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信任重建”:弥补、协调、接触

2018年10月16日  来源:爱的博弈 作者:约翰·戈特曼,娜恩·西尔弗 提供人:575678542@@5756785......

“信任重建”:弥补、协调、接触

实验数据是我们制定这套外遇后治疗体系的依据。我的实验结果足以证明,我在本书第7~9章描述的练习(以情绪协调为基础的亲密对话的艺术、“蓝图”以及事后修复法)和我之前提出的“7个原则”一样卓有成效。[2]它的另一个依据是我和我妻子的临床观察——她和我一起从事婚姻顾问的工作。我会用“基于实践”一词来描述我们的治疗法,因为我在这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还不够完善。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把我们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因为接受我们帮助的大多数夫妻都获得了长期的正面收益。(我们在最开始研究时没有设置对照组,治疗成功率达到75%。)我们的疗法分为3个阶段,没有时间限制。

第1阶段:弥补

首先,出轨一方要持续表现出后悔之意——而且必须直面伴侣的深刻怀疑。只有在这之后才能重建信任。在这个阶段,出轨一方必须保持耐心,不能为自己申辩。他们要明白,外遇已经轻易地毁掉双方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大厦”,还可能会引发应激障碍反应。受背叛一方会不断去想:这个人到底是谁?这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道德底线在哪里?我以为我了解这个人,但我其实一点也不了解。我现在能相信什么?只有在多次证明此人值得信赖之后,深受创伤的一方才可能对其伴侣重新产生一点信任之感。

如果出轨一方坚持认为,被他(她)背叛的伴侣对外遇也有责任,那么无论他(她)做什么,都不能算作弥补。我常能听到这类控诉:“你没怎么注意我”,“你一点都不尊重我”,甚至“我们已经6个月没有性生活了”。出轨一方也许真有其复杂的理由。如果将罪责全部推到他(她)身上,对他(她)来说也许并不公平。但是在这一阶段,他(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出轨一方要听伴侣诉说痛苦,要尽力去理解。最后,他们才可能再次走到一起,重建亲密关系。如果出轨一方不能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而是为自己找借口或做辩护,这个愿景就不会实现。

与此同时,受背叛一方也要做些努力,要给“原谅”留下一丝余地。如果他(她)一直陷于悲伤和愤怒之中不可自拔,他们之间的问题就不大可能得到解决。如果背叛者确实在为修复关系而努力,受背叛的那个无论如何伤心,也应该表现出合作的意愿。现在你要遵守的是翻版的黄金定律,即“他人对你做了什么,你也应如是以报”。

赎罪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这一阶段结束之时,夫妻两人都会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会接受彼此,甚至还会萌生出宽恕和希望。这一阶段的步骤依次为:

坦白。如果没有对罪行进行彻底地剖析,就永远不可能打破不信任的迷障。只有在伴侣表现出绝对的诚实之后,受伤的一方才有可能相信这段婚姻还值得挽救。不知道真相比知道要糟糕得多。在有婚姻治疗师在场的情况下,背叛一方若被伴侣责问,必须如实作答。问题可能包括其偷腥对象(“为什么是他?”“她比我漂亮吗?”),外遇是怎么开始的,为什么会继续,以及它是怎么进行的——要描述每一次幽会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我知道,这种全盘交代法让很多夫妻感到不安。犯错方也常想有所保留,因为他(她)不想加深对伴侣的伤害。全盘交代确实会引发巨大的痛苦,但是这一步十分必要。

我们曾接待过一位妻子,她从丈夫那里得知,在和情人幽会时,他会应情人的要求摘下结婚戒指。这个细节让她精神崩溃。还有一位偷腥的丈夫向妻子承认,他曾在母亲节那天与情人约会,而这位妻子对自己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做一位好母亲。她的丈夫居然在母亲节那天对她表现得如此不敬,这对她造成的伤害几乎是无可弥补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两对夫妻的裂痕都逐渐弥合。其部分原因就是,妻子相信她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他们之间再也没有秘密,再也没有什么事能惊吓到她了。

但是全盘交代也有例外,而且这一点尤为重要。治疗师必须掌握讨论的主导权,阻止背叛者对性行为进行任何描述。如果被背叛的一方听到在卧室里发生的事,他(她)会陷入持续、反复的梦魇,这会进一步激发或加重创伤后的压力。我在治疗中获得的经验是,治疗师必须争取到受背叛一方的信任,这样他(她)才会坦然接受其建议,不去探究任何性行为的细节。

我曾有幸协助佩吉·沃恩(Peggy Vaughan)做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证明了讨论外遇以及诚实作答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她的实验共有1083名被试,他们都在努力修复不忠留下的创伤。如果背叛一方同意回答问题,他们还有86%的概率在一起。但如果背叛一方不愿作答,他们的婚姻维持下去的可能性只有59%。

爱的博弈论

一项涉及1083名被试的研究显示,在讨论外遇时,如果背叛一方愿意回答问题,他们的婚姻还有86%的概率可以维持;如果背叛方不愿意,则婚姻维持下去的可能性只有59%。

行为转变、透明和验证。仅仅做到坦白还不够。不应只对过去诚实,对现在也一样。背叛一方不应期待伴侣能接受“那已经是过去式了”之类的保证。不管他(她)重申多少次“我已经告诉过你,那已经结束了”都无效,伴侣真正需要的是证明。这意味着背叛一方必须允许曾受其欺骗的伴侣检查自己的日程表、电话记录和信用卡账单,等等。这类行为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看似很不公平,却是必需的。如果你不能长期且频繁地向伴侣提供能证明你忠贞不贰的证据,你就不能赢回他(她)的信任。

要理解“证据”在重建信任中起到何种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参考博弈论。和拉波波特一样,芝加哥大学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Axelrod)也致力于博弈论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销毁核武器一事上确保苏联和美国公平行事。他编写了复杂的电脑程序来模拟信任和欺骗,希望借此寻找在边缘策略已造成深刻猜忌之后谈判双方应采取的策略。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承诺、官方记录和公约不过是一纸空文,除非谈判双方能够验证彼此可以事无巨细地遵守协议,此后,双方才可能对谈判抱有信心。在冷战时期,这条策略的可能形式是,谈判各方互相检查军火库,寻找核武器已被部分摧毁或破坏的证据。对于在不忠的痛苦中挣扎的婚姻来说,行为验证和透明必须囊括最细微之事,比如一定要按先前约好的时间回家。背叛者必须限制一切与外遇有关的活动,切断跟任何外遇相关者的联系。换句话说,别再在半夜去图书馆、医生的办公室、酒吧、健身俱乐部,或者其他可能受到诱惑、发生外遇之地了。背叛者的动机也许是单纯合理的,比如参加派对,或者开网络研讨会。但是此时他(她)必须做出牺牲,直到和伴侣重建信任。他们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背叛者是否把伴侣推给了家庭或朋友?是否有人处心积虑想要破坏婚姻?背叛者必须永远断绝和这些人的联系。

最难处理的情况,可能是外遇者从事的工作要求他(她)和外遇对象打交道。真要辞职不干,可能并不现实。但是他(她)必须尽可能避免和外遇对象发生接触。如果他(她)是外遇对象的上司,伴侣可能会坚决要求他(她)把外遇对象解雇,或者调动到其他部门。但这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反而雪上加霜。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会发生外遇?这是夫妻双方都需要反思的问题。“我觉得很孤独”、“我做了消极对比”或者“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很糟糕”……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们需要坐下来仔细谈一谈细节:背叛者为什么曾选择离开伴侣,他(她)为什么会拿伴侣和情人做消极对比,他(她)为什么会减少对婚姻的投入,他(她)为什么不再依靠婚姻来满足需求?与此相仿的问题还有:他(她)为什么对伴侣有所怨言?他(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咎于对方?他(她)为什么对调情来者不拒甚至加以鼓励,以致允许自己越界?

只有深入挖掘其中隐情,才能在未来杜绝外遇再次发生。但在你们一起思考种种消极因素时,背叛一方不能因此而指责他(她)的伴侣。要记住,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而不是互相责怪。一人做事一人当。承担责任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些治疗大多要求背叛一方了解持续弱点。在冲突中,或是滑动门时刻,究竟是什么因素刺激了他们?劳拉和马尔科姆夫妇曾经向牧师咨询,牧师让他们放下对外遇的纠结,继续生活。但我和他们的谈话足以证明,内心深处的诉求如果不能公开表达,将会招致灾难。劳拉有才能干、独立自足,这让马尔科姆觉得他不被需要,不过像是一张有脉搏的支票而已。他因此倍感孤独。他曾经认为家人间不必亲密互动,因为在他的童年时代,父母并不会表露对他的爱意,他因此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就算他失踪了,他们也不会注意。所以,当他面对滑动门时刻——妻子关心他工作压力的时候,他选择转身而去。他觉得自己并不被她需要,他也不相信她真的关心自己,所以将她拒之门外。

为何回到家庭?背叛者为何想要回来?受背叛的一方需要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解释。他(她)究竟是受了什么驱使,回来重新经营婚姻?如果他(她)含糊其辞,伴侣就会觉得,重建信任可能并不明智,就算信任真的建立起来也不会长久。劳拉担心马尔科姆会再次背叛她,因为她不明白他当初为何要离她而去,之后又为何要回来。但在我的引导下,他终于给了她解释。问题的关键是,他渴望被人需要。这个不可言说的隐秘渴望驱使他离开妻子,走近另一个女人,因为她的生活“一团糟”,她需要他的帮助。但是现在他可以向妻子打开心扉,与妻子分享他“被需要的渴望”。现在,如果他们共同努力,他的愿望在家里就能得到满足。劳拉觉得马尔科姆的解释有道理。她因此有可能相信,他确实能浪子回头。

未来出轨的代价太高。背叛者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未来若有任何不忠行为,都将意味着婚姻的终结,并且毫无商量余地。他(她)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婚姻治疗师一般并不喜欢用“惩罚”一词。我们更常用的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尔瓦多·米纽琴(SalvadorMinuchin)的说法:背叛者的“道德责任感”会促使他(她)信守承诺。照这个说法,回头浪子会迫于自己的正义感、深切的共情之心和远离“那类人”的愿望而保持对伴侣的忠诚。然而基于我的研究,我觉得最好还应该定下严厉的惩罚措施。背叛者需要知道,他们如果再次背叛会招致什么样的悲惨后果。

这个方法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的群体行为研究中取得了极大成功。文森特·布茨金斯(VincentBuskens)曾做过一项备受瞩目的研究。他通过研究正统派犹太钻石商人间的信任关系,深入探讨了“惩罚”对背叛的遏制作用。这些商人极为信任彼此,他们可以仅凭一次握手就交易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宝石。为了将信任水平维持在如此高的程度,这个关系密切的社群给任何违背规则的行为都设定了巨大的惩罚——一旦你有欺骗行为,你的朋友、邻居和同事都将离你而去。正如布茨金斯解释的那样,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必须被驱逐出去,或者接受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样其他人才能知道,不讲信誉只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给你带来收益”。

爱的关键词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它反映出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开始原谅。这是“赎罪”阶段的最后一步。受伤的一方接受道歉,开始逐渐原谅伴侣的过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背叛者就此免罪。在这里,“原谅”的意思是,受背叛的一方愿意与其伴侣合作,试着重新给予他(她)信任——就算未来如何尚不分明,或者本应一心赎罪的一方偶尔会犯些小错。但这些小错必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绝非旧情复燃,或者再觅新欢。所谓小错,指的是他(她)在无意之间触及了不堪回首的过去,最后令人后悔不迭。比如说,丈夫可能会给妻子送花,但这花是他从曾给情妇买花的那家店里买来的。妻子知道这一点,因为她看过信用卡账单。要诚心原谅,就要知道任何人都可能偶尔表现得不那么值得信赖。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背叛者曾经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不齿,但是你也要知道,他(她)正在试图做出改变。

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说明,“原谅”在这类情况下是如何运作的。最为人熟知的关于信任和背叛的博弈理论无疑就是所谓“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了。阿克塞尔罗德曾对囚徒困境进行过仔细研究。典型的囚徒困境是这样的:警察分别提审两名囚犯,希望他们认罪。这两名囚徒在之前约定好拒不认罪——但他们都不知道另一个人是否会信守诺言。如果两名囚犯都信守诺言、拒不认罪,他们都会被无罪释放,或者只接受很轻的刑罚。但如果其中一人出卖同伙、承认犯罪,他(她)就能成为污点证人、缩短刑期,而另一人则会延长刑期。如果他们都认了罪,两人都会进监狱。很明显,信任约定、拒不招供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但要想实行这个策略,他们就要放弃个人利益,彼此信赖合作。我在表10—1中列出了囚徒面临的抉择。

表10—1 囚徒面临的抉择

00014.jpeg

大量研究发现,如果这个博弈只进行一回合,几乎没人愿意信守承诺。人们往往会选择背叛同伙(成为污点证人),因为他们不相信另一人会遵守约定。结果自然令人难堪,同时也指出了人性的弱点。阿克塞尔罗德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游戏重复进行,要达到最大合作次数,最佳策略是什么?他为此开发出了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模拟实验,以期找出答案。阿克塞尔罗德计算出的结果显示,使合作次数最大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参与者在违背约定(即背叛另一名参与者)后的行为。为了赢得另一方的信任,这名背叛者需要在此后的所有回合中坚持合作,即使另一方不愿合作也不放弃。换句话说,就算另一名囚徒招供,这名“赎罪”的囚徒也必须拒不招供。阿克塞尔罗德将此称为“悔罪”。引申到我们关心的“背叛后感情重建”上来,我们应采取的策略就很清晰了:在婚姻咨询时,背叛者既有错误之实,他(她)因而必须严格遵照治疗流程行事,努力赢回伴侣的信任,尽管其伴侣可能在一开始不为所动。而受害的一方也要有所觉悟,在那不幸的事件发生之后,如果其伴侣持续表达出悔悟和赎罪之意,希望得到宽恕,他(她)就不应一股脑儿地拒绝重建感情。也就是说,要尽量表现出大度,暂时接受伴侣的道歉。阿克塞尔罗德发现,背叛者用1/10左右时间来道歉效果最好。但在关系重建过程中,直接照此结论行事可能并非明智之举,但它也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一点意见,告诉我们应该在何时接受道歉,既往不咎。受背叛一方不应再容忍任何背叛之意露出苗头,不然他(她)很可能会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但他(她)有时也应表现出宽容,表现出重建关系的意愿。在这一阶段,“宽容”的含义是,如果背叛一方努力赎罪,你有时候也不必置之不理。

爱的博弈论

使合作最大化的重要因素在于参与者在违背约定之后的行为(悔罪还是拒不招供)。为了赢得另一方的信任,背叛者需要在此后的所有合作中坚持合作,即使另一方不愿合作也不放弃。

第2阶段:情绪协调

在第1阶段表现出“试探性”的宽恕后,伴侣双方就可以开始一起重建关系了。首先,他们要知道,他们过去的关系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外遇一事不应归罪于受害的一方,但是他(她)也必须与伴侣合作,一起构建新的亲密关系。

要想达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伴侣双方就要互相理解,正如我在本书第7~9章描述的那样。深感被伴侣理解并理解伴侣,是防止外遇的终极法宝。要让伴侣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黑暗和脆弱确实需要勇气,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不善表达的家庭的人来说,更是一件不能忍受甚至会倍感羞愧的事。但是如果伴侣明白你的脆弱,你们双方就不会再感到孤独或可有可无——这可是外遇的两大背景条件。

伴侣双方也必须重新学会控制冲突,防止冲突冲昏头脑,将他们越推越远。出于这个考虑,我会在治疗中指导伴侣使用戈特曼-拉波波特蓝图和事后修复法。关于这两项练习的详细内容,我已在第9章中进行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但要注意,进行这两个练习的过程可能会异常紧张激烈,这就要求治疗师能够坦然面对强烈感情的冲击,并且和接受治疗的伴侣双方都能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关系。这些练习的目的是帮助伴侣们打下坚实的信任之基,拿到“值得信赖”的准入券。背叛一方更要将婚姻置于首位。伴侣二人不仅要彼此承诺、重建关系,还要将他们的“最新协定”告知他人。他们要告知亲近之人(比如孩子、丈夫/妻子的兄弟姐妹以及亲密的朋友),他们已再次对彼此承诺忠诚,并正在努力重建信任。将情况告知外人有助于关系的“真正”重建,也能从亲近之人处获得支持。

第3阶段:接触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提到性爱——通常来说,这是外遇发生后人们感到最难面对的问题。外遇之后,受背叛一方往往不想再和背叛者共赴云雨、分享肉体的亲密。他们背负了太多恐惧、愤怒和伤害。但如果他们还打算将婚姻继续下去,仅仅完成“宽恕”并不够,他们还必须重新回到卧室。如果他们不能享受性爱的愉悦,就不能算是真正地重新建立起亲密关系。

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性爱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相互依赖,可以满足伴侣双方对亲密的诉求。这种联系能有力阻止外来诱惑。过上愉悦而有意义的性生活的基础,是对我在第7章里描述的那类亲密性对话的严格执行。而现在,你可以将性爱作为谈论的主题。

用性来交流爱意不只对外遇后重建感情的伴侣有益,对于从其他所有类型的背叛中艰难复苏的感情而言,也同样至关重要。


[1]谚语“Boys will be boys”,意为男孩就应该吵闹、调皮、无责任感。常用来讽刺成年男性。——译者注

[2]让婚姻重获幸福的7个法则,详见戈特曼经典作品《幸福的婚姻》,该书已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编者注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