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

2020年7月15日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孩子们的游乐场位于丹斯公园的正中央,场内的情形突然发生了变化,那态势就跟谢林的棋盘似的,没一点前奏,就全变了。引起变化的原因通常是天气或时间。我去的时候是下午4点,星期六,当时正值9月,天气格外温暖与晴朗,游乐场里里外外挤了差不多50人。在那么个小地方,孩子们到处乱跑(小孩子都这样!);一个牙买加父亲戴着贝雷帽,穿着运动服,鼻子上架着一副颇显书生气的眼镜,绕着他那个刚学会走路的女儿来回地带球跑;一群波兰母亲围着婴儿车聊天,车里的小娃娃伸手去拽大人们的手袋;一个印度爸爸在陪女儿荡秋千,他轻轻地推着女儿的秋千,流露出对女儿无限的疼爱。等时候稍晚一些,影子拉长了,公园里的人少了许多,但大家还跟刚才一样,都聚在一块儿。

等到了六点半,夕阳之中只剩下20个人还在享受游乐场带来的乐趣。这些人中,有妈妈,有爸爸,有两三岁的小孩儿,但此时人们都一家子、一家子地分开了,不再所有人一起扎堆儿。游乐场里小小的社会系统正开始发生着某种变化。家长们催促孩子:“只能再待5分钟”或“最后再滑一次滑梯,我们就回家”。突然一下子,游乐场空了。这时,两伙十几岁的小痞子占据了游乐场的两翼,一伙在秋千这边,另一伙沿跷跷板一字排开。这些小青年儿看上去真不像要惹什么麻烦,他们聚到一块儿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找乐子,寻求安全感,并不一定是为制造事端做准备。然而,就在这么一小段儿时间中,公园里的情形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同样,如果天气发生变化,公园里也会出现与文章开头极为不同的情形。要是某一天乌云密布,冷得需要穿套头毛衣或薄夹克,兴许还零星下着点小雨,游乐场的长椅子上沾着露水,此时,我带着女儿来逛公园,我猜我们俩可能是公园里仅有的游客。

所以呢?结论是什么?公园里的情形随着天气以及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喜欢晴天去公园,除了一心想捣蛋的青少年,大多数人不会在公园里待到太晚。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结论,或者说,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等一等。我们在气候适宜的晚上会很乐意在自家花园或路边露天咖啡店坐上一会儿的,可为什么在公园就不行?天气不好固然使游园少了许多乐趣,但毕竟并没有刮起暴风雪或飓风。公园的环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极端的变化?气温上的几度之差,或者在时间上早几分、晚几分,体现在公园的游乐场上,就是50个人与零个人的区别。

这种区别是人们相互影响的结果。任何都市空间都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公园里尤为如此。如果在一个阴天我和女儿去游乐场,我们不会在那里待太久,并不是因为天气太糟,让人无法忍受,而是因为公园气氛太沉闷乏味。没有人的地方,就没有好看的东西。若天气逐渐好转,一些人就会从家里出来,享受游园的乐趣,这时,游乐场会忽然有了生气。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其他人了!因为游乐场里气氛活跃,于是人们都来了;正是因为有人来,游乐场才变得热闹起来。

在这群推推搡搡的孩子背后,我这个经济学家看到了“正外部性”——一个有名无实的东西。当我领着女儿来到游乐场,我就给游乐场注入了一些正外部性,也就是说,我们俩在游乐场,别人因此享受到了好处,可是我们给别人带来的这些好处,我们自己却一点也享受不到。与正外部性相反的两个例子是污染与交通拥堵,制造污染的人专门伤害他人,自己却不受其害;堵车时路上的每一辆车只阻碍其他车子前行,却不会挡自己的路。既然如此,正外部性听上去简直好极了。

不,正外部性并不好。如果只有当你在公园的时候,我才感到开心;而你也只有当我在公园的时候,你才觉得舒服,结果非常有可能是,我们俩谁都不去公园——或者,我即便去公园,也只会稍微逗留片刻就离开,没等你来,我早就走了。正外部性,纯粹是一种假想出来的利益,最普遍的情况是,人们根本不去做能产生正外部性的事,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具有正外部性的结果。如果公园里的人发现自己成了吸引其他人进园的“风景”,却不能因此获得任何报酬,那么这些人就会十分理性地想道:零工资实在不足以让“我”按你们期望的频率在公园里露面。对这个结论,您可别太惊讶。

哈克尼丹斯公园里人们的行为之所以不可预测,还有一层原因,经济学术语叫作“多重均衡”。单一均衡是指事物稳定、可预测的状态。好比悬着不动的秋千,你即便推了秋千上的女孩儿一把,秋千荡起来,最后它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即原来的均衡状态。但公园中包含的均衡却不止一种。比如,你若去公园,我也乐意去,于是我们俩就都高高兴兴地去了公园;而假如我不想去公园,那么你也不想去了,我们俩就都开开心心地待在家里。这两种情况,每一种都是均衡。然而,在前一种均衡下,人们却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公园。

传统经济学解释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托马斯·谢林能解释得更多。你们大概还记得前文提到的谢林那个“聚焦点”的想法。聚焦点就是一些能够带来大变化的小事物。所谓大变化,是指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比如,当地某个足球队每个星期六上午来游乐场训练,或一群不上班的孩子家长约好每个星期三下午3点钟一起去公园,这两者都能够创造出一个“聚焦点”,其他人会围绕这个聚焦点调整自己的生活计划。球队训练期间,公园里应该不会发生行凶抢劫一类的事件,而且还会有好看的足球比赛,因此,大家都会到公园来,从而把公园利用起来。来了第一批游园的家庭,接着就会再来第二批、第三批。等赛季结束,足球队不再来公园训练,但星期六上午的游乐场里仍然会十分热闹,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出于习惯,都觉得星期六上午的游乐场肯定会很热闹。我们于是得出结论:球队训练期间,公园游乐场里气氛活跃;后来,尽管球队训练阶段已经过去,但公园里活跃的气氛既已被制造出来,就不会轻易消散。可见,多重均衡是多么古怪、可笑而又不可预测!只不过,纵然事情的结果奇特、好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却是理性的。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