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天气左右身心健康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暗示力 作者:亚当·奥尔特 提供人:It8933......

库克的船吃力地在上下翻腾的冰冷海水中前进,他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和水手们一起死在黑暗里。在考虑了很多牵强的原因和完全无效的解决办法后,库克意识到,人们是因为太久没见到阳光而患了病,于是他设计了几种巧妙的治疗方法。比如,他的“光线疗法”就是让受影响的水手每天在一盆篝火前坐上几个小时,沐浴在火焰的热量和光辉中。每次治疗后,水手们都能暂时恢复活力,重新回到从前的开朗状态,库克的这种治疗办法可谓是一个世纪之后发明的用蓝色灯光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先驱。另外,其他人则要在船上又小又冷的甲板上绕圈前进,水手们把这个区域叫作“疯人舞池”。和自然光一样,运动能让人免受北极漫漫长夜的蹂躏。后来,库克又观察了一群因纽特人。因纽特人数代人都生活在北极,已经适应了黑暗的寒冬,他们模仿冬眠动物的行为,在冬天放缓活动,一有机会就睡懒觉、延长聚会时间、谈天说地。等太阳升起来,他们会举行庆祝春天到来的活动,跳舞和求爱。

科学家们如今认识到,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与我们昼夜节奏的起伏和流动,即调节我们作息的体内时钟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我在第1章中所说,如果这座内部时钟被扰乱,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难以完成哪怕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任务,例如,我们在跨越时区后要倒时差。人类体内的褪黑激素是推动昼夜周期的主要因素。褪黑激素由松果腺分泌,白天并不出现,一到睡前就涌入身体。随着冬季的白昼一天天缩短,褪黑激素大量分泌,方便人长时间入睡,而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只好与困意对抗,努力在更短的白昼里完成夏天用较长时间才能干完的事情。我们在前面看到,医生往往会用模拟自然阳光波长蓝色光来治疗冬日的季节性情感障碍,这种蓝色光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能发出10 000勒克斯(3)的光线,而只需300勒克斯的光线就能阻止褪黑激素产生,初升太阳发出的光线为700勒克斯。

从古至今,这些夏日的高潮与冬天的低谷在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凡·高就在冬季忧郁期和夏季极端狂热期之间疯狂地摇摆。在1888年12月的一个最短暂、最黑暗也最寒冷的夜里,凡·高与从前的朋友和伙伴保罗·高更凶狠地厮打起来,他先是朝高更头上泼了一杯苦艾酒,接着又拿出一柄剃刀在黑暗的街道上追逐他,在那天晚上夜更深的时候,凡·高用同一柄剃刀割下了自己的右耳垂,据说是要寄给一个名为雷切尔的妓女。凡·高的画作风格也同样在季节之间摇摆不定,冬天的那几个月里,凡·高的画面被不祥的云彩和无尽的黑暗所占据,到了夏天的几个月,画面上的景物就变成了乐观的太阳、光芒和星星。他用厚厚的油彩堆叠出咄咄逼人的笔触,在冬天越发疯狂,到了夏天则略微减弱。不只是凡·高这样,德国博学多才的大诗人歌德也抱怨说,“优秀的人物”(包括他自己在内)总是“受气候不利影响最多”。作曲家亨德尔和马勒也败在了季节手下,他们的许多伟大作品都出自秋天和春天,至于冬天的抑郁低谷和夏天的狂躁高潮,他们也无力抗衡。

天气出现变化时,人也会表现出许多令人惊讶的反应。

和季节性情感障碍一样,动物也在生理上表现出了许多强烈的天气效应的影响。天气状况固然对人类有影响,但某些低等动物与天气的变化更为同步,反应也比人类更迅速和明显。2004年,大西洋上的飓风季节尤为活跃,科学家们追踪了佛罗里达州西海岸沿线海湾鲨鱼的运动情况。2004年8月,早在飓风“查理”带来的风暴和大雨降临佛罗里达州之前,鲨鱼就集体逃到了墨西哥湾更深也更安全的海域中。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发现,鲨鱼是对气压的迅速下降作出了反应,这是暴雨即将到来的预警信号。其他研究人员发现,狗、蜜蜂、鸟和大象身上也存在类似行为,每当飓风、热带风暴甚至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前,气压骤然下降,它们就会寻找藏身之处或是登上高地。人类没有这么敏锐的反应,但研究也表明,天气变化时,人会出现各种失调和错乱的反应。

风暴和强风进入一个地区,会给大气层带入负电粒子或离子。在20世纪,观察家们都说,诸如加利福尼亚州的飓风“圣安娜”、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钦诺克风、意大利的热风和以色列的沙尘暴等强风刚开始的时候,就会让人类行为发生奇怪的变化。1938年,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经典硬派侦探故事《红风》(Red Wind)里提到了可怕的飓风“圣安娜”26次。风成了真正的隐藏角色,它令聚会以混乱打斗告终,妻子试图用雕刻刀割断丈夫的喉咙。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居民往往会把从偏头疼到精神病等一系列疾病跟本地的焚风(foehn winds)联系在一起,德国生产的阿司匹林有时也会以能治疗焚风病为卖点。焚风从山坡上席卷而下,短短几个小时,就能让气温上升到28℃,这也是欧洲中部气候相对温和的主要原因。阿道夫·希特勒的朋友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声称,1931年9月18日晚两人去竞选时,希特勒就是因为焚风而头疼,同一天晚上,希特勒的侄女格莉·拉包尔(Geli Raubal)用枪射中自己胸口而死。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阿尔卑斯山焚风与德国工厂意外事故及伤害率之间的关系。他们把天气分为6种状态,其中3种相对平静,另外3种与焚风、风暴和风后恢复所带来的混乱有关。在被3种焚风扰乱的状态下,人们在慕尼黑交通展览中对视觉线索的反应变慢,一家重型机械厂的事故发生率特别高,另一家工厂的工人更频繁地到厂区医生的诊所就医。在观察了近30 000名德国展会参观者和产业工人的行为之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焚风病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大气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症状,如反应时间变长、身体上的疾病等。

实验故事

20年后,两名美国研究人员想知道为什么季风能够如此强烈地对人产生影响。很明显,风里藏着某种能引起头痛和其他疾病的东西,但能确立两者联系的流行病学数据里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大风和风暴改变了大气的负电成分,研究人员决定观察一下,如果向封闭的实验室释放带电离子,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预计这些正离子会干扰参与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5-羟色胺这一神经递质的产生,而5-羟色胺是导致多动症和好斗行为的原因。研究人员发布的广告招徕了近百人,他们让每人在安装了3台离子发生器的密闭房间里待上90分钟。每人坐在房间里两次,一次接通离子发生器,模仿风暴来临之前空气中正离子浓度缓慢增加的状态;一次关闭发生器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后者房间里除了没有正离子之外,其余条件都相同。在每一轮90分钟的实验里,参与者会完成一系列的量表和任务,以测量其情绪和精神机能。研究人员分析结果后发现,正离子让参与者变得更加紧张、疲惫、不喜社交且情绪低落。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一连串的破坏性反应解释了为什么风和天气变化这两个因素与自杀、抑郁、烦躁、犯罪、工业以及汽车事故相关。

由于大风改变了大气中的负电成分,正离子会让人变得比较紧张、疲惫,不友善也不开心。

但研究人员近来发现,会扰乱人心智的不仅仅是多变的气候。美世(Mercer)是一家全球性的咨询公司,它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地主要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结合了39种不同的指标,包括犯罪率、餐厅质量以及政治稳定性。这些指标中最主要的一项是气候,温度适宜、阳光充沛的城市得分高,冬季漫长、寒冷且多雨的城市得分低。奇怪的是,尽管美世对有温暖阳光的城市的打分高于寒冷多雨的城市,一队研究人员却给阳光城市投下了一层隐喻的乌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