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外部表现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很容易识别和测量。例如,我们知道在正常意识状态下的生物是清醒的,会关注周围环境的刺激,并且行动方式合乎环境和我们所想象的行为目的。适当的行为既包括我先前描述的背景情绪,也包括与给定场景中发生的特定事件或刺激相关的特定动作或情绪。专业的观察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评估这些意识的关联物(如果环境有利,可能耗时短至10分钟,但是我必须补充一点,专家也可能会被愚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有机体来确定觉醒状态的存在与否:眼睛必须睁开,肌肉必须有足够张力可以活动。注意刺激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机体对刺激的定向能力来建立,并且当有机体对各种感官刺激做出反应并在环境中与刺激相互作用时,我们可以观察眼睛的运动、头部的运动以及肢体和全身的运动模式。背景情绪的存在可以根据面部表情的性质以及肢体运动的动态轮廓和姿势来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考虑(自然的或实验的)情境并判定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以及有机体的自发行动是否适合该环境,来评估行为的目的性和适当性。
尽管所有这些外部表现都可以被适当的刺激引发,可以被观察、录像,以及通过各种设备测量,但我必须强调,训练有素的观察者的定性判断是行为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观察者所面对的情况是可通过专家分析来加以分解的,但它首先是一个组合、一个时间上的共同贡献,是在一个单一的有机体中表现出来,并以某种方式,由一个单一的目标连接起来的。
可能以下方式会有助于理解:把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想象成一段管弦乐曲的演奏,而且这段管弦乐曲的乐谱是在演奏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正如你听到的音乐是许多组乐器同时演奏的结果,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是几个生物系统同时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乐器组产生不同的声音并演奏不同的旋律。它们可能会在整个乐曲中连续演奏,或者有时(可能是几个小节)不演奏。有机体的行为也是这样。一些生物系统产生连续存在的行为,而另一些生物系统产生可能在给定时间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行为。我想在此强调的主要观点是:第一,我们在有机体内观察到的行为不是单一旋律的结果,而是在你选择观察的每个时间单元中同时出现的旋律的结果;如果你作为指挥家正在观察有机体行为的虚构乐谱,你会发现在每个小节上垂直连接的不同声部。第二,行为的某些组成部分总是存在的,并形成了连续演奏的基础,而另一些则仅在演奏的某些时期出现;“行为乐谱”(见图3-1)会记录某种行为在某一小节的加入与其在随后某一小节的结束,就像指挥的乐谱记录了协奏曲中钢琴独奏部分的开始和结束一样。第三,尽管行为由各个部分组成,但每个时刻的行为产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种贡献的融合,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复调音乐没有区别。在我此处讲述的关键特征,即同时性之外,其余特征将不再详细说明。
图3-1 行为乐谱
当我们在接下来的几页中考虑人类行为时,我想请你考虑几种在时间上并行发展的行为。觉醒、背景情绪和低水平的注意将不断出现;从觉醒的那一刻到你入睡的那一刻,它们都存在。特定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和特定的动作(行为)序列会根据环境不时地出现。同样,口头报告也是一种行为。
“正如你听到的音乐是许多组乐器同时演奏的结果,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是几个生物系统同时作用的结果。”
现在,我们将这种隐喻扩展到我们正在观察其表现的人的心智中。我认为在私密心智中也存在一个管弦乐谱,只是在这个乐谱中同时出现的音乐部分叠加起来对应的是心理流的表象。这些心理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观察到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的、认知的产物。一些表象出现得比行为要早一些,例如我们即将用句子表达的一个想法的心理表象。其他表象出现得稍微晚一点儿,例如对我们刚刚表现出的情绪的感受。当然,一部分音乐对应的是觉醒状态和持续制作表象的功能,以及对特定客体、事件和词语的表征;还有一部分对应的是对有机体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的感受。然而,在这个内部管弦乐谱中还有另一部分,不具有精确的外部对应物:这一部分是自我感,是所有意识概念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这个隐喻中,我们可以将自我感想象为一个附加的部分。它以一种非言语的方式使人的心智知晓:心智在其中展开的个体有机体的真实存在,以及有机体与自身或周围环境中特定客体相互作用的事实。这种知晓改变了心理过程和外部行为的方向。它的私密存在只供其所有者直接可用。外部观察者可以从它对外部行为的影响,而不是从它自己的典型行为中推断出来。因此,觉醒、背景情绪和低水平的注意是与意识发生相容的内部状况的外部迹象。另外,特定的情绪、持续和集中的注意,以及在较长时间内适合环境的有针对性的行为,都很好地表明意识确实发生在我们观察的对象身上,即使我们作为外部观察者不能直接观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