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思维和记忆

2025年1月19日  来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作者:加里·R·卡比 提供人:yehe60......

你的记忆就是过去,想象你去记忆,自我认为你要记忆,或者假装要记忆。

——哈罗德·品特(HaroldPinter),剧作家

如果连一点简单的记忆都没有,我们就无法进行思考。因为即使我们进行6加3的算术运算,需要有6的记忆然后才能在其上加3。没有记忆就不会有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任何思维,我们的世界就会失去持续性。我们将完全沉浸于现在,没有未来可以想象,没有过去可以参考。我们不会明白我们是谁或者我们将向哪里去。在这种永久的现在中产生意识似乎对一些人来说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在其中进行思维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思维和记忆是不可分开的。我们思考的内容依赖于我们记忆的能力以及记忆的内容。很差的记忆或者被歪曲的记忆会使我们很难进行成功的思考。然而,即使记忆很好也会是不完美的。不管我们对于以前发生的事件有多大的把握,我们都可能是错的。因此,我们必须倾听别人的回忆,并且对我们经历的情况他人的故事会提供一幅更加精确的图画,对于这种可能性我们要持欢迎的态度。我们也必须把我们的记忆用硬件资料复制下来并且把我们认为将来会回忆到的事件记录下来,而且我们必须积极地通过意义、实践以及记忆法的使用对信息进行编码工作。下面我们简要地看一下记忆是如何欺骗思维的,我们为何会遗忘以及我们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记忆。

记忆之变化本质

当记忆在大脑中再现的时候,与这些记忆相关的神经元就会经历生理上的变化。神经元伸出枝节以便相互间形成更多的联络,它们可能更有效地进行激发反应,更少依赖于神经传导素的刺激。但是确切地说,这些以及其他的生理变化如何使记忆再现于大脑仍然是一个大谜团。然而,我们所知道的是,不管它们的生理基础是什么,记忆都会经历变化。在更深入了解记忆之前,请抽出时间完成下面的思维行动练习。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们实际上是重新创造我们的记忆,而不是获得我们经验的准确再现。这种再造行为经常发生,但其发展的方向并不总是与经验的意义相一致。这就是说,尽管这些记忆在细节上缺乏必要的精确性,但是它们却是与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保持着一致性。最早论证这一点的一项实验(Carmichael,Hogan, and Walter,1932)发现:如果我们向一些主体出示一张图片,该图片看起来像一个非常厚的字母C或者像一个非常薄的1/4月牙,告知他们这是字母C,他们以后会倾向于把它记成看起来更薄、更像一个字母C而不是1/4的月牙。当出示给其他主体同样的刺激物并告知他们这是一个1/4的月牙时,他们以后会把它记成比本来更厚的、看起来更像一个1/4的月牙。换言之,在刺激物赋予的意义导向下,人们的记忆被扭曲了,在本例中刺激物是字母C或者1/4的月牙。

对于事件的回忆,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对于经历的大小经验赋予意义。被狗咬伤有时会被作为一件小事情来经历,但是记忆中却是以更琐碎的小事来记忆的。另一方面,如果被狗咬最初被看做是一次痛苦的经历,那么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回忆它时会把它看作更痛苦的经历。狗被放大了,咬伤也变得更严重了,打斗的过程更长了,狗的主人变得更加漠视或者具有虐待狂的倾向。实际上,这表明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建立在虚构之上的真实故事而已。

大多经历过变化的记忆都属于情景记忆,即由我们生活中传记式自我经历事件形成的记忆。其他的记忆种类,诸如感知—运动记忆(对于像骑自行车和操作重型机器那样的如何执行技术的记忆)和语义记忆(我们自己语言的记忆,如狗指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数字加法运算等)会较少地受到扭曲的改变。但是对于似乎能冷冻时间的情绪事件产生的情景记忆怎么办呢(这些事件记忆深刻不易改变)?例如轰炸珍珠港的事件、约翰·F·肯尼迪(JohnF.Kennedy)的暗杀事件、挑战者号宇宙飞船爆炸事件以及“9.11”事件等。许多美国人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只要一听到或者看到这类事件的消息,就会把事件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脑海中。但是当我们探索这些记忆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记忆也许是不正确的,尽管也是很生动的记忆;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记忆都会屈从于变化。实际上,一些记忆完全是伪造物,显示的是一些在事实上没有根据、没有来源的故事,而仍然被拥有它们的人相信是真的。

思考

你是否讲过一个故事,该故事被你加入更多的有趣信息进行了修饰,然后有一天,当你第十次讲该故事时,你会使自己开始相信这些附加修饰吗?你认为你会讲多少次之后,就无法控制自己滑向另一边,并且以相信自己捏造的事实而告终?

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在不真实回忆的趋向方面人与人是不同的,不真实回忆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内在因素的不同或者人生经历的不同(e.g.,Clancy et al., 2000)。尽管存在着这些不同之处,但是大多数人在催眠的状态下都会特别倾向于记忆扭曲或者记忆伪造。催眠师的问题引导或者催眠状态下主体的期望可能导致伪造的记忆。不管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什么,如果人们在催眠状态下恢复失去的记忆,所恢复的记忆有可能是虚构的(不真实的记忆)而不是准确的回忆,这些虚构记忆是围绕着催眠师或者主体的期望产生的。此类虚构可以描写过去生活的回忆并且已经被用来解释有些人会出现乱伦虚假记忆的原因(Goldstein,1992; Wassil-Grimm,1995)。

下面的一则轶事虽然很极端,但却是一个针对记忆的塑造本性和不可靠性的很好例证。这则轶事描述的是一次与真实事件不一致的再造式记忆,而记忆主体却认为是真实的回忆。

一位兽医来到心理医生那里抱怨他一直遭受噩梦的困扰,这些噩梦都是关于当年他在越南战争时遭遇的情景。他会被满身大汗、心脏急剧跳动、周围是他受伤战友的画面以及到处都是血肉的恶心场景所惊醒,无法去除那种在战壕里习惯了的持续战备状态,警觉于任何风吹草动,反射性地握紧匕首。在此期间他会为亲眼看到被杀掉的同伴而哭泣,或者会为一场格斗的回忆而惊恐尖叫。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说战争已结束并且现在他安全地待在家里,以便使他消除恐惧。

但是,这位兽医还是没能被挽救回来,他通过吸入一氧化碳的方式自杀了。他死后,他的遗孀想把他的名字刻在位于华盛顿的越南战争纪念碑上,因为她认为丈夫无可争议地是一位“战争牺牲者”。而对这位男士参军经历的进一步调查显示,他从来没有踏上过越南的领土。(Wassil-Grimm,1995,p.93)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