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关于直觉,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观点

2021年1月15日  来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 作者:[美]戴维·迈尔斯 提供人:kengpo70......

得知湛庐文化即将再次出版《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的最新中文译本,我感到非常高兴。

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常从岳父口中听到关于中国的故事。他是一名退役的美国陆军军官,曾经在1943—1945年服役期间作为领导人之一加入了“迪克西使团”,这个使团为美国政府和中国延安的革命领导人架起了一座桥梁。

近年来,我有幸三次到访中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嘉兴学院参加会议和做演讲。每次来到中国,主办方和中国的新朋友们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在这里体验到了无与伦比的亲切、温暖,以及非常多好吃的食物!

言归正传,本书所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是:直觉力量无穷,但是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加以节制。这一结论已被新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我们现在知道,人类的思维在两个层面上工作着。一个层面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和有意为之的决策;在更深层面上则是我们强大的无意识思维——如同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一般的自动化思维,它指导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当今的心理科学正惊叹于这两条思维轨道的“双重加工”模式。

我在本书结尾的“致谢”部分提到,这场关于直觉的探索是站在许多富有创意的研究者的肩膀之上展开的。这些研究者包括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已故的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长期以来很多人都相信,凭着这两人对行为经济学做出的贡献,他们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奖。

当这本书在2002年发行第一版的时候,我给卡尼曼教授寄了一本过去,然后很高兴地收到了他充满善意和鼓励的回应,我也立刻对之进行了回复:“感谢您对于这本书的慷慨评价。您,还有其他很多人,是我写作本书的灵感源泉,因而您的首肯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喜讯传来:我的愿望成了现实——丹尼尔·卡尼曼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新闻中高度赞扬了他“把来自于心理学研究的洞见整合进经济科学,尤其是人类的判断和决策领域”。

在他的诺贝尔奖致辞中,卡尼曼描绘了我们人类思维的双轨模型(图P-1)——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个是直觉性的(快速、自动、毫不费力),另一个是推理性的(慢速、按顺序加工、需要主观努力)。

?

图P-1 卡尼曼在2002年诺贝尔奖致辞中提到的人类思维的双轨模型

最近的实验确认了我们对于直觉的四个观点:

首先,直觉的力量巨大。今天的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无意识对我们判断的影响的详尽阐述。举例而言,一个荷兰心理学家团队多次发现,当我们做出复杂决策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意识努力思索,而是放手让大脑去做自己的工作,这会让我们获益匪浅。给自己的大脑一点时间,甚至是先去睡上一觉,此时无意识思维机制仍然会勤奋工作。

在一系列的研究当中,研究者们给三组被试呈现了很多复杂信息,用于做出租赁公寓、选择室友以及评价艺术招贴画的判断。第一组被试在阅读四个不同的可选项之后,被要求立刻说出他们的偏好。第二组被试获得了一些时间充分思考和分析信息,结果做出了更好的决定。但是表现得最聪明的是第三组被试,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这让他们的思维有机会在无意识层面处理信息。

批评者提醒我们,刻意的、意识层面的思维也是聪明头脑的组成部分。然而让重大决定自己“孵化”似乎确实能够带来红利。收集信息,权衡各种选择,然后说:“给我点时间,让我不去思考这件事。”无意识思维就会主动工作。

其次,直觉通常是适应性的。我们会对自己身处的环境产生即刻的(直觉性的)感觉和反应,而意识层面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盲视”。盲视病人在意识层面看不见任何东西,却能在走廊里随意漫步,躲开各种障碍。另外我们也会提到“多快好省的启发式”——一种隐含的、自动化的思维捷径,它能让我们立刻对那些和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长得很像的人产生警惕。

再次,有效的直觉源自经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内隐的、直觉性的知识。我们学会了骑上自行车并保持平衡,即便我们可能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们的身体心知肚明,我们可以只管去做。象棋大师可以同时跟多人对弈,简单地瞟一眼棋盘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最好,从而赢得每一盘棋。富有经验的音乐家、汽车工程师以及内科医生也一样,他们获得了某种能力,可以迅速评估情境、诊断问题。如同另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直觉是“变成了习惯”的分析。

最后,未经检验的直觉可能坏大事。举例而言,当我们在评估风险的时候,我们会出于直觉对那些醒目的、栩栩如生的、容易想象和回忆的危险感到胆战心惊。因为脑海中有飞机坠毁的可怕景象,我们对坐飞机的恐惧甚于驾驶汽车,而实际上坐汽车长途旅行的风险远远高于坐飞机。有时候,我们感觉过度而思考不足。

在这本包含着诸多支持证据和有趣故事的书中,我最初想要传递的信息直到今天依然有效。直觉力量无穷而且多数时候是适应性的,尤其是当它源自大量的经验时。然而直觉也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时时用事实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直觉是很有益处的。当我们既能够聆听自己看不见的思维的低语,同时又能够用现实来检验自己的预感时,我们的双轨思维就会运转良好,所向披靡。

直觉心理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