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6章 想法箱:30种改善思维的工具

2020年8月18日  来源: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 作者:(美)大卫·迪绍夫 提供人:naike39......

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付诸实践,愿望永远只是愿望,我们必须去做。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在本书的这一章节,我们从理论走向实践。显然,30个工具对于改变我们的思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这里出现的工具能够对思维方式的改变开一个好头。

我将本章中出现的工具分为四大类:

个人——处理我们的内部世界、个体心理空间问题的工具。

外部?——处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的工具。

联系?——处理人际关系,我们的思想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被他人影响。

生物化学?——这类工具催化引起思维和行为改变的生物化学变化。

对每类工具进行描述之后,会形成一个浓缩了其中精华的大脑改变法则(brain-Changer principle,BCP)。(这是我总结的,我也希望你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

1.使用意识楔

人类通过改变内在的心态,来改变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威廉·詹姆斯

在我们所掌握的最基本的元认知工具中,其中一个是在进行下一个动作序列之前“暂停”的能力。这种能力已经以多种方式在各种心理学文献中得到描述。《心灵骇客》的作者罗恩和马蒂·黑尔·埃文斯将这种能力称为“语义暂停/语义停顿”,并且根据持续时间和深度对其进行了划分。他们使用“策略性暂停”来描述一个“低水平”的即时停止,而“沉思性暂停”来描述一个“高层次”的脱离,这种脱离使得个体可以在行动之前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这种能力有时也被称为“认知暂停”,这主要是为了强调我们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使用这种能力这一事实。这是一种对立型思维,可以产生闪烁的红色认知停止信号以阻止我们进行下一步。 1?

但是,据说意识楔总是未被充分地使用。如果将其广泛应用,它既能预防产生破坏性结果的行为,又能促进产生建设性结果的行为。用黑尔·埃文斯的话来说,“它使意识进入一个特殊状态,要么将我们唤醒,要么让我们平静下来澄清事实”。例如,当你在与一个同事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时,你会发现,随着各自努力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气氛逐渐紧张了起来。此时,策略性暂停可以给你一点小小的时间去思考,你接下来将要说出的话会是做出建设性的贡献还是仅仅火上浇油。在你连珠炮似的说出下面的话之前,插入一个即时的意识楔,可以防止不必要的情绪爆发及其不可避免的沉重后果。

较长持续时间的意识楔,是你在高阶决策(例如买汽车或房子、结婚或者换一份新工作)中思考接下来的思维行动时需要进行自省的。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在重大决定前,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消耗了我们很多的心理能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心理能量和在特定决策上定向的慎重聚焦的能量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对一些事情仅仅花费很多时间思考并不能保证我们所有的痛苦加工会产生最好的结果。而使用意识楔并不意味着我们停止思考,而是重新审查我们对于当前情况是如何思考的,进而调整我们的心理能量。这也许会使得我们将决策细分为更小的部分,思考去处理每一部分,进而实现整体。或者意味着我们会重新考虑最初的动机,正是它驱使着我们追求一直以来认为是理所当然正确的结果。

如果我们发现很难质疑自己的动机,就更加需要练习使用短期或长期的意识楔。一次勇敢的谦让,需要我们停下来重新考虑是否“赢得”争论是最好的结果。同样需要的是面对停下来并且质疑自己当初做出重大决策的原因时产生的逆境(伴随有恐惧和焦虑)的意愿。不过,这样做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关系重大。

改变大脑的法则(BCP):即使在强烈的压力下,我们也有短时间或长时间暂停思维能力,它是我们在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重新进行评估的一个宝贵的机会,这个看似基本的能力影响意义非常深远。

2.使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来转变你的行为

成功就是从一个又一个失败走来,而不失热情的能力。

——温斯顿·丘吉尔

我们反复地重复一个行为,直到它不再引起意识的注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成为了一种“习惯”,因此,也可以认为习惯是一个反馈回路。正如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习惯反馈回路由三部分组成,引发行为的线索、行为产生的程序以及我们从行为中所得到的好处。 2?

例如,你可以这样拆分吸烟的习惯,线索是紧张,程序是点燃一根香烟,好处是神经兴奋(因为尼古丁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进而消除紧张。而喜欢吃甜食的习惯可以拆分成,线索是焦虑,程序是吃一个甜甜圈,好处是通过进入血液的葡萄糖暂时抑制焦虑。

习惯改变的“黄金规则”(由杜希格提出并且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验证)认为,要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聚焦于程序,而不是线索或者好处。以吸烟为例,你并不能消除紧张(线索),也不能通过消除神经兴奋的欲望来减轻紧张(好处)。反馈回路中你可以改变的部分只有程序。用喝咖啡新程序来代替吸烟的旧程序也可以提供相同的好处——神经兴奋。(当我们谈论类似吸烟的化学程序时事情会变得很复杂,因为尼古丁会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成瘾,重要的是要记住在一个新的程序在替代旧的程序之前需要反复地施行黄金规则,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它所花费时间段也是因人而异的。)

那么对于与化学物无关的习惯呢,像在一天紧张的工作后躺在沙发上看好几个小时电视之类的?在这里,线索是紧张,程序是坐着看好几个小时电视,好处是精神紧张得到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因为几种不同的程序都可以代替看电视,而且新的程序也许并不会完全取代旧的,但它足以改变原来的习惯,产生更好的结果。比如,散步一个小时,然后看一到两个小时的电视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程序替代在沙发上坐好几个小时。

无论习惯是怎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可以把问题的核心——程序放进心理意识空间并且改变它。首先选择一个你想要改变的习惯,然后一直努力下去直到成功。另外,要记住的是,那些你想要改变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从一开始就带有无意识的行为,而且对于你、我或者其他任何人来说都很难去预测这一习惯的持续时间。这样想,你把起重机降到无意识中然后钩起一个在持续的反馈回路上运转很长时间的程序。调节你认为自己可以尽快改变程序的期望,但是不要放弃认为自己可以的希望。研究很清楚地显示,如果你一直坚持下去,你是可以的。

BCP:了解习惯的工作方式使我们有能力改变它们,这种改变需要以现实的、务实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以不切实际的、虚假的方式。它将会使我们的大脑和生活产生真正的变化。

3.用信念对目标进行严格审查

如果一个人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前进,努力地去实现他想象的生活,他将会获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功。

——亨利·戴维·梭罗

对于能量来说,大脑既是贪婪者同时又是吝啬鬼。3?说它是能量贪婪者,是因为它消耗了身体中循环的约20%的血糖;说它是吝啬鬼,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原因它不会让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在这里,“充分的原因”被定义为一个带有适当成功机会的目标。大脑通过分配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有时候必须得“点击选择”。那些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心理意识空间,它就是所谓的信念。

我们玩世不恭的文化使得信念变得像笑话一样,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事实上,不管我们多么想贬低信念(或信仰者),它仍然是我们所能使用的最有力的元认知工具之一,可是我们却不顾危险而忽视它。大批的研究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才会分配资源来做这些事。

在《最强大脑》(Maximum Brainpower)一书中,什洛莫·布雷斯尼茨和科林斯·海明威提出信念的动力既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也可能给我们造成阻碍,因为不管希望还是绝望都只是信念的一种。绝望是我们在所处的形势不能改善时所产生的信念,而我们一旦接受这种信念,大脑就会将能量从改善当前境遇的行动上转移走(因为我们认为行动是徒劳的),使能量进入消极反刍的漩涡,助长了向下的螺旋。绝望会引起更大的绝望,这就是为什么在临床上它被公认为是最有可能导致自杀的心理状态。用信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听起来很荒诞。 4?

希望是我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当前的境遇都可以并且一定会改善。而当我们完全接受这种信念,我们的大脑会调用大量的心理能量以确保能够得到希望的结果。用布雷斯尼茨和海明威的话来说,“希望和绝望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以当你回顾人生目标时,问问自己,你有多么坚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我把这称为“严格的信念审查”,它是必要的,因为你不会骗自己。努力地使问题进入心理意识空间并且严密地进行观察。你所发现的是好的、坏的,还是丑陋的,最重要的是,对于每一个目标你都能在信念中找到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减少清单,确定哪些目标根本不值得完全的投入信念。

记住,这是一个审查(自我审查,诚然也只是一个审查),但是它却不一定是打发时间最愉快的方式。然而,如果你不认为自己对多大程度上真正相信自己会成功负责任,你就不能开发可用的所有系列的心理资源。把你的大脑想象成一个投资者,你正在给它推销你的项目并希望注入大量的资源,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说服这个吝啬的投资者充分地承诺。你给这位投资者推销所在的平台刚好就是你的意识空间,而信念审查正是你如何准备以赢得投资。

BCP:信念对于大脑的改变来说非常重要,没有信念,你的大脑就不会提供实现你脑海中目标的资源。

4.嚼口香糖

小事情孕育大希望。

——约翰·伍登

当你排队为食物付钱的时候,你会相信你距离一个强有力的神经化学催化剂不过只是一只手臂长度的距离吗,而且它的成本甚至低于任何一片抗抑郁药?它正是奇妙的、美味的、让你口腔做运动的口香糖。似乎不可能成为认知科学研究对象的口香糖,原本具有的特性是瑞格理先生绝不会想到的。

研究发现,口香糖对记忆、警觉性、减少焦虑、抑制食欲、情绪和学习有帮助。人们也已经在显微镜下对口香糖的属性,例如它的味道、质地和密度等进行了细致地考察。

研究口香糖的预感,来自于嚼口香糖可以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并可能进而引发其他重要的影响。例如,英国卡迪夫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对口香糖的潜能进行横跨多个领域(学习、情绪、记忆和智力)的综合考察。该研究发现,口香糖咀嚼组在嚼口香糖时其警觉性和智力表现显著提高,而记忆没有表现出显著地改善。

另有研究发现,通过嚼口香糖似乎可以改善记忆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对于即时和延迟的单词回忆来说,改善效应非常明显,然而其他的效果却没有。2011年一项研究发现,在考试之前咀嚼口香糖可以提高成绩,但在整个测试中嚼口香糖却没有这一效果。原因可能是因为口香糖可以活跃大脑,一些口香糖研究人员称为“口香糖咀嚼引起的唤醒”。事实上,就向大脑输送更多血液而言,嚼大约20分钟口香糖等同于温和的运动。而在活跃大脑的阶段之后持续地嚼口香糖就需要过度的咀嚼工作了,而这样会燃烧过多的能量,抵消掉产生的益处。 5?

研究还发现口香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焦虑克星,尽管其中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例如,一项2009的研究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嚼口香糖导致降低皮质醇水平(皮质醇也经常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和减少整体的焦虑。 6?

这很可能是真实的,处方抗抑郁药有一个包裹在铝箔中的便宜得多的竞争对手在等待被咀嚼。在东京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嚼口香糖能激活大脑的一部分(前额叶皮层的腹侧部分),并引发一连串的效应,使得个体产生较少的抑郁情绪。事实上,总的来说口香糖似乎会引发“疼痛性反应”的抑制,行话大致可以译为“大脑中的疼痛”。 7?

的确,这些效应的原因仍然带有一点推测性,但大量的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的好处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它为什么有益于大脑,但很少有事情比扔块口香糖在嘴里嚼一嚼更加简单、便宜和低风险了。

BCP:嚼口香糖是一种典型的改变大脑的工具,几乎所有的人都很容易获得并且去尝试。研究表明,在你能够做到的可以给大脑一个神经化学促进的所有事情中,它可能是最简单的。

5.为你自己写讣告

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好的良药。

——拉迪亚德·吉卜林

自己给自己写讣告,猛一听上去,一定觉得这么做的人肯定受了什么刺激,但是这的确是种难以置信的、有助于明确自我的练习。事实上,它是“矛盾疗法”的形式之一,并且能够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首先,它迫使你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自身,因为你会自然而然地以讣告宣读者的身份来起草讣告,力求真实、无误。其次,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有意识地回忆起一些潜藏在记忆深处的片断,并将其置于意识空间中。再次,讣告对于你来说,是生命中最后一份关于“你是谁”的记录性总结,正如那种老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时的你会表现出最大限度的诚实。

同时,自写讣告也挑战着你的自我叙述(这可能是最重要的目标)。正如本书第一部分讨论的那样,自我叙述是将所有的人格要素串联在一起的线索,也是你之所以会说“我”而不是“我们”的原因。我们的大脑发展出这种能力有着充分的理由,即人们无法有意识地去接受自我中相互矛盾的方面。如果被迫接受的话,可能会面临心理崩溃或控制感丧失的局面。当你撰写讣告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我自认为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终,这个讣告将使你成为人生最后一场考试的监考官(一场所有人都要经历的考试)。尽管详细地讨论死亡并不好,但是接受死亡是正确看待生命中所有事情的一种基础体验。当你重新回顾你的生活时,现在看起来不能承受的事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并且,现在的某个方面可能会吸引你更多的注意。

开始的时候,可以定下一个字数目标,就500字吧。首先,要仔细想想你希望别人知道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不要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不能有技巧地隐藏自己的缺点。接着,以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描述自己,但是一定要全面。即使你结了四次婚,抑或是坐过牢,但是,那也是你经历的一部分,要如实写下来。你可以写很多个版本的讣告,从中挑选一个最真实简练的自我叙述。然后,把它放在一边,之后的每个月,都拿出来修改一下,增添一些新的内容,生活在继续,你也在变化。你会对记录下的变化感到吃惊。说的更准确点,是惊讶于自我观点的变化。

BCP:“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写讣告时,内心可能会备受煎熬,但当你投入之后,你会意识到,自此之后,你的视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有目标,不过度

凡事都存在联系,单独做某件事,反而做不成事。

——查尔斯·狄更斯

信不信由你,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走得太远,而忘了当时出发的目的。动机确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动机越强,成功的几率越大。一项名为“金钱窒息”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规律。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对在“吃豆人”游戏中表现良好的参与者给予金钱奖励,并且通过不同数额的奖金引发参与者多种的动机水平。按照原先的假设,最高数额的奖金,引起的动机越强,成功的几率越大。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想要获得最高数额奖金的参与者大多都失败了。 8?

在参与者玩游戏时,研究者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对参与者的大脑进行观测,结果发现,想要获得最高奖金的参与者,其大脑奖励中心(与寻求奖励相关的大脑脑区的总称,比如钱或者其他类似的物质奖励)的活动水平达到峰值。同时,他们的错误率也是最高的。在这些高风险参与者的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起了这种古怪的反应?

后来人们发现,奖金的诱惑使得多巴胺(关于奖励的神经递质)像洪水般席卷了整个奖励中心。就像克里斯·伯蒂克在书《大脑密码》中解释的那样,多巴胺意味着“动机显著性”(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提出),它将一个纯粹的奖励预期转化为获得它的动力。所有人都需要借助多巴胺才能将“想”变为实际的行动,但是大脑的奖励中心会因如洪水猛兽般的多巴胺阻隔了正常的评估和控制能力而变得不堪重负。这就是发生在想要获得最高奖励的游戏参与者脑中的情景。他们是所有参与者中犯错最多的(也是钱损失最多的,这与他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用贝迪克的话来说就是“有目标的人才能成功,但过度狂热的人,往往以失败收场。” 9?

尽管解决起来相当困难,但是有研究表明我们确实具备在多巴胺淹没奖励中心、使扭转局面变得更加困难之前,将其关闭的能力。不过,这是一个关于意识的挑战,因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大部分的动机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人们其实并非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完成一个目标。然而,好消息是,我们能够通过思考奖励反馈回路的要素,对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就像了解如何给汽车加满油一样,当我们了解反馈回路的工作条件时,我们避免目标设定过高的几率就大大提升了。并且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和预期达成目标的好处。在许多情况下,预期与实际的好处并不成正比(尽管乍一看,“实际”的好处并不明朗)。我们怎么知道我们预期的奖励是否与实际的奖励相符?我们不能肯定,但是有意识降低期望将会降低回路运转的速度。如果我们打消100%预测奖励好处的念头,一切会更好。

BCP:动机对于成功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狂热,就有违初衷。我们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阈值在哪里,避免跨过界线。一点药剂量可以消除病痛,但是并不意味着双倍的分量就会产生双倍的效果,过犹则不及。

7.了解情绪体验的反馈回路

所有令人感到积极向上的情绪都是纯粹的。那些复杂的情绪只会抓住你生活的一部分,让你心态扭曲。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反馈回路来追寻人们的情绪反应体验,就像我们在本书中讨论过的其他动力系统那样。不过,相较于其他动力系统来说,情绪体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反馈回路。

第一个要素就是背景感受——情绪基调。心理学家大卫·沃特森和李·安娜·克拉克把它称作情感流。 10?情感流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还可以是中性的。你可能一大清早起床就感觉很糟,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俗称的“起床气”)。或者你可能发现自己对一些新经历没来由地感到特别兴奋。这两个都是情感流设定了我们日常情绪背景的例子。

情感流引起了另一种水平的情绪强度——心境状态。心境比情感流更加强烈,且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一个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人。如果你某段时间很焦虑,其他人一旦感受到你此时的心境状态,就会对你避而远之,因为你正在使他们焦虑(一种得到广泛研究的心理学现象,“情绪感染”效应)。抑或,如果你一直都很乐观,那么周围的人就会被你吸引,因为你的自信点燃了他们的激情。

心境状态将会引起最强烈的情绪体验水平——一种情绪的开端。情绪和“情绪体验”并不是一回事,情绪是一种因对诱发物做出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具体的、短暂的活动。诱发物既可以来自外部世界,也可以来自内心深处(比如回忆起以前的创伤事件)。对外,情绪会产生一系列的身体表情和面部表情,对内,会产生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将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指的是激进、绝望、防御、愉快、原谅或恐惧等具体的反应。情绪的强度指的是你在情绪上投入了多少注意,并且当情绪足够强烈时,你可能受其摆布。正如谢利·卡森博士在《你的创造性大脑》中写的那样,一种由完全受到情绪影响的控制叫做“情绪绑架”,如果人们处于“情绪绑架”状态,可能会产生愤怒、恐慌和极度的绝望,这将会导致暴力行为、神经崩溃和自杀行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行为倾向俨然变成了“行为命令”,并且一旦发生转变,我们对由情绪控制的行为束手无策。 11?

通过了解情绪反馈回路中的关键点,我们能够在到达行动命令阶段之前有效地采取有意识的控制手段。举例来说,在一种心境状态的开始阶段,我们可以插入一段空白时间,自我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失落、高兴抑或其他。在这个阶段,一个消极诱发物可能把我们置于一个危险的情绪领地,也可能相反,我们如此地自信,得意地高举着红旗,向全世界昭告我们的胜利。重要的是,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要去避免体验强烈的情绪,而是要竭尽全力预测我们的情绪状态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已有的心理学文献中随处可见预测失败的例子。但是,不能无差错地预测,不代表我们放弃尽最大努力预测可能的结果,如果在心境阶段,我们能够调整我们的想法,更正情绪轨道,那么就能为防止不合时宜的消极或积极行为付诸实施。只要功夫下到位,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体验,并非减弱情绪的强度,而是调整情绪状态,使之能获得最优的结果。

BCP:情绪体验不是一个单独的加工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反馈加工组成的连续的过程。弄清楚上一个加工是如何引起下面的加工,能够保证我们在正确的时间改变思维结果。

8.同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动机

对于人们来说,怀疑一切和全盘信任是同样轻松的事情,因为这两件事都不需要反思。

——亨利·庞加莱

同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动机是采取元认知控制来改善结果的重要部分。要达到这种目的,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心理学家兼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不诚实的诚实真相》这本书中提到的,艾瑞里运用“创造力的阴暗面”来阐释具有创造性的大脑,以一种服务我们自身的方式重新解释输入的信息。讽刺的是,正是这种能力促使人们想出新的点子,解决棘手的问题并且找到通向目标的“最初路径”。 12?

用艾瑞里的话来说,就是“把创造性的心智用在工作上,能够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一直都是英雄,从来不是反派。”然而,困难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获得积极、理想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受到创造力阴暗面的影响。艾瑞里将之形容为“紧要关头”。为了帮助人们安全渡过这个点,他总结了一下说谎的原因。艾瑞里的研究列出了八个造成谎言的主要因素:

1.合理化的能力。

2.利益的冲突。

3.创造力。

4.不道德的行为。

5.感觉无望。

6.从谎言中获益。

7.看到他人的欺骗行为。

8.充斥着谎言的文化氛围。

同时,艾瑞里还列举了四个减少谎言的因素:

1.誓言。

2.签署协议。

3.道德提醒。

4.监督。

最后,他指出了两个对谎言似乎没有任何影响的因素:

1.赚钱的多少(很多人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2.获罪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中,元认知不会因为创造力的“阴暗面”而将其整个舍弃,而是对艾瑞里研究中提到的促使人们说谎的因素严加注意。他的工作,犹如一道强光,照亮了无意识和有意识动机之间原本昏暗不明的桥梁。举例来说,我们没有意识到感到筋疲力尽会无形中加大说谎的可能。如果知道这个,我们就能根据艾瑞里列举的减少谎言的因素,找到把道德提醒嵌入日常生活的方法。道德提醒可以是日常计划中的实际提醒,也可以是你经常参考的心理注释。艾瑞里认为,我们对自己撒谎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对他人说谎的次数。在我们陷入谎言的怪圈之前,知道如何辨别自我欺骗是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这是一剂苦药,也是一个很难使用的工具,但是相较于由于不能意识到使我们不诚实的思考和行动的潜在因素而陷入谎言模式的旋风中相比,又没有那么困难。

BCP:施加元认知控制必须揭开无意识动机的面纱。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是使用一个谎言探测工具有助于发掘被忽略的自我服务动机。

9.寻求心灵上的整合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

心理学家兼作家,丹尼尔·西格尔,通过阐明什么是“心灵整合”(心理中能量和信息的整合)来帮助人们理解心智。 13?

所谓能量,指的是采取一种行动的能力,可能是类似于动动胳膊之类的简单动作,也可能是更复杂的行动,例如提出一个奇思妙想。信息能够标记除它自身之外的任何事情。举个例子,一块石头本身并不是信息,但是“stone”(石头)这个词却是信息。我们的心智必须辨别和分析“stone”这个词中的字符,从而使它具有实际的意义。

西格尔的原话是,“我们的心智调节能量和信息,使我们感受到这两种心智体验形式的实际存在,并对其采取行动,而不是迷失其中。”

他认为,当我们理解能量和信息的调节不仅仅产生于大脑和神经系统之中,也产生于我们的心智与他人心智相互作用之中时,整合就达到了。换言之,整合是相互关联的。

也就是说,心智不仅仅指的是大脑的工作,更准确地说,是大脑在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工作。心智是相互的,而不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心智会受到他人想法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够影响他人。心智的动态关系并不是发生在头颅之中,且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是相互作用的。

BCP:没人是一座孤岛,心智不仅仅局限于大脑,请记住他人在你心智中发挥的作用。

10.加强周期性的静心活动

偶尔让心灵放松一下,生活会更加美好。

——贺拉斯,罗马诗人

我们大脑的命令中枢,前额叶皮层,在长期的进化中成为听觉的反射区,其接收的信息往往是以声音的形式出现。这种声音不仅仅指的是外部声音,还有来自大脑的噪音。

在《语言改变大脑》这本书中,安德鲁·纽柏格和马克·罗勃·瓦德门建议人们培养内在的宁静,那么在他人说话时,我们就不容易分心。

这里所使用的元认知工具具有双重作用,试图同时消除外部噪音和内心杂音。与内心杂音相比,外部噪音更容易控制一些。你可以使用多个工具只为了营造一个实际的安静空间,这种工具也可以是声音本身。戴上耳机,单曲循环着一首歌,大脑慢慢地进入一个?波状态,这种状态最适宜冷静地思考问题。15?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你要去发现究竟哪种歌曲对你最起作用。对我而言,最好的歌曲是那些轻音乐或者歌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歌。并且,当在咖啡厅里实施这种技术时,效果更是锦上添花。我喜欢咖啡厅的惬意氛围,但是偶尔出现的杂音却大煞风景。因此,我常常戴着耳机,坐在咖啡厅,循环播放着一首钟爱的曲子,周遭一片静谧。

为了培养内心的宁静,你同样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诸如冥想之类的。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阻隔外部噪音和培养内心宁静之间是共生的关系。宁静,并非单纯指的是“远离喧嚣的环境”,而是精神上融入这些噪音的稳定状态。尝试使用不同的技术,直到你找到对你来说最有效的方式,然后保持一段时间的“宁静”,最终你就能够集中你的注意力了。

BCP:周期性的内部和外部的静心活动,对于增强注意、提高聆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有时,你必须想方设法走出内外部噪音笼罩的混沌状态,否则,只能淹没在其中。

11.挑战你的判断式启发法

过去的想法造就了现在的你,以后的思想将塑造未来的你。

——詹姆斯·爱伦

无意识中最厉害的动力系统,就是认知科学家称为“自动化”的部分。简单来说,自动化是我们大脑用来完成事情的捷径。尽管有意识的行为能够促使人们的技巧日臻成熟,但是,在上述情况中,自动化让我们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便利。

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能够说明这个动力系统的作用——“路上的蛇”。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条幽静的山间小路上,突然发现,前面的空地上好像盘卧着一条蛇。此刻的你来不及想,立即跳到一边。事实上,在你跳开之前,并不确定地上的物体真的是一条蛇。平静了几秒钟你才注意到,路中间的物体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然而,你小心翼翼地上前,结果发现那只是一根细长蜷曲的树枝而已。

在上面的例子中,发出跳开命令的捷径是一种由进化而来、已在大脑中固化的判断启发法。它的作用就是保证你的生存(或者增大你生存的几率)。当大脑启用这个捷径时,能够保护你不会过快或过近地接近可能的危险。

一方面,这种启发法的好处不言而喻,它是人们生存的保护伞。另一方面,它常常受到来自于文化的绑架。假如你遇到了一种产品,声称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多种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去买。诚然,谁不想要这类的健康卫士呢?但是,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那种产品根本不存在,与其花钱买它,还不如走路锻炼身体。病毒和细菌在这个星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我们早的多,即使人类消失了,它们恐怕还会存活好长时间。想想看,我们现在都无法根治感冒。这种产品实际上是利用我们对健康不假思索的欲望,来驱使我们打开钱包。

BCP:判断式启发法对我们的生存来说不可或缺,但它同时诱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了解什么时候这种启发法被利用可以改善我们的思维,优化结果。

12.补充葡萄糖,增强自制力

我的过失,我的失败,不在于没有热情,而在于我缺乏对它们的控制。

——艾伦·金斯伯格

如果你经常苦于自制力太薄弱的话,就放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在手边。当你感觉快要放弃的时候,用它来漱口,就会获得坚持下去的力量。

这个结论来自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刊发的一篇最新的研究报告。 16?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51名学生,让他们做两个测试自我控制力的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求他们把一整本《统计年鉴》上所有的字母E都圈出来。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个冗长且沉闷的任务会极大地消耗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实验者参与的第二个任务叫斯特鲁普任务(Stroop task),屏幕上会闪现许多表示颜色名称的单词,但是这些单词的字体的颜色和词义表达的颜色不同。被实验者需要立刻说出屏幕上单词的颜色(较困难)而非是词义(较简单)。

在斯特鲁普任务开始之前,一半的学生用放了糖的柠檬水漱口而另一半学生是用蔗糖素漱口。结果发现,用含糖水漱口的学生在对颜色而非词义的反应速度方面要大大快于用蔗糖素漱口的学生。

为什么会是这样?柠檬水中的葡萄糖似乎只要接触到舌头就会激活大脑中的认知动机中枢,因此,在完成高难度任务时,这就等于是给大脑一个助推力。

“研究人员曾经认为,葡萄糖是必须要喝下去,进入到人体之后才能给人以额外的能量来提高自制力。”这篇报告的合作者佐治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莱纳德·马丁(Leonard Martin)说:“这个实验发现,葡萄糖能够激活舌头上的‘糖感应器’,然后就会向大脑中与自我控制相关的认知动机中枢发送信号,这些信号就是在给身体以提醒。”

由于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快速摄入的糖分能够提高注意力,这一点很容易说得通。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实验表明,糖分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能量支持。

“(糖分)不仅能够提供能量,还可以令你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手头上做的事情。若要完成需要一定自制力的任务的话,全神贯注地投入对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马丁说道。

马丁这段话背后的理论依据就是“情感强化物”。这种强化物(比如糖)可以令人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当人们感觉要放弃时,这类强化物也会加强内心的自我控制力。比如说,当你在健身房里感觉快要不行了的时候,它能帮你再多坚持半个小时。

“在抑制身体自主反应方面,比如读斯特鲁普任务中的单词;或是在不逃避困难任务方面,比如说出单词的颜色,葡萄糖的效果似乎相当显著。”他说:“它能够加强情感投入以及需要自我控制的目标的完成。”

BCP:这个工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嚼口香糖那样简单。研究表明,一点点的葡萄糖,对我们大脑来说足以了。现在只需漱下口,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13.学习停止想法

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控制有意识的想法是元认知工具箱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它同时也是保证元认知成为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的源泉。这其中包含了两种至关重要的技术,暂停想法和延迟思考。

暂停想法是临床心理学常用的一种行为技术,用来帮助患者控制焦虑、愤怒和恐惧。尽管实施这种技术有很多种方法,但我最推崇的还是谢利·卡森在《你的创造性大脑》中描述的,准备一些小卡片和一支笔。 17?使用上面的方法时,一旦你注意到那些特殊的想法,你就能命令自己立即暂停。命令既可以是言语上的,也可以是心理意象。言语的命令包括:

“别往那方面想。”

“这些想法对目前的处境毫无帮助。”

心理意象包括一个“停止”的标志或是举起了“停止”的牌子。

卡森认为,最好当你的头脑中有了不喜欢的想法并把它们写在小卡片上之后,再对自己下这些命令。她还建议,可以在卡片上写六个命令,把卡片一分为二,一边四个,一边两个。之后,随身携带卡片。时间一长,那些命令和意象就会形成对消极想法的自动化反应。然而,这些技术使用起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首先,你每次都要花几分钟来使用一个命令或心理意象。随着你对它们的控制越来越娴熟,所用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丹尼尔·亚蒙博士,在他的书《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中讨论了关于许多大脑扣带系统的研究。扣带系统的功能是使注意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无论这个事物是有形还是无形。 18?即使扣带系统受到极轻微的损伤,人们也很容易陷入负性思维的怪圈中。或者说,人们的心智进入了一个功能失调的思想回路中。

根据亚蒙博士的研究,我们要是想克服这种扣带系统的功能失调,首先要做的就是,注意你自己什么时候分心了。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处于回路之中。“无论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的想法在不断循环,一定要想方设法从中脱离出来。行动起来,做些什么。”

BCP:学习暂停想法是一件难度系数很高的事。但是研究也表明,只要不断地认真练习,认知工具能使大脑华丽蜕变。因为这个工具真正地把握了适应的精髓。

14.即兴的大脑共振

你的勇气,决定了生活的状态。

——阿娜伊斯·宁

也许你体验过类似的情景,正在开车,突然注意到旁边的车似乎遇到什么问题,停在一边。你看见他们的车一半陷入洞中,而另一半却露在机动车道上,情况很危险。当你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很能感同身受。

所以现在你要做一个决定了。要么径自走开,让那人自生自灭,要么选择雪中送炭。考虑之后,你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你把车停在事故车和后来车辆之间,想要营造一个暂时的庇护所,让司机能够安心地把车从洞里拉出来。但是,他可能并不认为你的所作所为是在帮他。相反,他很可能认为,你停车是因为觉得他阻碍了交通,在找茬儿。所以,澄清你的意图非常重要。当有车经过时,你可以从车中走出来,走到司机旁以示你在帮忙。司机打开窗户,挥手致意,表示他明白了你的心意。

当然,旁边的人可能会很不理解,他们会狂摁喇叭,大声吵闹,对你和事故车司机做手势。然而,这都不要紧。当你决定给予帮助,并身体力行这一决定时,你大脑中的信念与那个司机就保持一致了。你相信提供帮助,成功地帮到别人,即使让你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并且你的信念正在弥合两个你之间的沟壑。如果没有你的帮助,那个司机是否能够脱离困境呢?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这都不是关键。这个例子真正要说明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在使你的思想和行为,和帮助他人的信念保持一致。你开始了一个与他人大脑的即兴共振。并且,你通过这样做,向他或她的大脑中灌输了一种信念:成功是可获得的。

有句俗话叫做“将爱传出去”,现在看来,确实有着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当我们目睹了助人行为取得成功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对这类事件进行标记,作为我们具备这种能力的证据。换句话说,成功地帮助他人,会转化为一个奖励。我们在之后的生活中,会寻找机会再次获得这种奖励。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大脑得以从这种体验中发展。

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创造一个与他人大脑的即兴共振,抓住机会。当你帮助他们时,你也在帮你自己。

BCP:尽管站出来帮助他人可能感觉到不太舒服,但是我们从中获得的益处不仅仅是提高认知能力那么简单。

15.总在做事中

并不是因为困难,我们才不敢。而是因为不敢,才困难。

——吕齐乌斯·安涅·塞涅卡

如果你感到不堪重负,很可能就是你大脑内部的危险警报系统在发出信号。当一下子发生太多事,或是一个项目有太多方面需要处理的时候,大脑就会释放压力激素,提醒神经系统,生活已偏离正常轨道了。这种神经化学的中断常常会造成精神麻痹。“太多”往往可以理解为“太冒险”或者“太危险”,并且此时你将会体验到大面积的系统停歇。前苏联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你可能听过他让狗分泌唾液的实验)把这种倾向称为“超限抑制”,当我们的神经系统面对他所说的“高唤醒”时几乎是处于关闭的状态。

如果想对这种情况进行补救,就要遵循我们的心理倾向。尽管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消遣使我们从令人窒息的能量包围中挣脱出来,但是另一个策略更具有可操作性,那就是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好的选择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即无论何时,从新开始。这是一种从思维上的策略性变化,能够根除精神麻痹。

策略性的思考原则是形容本节工具的另一种方式。策略主要由两种选择组成:①我们选择做的;②我们选择不做的。关键是你得同时做到这两点,选择离开限制你的因素扎堆的地方,并且从其他地方重新开始。哪里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那儿培养你的关注点,取得进步就好。一点进步也是一种成就,同时成就会催生更大的进步。持续地坚持这个原则,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会发现自己重新回到了目标的轨道上,这个目标在不久之前,像滔天巨浪一样把你拍打在沙滩上,让你难以翻身。通过使用策略性原则,你发现了不被巨浪打败的方法,并且重新掌握这种立于浪尖的能力。其实,这种能力一直都存在(并不是使用这个工具后才具有的),但是你不得不在最需要它的时候,通过特定的原则使它为你所用。

BCP:策略是种选择,通过践行策略性原则,你能够脱离令人不堪重负的因素汇聚的地方,根据新的关注点,将自己置于问题的不同面。关键是,你一定要一直做事,不要让力不从心的感觉阻碍你的进步。如要你不那么做,你会让那种感觉变为现实。使用你大脑的适应性能力来改变观点,重新寻找关注点,使能量源源不断地流向目标。

16.睡眠充足,防止大脑过热

我想要休息,放慢赶路的步伐。

——西奥多·罗特克

我们直觉上认为睡眠非常重要,而一系列关于睡眠的健康效应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当我们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时,我们的大脑会怎样呢?有研究表明,如果缺乏睡眠,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就会乱成一团。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剥夺了细胞必要的休息时间,它们就会出现过热现象。

由意大利米兰大学Marcello Massimini带领的研究团队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向被试大脑释放一种强大的电磁流,引起了神经细胞一系列的电反应。通过安装在被试头皮上的结点,研究人员测量了额叶皮层电反应的强度。同一批被试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剥夺实验,第二天再次接受同样的测量。

结果发现,被试的电反应在一晚无眠之后显著增强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增强”意味着更加混乱,不受控制)。但是,如果他们当天晚上好好睡上一觉,隔天再进行测量,发现结果与第一天无异。可见,睡眠确实会影响细胞的活动。

倘若你正在饱受失眠的折磨,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19?

◎阻碍睡眠的因素

1.房间不够黑

理想状态下,你的房间应该没有一丝光亮,尤其是来自于电视或是其他发光电器的光线。当你的眼睛在黑暗中接触到光时,大脑会误以为现在是起床时间,进而减少褪黑素的释放(褪黑素是由松果体释放引起困意和低体温的一种激素)。发光电器产生的光线影响最大,因为它们像极了太阳光。

2.过晚还锻炼

如果你睡前三小时还锻炼的话,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加快,心率会提升,夜间容易惊醒。尝试将锻炼改在上午,最晚不要迟于傍晚,那样,你能一夜睡到天亮。

3.太晚饮酒

人们通常认为酒精会引起睡意,但事实上它会影响我们的深度睡眠,使得你在第二天会觉得更累。你可能在饮酒之后感觉到困,但那维持不了多久。

4.房间温度过高

当你睡觉时,你的身体和大脑想要降温,但是如果你的房间太过温暖,就会阻碍降温过程。在房间里放台风扇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不但能够保持凉爽,还能产生有规律的白噪音,催你入梦。不过,房间温度也不能太低,要不然你也冻得难以入眠。

5.体内的咖啡因

咖啡因的半衰期是五个小时,意味着在你喝完一杯咖啡10个小时之后,你体内仍残留着3/4剂量的咖啡因。并且,我们大多人一天不止喝一杯咖啡,很多人还在晚上喝。因此,如果你要喝咖啡的话,早点喝吧。

6.看着钟表

如果你半夜醒来的话,不要看表。事实上,你最好把床头的钟调个面,那样你就看不到时间了。当你习惯性地看钟时,你正在把你的生物钟往错误的方向调整,并且,不久之后,你将发现你会在每天凌晨的3:15分准时醒来。

7.看电视直到入睡

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看电视会刺激大脑活动,这与你的目的背道而驰。其次,电视发出的光会提醒大脑要清醒。

8.深夜仍在思考问题

一旦我们在深夜惊醒时,跃入脑海的头一件事就是我们正在担忧的问题。此时你能做的就是,阻止自己继续深入思考,并换一个比较轻松的事情考虑一下。一旦你陷入焦虑的循环中,你会一直清醒到天亮。

9.睡前进食

蛋白质需要很大能量才能被消化掉,如果你在睡前进食,那么即使你试图睡觉,消化系统也在不停工作,让你难以入睡。如果你真的饿了,最好只吃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点心。

10.睡前抽烟

抽烟者认为抽烟就是在放松,但是这是个神经化学的诡计。事实上,尼古丁是刺激物。如果睡前抽烟,你整晚估计会醒来好几次。就像睡前喝了杯咖啡一样。

BCP:睡眠对于运转良好的大脑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你总是失眠,思维必会受损。严格遵循以上建议,你每晚至少能安稳睡上六个小时。

17.支持自我

想要了解自我,首先得自己支持自己。

——阿尔贝·加缪

处于平衡中的大脑(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展现了一系列外在的特质。这其中的一个就是自信。像其他大脑改造工具一样,自信是一种必须学习的技巧。尽管与其他特质相比,它可能出现的更为自然,但是,与其他两种常常被表达的倾向——激进和被动相比,人们对它的倾向较低。

在《掌控你的心灵》这本书中,心理学家吉利安·巴特勒和托尼·霍普认为自信提供了三种重要的平衡: 20?

1.激进与被动之间的平衡。

2.你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平衡。

3.反映和反应之间的平衡。

“平衡”这个词是关键,因为在上述三种情况中,自信不能完全取代其中一种或另一种的位置。实际上,它恰如其分地包含了两种状态。举例来说,自信与反映无关,却与反应有关。它取得了一种平衡,因而人们的反应可以不受反映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自信会让你在保留自己感受与观点的权力和他人同样拥有的权力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不过,也会有失去平衡的极端情况出现,此时,人们仅仅倾向于某类行为或某类问题解决方法。用巴特勒和霍普的话说,“专制者和受气包都受到权力的控制。一个处于控制中,一个被控制。”极端情况是固化思维的产物。通过行为的执行,他们表现的极为呆板。

另一方面,自信衍生出灵活。“自信开辟了更多可能的道路,将我们引向更加美好的适应之路。”巴特勒和霍普这样说。在自信的心智状态下,你能够意识到你的需要、欲望、感受和其他人的需要、欲望、感受一样重要。

巴特勒和霍普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自信权力”以供参考:

我有这个权力

·说“我不知道”的权力

·说“不”的权力

·有选择的权力并可以表达出来

·有表达感受的权力

·有权做决定并对结果负责

·改变心智

·有权安排我的时间

·犯错的权力

总的来说,自信权力这张表表明了你的自由。同时也提醒你,其他人拥有同样的自由权力。

BCP:呆板的思维对适应造成了阻碍。同时,灵活的思维促进适应。为了最大限度地从适应能力中获益,我们不得不取得行为的平衡(例如自信)。因此,我们要学习必要的技巧去避免思维和行为中的极端情况。

18.保持韧性

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去应对真实的生活。

——西蒙娜·德·波伏娃

马克·希曼博士在《超意识解决之法》这本书中,为一种最重要的大脑改造工具——韧性,做出了准确地描述,“韧性是种适应着去改变且难以测量的品质,它总能适应改变的浪潮,而不是被其淹没。具有韧性的人看杯子总是半满,并且知道如何把柠檬变成柠檬汁。” 21?

希曼认为“可塑性”是韧性的同义词,正如他所指出的,大脑反射出了我们的想法、信念和态度。“一个呆板、僵硬的性格必定反映了呆板、僵硬的大脑版块,缺乏更新、记忆和修复的能力。”

希曼的研究告诉了我们韧性具有怎样的能量,以及它成为重要工具的原因。首先,适应本身就是韧性的动态形式。说我们要实用主义地适应人生的高潮与低谷就意味着,我们过去、现在、未来都不能被任何挑战打败。

这里,我们要加入一个现代的术语——顽强,韧性需要顽强。有了顽强,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挠我们前进的脚步。这并不是某款运动鞋的广告语,这是影响着所有人的进化现实。如果你一直盯着一个目标,你的所有行动肯定都围绕着它,即使最后不一定能够达成,至少也会很接近。有人曾说过,如果你向着太阳奔跑,至少也能跳到月亮上。

在消费者至上的氛围中,韧性不具有优势,因为营销活动传递的都是极度积极、过分个人主义的信念。我们的大脑接受了这些信念,并认为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我们并不会因为穿上了著名牌子的运动鞋或是运动服而变得更加坚韧,或是更加顽强。

但是,我们确实能够通过实现韧性的适应性优势而变得更加坚韧。举例来说,了解大脑能够对灵活性思维良好反应,却不能有效地回应化思维使我们朝着思维的更大灵活性方向努力。反过来,上述结论通过我们逐渐体验到的积极结果得到验证,也就是所谓的“概念验证”(此处借用工程学术语)。

BCP:记住,灵活性促进了适应性的大脑改变。韧性主要指的是灵活性,离开了灵活性,你无法驾驭大脑的适应性力量。

19.对失败进行评估

生活就像2缸引擎,却产生了440马力,随时有可能出问题。

——亨利·米勒

在这部分中,我列举了失败的10种原因。希望读者们对这10种原因都能仔细进行思考,衡量一下你可能符合其中的哪种。这种做法将会帮助你开启思维转换之门。所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相反,你需要积极地探寻思维改变之路。 22?

1.你缺乏所有必要的信念要素

人类大脑是一个强大的机器,能够解决问题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它借助多重反馈回路得以正常工作。从整个过程来看,信息输入对反馈回路的影响最大。信息进入回路之后,开启了分析—评估—行动过程,最终产生了一个结果。举个形象的例子,你如果输入了一个“取得目标”的信息,其中却缺乏至关重要的信念要素,那么这个回路一开始就缺少动力。换种说法就是,当你不认为你有机会达到目标,你又怎么能期待一个成功的结果呢?

2.其他人使你相信你的“位置”

“知道你在生活中的位置”是人类创造的几大害人想法之一。我只喜欢田纳西·威廉斯的阐释,“只有拥有历经苦难后,依然优雅的勇敢才能位于生活的顶端。”大爱田纳西·威廉斯。然而,比“知道你在生活中的位置”这种想法更要命的是,这种想法常常由周围的人强加给我们,并且他们让我们相信,我们就是这样的,最好就这样生活,并且一直都会这样。真的吗?谁说的?把写有预定位置的书给我看看。如果人们把这样的想法作为反馈回路的输入信息,那么结果永远都是不尽如人意,并且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3.你不想成为一个破坏者

在最近的几年里,“破坏者”这个词具有了丰富的含义。阅读了市面上的心理学和商业畅销书籍之后,我甚至都不能判定它究竟是个褒义词,还是个贬义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多数人都没有破坏一切的念头(类似于水滴石穿)。破坏往往意味着人们要暂时放弃以往的连续、稳定和确定性,使固化的内部防御系统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然而,有时,你不得不无视警报,勇往直前。如果你不那么做,你永远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

4.“如果明天我死了,怎么办?”

我们所有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每个人都有明天死去的可能。与其整日浪费时间想这种难以确定的事,倒不如仔细地思考一下你究竟想要什么。你是想作为一平庸的人死去,还是具有拼搏精神的人死去?这就涉及我们要讨论的下一个问题。

5.你总是想知道是否有人记得你

上文的冲突很简单,如果你明天就去世了,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追求平淡生活的人,问题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据我所知,那正是许多人期望的,因为在讣告中,他们常常会得到这样的赞美:“他是一个好人,好朋友,好……”好确实不错,但好不等同于伟大。如果你光沉溺于好,你永远也无法获得伟大的成就。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被人记住本身并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让“好”、“不错”、“稳定”这类想法影响你所有的反馈回路。

6.你认为生活一定有着事先的定位

这点同样提到了上文中所讨论的“位置”,但与之相比更为深入。人们倾向于相信心理学上所说的“动力”,认为凡事皆有原因,一切事物都有着最初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想,是否有原因使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安排了我们的生活这样发展?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个思维错误——动力是大脑为了应对困难而创造的幻象,而你的生活只有一个真正的主宰——就是你自己。

7.你的事业很稳定,这很好,对吗

是的,你的事业非常稳定,可能听起来真的不错。但问题是,很稳定是你真正想要的吗?也许是,并且这点会让其他人羡慕不已。然而,如果“稳定”意味着你不能突破已经被设定好的参数,去获得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它对你来说,就是一文不值。跟人生中很多事一样,这是个人选择,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不过,你也应该知道,假如你做了这种选择就预示着你这辈子不可能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

8.你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

这种恐惧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我们应该把它从头脑中尽快剔除掉。事实是,即使你没有犯错,也有可能天降横祸,让你瞬间一无所有,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恐惧阻止你去争取真正想要的东西。这跟“我明天可能会死”的想法如出一辙。是的,我们会死,也会失去。但那又怎样呢,勇往直前就好。

9.“也许我已经到达顶峰”

伟大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改写自他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经典文章——《自我管理》)曾经说过:“如果你遇到事业上的瓶颈,并且认为很难再取得进步,这恰恰昭示着你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他后来又补充到,在你开始新阶段之前,应该好好地做一番规划。这其中的秘诀在于,忘记顶峰,专注于成就。但是当你使用顶峰做借口时,你将原地踏步,再难有所建树。

10.何去何从的困惑

这点对于我来说是这10点中最困难的。因为我总是受到它的折磨。加强关于成就的反馈回路只是一方面,如果离开了专注力和前进的方向,所有的能量到最后将一无所获。我的经验是,有时你不得不让能量自主流动,看专注点能否自己出现。一旦出现了,你可以以一种更加有序的方式,将它往你的目的地方向培养。

BCP:思考造成人们经常失败的这10种原因,并确定你符合其中的哪一条或哪几条。然后,调节你的适应性思维。

20.时刻关注你的化学阈值,特别是酒精

酒精之所以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因为它激发了人性中的神秘力量,但常常被清醒时刻的冰冷事实和厉声批评击得粉碎。

——威廉·詹姆斯

当你的血管中充满了伏特加,你能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吗?我们听到过许多酒精影响我们身体和大脑的事情,最普遍的莫过于酒精是一种抑郁剂,让人意志消沉。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酒精是一种抑郁剂,但它更是一种间接的刺激源。并且它的某些作用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酒精能够通过改变人们体内的神经递质水平(传递身体中控制思维加工、行为和情绪等信号的化学信使)来影响大脑的化学变化。它既能对兴奋型神经递质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抑制型神经递质。

兴奋型神经递质的典型代表是葡萄糖,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大脑活动,提高能量水平。

人们如果摄入酒精,就会影响葡萄糖的释放,从而使大脑的运转速度放慢。

而抑制型神经递质的典型代表则是V-氨基丁酸(GABA),它能够降低能量供应,使一切生理活动趋于平静。相类似的阿普唑仓(Xanax)和安定(Valium)会加强氨基丁酸的效果,导致休克。事实上,酒精同样能增强GABA的效果。这也是你不能一边喝酒,一边服食安定的原因。如要你那么做,效果会倍增,你的心率会降低,呼吸会受到影响,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们以上的讨论解释了酒精为什么能产生抑制效果,它抑制了葡萄糖的释放,加强了氨基丁酸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你的思维、语言和其他活动都会变得迟钝,并且,摄入的酒精量越多,这种感受越显著。

但是,酒精还有另外一面,它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奖励中枢”,释放多巴胺。“奖励中枢”是由多个大脑区域组成,诸如朋友聚餐、度假、放年终假、吸食药物(可卡因和大麻)、摄入酒精等活动都能影响到它。

酒精使身体中的多巴胺水平提高,而多巴胺能够让人们感到快乐,所以人们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是酒精让我们感到愉快。所以,下次,人们可能食髓知味,不断饮酒,以期能够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但与此同时,伴随着酒精产生的其他化学物质,会让他们的反应越来越慢。

研究表明,男性饮酒对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显著高于女性。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男性的酒量比女性大的缘故。根据2001~2002全国流行病学调查酒精及相关情况(NESARC)的结果,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酒精成瘾。大约有18%的男性可能在其一生中会染上酗酒的恶习,而只有8%的女性会对酒精产生依赖。 23?

多巴胺的效果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奖励中枢”已经不再释放多巴胺,酗酒的人还会沉溺于多巴胺仍在释放的假象中。一旦产生了这种强迫性需求,所谓的成瘾也就形成了。然而,每个人成瘾所需的时间各有不同。有些人可能天生具有酒精成瘾的基因,对他们来说,只需很少的时间就能对酒精产生依赖,反之,另一些人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会成瘾。

下面,简略地解释一下酒精如何影响大脑的不同方面:

为什么喝酒会让人不受控?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思维加工和意识的中心,酒精压制了行为抑制中枢。它使来源于眼睛、耳朵、嘴巴或其他感受器官的信息加工减慢,同时它还扰乱了思维加工,使人们不能冷静思考。

为什么喝酒会让人变得笨拙?

小脑:酒精能够影响运动和平衡中枢,使人失去平衡,走路摇摇晃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喝高了。

为什么喝酒会让人感到困倦?

脊髓:大脑的这个区域主要掌管着包括呼吸、意识和体温之类的自动化功能。酒精会作用在引起倦意,还会使呼吸变慢、体温降低,引起生命危险。

BCP:阅读完这部分之后,你应该清楚,酒精会深层地影响大脑,进而影响你的思维过程。尽管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已不是什么大新闻,但是如果你现在已经摄入较多酒精的话,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展的,会让你明白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21.研究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一个不如意的职业能摧毁掉一个人所有的光彩。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有些人看起来热爱自己所做的,当然了,和其他人一样,他们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种热爱让他人从某种程度上感到羡慕。这也验证了他们热爱做其所做的些许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并加以应用。24?

他们从来没有忘记第一次挑战带给他们的乐趣

每当我和一个爱其所做的人聊天时,这种念头就会像蜘蛛猿一样突然出现。虽然他们工作处处变动,但他们一直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并且一直保持着第一次挑战时的激情,这种激情激励着他们朝着目标前进。是的,有时很难专注坚持,因为我们时不时会迷惑迟疑,借用一句英语习语,就是失去立场。但真正热爱自己所做的人从来不会完全忘记激励着他们的挑战和目标。无论有多么迷惑,他们都会重新杀回原来奋斗的道路上,因为这个目标就是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

他们从小就养成习惯

如果仔细挖掘我们的个人生活历程(尤其童年时代),我相信更多的人会认识到极其重要的人生提示。诚然,记忆是怪兽,从某种程度上讲,认知学认为记忆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重现记忆,将昔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碎片和想象一起重新整合)。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也不能改变重整的记忆,但是,我们可以深挖那些曾让我们燃起激情的模糊记忆。

事实上,那些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从小就做着同样一件事情,比如写作、讲故事或者遐想。关键的是,他们一直从事的工作可能不是(经常不是)激情的产物,而是将激情成功地融入工作中。事实上,他们激励孩子拥有大人们的成熟观点,这是个更加伟大的追求。

他们是“组合型”的思考者

心理学研究证明,把握市场的实质,可以有效地掌控得失,而且这与你个人的投资组合中包含了什么息息相关。当我们提及股市投资时,我们实际上在谈论一种有涨有跌的事物。虽然持续的熊市会让投资萧条一段时间,但它并不能完全破坏投资组合;尽管一路飘红会让我们更加接近投资目标,但是不能够永远持续下去。“组合型”的思考者深信他们的事业,既有高峰,也有低谷。重要的是,他们处于低谷时,不会萎靡不振,立于高峰时,不会夜郎自大。他们能够心态平和地在这两种状态间自由转换,也正因如此,他们能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如果你真的热爱你的事业,这种平稳的观点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从不关心你在想什么

这并不是尖锐的批评,但是事实就是,那些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从不允许别人对他们的事业说三道四。试想,一个希望能以某种方式,一生都能与动物作伴的人(可能是训练员、研究员或者兽医),一天,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个号称资深的职业规划师,告诉他,虽然你希望与野生动物为伴的愿望很好,但是现实是这个事业完全不切实际。那些职业规划师们,考虑了生活中的一切现实,唯独没有考虑咨询者的爱好。

然而,糟糕的是,对于大多数人说,尤其是重返校园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勇气和财力对规划师说,“谢谢你的建议,但我不需要,我会遵从心的召唤。”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即使我们那时接受了违背内心的建议,之后仍有重燃激情的机会。虽然过程不易,但是却有很重要的价值。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那些热爱自己事业的人真正做到了自我实现。

他们是天生的继任计划者

自我工作以来,长期处于企业环境中。虽然企业的制度有利有弊,让人颇感不适,但是它的资讯安全管理制度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继任计划”就是其中之一。简要来说,“继任计划”是指每个人都时时地与某个职位同步,当时机来临时,受训的人会接替对应的工作。变化总比计划快,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

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不仅深谙这个道理,他们还积极地寻找着能分享他们工作热情的继承者,希望有一天,继任者能够传承他们的衣钵。然而,普通的企业职员这样做只是因为企业守则中要求他们这样做,而那些人不同,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有着诚挚的热情,那份热情使得他们乐于与他人共享知识与智慧。并且,如果选定的继任者对工作不感兴趣的话,他们会努力帮继任者找到能激发动力的工作。

他们会停留,但是他们也会离开

他们为什么会离开?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认为组织非常的重要。因为是组织为他们提供行动的资源。但是,任何一个单独的组织都无力提供所需的全部资源。当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发现一个公司或是非盈利性组织没有办法为自己的事业提供帮助时,他们就会离开。我本想说,这并非个人的事情,但是事实是,这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全身心地投入个人事业,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个人目标。热情常常弥补了资源和组织的功能,并且那也是它成为塑造人的因素的一部分。

没有人能阻挡他们

我已记不清看过多少管理者试图劝说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不要去追求计划中没有设定的目标。但是,对于热爱所从事事业的人来说,他们只会执行能让他们接近心中所想目标的计划。换言之,当一个管理者苦口婆心地说“这是你在我的计划中扮演的角色,如果你没有做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时,聪明的人听到这类话,会阳奉阴违,至少是暂时的。然而,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的人来说,他们定会所向披靡,没有人能阻挡。

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吸引他人

没错,人们总是希望围绕在热爱自己事业的人身边,因为他们能从这样的人身上感受到热情。假设有一个热爱自己的事业、对生活中一切相关事物都充满热情的人,把这个人置于这样一群人中间,他们没有目标,没有激情,对生存的意义非常困惑。可能开始,一些会感到不耐烦,因为没人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但是另一些人却会开始关注。并且,他们很可能渐入佳境。也许很快,尽管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也会体验到一种想要去工作的兴奋感。那就是热情的感染。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心理感染”,一石能够激起千层浪。那些施展感染力的人受到已经被热情感染的人的鼓舞,热情会更加高涨,自此开始了一个良性循环。

他们活在当下

那些钟爱自己事业的人,绝不是目光短浅之人,但是他们也不会长时间地空等,直到万事俱备才开始做事。如果你想说服真正具有热情的人,等外部条件都具备了再开始行动,纯粹是浪费时间。“当下”对于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因为它稍纵即逝。并且,这也是他们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他们从来不计较蝇头小利

史蒂芬·柯维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改述):“真正高效的人不会去抢夺受限的资源。”相反,他们会找一个足够人人有份的蛋糕,并且不介意他人分一杯羹。尽管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充斥着竞争的文化,而人类本身就是个不断竞争的物种,但是在健康良性的竞争和自私的利益追逐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区别。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是充分竞争性的,否则他们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算计和暗中使坏上,他们不会去争夺他人应有的东西。爱你的事业(无论为了达到什么目标,你需要变的如何有竞争力)不意味着要阻挠他人前进。这也是本节描述的这群人最值得旁人学习的地方。

BCP:热爱你从事的事业,很大程度上是将你的目标感和热情与激发你最大潜能的工作联系起来。

22.提高你的想象力(MQ)

一个好主意是许多联系的集大成者,而它的高度则是一个精妙的比喻。

——罗伯特·弗罗斯特

设想一下,你和我在讨论我俩想去的城市。我提到了一个城市,你恰好去过,你这么对我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水池,上面漂浮着数不清的垃圾,散发着阵阵恶臭,周遭爬满了难以想象的臭虫。”听完你的话,我的头脑中立刻浮现了以下景象,一个散发着令人作呕气味的池塘里,充满了废弃物,塘边随处可见老鼠、蟑螂的影子。

我们暂且不讨论你的比喻是否准确,因为它对于要讨论的内容没有太大影响。重要的是,你已经为我提供了一个比喻的雏形,供我勾勒出这个城市的形象。也许某天我会亲自参观一下那座城市,看看与你的比喻是否有出入。但无论事实与你所说的相符还是相反,那时形成的影像依旧会固定在我的脑海中。即使过去很长时间,想把那影像消除也很困难。

那就是比喻的力量,我们很少会注意到那种力量对思维产生的巨大影响。斯坦福大学的保罗·蒂博多和乐拉·伯罗迪斯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比喻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起作用。 25?首先,研究者让482名学生阅读两份关于艾迪生这座城市的犯罪报告。之后,他们必须给出针对问题的解决之道。在第一份报告中,犯罪被描述成“觊觎着整个城市的野兽”以及“潜藏的定时炸弹”。

阅读了这样的字眼之后,大约有74%的受访者提出了涉及强制执行或惩罚的解决方法,诸如建筑更多的监狱,或是请求军队支援。只有25%的学生建议加大社会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或者改善医疗条件。第二份报道与第一份几乎一样,只不过这份报告把犯罪比喻成“城市感染的病毒”和“社区的困扰”。被试们在阅读完这个版本之后,有56%的人选择了更严格的法律制裁,同时有44%的人提倡社会改革。

有趣的是,几乎没有被试意识到他们受到了不同的犯罪比喻的影响。当蒂博多和伯罗迪斯基让被试指出报告中的哪一部分对他们的判断起了决定性影响,大部分人都说是犯罪数据,很少有人说是语言描述。只有3%的人认为是比喻才是主导因素。后来,研究者通过删除了生动的语言的相同报告,证实了他们的结论。即使,只是犯罪或是病毒之类的比喻只在之前出现了一次,下次还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研究者发现,如果没有相得益彰的内容,比喻本身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蒂博多和伯罗迪斯基让被试在阅读相同的报告前,想一下“野兽”或“病毒”的反义词,之后,他们给出了类似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比喻仅仅在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之后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当比喻出现在文章的末尾时,它们也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影响。看来,比喻想要发挥作用,内容才是关键。

BCP:正如这个研究指出的那样,我们很少意识到比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关注比喻的使用时间和方式,有助于提高丹尼尔·平克所说的想象力。 26?想象力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被影响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控制思维和行为。

23.增大文化投入

艺术是经历的一种模式,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对这种模式的肯定。

——阿弗烈·诺夫·怀海德

我之所以对挪威研究者抱以欣赏态度,是因为他们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根据最近发表在《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上的一篇研究,一个挪威研究小组调查了近50000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来测量生活满意度。 27?

总体来说,无论男性或女性,只要他们参与文体活动(包括乐器、绘画、看戏、参观博物馆),其抑郁和焦虑水平都低于未从事文体活动的人,并且有文体爱好的人通常对生活更加满意。

然而,男性的受益程度似乎比女性更高。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倾向于回顾文化(参观博物馆、浏览画廊)的男性享受到了最大的好处,他们甚至比那些积极参与文化和创造性活动的男性受益更高。

无独有偶,许多证据都证明了这个结果。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研究指出,艺术与低焦虑、低抑郁存在着高度相关。(换言之,你不用专门去学钢琴,只要听钢琴曲就能抵抗焦虑和抑郁。)《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更是表明,定期接触到视觉艺术的精神病人较之没有接触到的,所需要的抗焦虑药物明显减少(这个结果也得到了药剂科护士的证实)。 28?

总而言之,艺术有着显著的保健疗效。除此之外,在我提到的第二个研究中,使用艺术疗法,不仅能减轻护士们的工作量,每年还能为病人节省近三万元的治疗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学者的研究还暗示,文化投入越高,受益越大。所以,当你再次去剧院、博物馆或画廊的时候,试着努力投入其中吧。

BCP: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从文化欣赏中受益,并且对于男性来说,受益更大。使用这个工具,你能够正确地提高生活满意度,所以没有必要犹豫,行动吧。

24.开始阅读挑战性书籍,观看挑战性电影

一本真正的好书,其价值不仅仅在阅读上。必须将其放在一边,按照书中所说的行动。正所谓,开始于阅读,终止于行动。

——亨利·戴维·梭罗

这个工具是第三部分(扩展)的前奏,在本书的这个部分,你会欣赏到许多精选的小说和电影,有助于丰富我们之前讨论过的话题。

然而,当你阅读挑战性的小说或者观看立意深远的大片时,接收的信息更加有效。因为它们从智慧和情绪两方面给以你以启迪。

将这个工具内化为你日常习惯的一部分,特别是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午间休息时间,在工作前,工作后,睡觉前,任何你能挤出的时间里阅读,对你的生活会大有裨益。

BCP:这个工具你仅仅去做就好了。参考第三部分扩展,挑几个好的地方开始吧。

25.思考你的成就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幸福本身,而在于对幸福的追寻。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不断向前和受人尊敬之间的交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往往发现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除了超越他人,完全不顾其他,而那些受人尊敬的人却一直停滞不前。本节的工具从取得成就和牢记他人利益的双赢角度,提供了几种思考成就的不同方式。29?

顽强的品质

受人尊敬的成功者一般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顽强品质。他们从来不会让困难阻碍他们前进的脚步,即使暂时受困,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在长期的训练之中,几乎立刻就能找到另外的替代之法。对于一个顽强进取者来说,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不只一条。然而,这类成功者在前进的过程中,也会将他人的利益铭记于心。正如那句古话,“达则皆济天下”,并且,如果成功者改变道路的话,很有可能不小心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对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功者来说,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还有其他方式,让他达到最终目标,只不过可能要多花一点时间。

遵守的承诺

受人尊敬的成功者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一定会完成他们承诺过的事。他们不会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引得他人蜂拥而至之后,又转向另一个伟大的想法,只因为这个想法激起了他们更大的热情。受人尊敬的成功者为自己设下了一个高标准,一旦他们做出承诺,就一定全力以赴。诚然,失败和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不过那只是个例。无论困境是否出现,受人尊敬的成功者会一直遵循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旁人也都知道,与那些成功者合作,他们从不会空手而归。

务实的原则

受人尊敬的成功者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们关心究竟是什么起作用。如果一种方法不起作用,他们要么略微进行调整,要么整个放弃,另寻他法。尽管成功者们关注结果,但是为了求得好结果而置他人于不顾,太过残忍,也并非他们的初衷。他们会尽力寻求一种互利的安排之法,如果实在找不到,成功者们会把帮助他人另寻出路作为个人奋斗的目标。

策略的解决之道

和其他人一样,当遭遇挫折时,备受敬仰的成功者也会变得消极,和所有人一样,他们也会抱怨现在的情况是多么的糟糕。但是与他人沉溺其中、逃避现实不同的是,成功者会体验那种痛苦,并意识到那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然后,他们有策略地解决问题,轻装前进。在这个例子中,策略指的是一系列的前进的行动步骤,也指做出不做什么的决定。策略是种选择,而跳出消极情境、形成策略化的心理状态更是艰难的选择。人们认为受尊敬的成功者们具有做出困难选择、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承担的责任

许多勇于进取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好的品质,就是他们善于避免在事情出错时,承担责任。换句话说,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但是受人尊敬的成功者对责任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首先,他们认为,如果事情出错,那么很可能是整个团队的错误,无论团队其他成员有没有责任,他们自己难辞其咎。为什么?因为组建团队是为了完成同一个目标,如果目的没有达成,那么整个团队都应该受到批评。领导者们得对整个团队负责,而不是拼命地解释他们的责任比其他成员少。其次,受人尊敬的成功者总是遵循着“黄金法则”,无论何时,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BCP:你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可以不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当你在训练适应性思维设定,或取得成就时,把这个工具牢记在心中。

26.了解自我管理的要素来提高表现

觉察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

——丹尼尔·西格尔

对技巧的掌握需要不间断的刻苦练习,正应了那句古话“熟能生巧”。但是,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技巧掌握之后仍然坚持练习,那么此时练习起到了另外的作用——有效地思考。

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助理教授阿拉·艾哈迈德主持的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被试如何使用机械手来完成取物动作。被试利用手中的游戏杆来控制电脑屏幕的光标。每个被试都在特定的位置上去碰触屏幕上的目标。 30?

当机械手产生一个“力场”时,使得被试调整光标,靠近目标时,推进更加困难,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一些手臂活动上施加更多的力量。

被试首先在无力场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200组的取物实验,接着又在有力场的情况下,完成了两个250组的实验,最后又在无力场的条件下,完成了一个200组的实验。

第一个结果正如所料,重复练习之后,被试学会了如何在力场中运动机械手去碰触目标,并且错误越来越少,直到最后,错误率为零。

另一结果也跟预期相符。甚至在被试犯错几率已经显著降低之后,更多的练习会使肌肉完成任务所需的能量减少。

然而,临床结果是,即使在肌肉活动已经稳定之后,伴随着继续的练习,能量消耗依然会下降。在这个研究的最后,已经掌握了技术并持续练习的被试体验到降低了将近20%的能量消耗。这个结果暗示了关于身体如何释放能量的新观点,而传统看法则认为,“代谢消耗”直接受到肌肉活动的影响。

这个研究表明,在能量消耗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因素——更加有效的思考。神经加工和生物机能都会左右能量的有效性。当被试的思维通过练习提升之后,他们消耗了更少的能量。

BCP:能量有效性受到思维、肌肉的双重影响。思维不仅仅关乎头脑,还能够改善机体表现。

27.用身体管理心智

一个伟大的想法往往是在散步时产生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

我不喜欢跑步,但是通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那些坚持跑步的朋友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跑步,对我们的大脑很有益处。剑桥大学和美国国家研究所关于衰老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这值得大家的广泛关注。31?

跑步之所以能够增加大脑功能的奥秘在于,它激活了神经元(新的脑细胞)的生长。然而,其中具体过程仍有待探究。不过,很有可能是因为运动加快了血液循环,或者抑制了压力类激素的产生,抑或是两种可能同时存在。无论它是怎样发生的,跑步都是一类很好的抗抑郁类药物。

抑郁的产生与神经元的减少有关。并且,类似于百忧解(Prozac)之类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促进新的脑细胞的生成。有研究认为,跑步跟抗抑郁药物有着一样的效果,同时不会带来诸如体重增加或性欲降低等副作用。

剑桥大学用小白鼠做被试证明,跑步增强了大脑的记忆功能。神经科学研究者让一组小白鼠每天跑15英里,另一组则什么都不做,只是在笼子附近转悠(用啮齿类动特来模拟典型的人类办公室工作)。

最后把这两组小白鼠放于电脑屏幕前,给它们呈现两个并排的一模一样的方块。当小白鼠轻推左边的方块,便能得到一颗糖作为奖励,但当它们轻推右边的方块时,则一无所获。因此,小白鼠不得不记住究竟哪个方块与奖励有关。

结果是,每天跑步的小白鼠的得分是什么都不做小白鼠的两倍。更有意思的事还在后面,后来,研究者把这两个方块移近,直到它们能够彼此挨着,增加辨别的难度。第二组小白鼠随着方块的挨近,错误率越来越高,而第一组小白鼠总是能辨别正确。再后来,研究者甚至在小白鼠面前把方块调换顺序,跑步组的小白鼠的正确率依然远远高于无事组。

这群小白鼠最后还献身于科学事业。研究者对小白鼠的大脑进行了解剖,发现跑步组的小白鼠在实验期间生长出了新的灰质。而灰质则代表着数以千计的新细胞。

以上内容告诉我们,跑步和其他形式的运动对大脑的影响,可能超过了现代药物学所能起到的最好效果。

BCP:非常简单,运动起来吧。你的大脑、思维将因此而突飞猛进。

28.向认知先哲们学习

没有疑问的灵魂充满了悲哀。

——拜伦·凯蒂

在现代神经科学诞生之前,伟大的思想家已经让我们明白了有效思考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对思维的思考。在这个部分中,我会列举一些思想家,我建议读者们去书店、图书馆或者网上去阅读一下他们的著作。那些作品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马可·奥勒留

·艾伦·贝克

·厄尼斯特·贝克

·威廉·詹姆斯

·卡尔·雅斯贝斯

·刘易斯·芒福德

·何西·奥特加·伊·加塞特

·伯特兰·罗素

下面我会介绍一位我最喜欢的哲学家。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公元121—180)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斯多亚派的哲学家。他担任着古罗马的第16任皇帝直至去世,后世人认为他是古罗马“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位。他的儿子康茂德接替了皇位,没有沿袭他的作风,嗜血残暴,把古罗马引上了灭亡之路。

尽管奥勒留执政期间,总是在四处征战,但他依然通过在雅典建立哲学的四把交椅,对哲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奥勒留曾为他自己写了一本书,后来作为《沉思录》流传于世。对于我来说,他的作品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值得我细细品读。以下列举了一些他的名言,看看是否你能通过消化和应用那些看起来简单却能够发人深省的话,有所感悟,并从中受益。

生活会逐渐变成我们想象的那样。

生活更像是戴着脚镣在跳舞。

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你的内心。一旦你意识到这点,你就能获得力量。

我们之所以悲伤,是因为生气,不是因为悲伤,所以我们感到生气。

细节决定成败。

习惯性想法怎样,心智就怎样,因为灵魂会被想法染色。

不要让精力耗费在你没有或者你已拥有的事物上。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品质,你必须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检验他的追求。

一个人若能在一个地方生存下去,必定能在那个地方生活得很好。

BCP:寻找这些伟大的灵魂,品味他们的著作,一再品读。内化他们的智慧,来丰富你的内心世界。

29.将自己置于可怕的失去体验中

人们只有在黑暗中才能找到光明。因此,当我们沉浸在悲伤之中的时候,才是最接近现实的时候。

——梅斯特·埃克哈特

这个工具与前面所说的“写自己的讣告”很像,目的都是用来矫正病态的价值观。不过,我不希望它会滋生抑郁,与之相反,我希望它能让你重获新生。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体验过失去,失去挚爱、朋友、工作或者事业。这其中有些可能会发生,有些必然会发生。没有人能够知道我们会怎么处理那些丧失,除非它们真正地降临在我们身上。

我第一次面对的人生中重大的失去,是我父亲的去世。他半夜突发心脏病,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已经溘然长逝。当我走进他的卧室,看着他躺在那儿,他脸上的惊恐表情让我此生难忘。当时的那种可怕感受,在我之前的人生中从未出现。我走近了他,最后一次握住他的手,说着“他是一个好人”。无论何时,我想起我的父亲,这句话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冲出卧室,跑进仓库,找了个角落,蜷起身子,不住地抽噎。这个反应是我从未料想到的,出于本能,不可承受。

我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并不是因为任何对失去的事前考虑都会降低你情绪的反应,并且我也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讲,我们因为某个原因悲伤,那么有意地去消除这种情绪反应是很不明智的。但是,我认为对于失去的准备会引起一种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思维过程,因为毕竟这个过程让人感到不愉快。

然而,问题是,否定或者避免从心理上为不可避免的失去做准备会让你不经意间被心理上的刺扎到。与你爱的人(父母、配偶、朋友或者孩子)的分离会改变你,并且不出所料的话,你会发现这种失去使你走入了一个更加黑暗的走廊,不知尽头在哪。你还可能发现,自从你体会到了这种悲剧性的失去,你陷入了自我放逐的恶性循环中。

只要你使用元认知在心理剧场中模拟失去的场景,当真正的失去发生时,你就可以阻止上面这种情况的产生。你花费在思考可能的失去场景上的时间,视情况而定。无论你是思考几分钟,还是一个小时,最重要的是,你考虑到了失去情况的方方面面。尽管在真正发生之后,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失去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保证一旦发生失去的情况,生活不会失控。

BCP:我们不可能避免失去,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失去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且通过对失去情况的详细设想,我们能够阻止更坏结果的发生。

30.总览心智的12种表征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讨论的那样,元认知不单单只在意识觉察的某一水平上运行,而是在多个水平上,创造了跨越整个心智的元表征。在这最后的一种工具中,我们将会总览这12种元表征。它们在功能上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作用相对应,同时,在比喻上,与神经科学家所说的“自我的方面”相呼应。

这节的内容建立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一些新发现上。

丹尼尔·西格尔提出了“九种前额功能”(他也称为“情绪幸福感”的要素),帮助我们来了解前额叶皮层的作用: 32?

1.身体管理。

2.良好沟通。

3.情绪平衡。

4.反应灵活。

5.恐惧调节。

6.同情心。

7.视野。

8.道德觉察。

9.直觉。

神经学家维兰努亚·拉玛钱德朗则提出了“自我的七个方面”,来引导我们理解“我”的维度: 33?

1.团结。

2.连续性。

3.具身化。

4.隐私。

5.社会融入。

6.自由意志。

7.自我意识。

心理学兼教育专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包含最重要元认知能力的“未来的五种心智”: 34?

1.纪律化的心智。

2.综合的心智。

3.创造性心智。

4.尊敬的心智。

5.道德的心智。

概念思维专家爱德华·德·波诺提出了“六顶思考帽”,这六顶帽子打破了与认知类别相关的思维方式: 35?

1.白色:客观的。

2.红色:情绪的。

3.黑色:警觉的。

4.黄色:积极的。

5.绿色:创造的。

6.蓝色:有组织的。

认知行为疗法的先驱艾伦·贝克提供了内部控制系统的五种要素,它们是元认知必不可少的部分: 36?

1.监控。

2.评价。

3.评估。

4.警告。

5.指导。

将这些和其他定义综合成可相互兼容的描述,就形成了心智的12种元表征:

1.记者

调查者,问尖锐的问题,依靠可靠的资源来寻找答案。

2.工程师

设计和管理反馈回路。

3.管理者

调整奖励中枢,管理情绪加工过程。

4.引导者

在意识的边缘搜查,绕过无意识障碍。

5.讲故事的人

不停地在写自我叙述,管理自我意象。

6.模拟者

使用心理表征来创造意义。

7.劝导者

发现错误的自动化想法,在决策时发出“心声”。

8.导演

关注和引导注意。

9.技术员

充分地利用外部反馈技术。

10.合作者

将自我与他人相联系,与他人心智保持同步。

11.监护人

保护自我不受背叛。

12.创造者

把自我发展成有形的外部表达。

正如任何一个比喻性的模板,这些描述并不能涵盖全部(也不要奢望它们能涵养全部)。相反,它们是在大量的关于心智卓越的能力的文献基础上形成的混合体。用来践行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所说的“意识”——受到心智监控的心智内部的表达活动。 37?

元认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