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12章 评价你的问题论证

2025年1月11日  来源: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 作者:[美]拉吉罗 提供人:yongyan32......

在本章中,你将学习到如何在推理中识别并克服错误。这是一个特殊的步骤,仅适用于争议问题,因为解决争议问题包括了寻找最合理的见解。

本章将分析两大类错误——影响你想法真实性的错误和影响你推理质量的错误。本章还将介绍一种评价论证的分步方法。

因为解决争议的主要目标不是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式,而是确定最合理的见解,因此改进争议的主要任务是评价你的论证,确保没有错误。你需要考虑两大类的错误:第一类错误影响论证前提或判断的真实性;第二类错误影响论证的有效性,即获得结论的推理过程的合理性。优秀的论证应该是既真实又有效的。

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通过检验单独陈述中前提和结论的准确性,可以发现影响其真实性的错误。这类错误中的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错误是单纯的事实偏差。如果我们恰当地对问题进行调查,尽可能地检验我们的证据,这样的错误应该就不会出现。因此,我们将仅关注那些更加细微和普遍的错误:

·“不是/就是”思维

·回避争议

·过度泛化

·过度简化

·双重标准

·转移证明的负担

·非理性诉求

“不是/就是”思维

这种错误是指在实际上不只有两种选择的情境下相信只存在两种选择。这种错误的一个常见例子出现在神创论与进化论的争论中。双方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圣经》的创世故事和科学的进化论不可能都正确,只有其中的一种观点是对的。”他们错了,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存在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按照进化论的原则来创造万物。当然,这是否是最佳答案还存在争议,但忽略其存在就是一种错误。

“不是/就是”思维毫无疑问会发生,因为在争议中,人们往往最关注的是那些最明显、在冲突中最清晰的观点。其他的观点,尤其是那些细微的观点,则很容易被忽视。克服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好方法是在决策前有意识地寻找所有可能的观点。如果发现“不是/就是”思维出现在你的争议观点中,请自问:“为什么不是这个观点正确就是那个观点正确?为什么不是两者都正确或都错误?”

回避争议

一位律师正要开始在法庭上进行辩护,她的助手得知他们的关键证人改变了出庭作证的想法。助手给律师递上纸条:“没有证据。诋毁对方。”这是回避争议的主要表现形式:故意攻击持有不同观点的对方,以期待争议本身被忽略。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政界也时常发生。例如,辩论的议题是税收改革的某个具体提案。一个候选人说:“我的对手支持这个提案的原因很明确,他是在迎合大众的立场。他过去总是倒向大众一边,以此赢得选民的支持。”当然,该候选人有关对手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如果确实如此,该观点与对手是否值得被选举有关,但是它与要讨论的税收改革提案这一争议问题毫无关系。

回避争议不一定像之前的例子那样都由欺骗引发。它可能因为不经意的误解或是因为下意识地转向不相关的事情而产生。不管有意无意,它始终都是错误。要想检验你的推理,你需要仔细观察每个争议,问问自己,解决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用,如果没用,设法使其有用。

过度泛化

过度泛化是指接受了一个有效的观点,并将其扩展到合理的范围之外。下面是一些示例:

·堕胎的女性贫穷且未婚。

·政治家都是腐败的。

·保守的基督徒都是不宽容的。

·男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上每一个陈述在某些时候都可能是正确的。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发现贫穷且未婚的堕胎女性、腐败的政治家等。但是,在每一个陈述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不符合判断的例子。这就使得这些陈述过度泛化。即使你的过度泛化并没有呈现最极端的状态,即我们在第3章探讨的刻板印象,你也不能因为自满而忽视对这些问题的纠正。它们仍将有损于你的论证,而且通常损害巨大。

想要在论证中寻找过度泛化的问题,你需要警惕是否陈述或暗含了“全”或“无”的观点(之前的4个例子都包含了)。你会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全”或“无”是有根据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批判性评价会告诉你并非如此。要纠正过度泛化问题,你需要确定泛化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然后相应地修改你的陈述。比如说,在之前讨论的4个例子中,你可以考虑这些可能性:


过度简化

为了便于理解或更加清晰地传递观点,将复杂的现实进行简化处理本身没有任何过错。老师们随时都在简化,尤其是在小学。只有在过度的时候,简化才是个问题,即简化并没有让复杂的事物变清晰,而是曲解了事实。这时的简化不再表现现实,而是歪曲了现实。这种过分简化在有关因果的推理中经常出现。接下来是这种错误的3个例子:

·导致2010年大选中选民不满意的原因是高失业率。

·美国纳粹党对国家的思想生活有有益的影响,它提醒人们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

·重新公开执行死刑,并在电视的黄金时段播出,将使犯罪率降低,那时,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不那么野蛮,而更加文明。

这些陈述都包含了真实的成分。但是它们没有公正、准确地表现现实。它们集中关注某个原因或结果,仿佛它就是唯一的。事实上,还存在其他的原因或结果,其中一些还很重要。

要在你的论证中寻找过度简化问题,请自问你的陈述忽视了哪些重要的方面。要纠正过度简化问题,要决定哪一种方式最好地反映了现实,而不是曲解它。

双重标准

运用双重标准是指基于不同的行为者或观点持有者,而对同一个行为或观点做出不同判断。通过使用对比强烈的描述或分类,你常常能识别出双重标准。如果政府的援助资金落到我们不认识的或者不同情的人手中,我们会抨击政府把援助计划当作福利施舍;如果援助资金落到我们的朋友手中,我们会支持政府把援助计划当作必要的补贴。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跨过另一国家的边境,我们可能将这一行为当作“保卫边境”来支持,或是当作“赤裸裸的侵略”来谴责,这取决于我们对所牵涉国家的感情。

请注意不要将双重标准和根据环境对事件进行合理判断相混淆。认识到它们两者的差别永远不会是个错误。相应的,如果发现你对某个特定事件的判断与同类型的其他事件不同,你需要仔细审视当时的环境。如果环境要求给出不同的判断,你可以不必担心使用双重标准。然而,如果环境不要求给出不同的标准,即你的推理偏向了某一方,你就犯了错,应该更正你的判断,让其变得公平。

转移证明的负担

这个错误是指做出一个判断后,要求对方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不合理的要求。做出判断的人有责任支持自己的观点。尽管对立的一方可能接受这个挑战,来证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义务这么做。假设你对一个朋友说“上次的选举中存在广泛的选民欺骗”,你的朋友与你发生争论,你回应道:“除非你能证明我说的错了,否则我有理由相信我的观点。”此时,你就转移了证明的负担。提出了有关选民欺骗的判断后,你有义务支持你的观点。为了克服你的论证中的这种错误,你需要找出所有得不到支持的判断,为它们寻找充分的证据。如果你发现你不能支持这个判断,那就收回该观点。

非理性诉求

该错误将你的观点建立在非理性诉求之上。最常见的形式是诉诸一般惯例(“每个人都这样”)、诉诸传统(“我们不能改变长久以来建立的东西”)、诉诸恐惧(“可怕的事情将要发生”)、诉诸适度(“我们不要侵犯任何人”)和诉诸权威(“我们不应该质疑专家”)。当然,维护一般惯例或传统、警惕危险、推崇适度原则以及支持专家的观点不一定是错误的。只有当这些诉求被用来替代仔细的推理,当它们的目标是听众的情感而不是他们的心智时,它们才是被错误地使用了。为了克服非理性诉求,你需要重新将你的论证聚焦于你观点的特定价值上。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