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表象与本质——译者后记

2021年9月26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翻译不易,翻译侯世达和桑德尔教授的书尤其如此。动手前,侯世达教授就对我们提出要求:“你们不仅是译者,还要把自己想象成第三作者!”对他来讲,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译者绝不是鹦鹉学舌,而是要深入把握原著的精髓,再结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将其巧妙地传达出来。

忠实于原著,指的不是表面上的词句对应,而是译文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应该和原文一致。所以英文谚语往往无法直译,而要寻找适当的中文谚语。比如“once bitten, twice shy”翻译成“一次被咬,加倍躲避”,就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能引起中文读者的共鸣。再比如,英文版前言里有一段是为了说明英文俗语“try to catch a falling knife”中的“刀”不是真的刀(“试着接住下落的刀”,比喻试图挽救无法挽回的坏局面),那么相应的中文段落则可以讲解俗语“天上掉馅儿饼”中的“馅儿饼”不是真的馅儿饼。虽然两句话表面上看没什么联系,但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把事件抽象成了具体的事物,一个把坏事抽象成了“刀”,另一个则把好事想象成“馅儿饼”。以此类推,关于红酒分类的长篇大论可以译成关于茶的讨论,意大利面可以换成中国读者更熟悉的食物,如豆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这就基本符合了“移译”的原则。

这样的翻译方式在前几章很常见,有时候甚至会整段重写。比如前言中的轭式搭配就是我们为中译本专门构思、编写出来的,其中关于“play”的段落则是在英文原文基础上的扩展。第1章中,“关于‘一点儿’的一点儿讨论”一节完全重写了原文的Much Ado about Much一节;我们把原文所讨论的英文范畴Much换成了一点儿。在“句法结构中的范畴”和“更难以捉摸的范畴”两节,我们则花大力气把原文中的例子全部换成了中文例子。

第2章里的移译也俯拾皆是。从复合词(东西、马虎)到缩写(海归、海待),再到成语(对牛弹琴、鸡同鸭讲),再到俗语谚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心驶得万年船),都倾注了我们大量的心血。如前所述,我们把第4章的红酒和意面换成了中国人更熟悉的茶和豆腐;第5章中的英文口误换成了中文口误;第6章最后关于机器翻译的部分原本讨论的英法互译,当时恰逢侯世达教授正在翻译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所以就在这部分讨论了中英互译。

在移译时,我们会先确保理解原文的含义,再想办法找到更贴近中国读者的例子。不过并没有替换掉所有的例子,因为我们希望读者仍然能从书中了解到美国和法国(也包括英文、法文和其他语言)的情况。所以像第1章的“枢纽机场”(hub)、第2章的“诱饵加替换”(bait-and-switch)就基本直译了。

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每个例子的改写都伴随着风险。一千个译者就可能有一千个想法。作者、译者、读者不可能对每一个改写的例子都举双手表示赞同。但是我们希望绝大部分改写能为译本增辉,也希望这些移译的尝试能成为当今机器翻译横行时代的一股清流。

除了原作者,可以说没有人比译者更了解一本书了,同时译者也一定会受到此书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从开始翻译这本书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会发现有趣的新类比。比如有个朋友讲述了自己家里电路出故障的故事。电工来了之后,发现某个电子元件烧坏了。朋友想花钱买个新的换上,但电工师傅大手一挥,说这个不值什么钱,于是免费换了一个。朋友正高兴不花钱就能修好电路时,电工又发现电路板存在严重问题。最终,换电路板花的钱还超过了朋友的预算。最后她总结说:“看来一处省下的钱,还得花在另一处啊。”译者脑中突然就想到“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打开一扇窗”这句俗语。虽然表面上看电路故障是“福兮祸所伏”,而关于门窗的俗语是“祸兮福所倚”,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中,译者不由自主就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形成了类比。翻译得越深入,越能发现类比以及联想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本书的分工如下:

◎序言,引言,第1、2、3章翻译:胡海

◎第4、5、6章翻译:陈祺

◎第7、8章,结语翻译:刘健

◎全书校对:刘健、米奥兰

◎第8章专业术语校对:叶靖强

译本的完成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莫大伟。他和我们耐心地讨论了译本的轭式搭配、口误,并提供了许多绝妙的例子。他多年收集的中文口误让我们获益匪浅。

还要特别感谢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的米奥兰对全书的校对。倘若没有她细致的校对和润色,此译本一定会失色不少。中文系出身的她以优秀的文字功底让译本更加流畅。她通读了全书译稿,逐句修改,让译文读起来更加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令我们收获良多。她和刘健老师也为统筹全文做了大量工作。此外还要感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的叶靖强,他校对了第8章译文中的物理专业术语,令译文更加准确。

另外还要感谢我们的家人,他们是本书译本的第一读者,并且不厌其烦地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本书例子繁多。特别是前6章的许多例子涉及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需要替换成合适的中文例子。在寻找例子时,很多朋友都为我们提供了帮助,我们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曹南、郭纾妤、黄嘉辉、黄若泽、缪琳、秦绪强、吴钰燕、席瑞文、张恬、朱梦泽、朱志强。

刘健特别希望对两位合译表示感谢。他们年轻、富有朝气,专业且敬业,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合作者。刘健还要感谢湛庐文化的简学编辑,他自始至终对翻译过程负责,尽力解答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刘健还要感谢他的兄长,他的兄长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倾力相助,答疑解惑。刘健还要感谢在幕后操劳的妻子,她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时时想到侯世达教授早期经典著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达成》的翻译历程,对前辈译者的敬仰激励着我们前进,同时也鞭策我们全心全力,拿出好的译本。希望我们没有让他们失望,也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对人类的认知有更深入的体会。

胡海 陈祺 刘健

2018年8月于布鲁明顿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