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学习流行

2020年7月12日  来源:衣的现象学 作者:【日】鹫田清一 提供人:pigu61......

何为时尚学

时尚很有趣。有时候,光是穿衣打扮(也可能故意穿得朴素)就能带来某种让人舒适的紧张感。同时,也可以把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由此会得到不少耐人寻味的收获。这便是我说时尚有趣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一同绘制一张时尚学的粗略地图。如果你在动笔之前就认定时尚是仅限于外观的表面文章(许多人一直都这么想),就不可能有任何有趣的收获。对这些人而言,这本书就是一沓废纸。人明明离不开时尚(可以说时尚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却认定时尚是肤浅的表面文章,这样的态度并不健康。但也只能随他们去了。

“时尚是表面文章”是刻板印象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时尚是表达自由与个性的形式”。人们探讨学校应不应该指定校服的时候,总会搬出这套逻辑,制服总会被放在自由或秩序、表达个性或服从群体等刻板僵硬的框架中受人指摘。可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看起来再自由的衣服,也有时代的风格蕴含其中,也是广义的制服。人人都是穿着这种制服融入社会的。人会在穿上裙子(也就是所谓的“女性装扮”)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有女人的样子。染头发、打耳洞,则让一个人越来越有“涩谷味”。穿上泡泡袜,就有了当代女高中生的感觉。从这个角度看,所有衣服都有制服的要素。但从相反的角度看,再整齐划一的衣服也留有破绽。想必大多数读者中学时都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在校服上稍微用点心思,就能穿出自己特别的风格。“基本一样”是确认个体身份的前提条件,“完全一样”却会扼杀个体独特性的可能。这一点相当微妙,不好好把握,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衣服的奇妙。

围绕时尚的第一次探讨

时尚是什么时候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研究探讨的对象的呢?不,也许直到现在它也没被真正认可。大学家政学院有服装系,时尚以服装史、染色技术、纤维结构论等形式,或在着装心理、服装剪裁等课题中被人们研究。人们还会研究历史、社会学等领域的服饰文化史,或时尚在流行现象层面的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上面提到的几种时尚研究与正统学问相距甚远,不过是无伤大雅的自娱自乐,无法和那些应用于生产的技术研究、化学研究相提并论。我还听说在某所著名私立大学的美术系,有学生想写关于刺青、布偶的毕业论文却被导师驳回,理由是“这种东西不足以成为研究的对象”。这恐怕不是特例。

我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身为哲学领域的研究者(好歹在大学开了西方哲学和伦理学的课),刚开始写时尚文章时遭遇的阻力相当之大。用“阻力”这个词算是客气的,说得直接些就是遭到了侮辱和嘲笑。刚写完第一篇时尚论,我的哲学恩师就对罗兰·巴特在《流行体系》一书中对时尚杂志进行的语言分析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真是世道不古。”看似在批评罗兰·巴特,其实是含沙射影地指责我。这段令人伤感的记忆我至今难以忘怀。衣服明明是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却瞧不起服饰与服饰的流行,认定这是肤浅的,是表面文章,没有坚持,说变就变。这种刻板的思维方式产生的社会压力究竟是为何?分析这个问题也不失趣味,只是太过繁复了。闲话少说,我们继续时尚现象的话题吧。

时尚现象的发生地

尝试对时尚进行思考分析,我们可沿两条线索进行。线索之一是对身体的重塑,线索之二是名为流行的社会现象。

从头到脚审视自己的身体,你会发现:保持原状、未经加工的部分其实很少。头发是梳过的,胡子、腋毛等体毛大多被剃掉,嘴唇一般会抹唇彩,从脖子到双脚基本上用布遮住,双脚还被硬塞进和脚形完全不同的鞋子里。藏起来的部分也是如此。乳房要借助外力聚拢,臀部说不定还要用塑身内衣提紧。人为什么总要想方设法加工、改造自己的身体呢?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有时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重塑自身的观感呢?通过改造自然赋予自己的东西,逐渐编织出自身的社会性——人类文化的秘密,就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雏形。

德国有一句谚语:“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著作中引用过这句话,它也与“我们以身体的状态存在”的事实完全契合。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身体表面,而且是表面的一小部分。不可思议的是,嘴巴、鼻子、肛门和其他承载着攸关生命活动重要功能的器官,或眼睛、面部等在人际交往层面意义重大的部位,却全被排除在自身的视野之外。这着实耐人寻味。人能掌握的关于自身存在的感观信息少得可怜。为了消除身体的遥远带来的焦虑,人会在调整可视性的同时,想方设法和大家处于同样的可视风格之中。所以我们才说,身体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

身体在社会中被诠释成形形色色的模样,也被各类禁令缠绕,无法动弹。

可以示人的身体和必须隐藏的身体,可以加工的部位和绝不能改造的部位。别人的身体部位也有可以碰和不能碰之分。社会规范意识都以象征的形式被写进能和不能的对应范畴里。身体就好比个人展示自我的屏幕。仔细观察一个人如何在屏幕上演绎自己,就能知道在他所属的社会中,身体受到哪种观念的束缚。

而且,我们还能把身体看作与世界或他人沟通时最基本的媒介,也就是根源性媒介。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恐怕还能介入身体这一关系的媒介,改变关系本身。我们在眼睛周围抹眼影,在嘴唇上涂口红,在耳朵上戴耳饰,在手指上套戒指,装饰感觉器官所在的各个身体部位。也许我们做这些是想更深刻、更鲜活地接纳宇宙或他人。难怪“cosmetic(化妆)”和“cosmique(宇宙的)”词源相同。

化妆有宇宙的意思。当它以流行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生活中时,我们就称它为时尚或流行。拥有身体的我们要让自己以何种形象站上社会舞台?——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层面的展示风格统称为时尚,他人就是我们的镜子。时尚现象就产生于身体性与社会性的交界点上。

普遍渗透现代社会的流行

分析之后,我反而更加困惑了。时尚与流行为什么一直没能作为一种最基础的文化现象,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呢?必然是因为学术研究的状态、理念与方法论存在问题,需要我们有效地推动它们转型。

不过在文化领域,已经有不少伟大的先驱将时尚学定位为新的学术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尼采、巴尔扎克[1]、本雅明[2]、罗兰·巴特……众多思想家、评论家从文化史乃至存在论的角度出发,对衣服及其流行做了深刻的分析[“mode(流行)”原本和法语“à la mode(时髦)”一样,既有“样式、风格”的意思,又指代逻辑学层面的样态]。衣服与薄纱、流行象征近代社会的时间意识,以及作为流行中枢神经的恋物情结,都是学者们探讨的对象。表面论、表层论、衣服的符号论分析、身体表象论、身体技法论、身体的历史学、文化的病理学……针对衣服与流行在文化核心部分承载的意义,先人也做了种种犀利的分析。这些领域被遗忘的先驱者理应在新的文化史脉络中受到更多关注。

而时尚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六十年代后,消费主义席卷整个社会,流行作为消费的基本样态渗透开来。提起流行,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服饰。可是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东西不受流行大潮的影响。服饰、化妆自不用说,音乐、汽车、美术、学术……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不被流行渗透。于是流行轻而易举地跨越了社会体制的壁垒,浸染整个现代社会;也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性别、年龄或民族的隔阂,构筑起感性共和国与品位共同体。今后很有必要将关于流行和资本主义、权力等问题联系起来思考。

时尚是行为举止的风格,其过程和行为举止的内容同等重要。换句话说,时尚学的研究风格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是视角、文风和体裁不够时尚,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从这个角度看,时尚学的“时尚”和“学”都属于使用泛滥的词语,不如把“时尚学”这个命名抛弃掉,换个更有魅力的说法。这也是一项需要以严肃的态度去从事的工作。不过做学问也许就需要高度严肃,才能体会个中乐趣吧。

学习时尚始于惊讶

最后,我给大家列一份时尚学习的书单。有些书前面提到过,大家权当梳理复习。

思考时尚,我建议大家从醍醐灌顶即惊讶的体验起步。伯纳德·鲁道夫斯基[3]的《不时髦的人体》就能带来这种感受。作者从人们耳熟能详的童话《灰姑娘》说起,将这个故事定义为“时尚寓言”。在他看来,让脚去适应鞋子而不是让鞋子去适应脚正是时尚的语法体现。接着,他以诙谐风趣的文笔论述被认定为“对身体的改造与加工”的服饰技法是如何唤起、操纵性冲动的。该书试图从身体的使用与表现方法这个最根本的部分入手,探究衣服作为一种文化的神奇之处。高跟鞋与三寸金莲轮廓的相似、腰垫与非洲中部部落民族身体加工(突出臀部)的相似……不同地区的服装文化之间竟有不少遥相呼应的元素。通过这些对应元素的分析,作者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服饰作为文化组成的意义。

要了解时尚与身体意识的关系,可以参考赛默尔·费舍尔的《身体的意识》。本书从人的身体意识与自我形象的构建方式出发,说明身体的本质就是一种形象。一个人的身体不是看到的,而是由他自己的想象构建的——作者试图从这个角度分析人需要衣服的原因。书中关于性别差异、身体自我意识与服装之间深层联系的探讨也相当有趣。再介绍一本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服装论,E. 莱蒙恩-卢奇奥尼的《衣服的精神分析》。作者同样从“身体是一种形象”的观点出发,推导出这样的结论:“衣服不是第二具身体,而身体是第一层衣服。”论述时使用大量高水准的修辞,可能有些深奥,但还是很值得一看。

只要身体还有文化属性,就一定有历史。想要深入了解身体的历史,不妨看一看戴斯蒙德·莫里斯[4]的《男人女人行为观察》,先在视觉层面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作者是动物行为学家,书中结合丰富多彩的插图,讲解了举止打扮的规则、用身体传递的信号、通过身体操控印象等人类身体文化。他以诙谐的口吻,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究竟有多古怪。

史蒂芬·克恩[5]的《肉体文化史:身体结构与宿命》也是很棒的作品。十九世纪后的西方社会性意识非常扭曲,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到性科学,再到身体政治的激烈变化。作者对这一系列变迁做了相当精彩的回顾。如果能再翻一翻菲利普·佩罗[6]的《衣服的考古学》就更好了。这本书从服饰结构的若干细节(从外衣到内衣,从发型到小配件)入手,剖析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结构差异。

品读思想流行

再介绍几本探讨流行现象,以及流行结构的思想类图书吧。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著作当然是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现代思想家写就的流行论中,这本书的名气最大,只不过它实在太厚,作者重点分析的不是流行,而是流行语言(尤其是时尚杂志的语言),论述体系又格外精密,所以真正通读完的人大概很少。虽然书的主题是针对流行语言的结构主义分析,但作者试图给出思考流行时可借鉴的最基础视角,其流行论也是作为现代文化的表层逻辑学展开的。

还有让·波德里亚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作者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品的符号消费出发,将流行现象比作“一切价值都会被相对化的地狱”。在这本书问世之前,波德里亚还写过一本《消费社会》,揭示了我们的身体、身体意识与性别意识在时尚层面失去交换性,作为单一个体自恋地封印在身体内部,并在此基础上遭到缜密的审查、同质化与神话化的过程。而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作者从“当今社会所有事物的身份定位逻辑都在被流行浸透”这一视角出发,对流行做了更为犀利的剖析。

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追加了一系列非常引人入胜的分析:现代社会,流行成了无意识与欲望的媒介;穿衣与化妆代表对身体象征的阻隔;流行伴随身体的碎片化发挥作用;符号能囊括性别的全部领域,从而使性别方面的象征意义失效;流行既是将所有符号囚禁在拘泥于相对关系的地狱,又是颠覆所有秩序的力量;流行试图在没有分裂或毁坏的抽象永恒性中维持身体(和物体);现代社会中的身体总是以“尸体”“动物”“机器”与“人体模特”这四个维度的范围内被表现出来……在波德里亚笔下,流行、性、死亡与政治有机交错,笔触让人震撼。

从皮肤感觉到街头,再到哲学

皮肤感觉也需要被当成一个非常现代的问题去研究。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港千寻的《会思考的皮肤》。全身穿满钉子的非洲雕塑、卡夫卡的行刑机器与现代的刺青、导致种族歧视的肤色政治学、剥皮雕刻、舞蹈记谱法、工厂的机械臂、虚拟现实中的触感、皮膜疗法……作者一边与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一边把近代城市文化中被遗忘、压抑的皮肤感觉从表面与外皮、袋子与神经末梢等观念中解放出来,立足于自我与他人的科学角度剖析。时尚的焦点正在经历一场从视觉轮廓组成元素到衣料触感的皮肤论转型。为了解读转型背后的含义,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这本书。

在化妆这方面,《化妆》一书展开了最为深入的讨论。它是现代美术的殿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出版的“Travels系列”的其中一册。请到众多法国现代思想和美学大家,为读者解读名为“化妆”的文化装置,尤其是化妆的现代意义。

想了解内衣,不妨看一看伊藤俊治[7]的《爱的衣裳》。作者认为内衣是联通皮肤感觉、身体感觉与情绪的物品,做出独树一帜的时尚论与美术点评。在他看来,衣服(尤其是紧身衣)是官能性、性感与情绪的触媒,我们能从中读出物质素材与新的身体意识之间的共振和相互渗透。作者还从服装论讲到恋物情结……总而言之,这本书读起来相当刺激。

应该与街头时尚保持怎样的距离感?关于这个问题的好视角也值得我们学习。

多田道太郎的《民俗学——路上的思考》写得扎实真切,触及了时尚思想的核心。正如作者所说,时尚是社会活生生的皮肤。一点小毛病都会以疮痂、皮疹的形式体现在皮肤上。微醺醉意会让皮肤轻微发红、变肿,有时还会在某种念头的驱使下让人自残。法国文学家多田先生用简单易懂、魅力十足的语句诠释了把握风俗文化时的种种观点。日本Across编辑室出品的《街头时尚1945-1995》[8]品味绝佳,结合丰富的图示与年表,细致追溯了敏感、易受伤、易变的年轻人的战后时尚史。

从哲学角度研究流行,必读教科书之首当属本雅明的《拱廊研究计划》[9]。这一本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思想家书写的十九世纪社会史。作者对世博会、全景立体画、室内装饰、照明、城市中的妓女、海报等城市的表层现象进行解读。在本雅明看来,无机物的性感魅力才是时尚的中枢神经。他的时尚论犀利地指出时尚与死亡的紧密联系,很有冲击力。即使到了今天,想要研究流行的人依然值得反复研读这本著作。

最后,请允许我厚着脸皮向大家推荐几本我自己的流行论。《流行的迷宫》中收录了我在时尚杂志《嘉人》上连载的文章,从为什么总要改变自我的视觉存在入手,对时尚进行论述。除此之外,《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穿着哲学上街吧——时尚考现学》《名为时尚的部件》也是值得一看的时尚入门读本。想要拓宽时尚及时尚点评的视角,可以看看《最后的流行》。[10]

注释

[1]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法国作家,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代表作有《人间喜剧》等。

[2]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哲学家。思想融合了德国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唯物史观以及犹太神秘学等元素,在美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影响巨大。代表作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3]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1905-1988),美国建筑师,社会历史学家。《不时髦的人体》原题为The Unfashionable Human Body。

[4]戴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1928-),英国人类学家、动物学家。代表作有《裸猿》等。

[5]史蒂芬·克恩(Stephen Kern,1943-),美国人文学教授。《肉体文化史:身体结构与宿命》原题为Anatomy and Destiny: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6]菲利普·佩罗(Philippe Perrot,1950-),瑞士历史学家。《衣服的考古学》原题为Les dessus et les dessous de la bourgeoisie: Une histoire du vêtement au XIXe siècle。

[7]伊藤俊治(Ito Toshiharu,1953-),日本美术评论家、摄影评论家。《爱的衣裳》原题为“愛の衣裳”。

[8]原题为“ストリートファッション1945-1995”。

[9]原题为Das Passagen-Werk。

[10]本段提及著作除《古怪的身体——时尚是什么》外,本书出版时均未在国内出版。原题分别为:“モードの謎宮”“てつがくを着て、まちを歩こう―ファッション考現学”“ファッションという装置”“最後のモード”。

流行 / 时尚 / 皮肤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pigu6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