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简化流程

2021年1月27日  来源:十八线PM 作者: 提供人:lizhuo10......

极致用户体验,除了上文讲到的超越预期这一特征之外,还有一点特征也必不可少:简化流程

14世纪,英格兰的逻辑学家奥卡姆的威廉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奥卡姆剃刀原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从中我得出的两个做产品的经验是,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一步能做完的事情千万不要走两步。

讲一个我们账户注册流程变化的案例。

早期一点的网民会有印象,过去我们在各种平台注册一个账号的时候简直就是过五关斩六将,我们会被要求填写用户名、手机号、邮箱、密码、交易密码、出生年月等等信息,麻烦一点的还要填写什么密码保护资料(比如设置一个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总之就是各种设门槛。

那个年代的互联网产品基本就是一群野蛮生长的程序员主导的,开发什么功能主要取决于他们要什么,问你出生年月是为了更加精准的人群画像,问你的邮箱是为了不定期推送营销广告,基本不考虑用户体验。

到了今天,我们会发现各大平台主流的会员注册方式就只有三步,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完成注册。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本质上是一种从完成企业诉求为主导到提升用户体验为主导的转变。对于用户而言,流程越简单越好,复杂的注册流程本质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你说你是一家金融平台,为了加强用户的资金安全,在注册的时候要求用户输入支付密码是有必要的吧。

未必。

第一条经验叫做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情,让用户输入支付密码也许是必要的,但在注册的时候就输入支付密码就不显得这么必要了。

也许你的用户只是想进入你的平台看一看还不想发生任何交易,也许你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支付密码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注册时大可不必着急让用户输入交易密码,你也不好把握用户从注册到第一次发生交易要经历多久的时间,时间长的话还有可能忘记当初设置好的交易密码。

更好的操作是,当你的用户第一次准备在平台发生交易的时候告知其交易需要设置交易密码并引导进入交易密码的设置页面,一来用户能明确交易密码具体使用场景,二来也不会因为交易距离注册时间过长而导致交易密码忘记的风险。

现行产品的注册流程的设计一方面是减少对于用户的打扰,另一方面是将必要的打扰行为后置。

除了交易密码,用户名及出生年月的方案采用的是打扰行为后置的方式,比如用户名,一般注册时无须填写,程序自动给你生成一个奇怪的用户名,用户要看不顺眼时自己就会去改了。

此外,做产品设计时要学会揣摩用户的意图,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操作流程,一步能走完的事情千万不要分两步。

一般的APP产品,注册登录界面会有一个忘记密码的功能,一般用户在忘记密码时会去通过手机号或者邮箱重置密码。

我发现,大多数产品在用户重置完密码之后会跳回登录页面,然后用户再输入新密码登录APP,这个就叫不揣摩用户的意图。

绝大多数情形下,用户是不会为了改密码而改密码的,登录界面的忘记密码功能多数是发生在用户输入不正确的密码之后使用的,那么,对于用户而言,改密码不是目的,登录才是目的。

所以更好的设计应该是,用户重置完密码之后进入到已登录状态的APP主页面(要是不放心用户重置密码时输错密码也无须进入到登录页输入密码验证,直接在密码重置页面要求其两次输入密码即可。)

一步能走完的事情就不要分成两步走,对于平台而言,重置密码后跳转到已登录状态的主页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那就没必要让其先重置再去登录页重新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了。

应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现在我们购买电子产品已经很少会用到产品说明书了。商家明白,产品如果要让用户花费高昂的时间成本来学习如何使用,本质上就是在推开客户。

产品经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把用户当成傻子”。其本质诉求是为了锁住更多的用户,因为一旦你的产品的用户群体足够庞大,用户中就不可避免出现“傻子”,为了更大的用户规模,这时候产品设计就不能根据用户的平均认知水平来,而是要向下兼容,只有群体中那个最不会用你产品的人还能顺利用上你的产品,你才能留住更多的用户。

很多人说微信的成功是因为产品经理张小龙的克制,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是微信的庞大的国民基础性才导致了张小龙不得不克制。

群体的认知公约数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微信面对数以十亿加的用户,作为一款基础通讯软件,任何一点复杂的功能设计都直接可能导致了数以亿计的人不会使用。本质上,这就是在拒绝那一部分用户。

极致的用户体验来源于极致的简单,如果你的产品寄希望于被更多的人使用,唯三的秘诀是简单、简单、再简单。

过去的电视机遥控器上会有数不清的奇奇怪怪的按键,现在的电视机遥控器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十个以内的按键。

过去的电饭煲要想在7点钟吃上可口的饭菜,你需要根据煮饭时长计算出并设置一个开始煮饭的时间,现在的电饭煲你只需要设置好你吃饭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煮电饭煲自己心里有数。

简化你的产品设计,我有如下的建议。

第一,对于任何一个设计,不断深挖为什么,找到根本原因后重新给到解决方案。

我前文提到,现行APP主流的注册方式是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填写验证码完成注册。对于过去的注册体验而言,这是一种相当简单的操作,而且似乎这就是一种无法再被简洁的操作了。

是吗?

那么请问,输验证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验证被输入的手机号码是不是被你持有(即验证你是不是输入的手机号码的所有人)。

再提问,如果要验证你是否该手机号码的所有人,是否还有别的更为简单的验证方式?

下图我截了一张某音最新版APP的登录页截图。

什么样的产品才配得上“用户体验很好”

其中有个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的按钮,大体的操作方式首次打开APP时会请求用户授权获取用户手机号码,程序获取到手机号码之后,APP与通讯运营商(截图中手机号码为联通号码,暂不清楚移动或电信运营商是否支持类似验证方式)再次确认手机号码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全程用户只需点击,无须输入手机号码,无须等待收取验证码,无须回填验证码,把原本10秒钟完成的登录操作缩短到3秒钟以内完成。

我在《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几个推论》一文中提过,任何的产品、服务、功能都不是需求,而是解决方案。

即便是小到一个验证码登录的功能都是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往下追问,“这个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你找到了那个更为底层的问题之后,再向上反推,“是否还有别的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案?”

当你发现你要解决的其实是一个手机号码所有权的验证问题之后,你可能会发现,登录时让用户输入手机号码没有必要,让用户等待系统发送验证码没有必要,回填验证码同样没有必要。

那么,你现在还觉得“本机号码一键登录”这个功能会是这一场账户登录页面变革的终点吗?

第二个建议,保持好奇心,对前沿科技的进展保持极高的敏锐,并不断思考新技术的发展能够我自我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解决方案是受制于技术的发展的。

前文我提到,对于可能会包含重要资产的APP平台,当年在注册平台时可能要设置密码保护问题,即让你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填写一个只有你才知道的答案。在下一次修改密码时,会需要验证该密保问题的答案,只有正确回答了密保答案才能修改密码。(某果手机账户至今还在使用这种方式修改密码。)

本质上,这是平台对于用户核心资产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无可厚非。但是,这对于平台用户而言也是一个麻烦事,我当初注册QQ时密保资料就是瞎填的,以致于后来修改密码时还费了很大的力气。

受制于当时技术的发展,APP平台也许只能拿出这样的方案来保护密码安全。但是,作为产品经理如果对于前沿科技有极高的关注度的话,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你完全能够想象到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来保护用户的密码安全。

比如,你在修改某付宝的登录密码时,从已登录页面进入到密码修改页面之后,(在其风控系统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输入什么密保资料,甚至连旧密码都无须输入,直接填写新密码即可完成修改。

这个流程已经简化的令人发指了吧,但是其安全性却没有打折扣。之所以会直接同意你修改新密码,是其通过对登录设备、操作时间、操作频率等多维度的行为数据分析,综合判断出这次密码修改的请求风险很低。

这一步的跃迁是来自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换到十年前,即便能想到,也受制于当时的技术发展而无法实现。

所以我说,产品经理必须对前沿科技保持极高的敏锐度,并总能找到新技术与现有产品的结合点。

如果电池技术不发展,谁又敢贸然下注电动车行业呢。

总结一下,这一章节的重点是极致的用户体验来自于极简的使用流程,简化流程的两大心法是:第一,对于任何一个设计,不断深挖为什么,找到根本原因后再重新制定解决方案;第二,保持好奇心,对前沿科技的进展保持极高的敏锐度,并不断思考新技术的发展能够我自我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以上是我总结的极致的用户体验该有的特征及打造极致体验的心法,当你通过努力打磨出一番好的产品设计之后,可能还会面临产品设计无法被完整实现的问题,对此,还有以下的经验分享。

高段位产品经理应该是人性洞察的大师,这不仅体现在对于用户诉求的深刻洞察力,也体现在对于研发团队的心理把握。

我在定稿一个产品设计的原型图之后,通常会在原有的设计之上加一些更加复杂且魔幻的冗余需求,为的就是后期让程序员或者UI设计师来砍需求用的。

要想程序员做出100分的产品,作为产品经理,你就必须拿出120分产品设计。

产品经理跟程序员天然矛盾之一是,程序总觉得你想法太多,太为难他们。

你在你认为100分的设计之上,加上20分的冗余操作。之后的状况便是研发人员看着你复杂的产品设计然后拿着刀走到你面前跟你说,“来,砍需求还是砍产品经理,你选一个”。

这时候你再故作为难的让他砍掉一部分冗余需求,合家欢喜。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下篇预告:

这篇文章,看似通篇在讲体验,其实落脚点还是在讲产品。产品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好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任何一场交易的发生,有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及需求匹配。

这三个环节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发现需求回答的是“客户要什么”,上一篇文章《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几个推论》已讲述。满足需求回答的是“你提供什么”,本篇文章《什么样的产品才配得上“用户体验很好”》已讲述。需求匹配回答的是“为什么是你”(怎么让客户选择你),下一篇教你如何从营销的角度改变用户对你产品的认知并选择你的产品。

产品是从事实层面改变用户认知影响用户决策,营销是从意识层面改变用户认知影响用户决策。敬请期待下篇。

用户体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