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万能的知乎:“水化”危机的知乎下一步

2018年9月25日  来源:钛媒体 作者:张远 提供人:anchi......
摘要:据说,知乎团队在融资时参考了三个对象,除了 Quora、豆瓣,另外一个就是LinkedIn。知乎LinkedIn化,需要将用户线下职业信息引入进来,让知乎的评价体系与职场的评价体系相互结合,打造一个将职业经验信息结构化很好的数据库。但知乎的工作和职场类话题下,大约聚集了知乎至少50%的小说家。知乎的豆瓣,知乎时间线上的软文比例已经接近1/10了,但知乎毕竟不是什么值得买,没有形成一种坦坦荡荡分享的晒单文化,更多地知乎用户分享出来的是自己玲琅满屏幕的剁手收藏夹,而不是亲身使用过后的详细评测。学步Quora,做搜索广告,对于广告主而言,他们看中的当然不仅仅是读者数量,而是精准覆盖。虽然《故事会》曾经有百万读者,上面登的却全都是些彩铃下载、迷药牌桌等小广告。

在中国,没有一个网站能享受知乎这样的待遇: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

从2011年到2015年,关于知乎如何赚钱的问题从来没有间断过,出谋划策者几乎穷尽了知乎“镀金”的各种可能性,然而官方却从来没有回应过。

不过,冲刺5000万用户的2015年显然是知乎商业化战略的启动之年,出版、广告这些过去两年的商业化试水之外,知乎可能需要去探索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现在大家都喜欢先在发布会上讲清楚,但我觉得这件事不重要,我觉得结果最重要。我倾向于让用户本身、让产品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是最合适的。”天性低调的周源并不愿意太多透露下一步的战略规划,他告诉钛媒体记者,“既然原生广告才刚刚起步,那么下一步就是先把这一块做好。”

不过,知乎的守口如瓶并不能阻止站内、站外“好事者”以己之手为它描绘蓝图。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身份多样、角色复杂、用户爆发性增长的网站来说,未来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可能除了婚恋交友,知乎都可以做。”摆在它面前的一千零一条道路中哪几条最有可能走的通?我这位“好事者”也斗胆寻幽探微,勾勒几条知乎未来最有可能的商业化路径。

6.1  升级版的LinkedIn

据说,知乎团队在融资时参考了三个对象,除了 Quora、豆瓣,另外一个就是LinkedIn。LinkedIn在人脉价值上变现的耀眼成绩令人艳羡,面向B端的人才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解决方案,面向C端的高级会员订阅服务,都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就高达6.38亿美元。

LinkedIn虽然已经是一名11岁高龄的互联网老兵,商业模式也早已得到了验证,然而“中国版的LinkedIn”却没有一家长成气候。就连去年进入中国的LinkedIn自己也遭遇了“水土不服”,只能另起炉灶去打造一款年轻化、本地化的“赤兔”。

而知乎自成立以来就被视为中国最有“LinkedIn相”的公司。

而今年3月知乎媒体沟通会上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75%的知乎用户属于职业人群。而知乎所定义的用户价值有一半都与职业相关:建立个人口碑、获得商业客户、找工作、创业。周源倾情讲述了一位留学日本的糕点师如何通过回答问题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开门即被抢空”的面包店;一位P2P领域优秀答主被业内知名公司招为高管;因为“硬派健身”系列回答在知乎上声名鹊起的斌卡被投资人看中,投入了创业浪潮……

“我们希望把知乎打造成个人品牌塑造的入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用户发现和收获工作及人生的新机会。”周源如是说。无论是知乎“盐”系列电子书,还是知乎圆桌以及今年推出的“职人介绍所”,都是知乎在帮助用户塑造职业品牌方面的尝试。

不过,对于怎样在职业社交领域更进一步,周源并未想清楚,也不并急于大步流星。在他看来,“职业社交还是要带一定的无目的性,更融洽的感觉才更容易聊起来。我觉得这一块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生搬硬套的逻辑。我们看到了很多知乎用户树立了个人品牌,在知乎找到了工作,我们在思考怎样给他们增加更大的价值。这件事现在是下不了结论的,还是要再陪伴用户继续成长。”

早在2011年,知乎创始团队成员成远就点出了LinkedIn的基础之所在:一个将职业经验信息结构化很好的数据库。正如知友邓文博所言“公开的社会化简历是另外一项互联网基础服务,而LinkedIn把这项服务打磨得最好。”而知乎上的个人品牌和专业声望却并不是来自于职场中的profile和工作经验,而是用户通过回答问题、通过用户(不仅仅是业内人士)的点赞树立起来的。这是一套和传统职场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所以,纵然已经有不少猎头蹲守知乎以待良才。但知乎如果想系统化、规模化地推进“人企对接”,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将用户线下职业信息引入进来,让知乎的评价体系与职场的评价体系相互结合。

实际情况是,没有多少人会在知乎个人页面上填入职业信息,毕竟大多数用户只是读者,并无打造个人品牌的野心。就在几天之前,在我登录时,知乎弹出了一个引导我介绍个人职业和专业的页面。然而,我毫不留情地点击了“跳过”。

就连周源也对钛媒体记者承认“对于那些需要让自己的信息更丰富,让更多人的人能在平台上找到他的人,平台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profile上的易用程度和符合用户的期望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周源看来,“再做一个 LinkedIn 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非常老的产品了。但是职场和工作方面的需求可以仔细去想一想。”或许知乎可以做一个升级版的LinkedIn,一个颠覆传统职场评价体系、招聘流程、用人制度的产品(他介绍的三个案例都属于此)。然而,纯线上的个人品牌真的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吗?在知乎上夸夸其谈、动笔千言的人工作能力又如何呢?能博得读者点赞喝彩的回答真的是专业的回答吗?

只要看一下“在知乎上有可能编故事伪造身份吗?”下面的252个回答,你就会知道为了网络爆红,人们讲故事、自我包装的能力有多么强大。恶魔的奶爸的回答虽然夸张,但还是获得了200多人的赞同:知乎的工作和职场类话题下,大约聚集了乎至少50%的小说家。

6.2    知乎版“什么值得买”?

通过知乎,我曾经一连买过4条一个牌子的耳机:舒伯乐 HD381F。虽然李楠有言: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然而,知乎几十位用户的长文推荐还是让我在淘宝上入手了这一条“百元价位,千元音质”的不知名厂商出品的耳机。果不其然,音质在千元以下确实是佼佼者,但线材却是十几元地摊级。任凭我如何小心翼翼、轻操慢撸,娇弱的耳机线还是准时在一个半月的时候断掉,连买4条之后我的耐心彻彻底底run out了。

正是我这样的“知乎党”支撑起了舒伯乐淘宝店的半壁江山。和我一样“感情受到伤害”的知友开始追查“幕后黑手”。

“为什么在很多专业论坛都很少看见的牌子会在知乎那么火?一篇疑似枪文的问答就直接把你们忽悠着去买了。至少买耳机之前去看看那些专业的论坛,而不是在知乎看到某个耳机的介绍后就去买。”在知友杨帆的扫射之下,我觉得自己在中招之后又中枪了。

知乎时间线上的软文比例已经接近1/10了,与之相比,微博是2/10,朋友圈是8/10。”伯通李所指的“软文”当然不知是公关软文,也有千奇百怪的导购类问题——淘宝上有哪些商品能让你感叹「啊,万能的淘宝!」?有哪些可以满足中二情结的日常用品?你用过什么性价比超高的彩妆及超级无妆感的底妆……知乎应该在这些问题下面加上说明:软文在此出没,请注意。

在很多买买买小能手眼中,知乎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最大的“社会化导购平台”。Kindle、飞利浦电动牙刷、舒伯乐耳机、华丰三鲜伊面等都是人气超高的“知乎爆款”。

那么,知乎能不能像什么值得买一样,从每一个淘宝、京东链接收取一点“返利”呢?与其被“搭便车”的软文“揩油”,没得到便宜却无端挨骂,不如自己把这部分钱给挣了。

半数以上的知乎用户每月网购次数在四次以上

当然,知乎要走好这一步棋,首先要鼓励大家勇敢地放链接,放链接,放链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很多答主为了免责,一再声明“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他们鼓励读者去淘宝里直接搜索,如此一来,知乎就白白地为店家做了导流却分文未得,到哪儿说理去?

用户为什么不愿意放上链接?因为知乎毕竟不是什么值得买,没有形成一种坦坦荡荡分享的晒单文化,用户也没有形成在上面找低价折扣促销让利的“功利性动机”。所以,用户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与导购保持距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更多地知乎用户分享出来的是自己玲琅满屏幕的剁手收藏夹,而不是亲身使用过后的详细评测,不靠谱程度之高只能戴上“免责声明”的安全帽。至于这一点,知乎应该如何引导呢?这是留给诸位读者的阅后习题。

6.3  学步Quora,做搜索广告

“About one-third of visitors to Quora are looking to find an answer a specific question, and that could be a good opportunity to show them an ad related to their question.”

你看不懂上面那段话没关系,只要知乎管理层看懂就好了。Quora首席执行官Mark Bodnick在年初宣布,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启动类似Google搜索广告或TripAdvisor的广告服务,会根据用户的搜索或提问内容自动匹配相关度较高的广告。

“从一月份到五月份,我们的整体搜索量翻了7倍左右,但还不能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说明用户更喜欢使用这个功能了。”在这方面,周源和Quora的管理层一样谨慎。

这一次知乎能否走在Quora前面,我们搬小板凳以待。

6.4  将媒体之路进行到底

如果上述所有的突围都宣告失败,知乎至少可以退守其轻车熟路的老路——媒体。虽然,媒体网站很难像社交、电商、搜索那样获得高估值、超强现金流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为什么媒体网站的估值或市值普遍不高?”这个问题下面,你可以看到大家是怎么样用各种姿势、各个角度来看衰媒体的。当然,你还可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知乎最大的风险是走向媒体化吗?”(你才是媒体,你们全家都是媒体,知乎君愤愤不平地说。)

当然,身为媒体人的我不会跟着众人对媒体踩上一脚,然而媒体的致命伤连知乎也无法避免:优质的内容无法规模化、稳定化、流程化生产。这类似于中餐遇到的标准化难题。

知乎日报上的首支原生广告,来自因特尔

虽然因特尔、路虎等几十家大牌厂商都在知乎日报上投放了原生广告。然而,随着知乎用户群体平均水平的不断下降,知乎内容的正在变的鱼龙混杂。而且,对于广告主而言,传统媒体还有“分众”的作用——时尚杂志、财经杂志、情感杂志各有其受众所在。他们看中的当然不仅仅是读者数量,而是精准覆盖。所以,虽然《故事会》曾经有百万读者,上面登的却全都是些彩铃下载、迷药牌桌等小广告。

对于知乎这样一个“高端与低俗齐飞,鸡汤共异闻一色”的大杂烩网站来说,当前期的“逼格红利”慢慢消失,高端品牌必将弃之而去。那个时候,它恐怕就不能想如今这样保持高傲的身段(傍大户),而只能像今日头条那样不顾什么优雅不优雅,软广告无孔不入了。

那画面太美我已经不敢想象。

看似万能的知乎,当危机不可避免,还有拯救的可能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知乎,你又更看好哪种拯救?(作者为钛媒体记者张远)

知乎 / Quora / 豆瓣 / LinkedIn / 故事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