家庭

就像我们看见的那样,民族和社会理想与学校的制度存在某种联系,这完全取决于它们的组织形式和起源。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机构从这种关系中得到非常大的利益。心理学认为,学会适应社会是教育的主要任务。相比于家庭,学校和民族的需要更加接近。学校不会溺爱儿童,与儿童的喜好相独立,能够更加容易地把社会知识灌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一般来说,学校的态度是客观的。

另外,社会理想的气息并非总是充斥在家庭里。有很多例子都说明,家庭中的传统观念非常浓厚。父母要想让教育能够有所进步,首先他们自己就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并且知道教育的目标一定是社会性的。只有在这些问题都被父母理解了以后,孩子们才可能做好上学的准备,才会受到正确的教育。就好像学校让他们做好准备去适应将来各自生活中的角色一样。学校应该位于国家和家庭之间,儿童应该在学校和家庭的理想之间成长。

我们已经在前面讨论过,在儿童四五岁的时候,他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就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们不太可能直接改变他的生活习惯。这就确定了现代学校应该根据哪种思路发展,学校应该努力教育、培养和规范儿童的社会兴趣,而不是惩罚或者斥责。学校应该以解决儿童个性问题为出发点,不应该以检查和强迫为出发点。

另外,让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的关系非常密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以自己的需求为依据,所以孩子身上会有某些特点,使他们与后来的生活环境不一致。这些孩子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障碍,这些障碍在他们刚一来到学校的时候就出现了。在他们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生活以后,这些障碍将变得越来越棘手。

我们有必要教育父母以挽回这种局面,因为我们不能像教育儿童一样教育成人,所以这种措施的实施非常困难。就算我们能够触及成年人,但也会发现,对于民族理想,他们的兴趣不高,成人根本就不愿意去理解这些,因为他们和传统的关系太密切了。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广泛宣传,因为在父母那里不会有什么结果。学校就是最好的进攻地点。第一,那里聚集着很多孩子;第二,老师能够理解儿童的问题;第三,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比在家里更加明显地展现出生活习惯中的错误。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假如真的存在正常的儿童——那么我们并不需要耗费心血。假如我们看到良好地适应社会、充分发展的儿童,那么不去打压他们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因为这些儿童能够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一面培养自己的优越感,用正确的方式来探寻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应该在自己的路上前进。但这并不是一种优越情结,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有意义的方面发展出了优越感。

然而另一方面,对于犯罪分子、精神病患者和问题儿童,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一面同时存在着自卑感和优越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自卑情结要通过优越情结来补偿。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卑感,就像我们前面提出的那样,不过,这种自卑感让他们感觉勇气严重不足,发展为自卑情结,并促使他们聚焦在生活中没有意义的一面。

当儿童还在家庭中,没有进入学校的时候,所有的优越和自卑问题就已经埋下了隐患。就是在这个阶段,他们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为了区别成年人的生活习惯,我们称之为原型。原型就是没有熟透的果子,假如没有熟透的果子遇到了某种问题,比如遇到了一条很长的虫子,那么这条虫子会随着果实越来越成熟,而长得越来越大。

问题儿童 / 其教育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