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2018年7月24日  来源:36氪 作者: 提供人:anchi......

编者按:相当部分的中年人感到失望低落,郁郁不得志。原本美满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都可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变化,受到极大的挑战。人都有老的一天,在中年危机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编译自The Atlantic的原题为“The Real Roots of Midlife Crisis”的文章。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下篇):年纪越大,越爱跟别人比

当然,更有价值、也更难回答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人类幸福感高低会呈U型曲线呢?为什么人到中年就普遍出现不满足的心理呢?中年之后为什么又渐渐向好?

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研究者口中所说的“选择性偏见”:不开心的人,一般死得比较早,所以他们就不会出现在样本里。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年是压力非常大的时期,同时要承受来自工作、孩子和父母日渐衰老的压力。但这样的解释还不够充分。确实,我本人在经历U型曲线的时候,虽然心情郁闷,但是没有死掉。很多其他人也能熬过来。而且, U型曲线通常只要在其他变量(工作、收入、孩子、婚姻)经过调整之后才会出现,所以, U型曲线本身跟生活的境况没有关系。

Carstensen和同事在2001年的论文中,提到了一个很常见的假设: “随着人们日渐衰老,他们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会将时间投入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有意义的关系里,然后他们就从这些投入中获得回报和满足感。”我很赞同这样的假设。对于很多人而言,中年是一个调整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在社会上竞争打拼,更是和社会的联结。我40多岁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在跟别人比,不停的给自己“打分”,批判自己,然后近乎痴迷地比较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看自己在哪个方面又败下阵来。我写出了畅销书吗?我的文学成就在哪儿?奥巴马都比我年轻,他都当上美国总统了!等我50多岁的时候,就像朋友卡利一样,我更倾向于享受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也渐渐地将自己跟他人之间的比较抛到了脑后。

Carstensen还告诉我说, “未来变得不那么遥远,而且更具体的时候,人们就会关注现在。我们觉得这么做有利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人到了老年,就慢慢地把目标指向了人生的意义,以及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这也是与我交流的许多人都见证了的变化。

结合我个人的体验,这样的改变,在人们的体验和研究文献中都有体现,年龄越大,人就越来越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人设定目标,一般都是暂时性的目标,目标会随着年龄逐渐改变。直到自己的未来范围越缩越小,再设立目标的时候,也会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容易实现。“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对自己“勇攀高峰,勇创新高”的期望渐渐消散,失败感和幻灭感也随之而去了。

随着年龄增长,期望值越来越低,这样的说法,其实有实证研究作为支撑。Hannes Schwandt是普林斯顿大学健康中心的一名年轻的经济学家,他观察了德国一项横项研究,1991年到2004年的数据。在调查中,人们被问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五年后预测的生活满意度。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比较,对于同一个个人,五年内的期待有和变化。让他惊讶的是,无论人们的经济状况如何,生于哪个年代,也无论他们是生活在西德还是东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年轻人总是对于五年后的满意度过度乐观,而年长的人总是低估自己在未来的满意度。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免会失望,而年长的人却会发现其实自己的生活已经超出预期。并且,Schwandt还发现,在两个年龄段之间,也就是中年期间,中年人两头都是失望。一方面,自己的生活不如年轻时所预期的,另一方面,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期望又很低。中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不断下降(U型曲线下降阶段),但是他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一来,不郁闷才怪。最后,他们的期望值稳定在一定水平,现实开始慢慢超出自己的预期。于是,他们有乐观起来,生活满意度逐渐上升。而期望值与满意度相等的地方,正是50岁的时候。

“这样的发现支持了年龄-生活满意度U型曲线,人在中年时期由于无法达到理想,而感到痛苦,后来又因为不切实际的期望渐渐减少,而重新感到开心。“Schwandt这样写道。

那么,为什么抛弃不切实际的理想,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时点一定是在中年呢?确切的解释,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研究才能得出。但是,在脑科学的领域,我们已经有了些线索,答案可能是振奋人心的。

Dilip V. Jeste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他从医的目标是为了帮助老年人,不仅在于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而是通过神经科学来帮助他们。他和同事通过核磁扫描和心理学测试,寻找大脑中精神和情绪的工作机制。

他在研究神经分裂症老年患者的时候发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症状有所缓解。于是他逐渐对人类衰老过程感兴趣。他想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即使健康逐渐恶化,生活也有许多难题,但是人们往往越来越乐观。他分别在2016年和2013年发表了两篇论文,提到在人生的后半段,即使是在病痛越来越多,人“应该”越来越抑郁和焦虑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的满意度往往越来越高。

Jeste告诉我, “我想知道的是,‘人类在认知方面,有什么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改善的?’我开始思考,虽然老人们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对生活比较满意,是不是跟他们变得更聪明有关系。”

医学界对他这样的研究保持怀疑态度,告诉他说,研究智慧是哲学家的事,不是神经科学家或者心理学家该干的。“于是,我接受了挑战。”最近几年,西方精神病学出现了关于智慧的研究,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在科学上有理有据。Jeste研究了现代文献和经典,发现,世界各地由古至今对于智慧的概念非常相似。“世界各地对于有智慧的人,描述都差不多。“智者一般充满了同情心,同理心,为人处事成熟老道,对不同的价值观有包容力,可以忍受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当人家这些优点集于一身的时候,会产生“部分大于整体”的效果:不仅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大大提高,还会给自己的社区带来福祉。智慧是对社会有益的。人类在生育期之后,常常还会活很久,这些智慧会对我们的后代和社区提供参考,从进化的角度上看来,社区里有些老人,对整个社区都是有益的。

”智慧,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很有用处。但是,在进化的角度上说,年轻人有生育力,所以他们就算不那么聪明,也有价值。但是,年龄较大的人就要找到其他对物种产生贡献的办法。年轻人比较喜欢追求竞争力,但是年长的人在情绪,调节方面能力够强,对多样性的包容度更大,能深思远虑。”他觉得智慧是有生物学基础的,所以他在大脑中寻找智慧的根源。

今年夏天,我在圣地亚哥观察Jeste和临床心理学家Lisa Eyler在老年人身上做实验,他们观察的是老人如何处理跟同情心相关的任务,同情心是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要71岁的实验对象带上耳机,头上戴一个设备观看图像,通过按钮进行实验,同时还设了暂停实验的按钮。实验完了之后,还需要做功能性核磁扫描。整整一个小时,实验对象都在做刺激大脑认知和情感中心的任务,同时,电脑会记录实验对象大脑的影响,随后,研究人员在体验对象,身上做了个标准化的同理心测试,通过看图片并记录对象反应。最后,还有临床医生问答的环节。

——你觉得自己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吗?

——有时候是的,一般深处困难的时候没有时间反思,但后来度过危机之后,就有时间总结。

——你的智慧随着年龄增加了吗?

——当然。

——这对生活有好的影响吗?

——当然。

实验对象知道做事不应该冲动,并且应该在别人的身上找优点,即使这些优点并不明显。他们在几十人身上重复实验,并结合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智慧的科学研究还处于摇篮期,其他方面也没有证据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人就会越来越睿智”,智慧也有可能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而且大脑中也没有一个单独的智慧区。智慧更像是一种多方面的特征,有多种其他功能组合起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属性。

但是,衰老确实在某些方面有利于产生智慧,带来更大的幸福感。2012年有一项研究标题是“回首过去不要带着怒气!成功与不成功衰老过程中面对错失良机的反应。”一群德国神经科学家利用脑部扫描和其他精神和情感活动测试,他们发现,健康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6岁)对于悔恨的反应比年轻人(平均年龄25岁)要低得多也就是说,老年人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不像年轻人那么容易感到郁闷。这样的态度,与古代思想传统不谋而合,古人以淡泊宁静为智慧。确实,老年人的大脑在面对消极刺激的时候,反应比年轻人的大脑要小很多。“年轻人消极的感受比较多。”康奈尔大学教授Wethington这样说道。老年人不那么容易被愤怒冲昏头脑。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rstensen也告诉我说, “年轻人在控制自己情绪方面能力不足。”很多年前,我问父亲,为什么50岁之后,他就不那么容易生气了,父亲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我意识到,没有必要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而他年轻的时候常常怒火冲天,家里不得安宁。

还有别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在社交中会更理智,做长期决策时,也更深思熟虑。精神得到升华(尤其是女性),在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事情面前,人们也能够坦然面对。Jeste和同事发现的结果就是引人深思:老年人的大脑中虽有一些部分渐渐退化,但其他部分的神经网络会重新联系起来,神经可塑性大大增加。Jeste还提到,大脑有些神经回路会相联系,以补偿随年龄增长而丧失的敏感程度,这样的变化,可能会降低人的冲动程度和成瘾倾向。

但这不能直接说明,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就自动的变得有智慧(或者更满足、平静和懂得感恩)。很多年轻人也很有智慧,也有些老年人没什么智慧。但是,这样的发现确实能够说明,年龄增长,使得我们更可能变得有智慧、满足、平静和懂得感恩。我相信,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年生活的意义。

在过去的20多年里,David Blanchflower ,Andrew Oswald 和 Carol Graham等研究人员开始研究U型曲线的时候,没有人感兴趣。但是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几年之后,我们就会增进对衰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了解。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度过中年危机,学到人生的智慧。我觉得,了解U型曲线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科学或医学方面,而在于文化方面。U型曲线让我们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年生活,这样的叙事更准确地描述了人生的变化,让人们更包容身边处于困难时期的人,也让那些处在中年危机当中的人没那么尴尬和孤独。

现在主流的说法,当然还是中年危机。中年的说法由来已久,但中年危机的概念是近几十年提出的。在1965年,心理学家Elliott Jaques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中年危机。1974年,Gail Sheehy写了本畅销书《过渡期:成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其中取了个40岁男人的例子:

虽然,他已经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是却不免觉得郁郁不得志。他觉得自己被困住了,于是责怪自己的工作,或者妻子,或者是身边的一切。他幻想着打破这个牢笼。也许是借由一个有趣的女人,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或者是搬到一个不同的城市去。以上都可能是他解救自己的希冀。然而,一旦他实现了这些目标,他又会陷于一个新的牢笼,渴望再度逃离,回到原先的家里,回到妻子和孩子的身边,失去他们才让他懂得珍惜。

妻子们当然会感到害怕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描述正是我40多岁时的感受。害怕的可不止是妻子们,整个社会都感到害怕。中年危机的概念在提出的时候,就给人留下了一种“不负责任、想逃离、放纵自己和反社会”的印象。心理学家Wethington在2000年发表一项研究,提到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经历过中年危机。而很多反对这个概念的人,觉得中年危机只是中年人拿来解释自己不成熟行为的藉口。“危机”一词也让人有种陷入僵局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破坏力和失控感。但研究证据显示的是,中年危机更像是长时间不愉快的体验,但是仍然在人们控制范围之内。

“每次我去讲课,我都告诉学生说,但凡是人,都可能遭遇中年危机。但是现在知道,人在40多岁的时候,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而且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往往会搞错原因,怪错人。”Oswald告诉我。一有疑问,人们就会拼命寻求解释,从而导致归因错误和不周全的决策。这两者才会带来典型的中年危机,最后让人行为突然发生改变,做出错误的判断。我在快50岁的时候,由于总是不满,又找不到原因,于是我认定,我的职业道路有问题。让我常常有冲动想辞职。“今天就辞职吧,现在就辞职,你还等什么等?“好在我还算有理智,朋友也劝我,不要自毁,做出无谓荒唐的举动。如今回首,我真希望自己当时就知道U型曲线。我的不满并非源自自己的工作,而是年龄来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就连我们的堂哥黑猩猩也有这样的问题。

在衰老和幸福感之间关系方面,科学研究还有待继续。但我也不认为应该过早的推广U型曲线的概念。于是,我会告诉三四十岁的人说,人生还没有定稿,中年时期他们可能一帆风顺。如果真的遭遇“危机”,他们也不是孤身一人。这时,要勇敢的面对,不要做什么傻事。乔治?奥威尔死于46岁,他40岁的时候写道:“ 如果从内心审视人生,不管是谁,都只会看到一系列的失败。”他错了。感谢上苍,或许现在我终于有智慧可以看到生活真实的面貌。

相关阅读:中年危机真正的根源(上篇):20岁、30岁和40岁的区别。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