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谈谈杂交现象

2020年7月12日  来源:衣的现象学 作者:【日】鹫田清一 提供人:pigu61......

影响世界流行的日本服饰

衣服的英语是“costume”。这个词和“custom(习惯)”的词源都是拉丁语中的动词“consuesco(习惯)”。法语中这两个词也很像,前者是“costume”,后者是“coutume”。法国人还会把衣服说成“habit”,把习惯说成“habitude”,这两个词都来源于拉丁语动词“habeo(拥有)”。衣服与身体感觉密切相关,习惯则是文化的根基。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就能看出两者之间自古存在的紧密联系。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看一看不同穿衣风格是如何相互碰撞、影响的,以此作为异文化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实例。

长久以来,和服一直与日本人的生活完全脱节。诚然,振袖和服是成人典礼和毕业典礼的标配,可它只出现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为极少数的几个机会存在,人们是不会穿着它上班、上学、运动或出门购物的。当今社会,和服已不再是全方位表现女性特质的物品,虽然它能将可爱、娴雅的属性呈现得非常出色,可现代女性显然更倾向于在其他方面表现自己。男款和服就更不用说了,平时几乎接触不到,唯一的例外是旅馆为客人准备的浴衣。布料批发市场里也不太能看到穿着和服忙碌的员工了。

如今,和服已经完全变成了工艺品与礼服。但我要告诉大家,从日本人舍弃和服走上服装西化道路直到现在,和服曾多次对欧洲的时尚革命产生巨大影响。听到这话,大多数人肯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服已基本进入传统服装的领域,但七十年代后的世界流行的确与日本当代设计师的一件件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在电子工学、机械化等高科技领域,日本也凭借出众的技术实力引领着全世界的工业潮流。在设计领域,尤其在构建物品设计或环境设计的想象力与感性这一层面,建筑与时尚的动向永远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两者都处在艺术与工业的交界上,都是基于创意搭建身体生存空间。时尚设计更是早早地突破了异国情趣,凭借兼具普遍性与前瞻性的理念、技术与产品体验,牢牢占据着引领潮流的地位。其特殊表现力能将时代的气息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形式,长期为其他文化场景提供强烈的刺激与明确的方向。

流行的日本主义

论和服文化对欧洲时尚的影响,还得从上一个时代说起。经过改造的日本和服十七世纪就得到西方人喜爱,从长崎传入欧洲,成为当时荷兰男性中风靡一时的“japonse rok”(一种在室内穿的时髦衣服)。不过,欧洲服饰文化中的第一股日本风潮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起初是对照“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把这一流行风潮称为“日本风(japonaiserie)”,后来又改称“日本主义(japonisme)”。这个词原本指十九世纪中期起以法国为中心盛行的日本风情,尤其是浮世绘等日本美术形式在绘画领域产生的影响。同样的影响也出现在时尚领域,欧洲人开始将和服或漆器、陶瓷器上的纹样与图案(菊、梅、藤、鹤、燕等主题)用于布料上。也就是说,日本主义最先引进的是图案。当然,此时的日本元素仅仅是异国风情的一种呈现,只起到装点作用。谁知一九〇〇年,川上贞奴[1]在巴黎举行的公演引爆了一股日本热。从那时起,和服逐渐影响渗透到衣服的实质,包括剪裁、穿法等方面。

用束腰把身体加工、改造成极不自然的沙漏形,再用布把身体裹得商品包装一般不留一丝缝隙,最后过度装饰包装布的表面……这就是十九世纪的服饰设计理念。设计师保罗·波烈[2]试图摆脱这种理念。他参考和服的组成元素(比如直线条剪裁、以肩膀而非腰部为支点的宽松流畅的轮廓、露出后脖颈、把下摆拉长到拖地等特殊穿法),构思出了所谓的“脱离身体的衣服”。后来,玛德琳·薇欧奈[3]与玛利亚诺·佛图尼[4]分别以斜裁法和皱褶打造出了穿着感宽松、能强烈感受到布料包藏着空气的衣服。这几位设计师的创意,也成了日后西欧服装设计的基本元素。

日本设计师的登场改变了服装结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日本设计师对西欧服装的构建原理提出了根本的质疑。自那时起,日本的设计才开始在真正意义上对所谓的洋装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保罗·波烈的夜用大衣,1992年,Gazette du Bon Ton(文化学园大学图书馆藏品)

回顾巴黎时装周的历史,七八十年代日本设计师的登场算得上一起轰动业界的大事件。比如七十年代高田贤三[5]设计的衣服就像农民下地干活时穿的一样,款型松弛,搭配花纹而成。三宅一生[6]的设计理念“一块布”则体现出对身体本身的关注。还有川久保玲[7]与山本耀司设计的那些破洞、开线的衣服……这些作品都触及了衣服不再是衣服的瞬间。形状不断变化的衣服、到处都是洞的衣服、开线、肥大、不规则、做过漂白处理或纯黑色的布料……这些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大多数人看了会皱眉头,不追求美丽与优雅,抹去了性别意识,拒绝退化至散发和风情调的设计元素。

他们掀起的反流行攻势给衣服的结构或身体与衣服的关系注入了不同以往的理念,对衣服的本质提出质疑。不过在欧洲传统的服装制造者看来,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对固有风格的破坏,或是对衣服的拆解。

然而对服装设计而言,这些设计的确极具解构意义。不贴合身体的衣服、不把身体牢牢裹住的衣服……这都是所谓的宽松型,不是把身体美美地裹起来的“包装布”,而是轻轻包在身上的衣服。

“举止”这个美好的词被用来描述人对身体的支配。轻轻包在身上的衣服构成了举止的一部分。它们时而与身体紧张对抗,缠住身体,时而像茧一样温柔地将身体包裹。它们可能是柔软布料的堆叠;可能特别肥大,在皮肤与布料之间包藏大量的空气;可能有许多缝隙;也可能巧妙利用了适当的松弛与错位。总而言之,这些衣服不会紧贴着身体,也不会把身体密封起来。人们常说“功能定义形态”是设计的大原则。为了便于穿着,衣服的确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然而功能性是为谁服务的呢?这就无法一概而论了。日本和服的功能性就不单单是为身体服务的,不如说它是用来表现体态举止的(体态与作为物体或躯体的身体概念不同),用来给运动状态下的身体提供独特的空间。换句话说,日本和服的服务对象不是一团肉,而是运动中的有机体;其职责是赋予运动中的身体可见的轮廓。

前卫派作品中的和服

作为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曾经的功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功能性几近完美,堪称现代主义的极致)在其沦为工艺品后没有太多体现,却深入到前卫派设计师的作品中。能折成一个矩形平面的设计(这是出于对收纳和搬运的考量)、自由的尺寸、不对称的形状、随身赋形的轮廓、利落的衣服线条及空隙演绎的性感、可代替其他物品的功能性(和服可以当成包袱皮用)、穿在身上才算完整的特性……有人认为穿衣服就像给身体打包,而和服的许多元素显然与此原理相悖,好比错位、开线、补丁、松弛、缝隙乃至间距。但这些元素也反过来赋予了和服无限细微的灵活,总是在衣料之间神气十足地发挥它的作用。

这份灵活和不摆架子的随意感与反对“美”“优雅”“男人或女人应有的样子”等刻板印象的思潮联动起来,还一度与“花童运动”[8]相呼应。现在,它正逐步开拓超越流行的“后流行设计”的种种可能。西欧孕育的流行试图突破自身的时候,为了摆脱衣服即是用来包裹肉体的观点,寻求新的理念,或为了摆脱“美丽”“优雅”“性感”等固有的评判标准,寻求新的升华,人们将目光投向西欧以外的服装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七十年代后,上述现代日本服装设计师对流行的影响突破了图案、花纹等装饰层面,深入到衣服本身这一基础层次。

高级定制界的杂交史

杂交现象在全世界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流行之都巴黎见到格外激烈的“杂交”。举例来说——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流行之都之所以成为高级服装定制(简称“高定”)的大本营,要归功于一位名叫查尔斯·弗莱德里克·沃斯[9]的英裔设计师。他开创了每季举办时装秀的历史,也是模特制度的创始人,有“巴黎高定之父”与“流行魔术师”的美誉。沃斯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工业小镇,很小的时候就在伦敦的布料店当了七年学徒。二十岁那年,他只身前往巴黎,进入当地服饰名店盖奇林公司。一八五一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隆重召开。时任盖奇林服装设计部门主管的沃斯操刀设计的作品一举拿下金奖,这也让他本人名声大噪。后来,沃斯自立门户,成为欧仁妮皇后的御用设计师,确立了其流行独裁者的地位。

耐人寻味的是,法国竟然将沃斯誉为巴黎时尚界的新星,推举他去参加伦敦世博会。换句话说,一个英国人就这样成了法国的象征。不过,当代巴黎的地标——坐落于拉德芳斯金融商业区中心的新凯旋门和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也都是外国人设计的。将外来者以异物的形式纳入自身内部,并借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质素——这就是巴黎的过人度量。

沃斯不是最后一个在巴黎做出成绩的外国服装设计师。英国人爱德华·莫林诺克斯[10]、西班牙人克里斯托瓦尔·巴朗斯加[11]、意大利人艾尔莎·夏帕瑞丽[12]与莲娜·丽姿[13]都和他一样。皮尔·卡丹[14]和伊曼纽尔·温加罗[15]则是出生于意大利的设计大师。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时尚的“巴黎画派”[16]。

法国地方小城出身的可可·香奈儿[17]也在巴黎取得了成功。功成名就后,她化身“最后的女赞助人”,从各个方面资助那些流亡异乡或正处在积累阶段的外国艺术家开展艺术活动。先锋芭蕾舞剧《游行》和多部紧随其后的芭蕾舞剧的公演,称得上二十世纪前卫艺术的大事件。[18]《游行》由让·谷克多编剧,萨蒂作曲,使用毕加索设计的舞台布景,编舞是尼金斯基[19]的接班人莱奥尼德·马赛因、达基列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也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负责演出服装的则是香奈儿本人,堪称史上最强阵容。谷克多抽鸦片成瘾的时候,香奈儿悉心照料;雷蒙·拉迪盖[20]穷困潦倒的时候,香奈儿买下了他的诗稿;在斯特拉文斯基居无定所的时候,也是香奈儿为他提供了栖身之地。

到了八十年代,国外设计师纷纷抵达了高定帝国的顶点。一连串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相继发生。来自德国的卡尔·拉格斐[21]就任香奈儿的首席设计师;来自意大利的奇安弗兰科·费雷[22]成为迪奥的首席设计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都是带着自己的成衣品牌赴任的。年轻的英国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23]与朋克风格的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24]先后担任纪梵希首席设计师,也成了时尚界一时的热点话题。一九九七年起,当代炙手可热的“安特卫普六君子”[25]之一、反流行旗手马丁·马吉拉[26]也就任了爱马仕的首席设计师。

就算眼前作品的设计师默默无名,也要用心鉴赏;只要作品本身足够优秀,就予以肯定。评论的力量至今是杂交城市巴黎的生命支柱。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特凡·马拉梅[27]创办杂志《最新流行》,《魔鬼附身》《伯爵的舞会》的作者雷蒙·拉迪盖发表时尚点评,罗兰·巴特写就结构主义流行论《流行体系》。法国当得起这些荣耀。

轻松跨越文化界限的流行感

时尚有能轻松跨越文化鸿沟的力量。外国服装、T恤与牛仔裤、巴黎时装周的现场都是生动的例子。面对异文化理解能力的极限,面对相对主义这一无底深渊,人类皮肤的触觉借由流行音乐、时尚等媒介,轻而易举地跨越了思想层面难以逾越的文化界限,就像在殖民地等多种语言被迫混杂的环境下诞生的混合语言(比如克里奥尔语)。

皮肤的感知能力就这样迅速突破了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等拥有内部一贯性的文化整体的幻想。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时尚是离肌肤最近的(更准确些,是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肉体表面)杂交现象。

在新旧世纪的交点,当评论家们还在异国情调的语境下解读日本和服设计时,西欧流行正试图摆脱以束腰、腰垫为代表的对身体的过度约束与改造,以及过剩的装饰。人们接纳日本和服的设计元素,并将其作为服装结构转换的契机(从“把身体裹得密不透风的包装布”转型为“自在穿上身的灵活衣服”),也不是靠文化层面的诠释,而是身体的感觉。保守派时尚评论家戏称日本设计师八十年代掀起的黑色冲击为“黄祸”的时候,设计师们却通过无色、无装饰、不对称、未完成、超大尺寸等超出西欧服饰设计原则的行为,逐渐让皮肤感知到流行之外的天地。

音乐、舞蹈、服装、建筑……这些与身量和运动嬉戏的媒介似乎有一种独特的渗透力,能在不同文化间自如穿行,仿佛皮肤这层薄膜与语言的屏障完全不存在一样。

注释

[1]川上贞奴(Kawakami Sadayakko,1871-1946),日本著名艺伎、女演员,有“日本近代第一号女演员”之称,被视为名著《蝴蝶夫人》的原型。

[2]保罗·波烈(Paul Poiret,1879-1944),法国时装设计师,设计的女性服装冲击了西方时尚界追求官能刺激的理念,代表二十世纪初服装设计的独特风貌。

[3]玛德琳·薇欧奈(Madeleine Vionnet,1876-1975),法国时装设计师,被誉为“斜裁大师”,和可可·香奈儿、艾尔莎·夏帕瑞丽齐名,是风靡于二三十年代的三大时装设计师之一。时尚品牌薇欧奈(Vionnet)的创始人。

[4]玛利亚诺·佛图尼(Mariano Fortuny,1871-1949),西班牙时装设计师,被誉为“褶皱之父”,发明了细密褶皱面料,并用它们制作了风靡一时的迪佛斯晚装,所设计的服装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5]高田贤三(Takada Kenzo,1939-),日本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凯卓(Kenzo)的创始人。

[6]三宅一生(Miyake Issey,1938-),日本时装设计师,以极富工艺创新的服装设计、展览及香水闻名。时尚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创始人。

[7]川久保玲(Kawakubo Rei,1942-),日本时装设计师,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是二十世纪女性服装设计师中的重要人物。时尚品牌Comme des Gar?ons的创始人。

[8]六十年代后期,嬉皮士呼吁爱与和平的运动。

[9]查尔斯·弗莱德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1825-1895),英国时装设计师,高级服装定制的创始人,确定了近百年来女装历史上优、劣、俗、雅的评定标准。

[10]爱德华·莫林诺克斯(Edward Molyneux,1891-1974),英国时装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拉链,使服装更显线条,深受各界名流喜爱。

[11]克里斯托瓦尔·巴朗斯加(Cristóbal Balenciaga,1895-1972),西班牙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创始人。

[12]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1890-1973),意大利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夏帕瑞丽(Schiaparelli)的创始人。

[13]莲娜·丽姿(Nina Ricci,1883-1970),意大利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莲娜丽姿(Nina Ricci)的创始人。

[14]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1922-),意大利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的创始人。

[15]伊曼纽尔·温加罗(Emanuel Ungaro,1933-),出生于意大利的法国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伊曼纽尔·温加罗(Emanuel Ungaro)的创始人。

[16]二十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巴黎的画家群体。

[17]加布里埃·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1883-1971),法国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香奈儿(Chanel)的创始人。

[18]芭蕾舞剧《游行》的编剧为法国剧作家让·谷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作曲为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1866-1925),舞台布景设计为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编舞为俄罗斯舞蹈家莱奥尼德·马赛因(Léonide Massine,1896-1979),俄罗斯舞蹈家谢尔盖·达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1872-1929)、俄罗斯裔法国、美国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也参与了作品创作。

[19]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1890-1950),波兰裔俄罗斯舞蹈家,以非凡的舞蹈技巧及对角色的深度刻画闻名。

[20]雷蒙·拉迪盖(Raymond Radiguet,1903-1923),法国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魔鬼附身》等。

[21]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1933-),德国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的创始人。

[22]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é,1944-2007),意大利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é)的创始人。

[23]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1960-),英国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创始人。

[24]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1969-2010),英国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创始人。

[25]八十年代初在欧洲时尚界崛起的六位比利时设计师的总称。

[26]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1957-),比利时时装设计师。时尚品牌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的创始人。

[27]斯特凡·马拉梅(Stéphane Mallarmé,1842-1898),法国诗人、文学评论家,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希罗狄亚德》《牧神的午后》等。

衣服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