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研究了30多个行业后 麦肯锡总结了中国企业的四套创新类型

2018年8月30日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 提供人:ajlabbll0......
研究了30多个行业后 麦肯锡总结了中国企业的四套创新类型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开展创新?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采用“原型”分析模式,通过对30多个行业的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四大基本类型:效率驱动、客户中心、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

这四种创新原型从不同的视角更细致入微地审视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表现,可为企业的创新战略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原型一:效率驱动型创新

效率驱动型创新是指通过改进流程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即通过对现有生产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在质量、成本、速度、服务等效率评价指标上取得新的突破。效率驱动型创新来源于生产知识和规模,对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尤为重要。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采用效率驱动型创新的例子。该公司的前身为青岛红领集团,是成功实践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消费者需求驱动工厂有效供给)模式的代表。

酷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个性化服装生产的流程进行智能化的创新改造,在服装个性化定制领域,成功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效率和成本进行个性化产品的大规模定制。

客户首先在网上自主设计,对版型、款式、风格、颜色、面料、里料、刺绣、纽扣、口袋等进行选择,然后预约量体,确定版型,再将所有定制细节拆分,自动排单生产,七个工作日内交付定制产品。

从设计、下单、制版、工艺匹配,到计划排程、生产、入库、配送、客服,酷特每一个工序的生产过程均由一张记录着客户需求的电子标签卡指导完成。

酷特全信息化的生产流程控制,将传统服装定制20~50个工作日的生产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达到单个生产单元年生产150万套件定制服装的产量。

效率驱动下的生产流程优化不仅让酷特精准、高效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将过去只有少数人穿得起的“高大上”的贵族定制,变成了老百姓买得起的大众定制;同时,帮助企业实现了零库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效率驱动型的创新让酷特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帮助酷特找到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即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案提供者和指导者,目前已帮助20多个行业改造了60多个项目。

酷特通过效率驱动,实施信息化和柔性化生产流程创新,将效率优势不明显的传统服装个性化定制变得高效,这对拥有庞大制造业生态系统的中国制造业具有参考意义。

我国制造业领域的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仍然存在巨大的提高空间,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的不二之选。

企业应以智能制造为目标,借助“互联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企业的深入应用,通过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管控等技术和装备,促进企业生产过程精准化、柔性化和敏捷化,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原型二:客户中心型创新

客户中心型创新是指通过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上的进步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此类创新主要来源于消费者洞察,找出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发新的产品、服务与业务模式,然后依据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改和更新。滴滴、美团、共享单车、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等企业创新均来自此类创新。

客户中心型创新的关键在于消费者洞察。美图公司就是一家通过精准、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开发新产品,获得用户粘性和支持的企业。

年轻女性群体是美图公司的核心用户,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心理的深入洞察,美图公司以“让更多人变美”为使命,希望“成为全球最懂美的科技公司”,创造了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美妆相机、海报工厂、美图手机等互联网和智能硬件产品。通过消费者洞察,美图的产品创新正从“让用户看起来美”向“真正让用户变美”转变。

如美图公司近期推出的美图美妆APP,主打“轻松拍照科技测肤,量身定制美肤方案”的用户诉求,搭载了美图AI测肤技术MTskin,用户可通过一张素颜自拍的照片,得到皮肤的详细测量报告,帮助用户全面了解皮肤状况,并给出针对性的护肤建议、推荐合适的护肤产品,让用户“变美”。

基于用户洞察的客户中心型创新,让美图公司在用户体量、用户活跃度、用户粘性、用户忠诚度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商业变现能力。

根据美图公司发布的2017年业绩公告显示,美图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5.275亿元,同比增长186.8%。强劲的收入增长显示美图公司在商业化探索上成果显著,也从侧面反映了客户中心型创新对企业业务增长的重要性。

客户中心型创新是B2C类企业创新的主要路径。我国的消费市场庞大,充满机遇;同时,在消费升级的总体趋势下,伴随着90后、00后等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企业也面临消费观念转变的巨大挑战。B2C类的企业需要做好消费者洞察,挖掘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为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创造条件。

原型三:工程技术型创新

工程技术型创新是指整合、吸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技术,设计开发新产品。工程技术型创新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供应商和技术合作伙伴,是科研与实践技艺的结合,通常需要专利保护。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从要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此大背景下,工程技术型创新不仅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信等传统工程技术型行业,对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比如快递行业。

2018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了《关于获国家民航管理部门颁发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的公告。公告称,顺丰控股子公司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已于3月27日荣获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该许可证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

根据许可证的规定,顺丰物流无人机可在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内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这意味着顺丰物流无人机可率先进行商业化运营。作为国内快递企业的领头羊,顺丰不仅是“送快递的”,同时也是一家高度重视工程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

通过SooPAT专利数据搜索引擎检索发现,截至目前,以顺丰速运名义申请的专利有458项,以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名义申请的专利有384项;在这些专利中,无人机方面的专利显示有96项。

顺丰的专利数量远超同行,为构建“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建设物流无人机覆盖网络,顺丰早已在内部开展物流无人机的技术研发。

除了自主研发,顺丰还以合资、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和吸收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技术,以寻求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完成企业空中物流的布局。

比如顺丰和陕西炼石有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了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在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牵头下,联合中航工业618所、西北工业大学等研发单位共同研发了全球首款吨位级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

AT200已于2017年10月完成首次公开飞行,根据顺丰和陕西炼石有色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签署的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批AT200货运无人机将由顺丰采购并应用于航空货运物流市场,这对于进一步提升顺丰物流服务效率和品质、进一步夯实顺丰在行业的领先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工程技术型创新体现了“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特点。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外部主体的知识和资源协同创新,从而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是工程技术型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将工程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重要前提。

企业应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提前申请外观设计、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也要有战略发展眼光,积极申请全球专利。管理架构上,可设置专门的部门或团队,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规划、布局和保护。

原型四:科学研究型创新

科学研究型创新是指企业和学术研究人员合作,通过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获取商业价值。生物、医药、电子等均为高度依赖科学研究型创新的行业,此外,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如互联网企业,也应把科学研究创新视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3年计划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达摩院的成立清晰地展示了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巨头向技术转型的发展战略,马云也直接表示,希望阿里未来的利润由技术产生,而不是由市场规模带来。

根据阿里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达摩院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由全球建设的自主研究中心、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和全球开放研究项目三个部分组成,主要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

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达摩院由顶尖科学家为主导,首批公布的十人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中有多位是中国两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豪掷千金成立达摩院,其未来科学研究成果商业化的最直接受益人是阿里巴巴。达摩院未来在各个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首先将通过阿里巴巴的商业平台进行验证和应用,帮助其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其次,将成果进行商业转化并对外输出,服务阿里巴巴的客户。

可见,达摩院的学术研究成果,既能满足阿里巴巴自身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也能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成为企业开发新业务的基础。

通过科学研究型创新,阿里巴巴未来不仅能实现技术上的自给自足,而且能站在技术战略的最高点,获得技术主导地位,充分保障企业的发展潜力。

科学研究型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障,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不仅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崛起,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

作为对市场变化反应最敏感的主体,企业应以企业内部的问题解决为导向,积极开展与企业需求相关的基础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抢占产业技术竞争高地,增强长期竞争优势。

科学研究创新的成果商业化需要时间的转化,企业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通过打造企业科学研究平台(如阿里、腾讯、网易、华大基因等企业设立的企业研究院)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重视科技人才,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本文作者余云珠来自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企业创新 / 效率驱动 / 产品创新 / 技术创新 / 成果转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