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谎言的哲学面孔

2017年4月15日  来源:处世绝学—谎言学 作者: 提供人:abc9998......

哲学被人们奉为基础的基础、学问中的学问,很多人认为读了它,我们就可以拿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拿到它我们就可以通达真理的彼岸;拿到它我们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但当我们捧着一本砖头厚的哲学大著,头晕眼花地读完时,我们往往什么也没拿到,最多是学到了一些嘴皮子打架的本领:物质决定意识,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决定物质,我思故我在;什么一元论、二元论等等,说来说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去服从谁。

其实,哲学所思考的问题,争来争去无非是以下两个:一、世界的本源问题,二、生命的意义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唯心主义学派都认为世界源于意识,许多有名的哲学命题都这么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因为我们用意识感知它,如果我们不感知,它们就无所谓存在与不存在。中国明末的哲学家王阳明也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象。”大干世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不过是我们心中的投影,离开了心,世界还有什么呢?所以,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关于这个问题,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理在事先。”他这里说的“理”,如同是柏拉图所说的绝对理念似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是先有一个万事万物的“理”,然后才产生万事万物的。有人对此深表折服,佐证是:“先有飞机之理,而后才有飞机”。如果人们脑子里事先没有一个关于飞机的设想,飞机还不会被制造出来,你能说这没有道理吗?

但是,关于飞机的设想从何而来,难道不是飞鸟启发了人类?飞鸟在先还是设想在先?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上万事万物不管你是否意识、感知到它,它存在着就是存在着,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时月为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管你心中有无此月,此月高悬天空就是高悬天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唯心主义再会感知,你怎不能感知出第二、第三个月亮来。

而唯心主义者反问一句:既然心中感知不到此月,此月又怎能存在呢?此种存在于我无意义,不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吗?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争执了几千年谁也不承认谁是真理,谁都指责对方是谎言。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还是凭自己的感觉吧。

至于哲学的第二个命题——生命的意义问题,这更是一坛浆糊。千百年来,哲人们绞尽脑汁、竭尽心智也没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无法受得了这个问题对思想的折磨,疯的疯了,自杀的自杀了。疯狂与自杀难道就是生命的意义?分明是谎言。

尼采,作为一个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一辈子在同悲观主义斗争。他热爱人生,不甘于消沉,因而这个具有忧郁气质的人提倡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哲学,他以希腊神话中给万物带来光明和美丽外观的太阳神阿波罗来命名自己所推崇的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日神精神”。同时,他又主张人要勇于正视人生悲剧,像希腊悲剧中的英雄那样,做人生悲剧的英雄,不把个人生命看得太重要。轰轰烈烈地活,轰轰烈烈地死,反正最终得失去它,何必死守这一片尘土。他将这种悲剧的生活方式,称之为“酒神精神”。

就是这位崇尚“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哲学家i最后在都灵发疯了。有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位马车夫抽打一匹马,他走上前去,抱住马痛哭流涕,抚摸着他的伤口,一遍又一遍地叫它:“我的好兄弟,我的好兄弟……”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像哲学家们那样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结果到头来,这世界还会成为什么样?人一个一个将都会变成什么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可为谎言的哲学面具所吓倒,就像当今文坛上的有些作家那样,陷人其中,写出些非驴非马的作品,不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充其量是一头骡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