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3章 实用主义的适应: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2020年8月18日  来源: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 作者:(美)大卫·迪绍夫 提供人:naike39......

微小改变,开启幸福生活之门。

——列夫·托尔斯泰

■实用主义的适应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从元认知过渡到进化生物学和最新的衍生理论——进化心理学中。首先,要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下区分,这很有必要。因为这将为我们接下来的探索之旅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见图3-1)。

图3-1

人类一方面蒙受生物进化的恩泽,一方面与文化进化进行着博弈。鉴于此,用一种实用的观点看待反馈回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为了方便读者们理解,图3-2描绘出了一个反馈回路的基本要素。

图3-2

因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所以反馈回路很可能在我们以直立人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时就已经伴随着我们。人们总是认为后期人类的许多方面都是非常“现代”的。其实这种偏见不难理解,因为我们仅仅能够看到许多思想和感受在特定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的运用。

拿“怀疑”来说。当我们提及怀疑时,实际上是在质疑某个想法或假说的真实性。怀疑是高级物种特有的手段。通过怀疑,人们能进行辩证思维并反省自身。但是,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进化史,看看这个似乎很“现代”的工具如何进化成为人类大脑工具的一部分。实际上,怀疑的雏形在进化的历史中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我们之所以没有辨认出它,是因为我们的知觉本身只停留在此刻。 1?

原始状态的怀疑可能表现为某种敏锐的感觉。这种感受会阻止一个原始人过于靠近巨蟒的洞穴。不过,原始人能解释这其中的奥秘吗?显然不能。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种感觉对他生存的重要性。

对于反馈回路的要素来说,道理亦是如此。换句话说,我们趋利避害的思维过程早已深深地植根于千百年的物种生存之中。多亏了所谓的现代思维模式,我们才能进化成如今的样子。那些“现代”的思维模式之所以能保留到现在,是因为它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并繁衍生息。

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关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世界,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进化”的产物。 2?我们即将步入文化进化的长廊。在这里,我们将会认识到反馈不但对于生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我所说的“实用主义的适应”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进化中的适应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太过缓慢以至于我们难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追踪到任何事)。由自然选择导致的适应历时千万年,甚至更长时间。

另一方面,实用主义的适应促使我们适应文化进化的需求和挑战。与生物进化相比,文化进化的速度相当之快。举例来说,最近的几十年,癌症的治疗技术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过去,我们只能采用有副作用的化疗方法来治疗癌症,而现在,人们可以将负载着抗癌药物的微小核糖核酸分子注入人体,使得它能够像巡航导弹一样,精准地瞄准肿瘤,将其消灭。3?

这个巨大进步的取得,只花费很短的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同理,可以想象一下在沟通方式上产生的进步,借助于数码的社交网络、手机和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先前阻碍人们相互交流的距离正在消失。而距离消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创造了能够跨越世界各个角落人们之间物理鸿沟的技术。

类似的故事在不同的领域重复上演,并且它们都是以我们大脑所创造的世界为背景。总的来说,生物进化造就了人类大脑,大脑又催生了永不停歇的文化进化。听起来有点讽刺,不是吗?我们必须适应由进化适应过程中最复杂的主体所创造出的世界。

实用主义的进化指的是我们如何修正自身的想法和行为来适应这个由我们大脑创造的世界。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适应,小到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比如,早晨喝哪种咖啡,大到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事,比如,住在哪儿,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是否要孩子。

实用主义适应中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反馈。每天,我们所做出的决定都基于反馈回路,任何人都不能跳出反馈回路的几个阶段,并且,当我们并不处在意识监控状态时,回路依然保持运行。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当我们严密监视反馈回路时,它的运行过程会放慢甚至处于停顿状态,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当人们唯恐一不小心某事就会出差错时,就会引起大脑的自然威胁反应,使得焦虑水平提高,注意力分散。换份新工作、结婚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引起这种反应。

在上述的情况(或者其他举不完的例子)中,成功并实际适应当时情境的需求会使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反馈回路中的信息以及掌握信息的方式非常重要。结果阶段的一个错误会把你引向错误的行为路径。一旦走错了路,想要改变方向可就难了。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做出的行为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所以还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无论结果重要与否,我们都得适应挑战,需要并且要依靠反馈成功地适应。

■重塑适应性的大脑

作为一门研究大脑活动与行为联系的新兴科学,认知行为科学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关于大脑的许多假设。在认知行为科学出现之前,人们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大脑自我改造的能力极其有限。成人的大脑就如同那才尽的江郎,再无可发展的空间。然而,一些着眼在“大脑可塑性”上的发现相继出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固有观点,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脑不可能改变”这一假设。所谓大脑可塑性,往往指的是神经化学水平上的变化,尤其是指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允许类似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之类的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在形态和大小上的变化。 4?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突触都是“可塑的”,但这并不妨碍大脑整体的可塑性,因为研究表明,多数脑区都存在着能够调整特定神经递质的接收和释放的突触。这项发现之所以让人兴奋,是因为它暗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大脑能够通过训练,实现惊人改变,其程度可能是人们之前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的。举例来说,研究发现,当人们某一部分肢体处于瘫痪状态时,大脑能够通过有意识的训练重塑自身,通过其他神经通路来控制其余健康肢体,进而使瘫痪肢体恢复功能。 5?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弱化神经化学水平(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神经化学水平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一切的基础),将注意力集中在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大脑调节自身使之适应环境的能力上。在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经意发现,在印象中固若磐石的性格(“我是谁”的核心)其实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

■顽强的适应英雄:人格变化和幸福感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自出生以来,我们就被打上了某一人格的烙印,更是有这样的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6?似乎自幼年起,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抑或是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世事洗礼,我们的人格就如同被模具定了型,不再改变。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间,研究者发现我们的人格不仅能发生变化,并且人格上的变化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深远,甚至远远大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工作、婚姻和居住条件等因素。那么,为什么我们一直都对最重要的“影响者”视而不见?简略解释来说就是,工作、婚姻等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可变因素,我们就想当然地将它们贴上了“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标签。

在这里,我不打算花篇幅去讨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格变化被忽视的种种原因。因为这种思维错误符合大众模式,甚至直至今日,大众模式在社会科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讨论的中心是,我们对于人格变化了解多少?人格变化与我们对反馈和适应的探索存在怎样的吻合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人格是什么。心理学家通过五种评价类型来定义人格,这五种评价类型通常被称为“大五”(见图3-3)。 7?

图3-3 大五人格

“大五”开始并不只有五种类型。人格理论学者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假设有4504个可以用来形容具体的人格特质的形容词。他把这些形容词分为三大类:

1.核心特质?会主宰一个人的人格。

2.主要特质?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3.次要特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表现出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特质如此之多,以至于让人感到混乱不堪,难以操作。最终,另一位学者,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使用一种统计方法将奥尔波特冗长的形容词表缩减为171个条目。后来,他又提出了一个16人格因素模型。在这之后,又有两位人格理论学者,保罗·科斯塔(Paul Costa)和罗伯特·麦克雷(Robert McCrae)修正了16因素模型,从中挑选了五个关键的人格类型,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大五”。 8?

人们通过做问卷,得到一定的分数,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在特定类型中的分数越高,某种“大五”人格类型在他的人格中所占比重越大。虽然“大五”并不完美,但是这种评估在实际生活中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9?

比如说,我们能够预测,一个在“开放性”上得分越高的人比在这种类型上得分较低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在“严谨性”上得分较高的人跟得分较低的人相比,会花更多的时间使一切井井有条。那些在“外向性”上得分较高的人更善于社交和表现自己。

以前的观点是,一个人在任一类型上的得分都是固定的(可能在青春期之后就固定了)。10?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在任何类型上都可以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我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为了适应环境,人格已经悄然改变,而自己对这个过程却不知道。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彻底地发生改变?不,当然不是。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人格类型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变化阻力,这将会影响变化的程度。并且,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某些人遇到的变化阻力远远高出平均水平。

但是,相对于做出彻底改变,大多数人能够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人格,而且这样做会产生比改变外在因素更好的结果。那么人格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需要继续我们之前探讨的一个术语——实用主义的适应。首先,我们要判断自身在任何一个特定的人格类型上的局限,然后,本着实用的目的,去打破种种局限。

事实上,研究指出,人格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一样(收入、就业、婚姻状况)都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而且,与主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居住地、子女数量等)相比,人格变化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大。11?

类似的研究也证明,如果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们的“大五”人格,而不是不能控制的外在变量,我们将会变得更好。退一步说,假使我们真的能够控制外在变量,那些改变也触及不到幸福感的核心。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是否把人格视为一个变量,它都与我们如影随形。用一句古老的谚语来说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适应道路上的重点:应变稳态和自稳态

应变稳态与自稳态,这两个相辅相成、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术语告诉我们人类大脑是如何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的,并且它们直接对人格产生影响。我们先来谈谈自稳态。

自稳态是指一个系统试图去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著名的生理学家沃尔特·布雷德福·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提出了这个关于生理系统的术语(正如我们所知,大脑正是这样一个系统)。事实上,大脑和身体都是一个生理系统,因此,它们都倾向于自稳态——一个稳定的“舒适区”。 12?

与之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应变稳态是一个需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系统所必备的,目的就是要接近自稳态。13?

我们的大脑同时包含了这两种动态。举例来说,大脑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中寻求一种恒定的平衡(在放松状态和警觉状态之间),但是我们从来不会一直保持其中的某一种状态。相反,为了应对外部和内部的影响,大脑会在这些状态之间来回变换(见图3-4)。如果我们长时间停滞于一种状态,那么对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比如,刻意延长休息时间会滋生抑郁;而长时间保持攻击或逃跑状态下的高强度应激反应则会使我们的血压飙升。(想象一下如果你把车放在车库里闲置了一年,再次启动会怎么样?又或者你以最高时速在高速公路上飞奔了几个小时,你的发动机这时会如何?)古语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无论是放松还是警觉,过度都不健康。

图3-4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会处于应变稳态的原因。因为大脑要不断地面对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困难和突变,使自身适应。举一应变稳态的最好例子,就是人们如何处理所谓的“思维错误”。 14?

■走出思维误区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试图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自它问世以来,在心理治疗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它最大的特色是认为,由于我们的认知中存着一系列的“思维错误”,使我们不合理地解释了事件,从而导致心理问题,这一切与事件本身没有关系。当我们受困于思维错误的迷宫时,大脑就会错误地解读信息(事实),从而导致反馈回路发生偏移。进而,阻碍我们适应的能力。

常见的思维错误:

·“非黑即白”的思维

·以偏概全

·否定正面信息

·否定负面信息

·主观臆测

·宿命论

·最大化或最小化

·情绪性推理

·乱贴标签

·自找罪受

·错误比较

·错误预期

“非黑即白”的绝对思维:?思维绝对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没有折中。“假如一个人过去对我很冷淡,那么他就一直对我很冷淡。”“如果我得不到我想要的进步,我就放弃。”

以偏概全:?凭借仅有的经验去判断类似的所有事情,就像盲人摸象。“买大排放量汽车的人都不注重保护环境。身上有刺青的人都不是好人。”

否定正面信息:?认为发生的一切好事,都是由于运气,坏事才是正常的结果。“如果这次考试考好了,那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如果没考好,很正常,因为我不够聪明。”

否定负面信息:?如果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皆是外部原因所致,例如运气不好;反之,进展顺利,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如果我没有得到这份工作,那不意外,因为老板怕我功高震主,他们想要能力普通点的人。”

主观臆测:?即使没有足够的证据,你也认为你能够确定他人的想法。“老板想要提拔我,她肯定心里不忿。我如果跟她说话,她一定故意找茬儿。”

宿命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想到最坏的可能后果。“我要去约会了,但是有什么用呢,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最大化或最小化:?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了一个情境的真实性。“如果斯蒂芬妮拒绝我的话,就证明我真的是一个没有魅力的人,不配得到任何的人青睐。”

情绪性推理:?对你的消极感受深信不疑,并据此采取行动。“我感到很愤怒,因此必须让愤怒得以纾解。”

乱贴标签:?无视事实,随意地给他人扣上一顶帽子,从此左右以后的判断。“约翰居然戴了耳环,他一定是个轻浮的人。我绝不能信任他。”

自找罪受:?认为所有事情都与你有关。“莎拉今天在过道中看到我的时候没有笑,她一定对我有所不满。”

错误比较:?没能看到人或事之间的重要差别。“一间大公司的经理和其他公司的经理一样悲惨,什么地方都一样。”

错误预期:?没能看到预定目标或问题真实的维度、变量或可能性。“如果我成绩好,我就能获得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

■思维错误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

因为反馈回路依靠事实的输入和加工,而这些都会受到错误思维的影响。由一个思维错误引起的不准确的心理过滤可能会将思维加工过程引向歧途。

打个比方,如果你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想,要么做到100%,要么就不做,那么你在思维的结果阶段就会变得相当武断,因为你已经决定除非你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否则你压根就不会着手去做。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一开始就秉持着“非黑即白”的态度,那么你会忽略掉能部分实现你目标的可能性。而这种量变的积累,往往到最后能实现质的飞跃。但是由于一个思维上的错误,你已经故步自封,止步不前。

如果你一开始就只是主观臆测,那么你就会以一种扭曲的视角对事实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事实相差甚远。若你一开始就对事件做出“错误预期”,那你要么低估了行动的难度,要么夸大了成功的困难。

为了最大限度地从反馈回路中获益,你要具备一双“慧眼”,只要你出现了思维错误,你就能立即发现并自我反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或者更多的思维错误。像“以偏概全”和“非黑即白”的绝对思维,常常一起出现。

■思维错误和自动化思想

在思维错误造成破坏之前,很难对它们进行识别和检测。因为它们的原始资源,即自动化思想来源于无意识领域。(还记得在第一章提到的术语“认知”吗,一些无意识的渗透是有用的,但另一些可能是消极和错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易犯的思维错误,但是所有人每天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都会陷入错误的自动化思想中。

如果思维错误长期存在,会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模式。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主观臆测,或乱贴标签,又或是情绪性推理的通路之中,因为这些通路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物理性的结构,我们浑然不觉被牵引着,顺着这些通路进行思考。从这点看,思维错误并不是经过分析的真实性想法,但是一旦具有误导性的自动化思想进入意识空间,占据注意之后,我们就会采取习惯化的行动。15?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在第一章对元认知和无意识的讨论,尤其是涉及认知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让我们再次看一下下面这幅图(见图3-5)。

图3-5 意识层面的元认知

我们的大脑经常产生自动化的想法,消极的积极的都有。依靠现有的科技,人们无法彻底弄明白为什么无意识会制造一堆没完没了的信息,然而,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只有学会有效地控制那些想法,人类才能更好地适应。

■使用注意工具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无法阻止潜意识中的自动化想法涌入意识,但是我们可以有目的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认知行为疗法中关于问题解决的原则为注意力训练提供了好办法。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问题解决原则

1.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能解决的问题上,不要纠结于那些明显不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困难。

2.当下只专注于一个问题,并投入100%的努力。

3.关注自身的改变,不要妄想改变他人。

4.把不能面面俱到作为一个选择。

5.记住,你不是你的想法。

“你不是你的想法”这条原则至关重要。大脑片刻不停地往意识空间中填塞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并不能定义你自身。它们是一个正常运转的大脑的自然产物。我们怎样处理那些想法才是问题的关键。 16?

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反馈回路都在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说,节食是为了解决除去多余的体重这一问题(或者变得更健康、更漂亮等),更加努力地工作是为了缩短现在水平与未来水平的差距,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能够帮助你及早发现形成和谐关系的障碍,等等。

若我们能够识别思维错误,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原则,我们就能够减少思维错误。(这是本书第二部分——“做”中将要详细讨论的工具的简要预览。)

■为什么坏事总赶到一起

人们常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来形容一件事情出错的同时另一件事也出错。同样的,还有成语“祸不单行”。

这些话包含一定的哲理,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但是这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坏事总是赶到一起。也许反馈回路能够为这个令人郁闷的事实提供一些解释。

事实上,并不一定是多个棘手的问题同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很可能是你进入了一个“困难管理”的思维误区,导致你误解了生活。

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在第一部分所学到的,能够保证你从那些扭曲中轻松脱离出来,并且一旦你掌握了分离,你就获得了我们探索的另一个关键启示——“自我对称”。

■寻求平衡

“自我对称”这个术语是指,在关于自我概念的两极——“自我协调”和“自我失调”之间寻求一种理智的平衡,当你以一种自我协调的方式工作时,你认为出现在你意识中的一连串的想法都真实地代表着你是谁。

当你以一种自我失调的方式工作时,你会发现渗透的想法与你相悖(“失调”意味着不和谐)。在这种模式中,你很可能会拒绝这些想法。因为它们与你认为的自己或是想要成为的自己不相符。

用两个简单的陈述来描述两极,就是:

1.“这是真实的我。”

2.“这不是真实的我。”

没有人会单独地执行其中的某一极。我们对想法的反应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你很少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但某天,你突然需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你的脑海里肯定充斥着这样的想法并对此深信不疑,“我肯定做不好,一定会丢人的”。这种恐惧产生了一个自我协调的反应。你会认为那个想法是准确的,因为它代表了“真实”的你。事实上,这些想法根本不对,但关键是,在自我评估的时候,这些想法“看”上去是否真实。如果它们“看”上去是真的,那么它们将继续支配你的意识,你的行为将会跟那些想法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你也可能早就想要摆脱这些想法,当面对登台演讲的机会时,你会直面这些想法并且指出它们与你想成为的人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阻碍恐惧想法的反应是自我失调的。那些想法与你心中的理想自我(你希望自己最终的样子)背道而驰。

在上面的例子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我失调是正确的那极,我也赞同这点。但是,核心的问题仍然没有被点破。如果我们把将想法归于自我失调的想法评估过程进行拆解,我们将会发现多个分离的重要时间段。正是在这期间,从潜意识渗透的消极思想仿佛被按下了停止键,被反复思量。元认知发挥了作用,结果改变了。

当你自动地跳到某一级时(要么自我协调,要么自我失调),你都不能对思维进行思考,你仅仅是在不作为。不作为,通常是一条更好走的路。停顿、评估和挑战则是另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是,只有沿着艰辛的道路走下去,我们才能获得两极间的平衡。如果脱离了平衡,我们会受自动化思维的任意摆布,默认脱离“不舒服地带”。

只有从这些想法中脱离出来,理性地判断他们是否反映了事实,才能获得“平衡”。答案不在某一极上,而在两极的对称点上,即元认知空间。

■总结:自我对称的人格

本章节很大的篇幅都在处理意识空间的情绪部分。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通过影响思维来改变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在本书的前几章,元认知的作用是影响我们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过程反过来直接影响情绪结果(见图3-6)。

图3-6

本章的讨论把我们引向了旅途中的另一个里程碑,自我对称能使人们成功地适应每天出现的、来自于外部或内部的阻碍。

具有自我对称人格的人,能够从消极、错误的信息中脱离出来。然而,自我对称并不意味着“冷血”,没有感情,相反,它意味着对影响人们适应力的消极方面的有效控制。

本章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讨论了反馈回路、实用主义的适应、大脑的适应能力以及人格变化的实质。下面是第3章的主要内容:

·反馈回路包括联系紧密的四个阶段: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

·我们依靠反馈回路来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

·实用主义适应指的是对挑战、威胁和大脑所创造世界的需要的适应。反馈是实用主义适应的关键。

·实用主义适应,使我们能在由文化进化的力量所改造的快节奏世界中成功生存。

·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脑比我们原先预想的更加灵活。

·大脑可塑性不仅仅是神经化学水平上的,也是人格水平上的,这种说法在20年前难以置信。

·人格改变与其他外部社会经济和人口学变量相比,更能影响幸福感。

·了解应变稳态和自稳态,对弄清大脑的适应性能力来说至关重要。

·思维错误(常常是从无意识中渗透的错误信息的产物),能够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阻碍我们的适应性能力。

·我们到达了旅途中的另一个里程碑——自我对称型人格。

元认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