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全球化是好事吗

2020年7月14日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全球化是好事吗

说贸易使美国这样的国家更富有,这是一回事。说全球化是好事,这又是另一回事。要想客观论述有关全球化的各种观点,那需要写整整一本书。在短短一章中,可集中探讨人们对于全球化的两种普遍怨言。第一种怨言认为,全球化对地球有害;第二种怨言认为,全球化对世界上的穷人有害。

我们首先需要将全球化的概念更明确一些,同时不要技术性太强。就算不考虑非经济的现象,如美国电视、印度烹调、日本武艺的蔓延,那么包括贸易在内,还有大量国际经济融合的情况。我至少可以列出5个方面:产品与服务的贸易;移民;技术知识的交流;“外国直接投资”,或说直接在国外建立或购买工厂和公司;在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方面的跨国投资。

很多有关全球化的讨论都将这些混为一谈。冒着过于简单化的风险,我们将其中三个方面撇开——移民、技术知识的交流、金融资产的跨国投资。这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当人们讨论全球化时,往往想的不是这些方面。移民因为其他原因而富有争议,通常是因为排外和自私心理。另一方面,很少有人反对科技知识的和平传播。金融资产的跨国投资是经济学家进行技术性辩论的大题目,它们为富国和穷国都提供机会,但同时伴随着危险。为节省篇幅,我们不再谈这三种趋势。

出于各种目的,当人们讨论关于全球化的问题时,大多是在说剩下的两种趋势:更多贸易,以及富裕国家的公司进行的更多直接投资,如在贫穷国家建厂。在贫穷国家的直接投资中,相当大比例是要将生产的产品运回富裕国家;如果这一点不变,贸易和外国投资将紧密结合在一起。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外国投资有利于穷国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非常适于它们创造就业机会、学习先进技术,而且这样做不必投入自己本已稀缺的资金。与股票、外汇、债券的投资不同,外国直接投资无法在恐慌中马上撤走。正如财经新闻记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所说:“工厂是走不掉的。”

虽然与穷国的贸易、在穷国的投资近年来一直在增加,但我们应该清楚,贸易和外国投资主要还是发生在富国之间,而非穷国和富国之间。人们看着自己的耐克鞋,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在印尼和中国制造的。然而,更多的钱花在其他进口商品上:来自澳大利亚的酒、丹麦的猪肉、比利时的啤酒、瑞士的保险、英国的电脑游戏、日本的汽车、中国台湾的电脑,而且所有东西都是经由韩国的船队运来的。富裕国家大多都是相互开展贸易。截至2000年,拥有世界约1/4庞大人口的中国,产品出口额还不到全球总出口额的4%。拥有1亿多人口的墨西哥,虽然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并在2000年美国经济强劲之时贸易额激增,但其出口额还比不上小小的比利时。印度更是差得远,这个国家有10亿人口,但出口额还不到全球的1%。而且这些数字都是针对有形商品,如果你研究商业服务,尽管可能对“离岸外包”大惊小怪,但发展中国家参与得就更少了。

那么非常贫穷的国家怎么样呢?对它们来说很悲哀,富裕国家与它们的贸易微乎其微——当贸易在世界其他地方扩展之时,最贫困的国家被远远抛在了后面。2000年,北美洲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商品的总额,只占其进口总额的0.6%,而这一数字在1980年为0.8%。2000年,西欧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商品的总额,只占其进口总额的0.5%,而这一数字在1980年为1%。对日本来说,这一数字是从1980年的1%降到2000年的0.3%。将世界所有主要贸易国家加起来,它们从最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只占总进口额的0.6%,而20年前是0.9%。对真正贫困的国家来说,它们的问题肯定不是过多参与了世界贸易体系。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外国投资。

比较优势理论、常识、经验都告诉我们,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与贸易紧密相连,而且它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最贫困的国家错过了这些好处。这样说有点简单化,但比较清晰。不过,无论是贸易还是外国投资,都还有问题:贸易和外国投资对环境有何影响?在贫穷国家,有些人必须在所谓血汗工厂从事工作,必须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挣低廉的工资,外国投资对他们有何影响?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